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希尧 等丨价值网络视角下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组织柔性的中介效应

文摘   科技   2024-09-12 15:30   湖北  

转载请注明“刊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6期”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向希尧,朱孟琪,杨怡乐. 价值网络视角下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组织柔性的中介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4, 41(16): 128-138.

摘 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跨界创新成为企业新的创新范式。跨界整合对于企业顺利实施跨界创新战略极为关键。现有研究关注跨界整合产生的影响,但对于企业如何在跨界整合过程中通过调整组织结构与惯例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探讨不足。基于价值网络视角,以35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组织柔性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①跨界资源价值识取与跨界资源价值配用作为跨界整合的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组织结构柔性和惯例更新在跨界整合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厘清跨界整合不同维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验证“跨界整合—组织柔性—创新绩效”影响路径,可深化既有理论对跨界整合作用的认知,对于企业跨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价值网络;跨界整合;结构柔性;惯例更新;创新绩效
DOI:10.6049/kjjbydc.YX20230516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21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2153);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JZ073);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2022KRM010)
作者简介:向希尧(1981—),男,湖南津市人,博士,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知识网络;朱孟琪(199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界创新和技术网络;杨怡乐(1998—),女,陕西咸阳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界创新和价值网络。

0 引言


在数字经济时代,行业边界模糊化与创新微粒化极大推动了跨界创新的实施。跨界创新资源整合与价值创造模式较之基于产业链分工的传统协作创新模式,是一种面向资源价值匹配和价值网络重塑的新型创新范式[1],为企业创新活动带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也形成巨大挑战。但在实践中,企业实施跨界创新的效果迥异。已成功实现跨界转型的企业不乏其例,如智能家居行业尚品宅配和美的、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百度、新能源企业领域比亚迪等,但也存在未能达成跨界目标的企业,如格力集团手机业务、乐视跨界造车等。跨领域资源整合面临较大风险,整合能力不足是导致企业跨界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现有研究多从跨界主体行为协同以及动态整合能力等[2]角度出发展开研究,忽视了跨界整合情境的根本性改变。
跨界创新催生出基于多主体协同和多领域融合的价值共创模式,推动企业以生态系统为载体进行价值创造[1]。跨界整合突破企业既有线性关系和基于同行业产业链合作关系的桎梏,转而依托连接广泛、价值导向迥异的价值网络。现有研究认为,价值网络是由参与价值创造活动的供应商、生产商、客户等形成的商业嵌套系统[3],其功能在于帮助组织识别需求、赢得市场竞争和创造利润[4]。价值网络构建和迁移与企业技术路径转换有关。当企业选择新技术路径时,会从既有价值网络中脱嵌,并与新的关联方重构价值网络[3]。价值网络变迁根源于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冲突的系统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实施跨界整合行为的主要情境。当企业嵌入新的价值网络体系并进行跨界整合时,不仅需要具备从新资源体系中进行价值识别和获取的能力,还需要适应新价值观与行为规则,形成强有力的资源价值匹配与利用能力。现有研究集中于探讨跨界创新过程中外部搜寻的作用,对于跨界整合的研究较少,立足价值网络变迁背景的探讨更少。现有理论未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即“在价值网络演化过程中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产生何种效应”以及“跨界资源整合通过哪些途径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立足价值网络视角,从创新情境更迭的基本特征出发,引入组织柔性作为中介变量,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深入解析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本文边界贡献在于:①基于价值网络视角解构跨界整合细分维度,检验不同整合维度产生的影响;②构建“跨界整合—组织柔性—企业创新绩效”分析框架,打开跨界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黑箱”,系统阐述跨界整合行为路径和作用机制,为企业实施跨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理论基础

