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谭春梅丨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资源编排视角下的多案例研究

文摘   科技   2024-09-12 15:30   湖北  

转载请注明“刊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6期”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林艳,谭春梅. 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资源编排视角下的多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4, 41(16): 95-106.

摘 要: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①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②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③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关键词: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资源编排;多案例研究
DOI:10.6049/kjjbydc.YX20230509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70);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22-014)
作者简介:林艳(1980—),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博士,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谭春梅(2000—),女,陕西安康人,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0 引言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型新创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和新技术吸纳主体,较其它类型新创企业而言,具有高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特点,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和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力量[1],其成长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由于新生弱小与资源约束等条件的限制,科技型新创企业随时可能受到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因而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2]。学者们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打破传统企业的固有边界,促进异质性资源交互与融合[3],有助于企业获取异质性资源从而促进企业成长[4-5]。成熟企业可以利用规模优势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获取互补性资源,而对于科技型新创企业而言,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嵌入一个或多个已有系统成为获取资源的最佳选择[6]
尽管学术界已经关注到创新生态系统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性,但关于科技型新创企业如何通过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实现自身成长的过程机理的研究较为匮乏。具体包括以下研究缺口: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多集中探讨企业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韩少杰,苏敬勤,2023;王华等,2023),鲜少涉及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研究对象上,以往学者主要以一般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7],很少关注创新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已有研究普遍从开放式创新(戴亦舒等,2018)、共生关系[8]等角度剖析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的影响,较少从资源编排视角展开探讨。实际上,资源编排理论认为,资源本身并不会凭空出现并自动赋予企业竞争优势,强调资源动态管理是企业创造价值和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9]。科技型新创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重组和资源撬动,能够突破资源瓶颈,实现快速成长。然而,现有研究对于科技型新创企业如何通过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资源编排的过程缺乏详细阐述。同时,基于静态思想探讨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容易忽略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过程中不同阶段资源编排行为的差异与演化。因此,有必要引入资源编排视角,分阶段探讨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成长的动态机理。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在资源编排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如何促进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为此,本研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遵循“条件—过程—结果”分析逻辑,以科技型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分阶段研究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旨在弥补现有研究不足,为科技型新创企业快速成长提供理论指导。

1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


1.1 资源编排与企业成长

资源编排理论本质上是资源观与能力观结合的产物,该理论从过程与动态视角探讨企业如何通过动态管理资源促进企业成长,强调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即使是拥有相同属性的资源,但差异化的资源管理行为也会造成不同创新结果[10]。资源编排主要包括资源拼凑、资源重组和资源撬动等子过程,子过程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三者连贯构成整个资源编排过程[11-12]
学者们相继证实了资源编排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意义,认为资源编排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形成企业竞争优势[13]。特别是对于新创企业而言,由于新生弱小、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掣肘,其资源基础薄弱,可通过资源编排突破资源瓶颈,获得快速成长(李峰,龙海军,2019)。张璐等[14]指出驱动企业能力进阶的关键因素是与组织逻辑适配的组织资源行动;黄昊等(2020)通过探讨资源基础与创业能力的共演过程,剖析科技型新创企业实施资源编排的作用机理,并构建“资源编排—创业能力—成长绩效”的理论模型,证实资源编排在促进新创企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王国红等(2020)探究创业网络结构与资源属性演化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促进机制,发现资源编排在创业网络正向促进新创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学者们普遍认同资源编排对企业成长特别是新创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但缺乏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资源编排过程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编排全过程展开深入探讨,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1.2 创新生态系统与企业成长

创新生态系统最早可追溯到Moore[15]从商业创新活动视角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此后学者们分别从协同创新、复杂网络、价值共创等视角对其内涵进行界定。Ander[16]基于协同理论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通过连接其它主体,联合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种协同机制;Nambisan[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企业与其它实体共享技术、知识或技能而形成的松散互联网络;柳卸林(2021)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以共同价值主张为主导,不同主体参与创新活动构成的动态协调结构,并在与外部环境的反馈循环中不断演化,有助于企业进行持续性创新。
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一是关注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部分学者聚焦系统中创新主体间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认为创新主体可以打破原有组织边界,使各主体之间产生更多连接和互动,快速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17-18]。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可以获取系统内的信息资源 [19]、协调互补性技术 [20]、市场资源和知识资源 [7],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二是关注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作用。在多元化的复杂竞争环境下,企业凭借自身资源无法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迭代升级的技术 [21],嵌入系统可以使得外部多边社群互动激发协同效应,进而放大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22]。因此,企业应积极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市场压力 [23]
总体而言,已有关于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都从创新绩效或竞争优势的单一视角阐述,缺乏关于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作用机制的综合研究。为此,本研究打破这一局限,从创新绩效和经济绩效两方面揭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同时,现有研究对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和资源行动探讨有限,因此有必要引入资源编排视角,深入探究不同系统嵌入方式和资源行动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

