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丨《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20期目录及全文

文摘   科技   2024-11-12 15:01   湖北  

  投稿请登入http://www.kjjb.org对策官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4年第20期电子版

点击文题阅读全文

新质生产力专栏

数实技术融合、企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基于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张沥幻,张金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

摘 要:基于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数实技术融合通过企业高科技化、高效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提升新质生产力;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企业国有属性、企业间竞争、企业间合作、政府调控在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基础设施差、数字创新能力弱的地区,数字产业化企业无法通过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较差、数字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产业数字化企业可以通过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数字基础设施好、数字创新能力强的地区,新型实体企业通过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技术融合;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专利体系高质量发展——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作用机制与优化路径

陈鹏玮

南京大学 法学院

摘 要:当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法框架下构建了日益完善的专利体系,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然而,在我国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迈进过程中,专利体系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挑战,专利对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未充分实现其市场价值。新质生产力为专利政策迈向开放、流通、互通提供了内在动力。因此,应当弥合创新与应用鸿沟,唤醒沉睡专利,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此过程中,专利开放许可也应呈现相同的制度价值。对此,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需要面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批判吸收域外经验,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推动许可达成为目标,明确专利开放许可中各要素的性质,并通过制度创新重构专利开放许可规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下赋能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专利开放许可;规则重塑;要素流动;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赋能与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邢霂,陈东,张红梅

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

摘 要: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而且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3个维度构建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对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数据试验区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从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水平以及金融环境看,大数据试验区对区域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应在中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较好地区、高科技水平地区以及金融环境发展较好地区更为显著。结论既可为评估中国政府前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实施效果提供经验证据,也可为提升区域新质生产力指明方向。

关键词: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袁野,曹倩,尹西明,陈劲

重庆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提出新要求。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创新联合体这一“新质载体”的作用,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议题。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提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领—市场导向—场景驱动”三维理论框架,进一步集合AI产业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案例,提炼出加快培育先导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揭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和路径,为国家和各地区高效协同统筹布局产业创新联合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创新联合体;新质生产力;企业创新;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场景驱动

科技管理创新

学术创业如何促使科学家获得科学发现——打开巴斯德象限的机制“黑箱”

张闳肆

中国工程院 战略咨询中心;清华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摘 要:学术创业是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学术创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未系统分析学术创业如何反作用于科学研究活动。巴斯德象限揭示了科技转化活动可以激发基础科学发现,但巴斯德象限发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黑箱”。以符合巴斯德象限的杰出科学家为研究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整合制度合法性、资源基础观、注意力基础观等相关理论视角,弥补了单一理论视角对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解释力不足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双元角色整合、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进路、双联想式建构理论是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学术创业;巴斯德象限;科学家创业;科学发现;扎根理论


科技资源与创新环境何以协同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杨帮兴,杜宝贵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摘 要:优化科技资源和创新环境既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未来一段时期内落实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工作主线。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以全球87个国家为案例,运用多周期fsQCA方法,实证检验科技资源和创新环境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组态模式。结果发现:①科技资源或创新环境任何单一配置均无法有效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长,两者匹配协同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条件;②存在4种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科技资源与创新环境协同配置模式:“科技人力、财力资源+创新市场环境”融合驱动型、“科技信息资源+创新合作环境”双轮驱动型、“科技人力资源+创新市场、创新合作环境”融合驱动型以及“科技财力、物力资源+创新吸收环境”融合驱动型;③科技资源配置组态具有显著全球地域差异性特征和地理集聚特性,部分组态之间具有明显的路径排他性、组态演化趋势及条件组合等效替代。从科技资源与创新环境协同配置视角打开导向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质量发展的“黑箱”,明确驱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变化的主要因素和组态模式,为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科技资源;创新环境;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效能;fsQCA


