(欢迎转发与分享!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与引用)
“小寒”天地寒!
天气严寒,滴水成冰,寒气凛凛,浅苞纤蕊,凄凄岁暮风,翳(yì)翳经日雪……
今年1月6日小寒(常年为1月4~7日),十二月(腊月)节,是指太阳位于黄经285°时,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大风降温多雨雪,北方大部农作物基本停止生长,农事活动较少。小寒时节正是果木受害最严重的时期,主要应做好防寒工作。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而南方地区冬暖显著,0℃以下的低温并不多见。
【节气农事歌】
1、“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窖坑栏舍要防寒,瓜菜薯窖严封口。”(适用于江淮地区)
2、“小寒把好防冻关,圈舍十度窖十三,大棚瓜菜控温湿,闲来参加培训班。”(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3、“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适用于江南华南地区)
4、“南暖北寒温差大,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适用于西南地区)
5、“小寒进入三九天,麦苗越冬地上停,清理果园搞修剪,树干涂白刮病变。”(适用于西北地区)
一、【节候特征】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xiàng),二候鹊始巢,三候雉(zhì)始雊(gòu)。此节气大雁已经悄然感知阴阳逆转,阳气即将回升,便开始自南往北飞回故乡;5天后喜鹊在严寒之时就感知阳气萌动而开始筑巢,准备繁育后代;后5天野鸡感阳气而出,开始鸣叫求偶。此节气对应的花信为梅花、山茶、水仙。
小寒三候特征图
二、【节气农俗】
驱寒保暖迎新年 ……
【节日】【纪念日】
●腊八节祭祀,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腊八节也成为年终的祭祀性节日,古人有祭祀祖先、合祀众神、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传统。腊八节祭祀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而且祭祀百神,酬谢他们一年之中为农业所做出的种种功劳。
【小寒习俗】
●驱寒保暖:是腊八节习俗之目的;慈悲,便是腊八节最该有的境界。
●户外锻炼:适当进行慢跑、跳绳、踢毽、滚铁环、斗鸡等,以暖和身体、通畅血脉、增强体质。
●探梅访梅:小寒节气,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赏玩梅景,孤雅幽香,神智清爽。
●冰戏:我国北方冰期长久,冰上行走皆用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迁,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前行,也有穿冰鞋在冰面上竞走供人玩耍的,古代称为冰戏。
冰上游乐场
●开始置办年货迎新年。
【节令食俗】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大家饭”等,最早始于宋代,腊月初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用红枣、核桃、红豆、小米等(最好不少于八样)熬成咸淡各异、活色生香的粥品,自食或赐、发大众、僧侣食用。
腊八粥
我国北方特别是陕西关中地区,稻米稀少,隔天用果、蔬做成臊子,擀好面条,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腊八蒜是吃饺子、拌凉菜的美味佐料;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腊月初八前后,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南京人吃菜饭: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即将菜与饭混合炖煮而成,具体用料各异,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搭配,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
●天津人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用白菜芽制作而成的黄芽菜是天津特产,性平、微寒,味甘、微酸,具有养胃、利小便的功效。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广州人吃糯米饭:广州的传统是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按体质合理进补:多吃菌类及温热食品。要搞清楚自身体质属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何种虚,对症进补。
●小寒进补,减甘增苦: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日常饮食适宜选择高热量、性偏温的食物,如芝麻、栗子、牛奶等;为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进补食物可选择栗子、大枣、桂圆肉、淮山、莲子、枸杞等,但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要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忌食或少食性寒凉的中药,如金银花、薄荷、西洋参等,以免伤脾胃阳气;切忌各种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忌各种寒凉食物,如绿豆、绿豆芽、柿子等。
小寒养生食物
三、【农时动态】
小寒前后,江淮地区处于小(大)麦、油菜等大田作物的越冬期,露地大蒜洋葱幼苗期,设施蔬菜辣椒秋延冬栽培和草莓等已进入结果期或果实采收期,大棚蔬菜育苗或苗期生长阶段,果树大多处于休眠期。
【江淮地区】
【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
【江南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四、【农事提醒】
【江淮地区】
◎小(大)麦、油菜、蚕(豌)豆等越冬作物清沟理墒、增施有机腊肥,用秸秆或土杂肥覆盖等措施防冻。是否追施化学腊肥,主要根据群体大小及基、苗肥数量是否达到“配方肥或45%高浓度复合肥30公斤+15公斤尿素”(晚播麦可减少约20%),群体偏小且基、苗肥不足部分尽早补追,仍属于小(大)麦壮蘖肥。
◎水稻、棉花等搞好苗床冬翻,以熟化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基数,并施有机肥培肥。
◎早春大棚西瓜“五棚六膜”(双大棚+双中棚+小棚+地膜)极早熟栽培开始穴盘基质育苗,注意天天见光。大棚蔬菜多层覆盖保温,并培土壅根、及时补水补肥等管理。遇暴雪天气,应增立支架加固棚体、棚内炭火加温(促进棚顶积雪溶化)、人工清扫棚顶积雪等措施防止设施大棚垮塌。
◎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进行冬剪,以调整枝叶空间、调整营养生长与成花结果比例、调节体内营养与水分分配运输。
◎做好圈舍防寒保暖和饲养管理,防止低温寒潮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注意雪后清除积雪、排空水箱积水等。
【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
【江南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五、【农谚解读】
1、【小寒三九关,把好防冻关】
【拼音】xiǎo hán sān jiǔ guān , bǎ hǎo fáng dòng guān
【英译】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coldness in the days of Slight Cold season and in the 27 days after Solstice.