1.3 研究框架

本研究引入资源编排视角,以科技型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划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遵循“条件—过程—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解析不同阶段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和企业成长演化特征,进而揭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与资源编排行为促进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2 研究设计与案例选择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多案例研究和事件路径研究方法,从资源编排视角探讨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首先,由于现有文献鲜有涉及“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借助案例进行探索性研究,依据因果证据链,从资源编排视角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嵌入促进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动态演进机理;其次,多案例研究通过两个及以上案例分析,借助多方证据相互检验,提高研究结论的信效度;最后,考虑到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资源编排由一系列事件构成,并非单一事件所致,因而本研究选取事件路径研究方法,按照关键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整体编码[24],能够进一步凸显系统嵌入和资源编排的动态过程。

2.2 案例选择

本研究选取北京YS科技有限公司、广州YC科技有限公司、深圳XMZX科技有限公司3家案例企业进行研究。案例企业选择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匹配性与典型性,所选取的3家企业均属于典型的科技型新创企业,且存在通过嵌入创新生态系统获取资源的行为,满足对研究对象的要求,与研究问题相匹配;②差异性,案例企业需具有差异性与对比性,可满足多重验证要求,3家案例企业在地域分布(北京市、深圳市)、细分行业(信息服务行业、自动驾驶行业)和体量规模(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等方面存在多重差异,可以满足多案例研究的复制与拓展逻辑;③资料可获得性,研究团队与案例企业创始人及高层管理人员曾多次进行深度交流和访谈,已构建起与研究主题相契合的案例资料库,方便进行数据回溯。

2.3 数据收集

本研究数据收集过程中严格遵循三角验证原则,尽可能保证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即多渠道获取数据源,通过一手访谈资料、二手文本资料以及参与式观察等多元收集方式构建事件分析样本库。为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性,研究团队对案例企业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调研、深度访谈、参与实践,已形成与研究问题相契合的证据链和事件分析样本库。资料收集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资料收集情况

注:数据更新时间为2022年12月

3 案例描述与数据编码


3.1 案例描述

3.1.1 YS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YS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成立,公司主营业务是为物流、出行领域客户提供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和商业化服务,在无人公交、无人物流、乘用车自动驾驶等多个应用场景逐步实现落地。公司在成立初期入驻产业园区,快速嵌入以上汽集团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并携手上汽集团交付首批搭载无人驾驶—智能泊车服务的汽车。随后,公司进行资源重组,与系统内企业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组建自动驾驶联盟,规模化商用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之后,公司持续研发新产品,大规模扩展业务并进行海外布局,于2022年与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向其提供无人配送服务。按照关键事件对YS公司嵌入阶段进行划分,如图2所示。
图2 YS公司嵌入系统阶段划分
3.1.2 YC科技有限公司
YC公司成立于2015年,地址位于北京中关村。成立初期,YC公司依托人脸识别技术优势,积极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开展产学研合作。随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其它行业,深耕技术创新,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YC公司构建产业生态圈,集聚多方创新资源,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与系统内其它成员企业实现价值共创,并于202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按照关键事件对YC公司嵌入阶段进行划分,如图3所示。
图3 YC公司嵌入系统阶段划分
3.1.3 XMZX科技有限公司
XMZX公司成立于2016年底,公司以中国和美国为起点,分别在硅谷、广州、北京、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并获得中美多地自动驾驶测试、运营资质与牌照。成立初期,XMZX快速嵌入以广汽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国内首支常态化试运行的自动驾驶车队。随后,持续与系统内其它成员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从2021年起,公司拓展产业链合作生态圈,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引入更大规模的出行平台,并更新推出自动驾驶卡车软硬件集成系统。按照关键事件对XMZX公司嵌入阶段进行划分,如图4所示。
图4 XMZX公司嵌入系统阶段划分