基于扎根理论的超学科科研协同机制研究——以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为例

王晓玲,康旭东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

摘 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的超学科研究,成为大科学时代推动我国基础研究走向世界前沿、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行业“卡脖子”问题的新引擎。以我国十万空分压缩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大型全断面掘进装备制造为案例,结合扎根理论和半结构化访谈方法,遵循超学科研究主体协同—问题凝练—知识整合概念模型,对我国超学科科研协同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超学科科研协同包括3条路径:①超学科关键问题凝练,在实践问题、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关键实践难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最终寻找关键科学问题,从根本理论层面解决重大问题;②超学科主体协同,通过建立由不同学科主体、不同组织主体等多元、多层次主体参与的超学科团队,建立成员间互信和共识,推动协同研究不断深入;③超学科多元知识整合,以学科知识、非学科知识等多种类型知识聚合为基础,通过知识转化、知识体系重构实现知识整合再创新,并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需要资源、制度、文化3个超学科科研协同的保障条件,并形成超学科科研协同机制“三棱锥”模型。

关键词:扎根理论;超学科科研协同;重大装备制造;科研协同机制

产业技术进步

 


基于适应度景观的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提升路径研究

董昌其,彭康珺,刘纪达,米加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国防科技产业联盟是助力跨军地多元异质性群体创新资源在军地二元结构间流动的重要组织模式。根据Kauffman的适应度景观理论,构建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路径研究框架,将创新资源共享视为生物演化交互系统,分析推进创新资源共享诸多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首先,以文献知识图谱和核心文献为依据筛选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影响因素。其次,借助决策实验室分析方法,阐述基于适应度景观的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路径建模过程。最后,以H省国防科技产业联盟为案例,通过Python计算实验仿真生成创新资源共享行为的适应度景观攀爬图,探究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提升路径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此外,由于不同区域环境和案例主体资源禀赋与创新特征存在差异,可依据该研究框架对差异化国防科技产业联盟进行再辨识,进而探索符合自身特征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适应度景观理论;国防科技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共享;军民融合


知识生态结构、知识创新行为与知识环境促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升级的多元路径分析——基于汽车产业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薛朝改,冯凯博,曹武军

郑州大学 管理学院

摘 要:以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数据为样本,采用必要条件分析方法(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知识生态视角分析知识生态结构、知识创新行为和知识环境3种类型、6项前因条件对制造业集群优化升级的多重并发联动效应。研究发现:①所有知识生态要素均不是引致高绩效的必要条件,仅知识主体能力对高绩效发挥普适性作用;②产生高绩效的集群优化升级路径为政产学研协同型、高知识凝聚型和知识生态集成型,在知识主体能力作为核心条件时,3条路径存在递进关系,同时,知识生态结构与知识环境存在潜在替代关系;③构建完善的知识生态结构、开展高水平知识创新行为是制造业集群获得高绩效的关键。

关键词:知识生态;制造业转型升级;NCA;fsQCA

区域科学发展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型规律与演化机制研究

杨一帆,潘君豪

西南交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 数智新文科实验室

摘 要:加快建设高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提炼解释不同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型差异的组态模型,以全球96个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案例样本,结合NCA和fsQCA方法挖掘发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存在普遍的构型规律与共性演化机制:①能级提升需满足前因条件必要发生的先后次序并达到相应水平,30%、40%、50%和80%的科创能级依次需要7%的创新环境条件、1.7%的人才集聚条件、0.7%的基础研究条件和27.6%的创新产业条件,政府驱动条件不存在瓶颈,始终贯穿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领域与全过程;②识别出高能级支配型场景驱动产研融合路径和枢纽型场景支撑创新路径、政府驱动场景营创路径、知识策源创新路径、人才集聚知识创新路径,以及非高能级潜力型政府强势主导路径和节点型政府支持人才高地建设路径、创新土壤培育路径,从正反两方面验证“科技—产业—科技”路径组合闭环是建成高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标志;③4种能级构型对应8条关键路径,揭示单因素主导驱动、双因素均衡驱动和多因素共生驱动三重科技创新中心能级进阶演化机制。据此,提出中国建设不同层级、接续进阶的科技创新中心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生态理论;构型规律;演化机制


