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发与分享!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与引用)
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科普▪创新▪服务 专栏
内容提要
今年我省小麦秋播生产总的特点是,气候条件相对有利,晴好天气为主,播种进度相对较快,播种质量有所提高,土壤墒情足,已出苗田块出苗整齐度高,苗情素质好于上年和常年。但是由于区域气候条件、茬口及播期、播种质量等差异较大,小麦苗情也存在较大差异。当前,要加快秋播扫尾工作,切实加强一种就管措施落实,补短板,促平衡,力争实现壮苗越冬,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
一
江苏小麦秋播基础与特点分析
1、预计播种面积足,同比稳定略增。据全省13个省辖市农技推广条线11月20日调度汇总,预计全省小麦播种面积3692.74万亩,与上年同(口径)比增35万亩,增0.95%,比夏收统计面积增108.46万亩。截止11月20日已播小麦面积约3543.84万亩,占预计小麦面积的95.96%,比上年高4.51个百分点。全省旱茬小麦826.08万亩,占预计小麦总面积的22.37%,与上年的23.0%相当。
全省秋播小麦不同播期分段面积占比(%)汇总表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体系11月20日调度,仅供参考)
3、天气条件有利,播种质量相对较好。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的适期播种关键阶段,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机耕机播作业和确保秸秆还田、耕整地和播种质量,总体上全省小麦播种质量相对较好。一是机播面积进一步扩大。全省小麦机条(含带状)播面积达2286万亩,机械匀撒播面积1181万亩,无人机飞播56万亩,各类机播合计3523万亩,占比达95.42%,与上年比提高6.13个百分点,为近10多年来最高。二是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省包衣和药剂拌种面积2396万亩,占64.89%,比上年高13.29个百分点。三是秸秆还田质量较好。全省小麦前茬秸秆全量还田面积3056万亩,占82.77%,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其中水稻秸秆专用机械粉碎还田达1690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四是沟系配套比例有所增加。全省小麦田间沟系配套面积已达3292万亩,占89.1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机开沟面积2960万亩,比上年增加203万亩。五是基肥用量较足。全省平均每亩基施纯氮达8.32公斤、五氧化二磷5.46公斤、氧化钾5.07公斤,基肥用量基本满足苗期需求。六是烂耕烂种面积极少。全省烂耕烂种面积仅1.84万亩左右,比上年少19万亩,属烂耕烂种面积极少的年份。七是播后镇压面积增加。播种带磙镇压2572万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播后专门镇压77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414万亩。八是冬前化除面积增加。冬前化除面积已完成203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658万亩。
种子药剂包衣,预防种传病害与地下害虫↑
深还田、精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4、良种比例高,主推品种相对稳定。据农技推广条线统计,全省小麦商品良种比例占92.33%,比上年提高了2.38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最高。据各市分品种统计,全省(不完全统计)有一定种植规模的小麦品种共175个,比上年增加22个,总体上品种数量继续呈进一步偏多、分散态势,但主推品种仍较为突出。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品种6个,合计面积1257.71万亩,占全省预计小麦面积的34.38%;面积40万亩以上的品种15个,合计面积1916.19万亩,占52.38%;面积20万亩以上的品种29个,合计面积2054.44万亩,占56.20%。淮北地区小麦主体品种为:淮麦33(277.55万亩)、烟农19(147.63万亩)、百农207(94.98万亩)、徐麦35(85.51万亩)、淮麦46(78.38万亩)、淮麦44(74.46万亩)、徐麦33(49.85万亩); 淮南地区主体品种为镇麦12号(292.71万亩)、扬麦25(256.78万亩)、宁麦13(183.33万亩)、农麦88(99.71万亩)、扬麦23(92.57万亩)、镇麦15(87.92万亩)、镇麦18(51.06万亩)、扬麦29(43.76万亩)。镇麦12号和淮麦33继续保持淮南、淮北第一大品种,扬麦33、镇麦15和18、淮麦46等品种推广速度也相对较快。