1.1.1 跨界整合
跨界是对不同领域内容的相互融合,即打破现有边界框架,在各类资源之间穿梭[5];整合则是对分散状态下的事物进行聚集和重塑的过程。当前,学术界对跨界整合的理解存在以整合内容为中心和以整合过程为中心两种观点。前一种观点立足于动态能力理论,主要在技术整合、知识整合等资源整合层面进行探析(Enkel &Grassmann,2010);后一种观点将跨界整合视作企业或组织发展的一个阶段性动态过程(Cho &Kim ,2017),即通过跨界搜索引入新知识并在组织内部吸收与调整的过程。上述两种观点尽管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强调组织在跨界过程中对外部资源的系统性内化,从而将跨界整合与跨界搜索区分开来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关于跨界整合维度划分,学者从跨界整合过程视角出发,将跨界整合划分为资源获取和资源分配两个维度(王国红等,2020);也有研究根据组织内外边界和整合程度,将其划分为4个维度(Birkinshaw 等,2017)。在跨界整合变量测度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根据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律师、股东、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联系频率及资源交换程度度量;②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微观组织个体(跨国界外派员工、跨组织边界销售员工、跨行业边界高管等)社会网络紧密程度入手度量。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跨界整合的研究未突破既有理论桎梏,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其一,跨界整合本质上是利用式整合,而非占有式整合。与以往基于资源捕获形成创新基础的创新范式不同,跨界整合更强调在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实现多领域资源价值协调整合。然而,现有文献未准确捕捉跨界整合的本质特征,具有认知上的模糊性。其二,以往研究多将跨界整合发生范围限定在组织内部,强调组织内部冲突中的张力缓解过程,忽视了跨界整合本质上是基于价值网络对多领域异质性主体行为进行协调和对资源价值进行整合的过程,因而未从根本上澄清跨界整合与跨界搜索间的功能差异。鉴于此,本文立足价值网络视角,结合群体竞合行为与跨技术、跨组织边界资源价值流动[6]过程识别跨界整合,将其界定为组织在既有价值网络内寻找、识别、匹配并利用跨领域合作者的不同价值资源,在形成新资源组合与利用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的过程。根据上述界定,本文将跨界整合解构为跨界资源价值识取与跨界资源价值配用两个维度。
1.1.2 组织柔性
组织柔性能帮助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挖掘潜在市场机会,制订战略性替代策略[7],并通过优化资源分布实现最佳结果。组织柔性本质上是组织能力的体现,即是否具有充分利用资源的适应性以及可自我调整的能力。从行为视角看,组织柔性也可被视作企业应对外界变化所作的一系列调整和不断适应的过程[8]。在跨界创新过程中,当外部资源进入组织内部时,组织柔性能够帮助企业通过组织结构调整与惯例更新缓解组织冲突。组织柔性包括技术、结构和文化3个维度,其中结构柔性是组织结构的重要属性,能为组织提供更强的可塑性,使组织结构更加灵活,从而更好地满足组织需要,支持组织之间的协作(Dubey等,2021)。组织结构适应性调整对于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余菲菲等,2021)以及保持创新领先地位(李柏洲和高硕,2017)极为关键。而组织技术柔性和文化柔性能够解决外部知识进入组织时产生的紧张与冲突[9],促进组织自我调整,完成惯例更新,推动组织内部共识、规范和行为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提高组织效率。