3.2 数据编码

本研究采用事件路径分析法对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首先,识别案例企业的关键事件,系统梳理企业原始数据和发展历程,并对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其次,使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按照时间序列策略对案例企业进行逐个编码,提炼整理数据,不断重复迭代编码,形成核心证据链。最后,将构建出的机理模型与现有理论衔接,反复进行对比和印证,针对涌现出的新问题,重新进行初始编码,补充新调研的数据并进行提炼和修正,直至理论饱和。数据编码如图5所示。
图5 数据编码

4 案例发现


4.1 互融阶段

4.1.1 创新生态系统嵌入方式
互融是指新创企业初步嵌入到创新生态系统中,与系统内其它成员建立松散的连接关系,创造资源交换渠道,并获取所需互补资源。该阶段,企业往往通过入驻产业园区或选择伙伴进行战略合作的方式,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初步嵌入。
3家案例企业选择入驻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广州南沙新区等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创新资源、政策资源、人才资源、知识产权资源、资本要素大融合与大循环的重要平台,嵌入产业园区让企业更容易获取园区内的互补资源和优惠政策,从而降低企业生存风险,获得快速成长。此外,战略合作也是企业初步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与系统内其它成员进行互通互融的重要方式。合作双方基于各自战略目标和资源基础,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新资源共享。例如,XMZX携手世界500强广汽集团,合力搭建无人驾驶全产业链商业场景,联合开展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测试、制造;YC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连通双方的技术人才、市场资源和科研平台搭建世界顶级人工智能解决平台;YS与北京市房山区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开展智能汽车示范运营,同时联合上汽集团共同研发首批搭载无人驾驶—智能泊车服务的电动车——宝骏E200。通过战略合作,企业能够快速嵌入创新生态系统,获得所需资源,加速成长。
4.1.2 资源编排行为——资源拼凑
在互融阶段,资源拼凑是企业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内现有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快速实现创新资源构建。根据对案例企业的研究发现,具体资源拼凑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利用式资源拼凑,即企业通过对自身以及系统内现有资源加以利用,满足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资源需求。例如,YC孵化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利用其高新人才和顶尖技术优势,与广东省安防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研究升级创新产品。二是探索式资源拼凑,即企业通过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探索和发展新资源,通过对新资源的整合与匹配促使企业进一步成长。例如,XMZX分别在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成立研发中心,集聚两地业内高端人才和先进的人工智能资源,横跨中美两国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组建自动驾驶规模化车队;YC分别在重庆和广州南沙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不断吸纳创新人才,探索新技术。三是获取式资源拼凑,即企业通过融资等方式从系统内实时获取资源。此阶段,案例企业积极联系系统内成员,开展融资活动或争取政府资助,以减轻资金约束带来的生存压力。例如,XMZX引入来自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君联资本等的投资,成为全国融资额最高的智能驾驶新创企业;YS获得来自创新工场、真格基金、中科创星的投资,完成首轮融资。
4.1.3 企业成长
利用式资源拼凑有助于企业降低学习成本和研发成本,而获取式资源拼凑则为企业提供充足资金,有助于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从而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持续发布,如XMZX在2018年发布第三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 PonyAlpha,不久后又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PonyPilot,成为首个在中国落地常态化 Robotaxi 服务的公司;YS 继发布首辆无人驾驶电动车后,又与上汽合力研发首批搭载智能泊车服务的宝骏E200。
探索式资源拼凑能够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具体表现为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如YC与各大银行进行合作,深耕金融领域,其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被农行、建行、中行、交行等100余家银行采用,始终保持高市场占有率;XMZX成为首家获得T3级别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新创企业,使其可在北京市划定的公开道路进行实测,逐步扩大无人驾驶应用场景。互融阶段的典型证据援引如表2所示。