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城市创新能力——基于中国十大国家级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邹炀,薛蕾,申云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区域经济教研部;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摘 要:城市群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城市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2004—2020年中国十大国家级城市群样本数据,结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探究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群分工协作和城市经济集聚是城市群空间结构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机制。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其中,对中小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比大城市更显著。此外,同侪政府竞争在城市群多中心结构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表现出负向调节效应。因此,需不断优化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着力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和经济集聚,助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创新能力;分工协作;经济集聚

企业创新管理

 

动态竞争视角下专利诉讼影响企业创新的组态分析

操友根,任声策,苏芷仪,杜梅

同济大学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商学院

摘 要:企业专利诉讼与创新间关系是创新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然而现有文献重内部影响、轻外部环境,且存在研究观点相左的现象,因此,专利诉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亟待深入研究。从动态竞争视角,基于“察觉—动机—能力”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诉讼类型、诉讼强度、市场共性、资源基础和攻防能力5个因素引发被诉企业高/低创新强度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经历专利诉讼后,被诉企业高创新强度行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将其划分为基于市场保护、基于资源重配以及出于风险规避的诉讼激励型企业;被诉企业低创新强度行为主要归因于资源基础和攻防能力缺失以及高强度的专利诉讼,可将其界定为基于资源与能力断裂的诉讼被动型企业。研究结论对厘清竞争互动视域下企业创新决策影响因素,弥合现有研究分歧,指导企业从诉讼中强化攻防能力,促进创新跃迁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专利诉讼;企业创新;动态竞争;察觉—动机—能力;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技术—组织”联合情境如何促进双元创新协同——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李继承,周芳

哈尔滨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数字技术冲击给组织带来巨大变革,在此情形下,企业如何把握数字技术与组织情境的联合作用,实现数字环境下协同创新,成为制造企业亟须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TOE框架,基于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探究技术—组织联合情境对企业双元创新协同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对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数字化转型对双元创新协同、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对双元创新协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协同关系发挥正向链式多重中介作用;③组织惯性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双元创新协同的正相关关系,且对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而对知识管理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制造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促进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提升、实现双元创新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知识管理;动态能力;组织惯性;双元创新协同


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机理

衣长军,郭敏敏,赵晓阳,颜春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战略,把握好国际化速度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布局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利用201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数据,探讨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具有正向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业绩期望落差影响国际化速度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期望落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异质性情境下,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对提高跨国企业海外投资效率和海外经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期望落差;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国际化速度

综述


云资源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创新平衡研究:逻辑机理与研究框架

季与点,李振东,陈劲,张海荣

科技部 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摘 要:聚焦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创新战略,探讨云资源视角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初创期与稳定发展期两阶段双元数字创新活动平衡问题。首先,通过既有文献分析揭示两种数字创新活动共存时的底层交互机理。其次,以资源拼凑与资源协奏为基础理论,探讨数字化转型初期,中小企业基于云资源拼凑视角形成两种数字创新能力的路径机制,并分析数字化转型稳定期,中小企业基于云资源协奏视角选择双元数字创新战略的适配机制,以此形成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地,通过案例分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两阶段云资源管理与创新活动,验证云资源拼凑与协奏理论对中小企业两阶段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活动的匹配性。最后,提出数字化转型两阶段下云资源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全景式路径机制,为中小企业制定双元数字创新战略及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与管理启示。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探索式数字创新;利用式数字创新;云资源;中小企业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9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8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7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6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5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4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3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2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1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0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9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8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7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6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5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4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3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2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期目录及全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年全文总目次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全文总目次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全文总目次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全文总目次

科技进步与对策
深耕科技创新领域,服务学者,专注学术。便捷开放获取,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电话:027-8727706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