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股暗流涌起的波涛,以后能量惊人

文摘   2024-08-31 18:56   江苏  

我之前讲过这样一句话,相信很多资 深读者都有印象:如果你想获得超额回报,那就需要你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能力;而不是随波逐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房地产周期里,绝大多数中产的财富升值,其实都是与此相关的。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中所谓“中产”的财富就是房子,而非股权,现金,实业,或者其他投资品种。
他们在2015年之前就认识到了房子的金融属性,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一二线城市购入房产;随着“时代红利”的释放,其资产不断升值。
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躺赢”方法,就像八九十年代的学历一样,都具有稀缺性。
但是,这些东西放在现在,已经完全“供大于求”了。任何东西的价值都在于稀缺性,而非其本身,稀缺才能升值(而非增值)。你信不信,八十年代的中专比今天的研究生更容易就业,也更容易获得超越时代的工资水平?
想想当下,那些在房价高点进场,以及现在还在卷学历的毕业生,都是什么境况?
无论你承认与否,这就是属于普通人的无力感;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一般人注定很难突破。正如我在下面两面文章中所讲的要想逆袭,至少要翻过“四座大山”,同时需要“重新筑基”。
是什么把你「压」在底层?带你参透普通人的逆袭法则(实操版)
是什么把你「压」在底层?带你参透普通人的逆袭法则(实操版)(2)
当方向已经转变,而且各种政策已开始调整时,往往大多数人还在原来的轨道上狂奔,而终点是什么就不用多讲了吧。这就是二八定律,不过不是20-80,而是2-98。
造成上面所讲教育问题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首先,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高等教育的产业严重生产过剩;其次,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并非“人才”,而且适应能力很差;第 三,高校所设专业,并不符合我们社会产业发展的方向,匹配性差。
所以,我在很久之前就讲过,接下来的方向一定是:崇工-重武-抑商-贬文。这点从现在教育改革中已经初见端倪了,而且渐为趋势。
当然,这对家长是一种考验。
在我们之前的教育体系中,包括我们的文化,其实是很难培养,也无法筛选出社会发展需之人才的。得到最多的是会读书会做题的应试者,或者说这些人是为考试而生的。而我们当下需要的是高阶思维的创造者和技术型的产业工程师。
所以初中会有分流,会有定向培养就理所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在为上述方向做准备,但与之配套的分配制度和社会文化却未跟上,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这是你也想要的有出息:从宋江聊起》。我们的文化于此既缺乏兼容性,也缺乏引导性。
如果说教育方向的转变是长期的,渐进的,利在千秋的;那么接下来所讲的方向转变就是当下的了。
熟悉投资市场的朋友恐怕这一周在“云里雾里”了,先是指数不断的新低,然后又是旱地拔葱。
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过去的三年市场的下行周期内,有那么一个版块不断新高,就是银行。
于市场中,永远是得散户者方能得天下,但不断拉升的银行并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于是造成了市场的极 度分化现象,一边是不断新高的银行以及其他权重,一边是不断新低的绝大多数个股。在没有增量资金的前提下,这其实是如跷跷板一样此起彼伏必然的结果。
那么,这三天银行股的大跌,意味着这种旧模式的彻底崩溃。当你高喊三年的东西,未能“成势”,注定只能是自说自话。
因为,任何资金的进场都不是做慈善的,都是来赚钱的,包括所谓的郭嘉队。
当这种模式结束后,也就意味着会释放大量的资金和流动性。至少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和方向转变。因为保指数已经失去了意义,而保市场才有价值。但真正健康的市场,绝对不是“保”出来的,就如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也绝不是临时打造出来的。
而这两个转变,不是某些人的“认知觉醒”,而是“形势所迫”。
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或许太平洋的龙卷风是因为亚马逊的某只蝴蝶煽出来的气流,但并不是每一次翅膀的煽动都能形成龙卷风。
至于结果,拭目以待!

鹿山玄谈
人皆有大运十年,跬步千里,厚德载物。关注我,见证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