表2 互融阶段典型证据援引

4.2 共生阶段

4.2.1 创新生态系统嵌入方式
共生是指科技型新创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内其它成员,特别是在位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生。该阶段,科技型新创企业主要通过与系统内成员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形成产业链协同机制等方式,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深度嵌入。
该阶段,案例企业主动联结系统内其它成员,进一步加深与系统内成员间的合作,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盟关系,实现双方共赢共生。例如,YS与华为、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组建自动驾驶联盟,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创新活动;XMZX与广汽、现代、一汽等大型车企共同深耕自动驾驶技术,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外,案例企业通过明确产业链定位,开展基于产业链的创新活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产业链联动发展。例如,XMZX嵌入智能汽车产业链,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关系,与产业链上龙头企业达成多项战略合作;YS成为无人驾驶产业链的中场发动机,与产业链上游的上汽大众、一汽红旗、上汽通用等企业达成合作,并在商业化应用场景中,入驻国内外多家机场,探索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的更多可能;YC以核心技术优势和优质客户资源为杠杆,拉动产业链上其它中小企业,打通从芯片到供应链、算法、集成的全产业链。通过以上嵌入方式,科技型新创企业与系统内其它成员形成互惠共生关系,有利于企业对系统资源进行重组,进一步触发企业资源编排行为。
4.2.2 资源编排行为——资源重组
共生阶段,科技型新创企业需要改变已有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重新组合并对系统资源进行内化,具体表现为3种资源重组方式:一是拓展式资源重组,即企业通过对内部资源和系统资源进行组合形成新能力,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YC通过拓展式资源重组,打破跨境追踪技术3项世界纪录,开拓了人工智能从“刷脸”进阶到“识人”的新时代,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并形成新的精准服务能力。二是跨界式资源重组,即企业通过整合系统内不同领域的创新资源,构建资源池,以支持其创新活动。例如,YC广泛深入涉猎安防、交通、金融等领域,先后与公安部、中国民航、各大银行合作建立研究中心,跨界汇集创新资源,专注于技术革新;XMZX与加州福利特政府和北美电商亚米网合作,扩展创新资源,实现跨界资源整合。三是互补式资源重组,即企业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在审视自身资源的基础上,从系统中整合互补性创新资源,为企业快速成长提供支撑。例如,YC将自身核心技术、产业实践优势与西南财经大学一流科研平台相结合,共建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及创新孵化基地,引领人工智能新的科技潮流;YS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建立紧密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4.2.3 企业成长
互补式资源重组有利于企业在短时间内弥补资源短板,获得快速成长,特别是产学研战略合作可以使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资源与高校或科研院所丰富的人才储备、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相结合,从而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撑,助推产品迭代升级和技术领先。具体表现为案例企业核心技术突破,如YC继打破3项世界纪录后,再次在3D人体重建技术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在技术执行精度和速度两个指标上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逐渐在全球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表现为产品迭代升级,如YS集中优势资源自主研发L4级无人物流、无人微公交、自助代客泊车等方案,并与上汽通用五菱、宇通客车、东风汽车等产业界头部客户携手实现项目的商业化落地。
跨界式资源重组和拓展式资源重组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源受限的问题,拓展资源整合渠道,而且还有助于企业提高市场认可度,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具体表现为案例企业市场认可度提高,如YC通过跨界式资源重组,集成安防、交通、金融等领域优势资源,开发出“御眼重明”系统,应用于全国400余家银行,服务于国内54家大型机场,并在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实地应用。同时,也表现为业务拓展,如XMZX通过拓展式资源重组进一步优化原有无人驾驶技术,并打开国际市场,率先在美国推出Robotaxi服务,到2019年12月,XMZX累计完成Robotaxi打车订单超过7万单,实现业务大幅增长。共生阶段的典型证据援引如表3所示。