【注解】小寒预示寒冬来临,要开始采取御寒措施。有些年份,小寒比大寒还冷,要做好防寒防冻工作。类似农谚有“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小寒胜大寒”等。
大棚作物防冻穿“棉袄”
2、【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拼音】là yuè sān bái , shì yí mài cài
【英译】Snow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conducive to winter wheat and vegetables.
【注解】指冬天如果能多下几场大雪,对冬小麦、冬油菜生长和安全越冬较为有利,可以起到保温增墒作用,避免遭受冻害。类似农谚有“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腊月有三白,猪狗也吃麦”。
积雪覆盖油菜
3、【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拼音】là yuè dà xuě bàn chǐ hòu , mài zi hái xián bèi bú gòu
【英译】The more snow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e better it is for wheat.
【注解】我国北方冬天田间有积雪覆盖,对在田麦苗防冻抗寒、保温保墒都有好处,降雪越多越好,即使积雪厚度在30厘米以上也不嫌多。
麦田积雪覆盖
六、【农诗欣赏】
千山鸟飞绝①,
万径人踪灭②。
孤舟蓑笠翁③,
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独钓寒江雪
【简明释义】 ①绝:无、没有。②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③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古文今译】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个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805),与刘禹锡积极推动永贞革新,当年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回京,又被贬为永州刺史,后卒于任所。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与韩愈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于“唐宋八大家”。韩愈称赞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司马迁)”,山水游记尤享盛名。诗作则多作于贬谪之后,抒写迁谪生活及南国山水。诗风幽峭刻炼,颇得楚辞的遗意。苏轼评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后人以为允当。有《河东先生集》。
【主题新读】 诗人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天冷、雪大,但是老渔翁竟然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整首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想远离尘嚣、超然脱俗的情怀。其实,在当今社会,压力也是无处不在,垂钓是一项很好的减压运动,不仅可以调节身心健康,还能补充精力,从而使人们开心快乐的面对生活和工作。
百岁老翁不种田,
惟知曝背乐残年。
有时扪虱独搔首②,
目送归鸿篱下眠③。
——唐·李颀
【简明释义】①曝背:以背向日取暖。②扪(mén)虱:按着虱子。形容毫无顾忌的样子。③归鸿:指由远处返回来的鸿雁。
【古文今译】百岁老人已经不再种田,只是晒晒太阳快乐的安度余生。有的时候一个人悠闲的挠挠头抓抓虱子,看着远处飞回来的鸿雁在篱笆下睡觉。
【走近作者】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籍贯不祥。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
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
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主题新读】这首诗描写了农村一位百岁老人晒太阳的情景,表现出老人安度晚年的悠闲自在,但是同时也反映了老人的孤独。诗的前两句写老人以“不种田”和“曝背”为“乐”,但是“扪虱独搔首”中一个“独”字写出了老人的孤单,“扪虱”“搔首”两个词也反映了老人年迈,没有子女的照顾,老人身上不够清洁。
这首诗或许对于当代人是一个启发和提醒: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老年社会已经到来,“谁来养老”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老人的天伦之乐还是在于子女陪伴,有亲人照顾,亲情是任何情感都无法超越的。当然,我们国家也逐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以及基本医疗需要。不过,当下老年人自身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才能安度美好的金色年华。不少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种休闲娱乐,包括棋牌类娱乐、媒体娱乐、书法茶艺、户外运动、网上娱乐和外出旅游等。
猗猗嘉禾②,惟谷之精。
其洪盈箱,协穗殊茎。
昔生周朝, 今植魏庭。
献之庙堂,以昭厥灵③。
——三国魏晋·曹植
【简明释义】 ①嘉禾: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讴(ōu):歌唱、歌颂、赞美。②猗猗:茂盛美丽的样子。③厥:那个。
当代超级稻植株和长势
【古文今译】嘉禾繁茂美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丰收粮满仓,来源于壮苗、健株、足穗。曾种在久远的周朝,也生在当今的魏国。用这样的嘉禾供于庙堂祭祀祖先,才能慰藉神灵!
【走近作者】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丕弟,封陈王,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他以诗的成就最高,现存诗90多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主题新读】这是一首与祭祀有关的诗歌。诗人首先赞美了嘉禾繁茂的样子,再感叹它历史悠久,最后说用这样的嘉禾祭祀祖先。华夏五千年文明,农耕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同样的嘉禾,不仅种在周朝,种在魏晋,也依然种在今天,充分表明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从古到今的重要性。汉语中“禾”与“和”同音,可能不仅仅是个巧合,而是象征着粮食丰收带来的和美、和谐、和合。
—————— END ——————
你想跟随时节,第一时间了解【农时动态】【农事提醒】【农谚解读】【农诗欣赏】【躬耕微课】【躬耕分析】【躬耕研究】【躬耕发布】【躬耕纪录】【躬耕直播】吗?赶紧关注我们吧!
长按下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片,即可关注【躬耕田园】微信公众号:gonggengtianyuan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哦!
请转发,分享给更多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