2023年秋播江苏小麦种植品种规模与往年对照表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规模以上种植品种不完全统计,单位:万亩)
注:黄底色为淮北麦区种植的半冬性品种,其余为淮南春性品种。
二
苗期苗情综合研判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全省各市11月20日苗情汇总后分析认为,今年秋播出苗情况较好,基本苗充足。由于秋播期间晴雨相间,气温偏高,土壤墒情较适宜,利于秋收秋种和小麦播后出苗、生长,总体上今年小麦出苗情况较好,基本实现一播全苗,当前苗情指标好于上年和常年。截止11月20日,全省已出苗小麦面积3021.51万亩,占预计小麦总面积的81.82%,比上年同期高8.03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高(2020年78.85%);平均每亩基本苗23.16万,比上年(历史最高)减0.89万,基本苗充足;平均叶龄2.31叶,比上年增0.03叶,已达3叶以上进入分蘖期的小麦面积约528.53万亩,占14.32%,比上年同期少2.23个百分点。苗情分类统计,旺长苗、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包括未出苗和未播面积)分别占1.21%(减1.15个百分点)、38.71%(增7.12个百分点)、34.27%(增3.07个百分点)和25.81%(减9.04个百分点),一、二类苗合计占72.98%,比上年高10.19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高(2020年68.04%),两头苗(旺苗和弱苗)比例明显减少。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省在田小麦生产和长势情况,江苏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要求39个示范推广(展示)基地,统一于11月10日/25日、12月20日、1月20日、2月10日/20日、3月10日/20日、4月10日、5月10日、6月20日,定时定点[确定5种类型田块:①适期早播(比适期略早),②适期播种,③适期略迟(比适期迟10天以内),④迟播(比比适期迟10~20天),⑤过迟播(比适期迟20天以上)]查报《示范展示基地苗情调查表》。
江苏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基地定点定时苗情调查表↓
(11月25日调查填报,分5种类型田块)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汇总江苏小麦产业技术体系39个基地的苗情(11月25日):适期早播的小麦有旺长趋势,但所占比例较小,仅占0.87%(省站汇总比例)/6.72%(体系推测比例较高,源自于较好的基地生产条件),平均亩基本苗14.85万,叶龄4.10,亩总茎蘖数32.68万(已接近预期最佳穗数),单株带蘖1.63个、次生根3.16条;适期播种的小麦占比最多,占55.47%(省站汇总比例)/39.68%(体系推测比例),平均亩基本苗18.41万,叶龄2.89,正进入分蘖期和发根期,亩总茎蘖数27.28万,单株次生根2.21条,大多属于一类苗,长势正常;比适期略迟播10天以内的小麦占30.63%(省站汇总比例)/37.16%(体系推测比例),苗体偏小,平均亩基本苗23.49万,叶龄1.47,亩总茎蘖数23.49万,大多尚未分蘖发根,多属于二类苗;比适期迟播10~20天的小麦约占10.48%(省站汇总比例)/16.11%(体系推测比例),刚开始齐苗,平均叶龄0.62,亩基本苗12.3万,亩总茎蘖数13.12万,多为典型的三类苗;比适期迟20天以上的过迟播小麦约占2.56%(省站汇总比例)/3.35%(体系推测比例),目前尚未出苗或齐苗,也暂列三类苗范畴。上年体系定点查报与推测的上述5个播期范围比例分别为6.26%、33.12%、29.49%、21.93%、9.20%,今年适期播种比例明显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今年将在全省开展小麦秋播质量评估工作,因此各市农技推广条线填报的相关数据可能会考量被核查通报而存在“水分”,与生产实际情况可能存在高估的失实、失真现象。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各基地专家查报和推测的播期、播种质量、苗期苗情等数据,可能更为真实和客观。