表3 共生阶段典型证据援引

4.3 反哺阶段

4.3.1 创新生态系统嵌入方式
反哺是指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后得到快速成长的科技型新创企业,通过构筑生态圈和打造创新平台等方式,赋能系统内其它成员,促进系统协同创新,实现价值共创。
企业聚焦创新价值点,共筑生态圈,通过构建研发网络和赋能其它企业,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例如,YC以人脸识别为起点,连接现有行业并接入更多行业,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研发网络,并搭建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孵化平台,为代理商、集成商提供标准化产品和模块,把控市场和技术两个端口,驱动大量合作者参与,持续赋能产业创新生态;XMZX积极拓展产业合作生态圈,构建自动驾驶研发网络,着力突破自动驾驶核心技术;YS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与磅旗科技、极智嘉等企业合作形成研发网络,为行业提供全场景、全流程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案例企业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并赋能系统内其它成员。一方面,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新技术。例如,YS联合圆通速递、中国联通、中通快递等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成立“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服务开放创新实验室”,联合突破技术壁垒,提供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服务方案。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构建生态中台为不同行业产品开发提供数据、设备等基础。例如,YC通过打造轻舟平台,为各行各业用户提供集场景化、行业化和个性化需求于一体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4.3.2 资源编排行为——资源撬动
科技型新创企业在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反哺阶段,通过部署式和集成式资源撬动实现价值创造。该阶段,案例企业主要有两种资源撬动行为:一是部署式资源撬动,即企业充分利用系统内资源,实现商业化多场景落地。例如,YC是首个与成都超级计算中心合作的科技型企业,通过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多场景落地;YS携手徐福记联合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食品行业实地应用,并助力烟草等传统行业运输服务的智慧化转型;XMZX 在2022年完成D轮融资,并将资金用于全球自动驾驶测试与运营、创新研发、生产规模扩张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化场景应用等业务领域。二是集成式资源撬动,即企业通过集成系统内多方资源,攻克技术难题。例如,XMZX与四维图新之间技术优势互补,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关键技术与软硬件解决方案;YC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一种双视图深度分类器学习方法。
4.3.3 企业成长
在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反哺阶段,企业通过集成式资源撬动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开发新技术、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并赋能系统内其它成员,提高系统协同创新能力。例如,YC通过集成式资源撬动不断突破人脸识别关键技术,并成为人脸识别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之一,重新定义人工智能领域和航空服务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化和便捷化新标准;XMZX通过集成系统中各种优势资源,形成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开发全新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广州、北京、上海完成实车路测并获得丰富的数据,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运营;YS针对物流行业面临的技术痛点,撬动系统资源,探索无人驾驶在物流领域的新应用场景,发布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无人驾驶服务产品组合。
该阶段,企业通过部署式资源撬动实现技术与真实商业化场景的完美结合,在海外市场不断拓展自身业务,并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例如,YC利用部署式资源撬动完成自身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AI算法领域的积累,快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XMZX作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通过部署式资源撬动在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不仅成为国内首家中标出租车运力指标的自动驾驶企业,同时企业的Robotaxi服务实现了国内首次落地;YS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危险化工、食品加工等多商业场景,其“真无人”运营项目已累计突破90万km无人化测试里程,并不断拓展海外业务。反哺阶段的典型证据援引如表4所示。

表4 反哺阶段典型证据援引

5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资源编排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嵌入方式、资源编排行为以及企业成长演化的微观过程,进而揭示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如图6所示。
图6 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与企业成长理论框架

5.1 研究结论

首先,从资源编排视角切入,提炼创新生态系统嵌入促进企业成长的演进机理,发现科技型新创企业在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互融阶段,科技型新创企业通过园区嵌入、与其它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低成本、多渠道、高效率获取生存与发展急需的资源,弥补企业成立初期在研发、生产等环节的劣势。共生阶段,科技型新创企业与系统内企业高度互通、联合,获取跨界、隐形的高质量创新资源,并嵌入产业链成为其中的一个节点,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新技术、推动产品落地。反哺阶段,科技型新创企业通过构筑生态圈和打造创新平台,不断赋能系统内其它成员,进而形成价值联动和增值效应,反哺创新生态系统。
其次,解析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系统不同阶段差异化资源编排的微观过程。案例企业资源编排过程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阶段,这3种资源获取方式在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主导地位不同,其主导地位及方式转换与案例企业嵌入系统的阶段划分基本重合。资源拼凑在互融阶段占主导地位,企业通过利用式、探索式、获取式资源拼凑补充所需资源,与现有资源组合形成新的资源基础,以构建新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助力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共生阶段以资源重组为主,企业通过拓展式、互补式、跨界式资源重组,整合重组异质资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重点关注前瞻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反哺阶段,资源重组转化为资源撬动,企业通过部署式和集成式资源撬动,提升企业价值,使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最后,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中介作用。创新生态系统集聚创新资源与智力资源,科技型新创企业通过嵌入创新生态系统获取丰富的资源,但获取的资源不会主动进入企业并发挥效用,需要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重组和资源撬动等系列资源编排子过程有效管理重组系统资源,从而衍生出新的企业价值,促进新创企业连续成长。这一结论与王国红等(2020)关于资源编排在创业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的观点不谋而合。此外,本文研究发现,深层次的系统嵌入方式和资源编排行为能进一步反哺创新生态系统。

5.2 理论价值

第一,本研究采用事件路径研究方法和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关键事件划分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时序区间,解构企业在互融、共生、反哺阶段的具体资源编排行为和企业成长演进机理,为研究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企业成长引入了时间维度的动态视角,弥补了现有研究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系统过程关注不足的短板。
第二,本研究引入资源编排视角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嵌入促进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明晰了资源编排的动态演化过程,验证了资源编排的链式中介作用。鲜有研究对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嵌入方式、资源编排行为进行详细阐述,本研究基于对案例企业的资料分析,强调企业嵌入系统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化的嵌入方式与资源编排行为,从资源编排视角深化了对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其成长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
第三,李平等[25]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提出嵌入式创新范式,构建嵌入式创新的理论框架。本研究以科技型新创企业为例,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详细解构企业嵌入系统的方式,是对嵌入式创新范式的呼应与拓展。同时,本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理论模型,基于资源编排视角打开了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的“黑箱”,丰富了嵌入式创新理论。

