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学怎么行呢?
这样下去你以后能干什么?”
“现在我们还能养你。以后我们老了谁管?”
“每天赖在床上,
饭都要在床上吃,
饿死算了,
都是给你惯的!”
“我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是为了你,这样对得起我吗?”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执行主任张海生医生说:“以上这些是家长们很常见的表达。近年来‘厌学’的孩子渐渐成为我们科室主要的工作对象之一。一边是对上学毫无兴趣、恐惧、纠结、精力不济的孩子,一边是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却始终无法让孩子好好上学的父母。”
父母们搞不明白,以前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就不想上学了呢?他们在万般无奈之下前来求助,恨不得钻到孩子脑子里一探究竟。
从乖巧懂事的小天使,到满是怨念的小魔王,我们在门诊中帮助家长们搞清楚,是什么让他们一向表现良好的孩子突然之间对学习和父母产生了反感。
我们经过众多临床案例的观察与总结得出:厌学现象的成因十分复杂,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没用对”、“青春期叛逆”所能归因的,它涉及个人的生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既独立,又彼此相关。换言之,厌学是一个系统问题,一个长时间累积的综合结果。由此,我们也希望澄清一些误区,只有正确认识厌学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误区一:你就是“懒”
中国古代曾经有“废寝忘食”“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等励志的勤奋学习故事,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厌学,就会简单地归结为“懒”。他们可能认为孩子只是缺乏动力或自制力,但实际上,厌学的原因远比这复杂,孩子可能因为学习压力、社交困难或情绪问题已心力交瘁。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主动选择“躺平”,而是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方法。看似的“懒”,实际上是对无法解决问题的无奈和困顿。将孩子的问题归结于“懒”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可能加重他们的焦虑。
误区二:只是极个别孩子
去年我们在某初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厌学的总报告率为16%左右,另有大规模研究发现了与之相比还要高得多的比例,将近一般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而这一比例在网络的调查中更是高达85%。在这些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中,有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有成绩一般的学生,也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为什么上学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说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上学,只是父母让他们上学,他们才去学校的。因此,涉及厌学问题的学生人数之庞大已不容忽视。
误区三:好说歹说都听不进
家长在面对孩子厌学时,总觉得孩子“好说歹说都听不进去”,然而,所谓“好说歹说”中的“好说”,往往是以家长的认知和角度进行规劝。例如“不读书没有出路”、“你这个年纪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你学一个小时妈妈奖励你5块钱”。而“歹说”则可能是情绪化的指责,如“再这样下去我没你这个孩子”、“你没羞耻心吗?怎么会这么不学好”等等。
这些话语更多地关注表面的行为,没有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困扰,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亲子关系良好的时候,有些话可能孩子会听。当亲子关系紧张时,说什么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厌烦和抵触。长时间下去,孩子可能会更封闭自己,不愿沟通。记住,真正有效的沟通不是说教和指责。
误区四:不读书就完了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焦虑,他们担心孩子的职业前景、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甚至把不读书与永远“失败”画等号。然而,这种焦虑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性。现实中,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业成绩,还有孩子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创造力等方面。例如有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社交能力。这些孩子虽然在学业上表现优异,但却缺乏情绪管理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导致成年后在人际交往中屡屡受挫。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状态和综合能力,而不仅仅盯着学习,这种焦虑会击垮孩子的身心,阻碍孩子成长和发展。
首个厌学干预名医门诊来啦!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科室执行主任/医学博士
CSNP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联盟委员、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副主任医师张海生医生,将于9月6日下午开启杭州市首个儿童青少年厌学干预专项门诊,通过“一对一”科学的评估和综合性的干预方式,帮助家长和孩子们应对“厌学”难题。
门诊时间及预约
每周五下午13:30始
市一湖滨院区3号楼6层4号诊室
门诊预约二维码
联系我们
如您有任何疑问,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科室助理的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