贾汪基地不同播期的麦苗生育进程(刘超供图)↑
根据江苏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苏州推广示范基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麦田管家”APP对上述基地填报数据(11月25日)的计算结果,推测全省已出苗的小麦(不含未播种、未出苗的面积)平均叶龄为2.84,平均亩总茎蘖数为26.63万(苏中、苏南尚有较大比例未出苗、未齐苗)。
三
存在的突出问题与隐患
1、不平衡性依然很大。由于腾茬、播期、土质、耕种方式等差异,导致播种质量和小麦苗情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给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和田管措施落实带来较大的难度。目前,淮北地区偏早播种的旱茬麦已达6叶左右,部分田块茎蘖数已经超过60万,有偏多、旺长趋势。全省已达3叶以上进入分蘖期的小麦面积约528.5万亩,仅占14.3%;已出苗未分蘖面积约2525.7万亩,占68.4%;已播未出苗面积494.6万亩、尚未播种面积143.9万亩,合计占17.3%。
2、后期化除不当可能存在风险。截止11月20日,全省小麦秋季化除面积占预计小麦面积的55%左右,仍有约45%的面积未完成化除,如后期出现低温寒潮天气,不当化除造成冻药害的风险将明显提高。
四
冬前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当前,一方面要抓紧做好抢播扫尾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一种就管措施落实,补短板,促平衡,力争壮苗安全越冬。
1、突击抢种扫尾,以好补晚。目前尚未播种的稻茬麦,要抓住当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条件,突击抢收抢种。要提高秸秆还田和耕整地、播种质量,“好”补“晚”。稻秸秆要尽可能碎草匀铺,有条件的可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作业后,犁耕深翻或深旋埋草整地后机械播种。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晚播小麦主要依靠主茎成穗,淮北地区基本苗要增加到约35万,播种量掌握在20~30公斤;淮南地区基本苗要增加到约25万,播种量控制在20公斤左右。要施足基肥,以“肥”补“晚”。但要掌握在较大播量情况下总施肥量可减少10~20%,基肥中氮、磷肥要占总用量的60%左右。尚未出苗或因旱出苗不齐的田块,要及时洇灌齐苗水。
2、早施苗肥,抓平衡,促转化。“基肥不足苗肥补”,确保基苗(蘖)肥总量每亩施足纯氮9~10公斤以上,占一生总氮量的50%~60%。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适期播种的一、二类苗建议在3~5叶期根据苗情适量施用壮蘖(平衡)肥,每亩尿素5~7.5公斤,促进大分蘖生长,为壮杆大穗打好基础。预计冬前茎蘖数不及预期穗数1.2倍的田块,应根据苗情尽早追肥促长促蘖,施肥量可适当增加到每亩尿素7.5~10公斤。晚播小麦在基本苗和基苗肥充足的情况下不宜盲目追肥,以防促进无效分蘖过多发生,重点应在春后施好拔节孕穗肥攻大穗,最大限度减轻晚播对产量的影响。
苗期追施促(壮)蘖肥↑
播种出苗期遇旱洇灌齐苗水↑
冬前苗期遇旱适时浇灌越冬水↑
4、科学化除,防止药冻害。对秋播未进行“封闭”化除或效果不理想的田块,要尽早在冬前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5~8℃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麦苗2叶1心起“封杀”结合)。冬前化除要密切关注天气趋势,避开低温寒潮,特别是要避免使用低温敏感性除草剂,在寒潮来临前5天、后7天不宜化除用药,防止发生低温冻药害。
—————— END ——————
[排版编辑:黄梅 丁锦峰 ]
你想跟随时节,第一时间了解【农时动态】【农事提醒】【农谚解读】【农诗欣赏】【躬耕微课】【躬耕分析】【躬耕研究】【躬耕发布】【躬耕纪录】【躬耕直播】吗?赶紧关注我们吧!
长按下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片,即可关注【躬耕田园】微信公众号:gonggengtianyuan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哦!
请转发,分享给更多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