5.3 实践启示

本研究通过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具体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能够为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并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成长提供决策依据。首先,科技型新创企业应积极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拓宽外部资源获取渠道,在嵌入系统的过程中要主动联结系统内其它成员,与其进行合作和交流,拓展合作伙伴范围和层次,以获取新技术或新市场。其次,企业应积极采取合适的资源编排行为,构建丰沛的资源库,有效整合重构资源基础,实现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打通创新能力变现渠道,助推新创企业快速成长。最后,科技型新创企业依托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实现企业成长,要逐步从单边依赖转化为双边依存,即新创企业不能一味地依靠创新生态系统赋能,应在成长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反哺创新生态系统,与系统形成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关系。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选取的案例企业均属于人工智能行业,无法呈现不同领域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成长的差异性影响,未来研究可选取跨行业的多案例企业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探索行业不同引起的创新生态系统嵌入结果变化。
参考文献:

[1] 夏晗.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3):145-152.

[2] WALES W J,PARIDA V,PATEL P C.Too much of a good thing?absorptive capacity,firm performance,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34(5):622-333.

[3] NAMBISAN S, BARON R A. Entrepreneurship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entrepreneurs'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new venture success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3, 37 (5) :1071-1097.
[4] 陈衍泰,厉婧,程聪,等. 海外创新生态系统的组织合法性动态获取研究——以“一带一路”海外园区领军企业为例[J]. 管理世界,2021,37(8):161-180.
[5] MEI L,ZHANG T,CHEN J.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inter-firm linkages on SMEs′ open innovation from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SM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9,144(7):118-128.
[6] 赵艺璇,成琼文,陆思宇,等.创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资源获取路径研究——社会嵌入视角的多案例分析[J].管理学报,2023,20(2):159-170.
[7] 许冠南,胡伟婕,周源,等.创新生态系统双重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J].管理科学,2022,35(3):73-86.
[8] 丁玲,吴金希.核心企业与商业生态系统的案例研究:互利共生与捕食共生战略[J].管理评论,2017,29(7):244-257.
[9] SIRMON D G, HITT M A, IRELAND R D. 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 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2(1):273-292.
[10] HERRMANN P, NADKARNI S. Managing strategic change:the duality of CEO personality[J].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35(9):1318-1342.
[11] SIRMON D G, HITT M A, IRELAND R D,et al. Resource orchestration to cre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readth, depth,and life cycle effec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37(5):1390-1412.
[12] 辜胜阻,吴华君,吴沁沁,等.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J].中国软科学,2018,33(10):9-18.
[13] BAERT C,MEULEMAN M,DEBRUYNE M,et al.Portfolio entrepreneurship and resource orchestrat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16,10(4):346-370.
[14] 张璐,梁丽娜,苏敬勤,等.破茧成蝶:创业企业如何突破能力的刚性束缚实现进阶[J].管理世界,2020,36(6):189-201,253.
[15] MOORE J 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71(3):75-86.
[16] ADNER R. 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4):98-107.
[17] TOMLINSON P R.Co-operative ties and innovation: some new evidence for UK manufacturing[J].Research Policy,2010,39(6):762-775.
[18] JACOBIDESM G,CENNAMOC,GAWERA.Towards a theory of ecosyste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8,39(8):2255-2276.
[19] 简兆权,李敏,叶赛.企业间关系承诺与信息共享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能力的作用[J].软科学,2018,32(7):70-73,88.
[20] 董彩婷,柳卸林,张思.创新生态嵌入和政治网络嵌入的双重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评论,2020,32(10):170-180.
[21] 战睿,王海军,孟翔飞.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中集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38(3):109-119.
[22] 苏策,何地,郭燕青.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开发与竞争优势构建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269(4):160-169.
[23] 张小宁.平台战略研究评述及展望[J].经济管理,2014,36(3):190-199.
[24] 毛基业.运用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做严谨的质性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9)综述[J].管理世界,2020,36(3):221-227.
[25] 李平,蒲晓敏,田善武.嵌入式创新范式研究[J].管理评论,2019,31(7):3-12.

科技进步与对策
深耕科技创新领域,服务学者,专注学术。便捷开放获取,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电话:027-8727706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