1.2 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价值网络本质上表现为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基于价值生成、分配与转移的关系及结构[10]。参与者围绕价值共创放宽资源开放与共享限制,为资源深度整合提供合法性基础。相较于传统价值网络,在企业跨界创新所构建的价值网络中,资源异质性程度较高、覆盖范围较广,在多领域交叉情境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以下两个维度体现。
(1)跨界整合通过价值识别和获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跨界识取包括搜寻、识别和连接建构,是跨界资源优化布局和突破性创新的重要因素[11]。一方面,企业通过广泛跨界拓展资源价值识别范围,从现有价值网络中丰富知识来源。跨界创新形成的价值网络具有泛在连接特征,参与主体依托实体和虚拟平台进行资源共享。跨界资源价值识取有助于企业突破技术边界和语义边界[12],在多领域异质性知识体系中发现跨界方向、评估跨界风险、建立跨界连接和引入跨界知识。价值网络中的多样化资源可为企业技术变轨提供丰富的知识池,从而提升企业在新领域成功实施跨界创新的概率;另一方面,对跨界资源价值的深度识取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突破技术边界桎梏。跨界资源价值识取行为越频繁、信息传播越充分,越能够有效降低跨界知识转移成本。同时,对跨界资源价值的认知越充分,越有助于提高企业与合作伙伴间的学习效果和资源共享程度,突破创新活动阈值限制[13],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2)跨界整合通过资源价值匹配与利用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一方面,系统性匹配和利用价值网络资源有助于企业跨领域移植创新资源及应用体系,在识别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深度内化整合资源[14]并通过协商形成一致性惯例和共同兴趣[15]成为企业开展跨界创新活动的重点。此时,企业关注点从资源价值独特性转向可移植性,需要着力突破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行为边界、认知边界、组织边界与制度边界,通过系统性移植并深度整合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创新绩效;另一方面,基于资源价值匹配与利用的跨界整合能够突破既有创新范式,拓展跨领域资源运用边界[16]。在基于资源捕获的创新模式下,知识粘性和内隐性会阻碍技术知识在不同组织间跨边界流动。然而,在基于资源价值匹配与利用的创新范式下,企业跨界整合行为驱动资源以价值匹配的形式进入协同创新过程,有助于减少冗余知识(苏道明等,2017),加速技术突破,开发现有市场中尚未被挖掘的新兴服务和产品,催生出颠覆性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
综上所述,从价值网络视角出发,跨界整合从资源价值识取与资源价值配用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a:跨界资源价值识取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1b:跨界资源价值配用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3 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组织柔性主要体现为组织结构灵活性和组织管理灵活性[8]。组织为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而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与惯例更新,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变革、技术创新,从而赋予企业高度弹性和活力。本文从结构柔性和惯例更新两个方面探究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1)结构柔性通过内部协同和外部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从内部协同视角看,组织结构柔性越强,决策层级数量越少,员工授权越多。在跨界创新过程中,企业越容易打破传统科层式结构,根据跨界需要组建跨部门工作团队或小组。跨界团队成员间的紧密沟通和高效协同有助于组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使得集体智慧和协作精神在不同类型创新项目中发挥最优[17],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从外部合作视角看,结构柔性有助于企业融入平台化组织生态体系,推动组织对跨领域市场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挖掘,激发新的跨界创意[18],提升组织跨界创新能力,进而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2)惯例更新有助于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对组织行为规范进行调整,通过减少创新阻力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组织惯例是一种规则和规范,包括组织共识、组织规范、组织行为等(王永伟等,2012)。已有研究认为组织惯例会阻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组织惯例是惯性的来源,会僵化组织行为。重复一成不变的组织行为会导致跨界学习能力减弱和思维模式固定,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而惯例更新有助于组织形成新的行为规范、生成多样化的战略模式[19]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因此,惯例更新能推动企业形成新的行为规范,以匹配新的技术路径,从而迅速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进而对组织创新绩效提升产生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灵活的组织结构和即时的惯例更新能够提高企业跨界创新沟通与协同效率,增强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结构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2b:惯例更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4 组织柔性的中介效应

价值网络重构影响企业实施跨界整合的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在此情况下,具有较高组织柔性的企业通过适应性调整应对新价值体系与协同过程中的系统张力,弱化异质性资源价值与原有资源价值之间的潜在冲突,推动组织挖掘资源价值,激发组织创新灵感,并通过协同合作伙伴间的价值观和行为惯例高效实现新价值创造[8]
1.4.1 结构柔性的中介效应
(1)跨界价值识取能够提升企业对外部环境中潜在机会或威胁的敏感度,通过重塑组织结构提升组织应对潜在威胁的能力[20],进而提高创新成功率。一方面,跨界资源识取能够帮助企业积累自身资源价值,明确自身劣势,发现外部环境中的潜在机会或威胁,通过交叉职能培训、跨职能团队以及围绕公司业务流程组建部门应对动态环境;另一方面,跨界价值识取导入的异质性资源会引发组织内部冲突,促使企业及时调整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权变理论认为单一组织结构无法应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差异,组织应不断选择最佳组织结构以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21]。跨界资源价值识取有利于企业明晰新技术路径的前景和潜力,增强组织内部对跨界团队的包容性,提高容错性[22],削弱异质性资源嵌入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升组织创新绩效。因此,跨界资源价值识取有利于组织结构改变以应对潜在威胁与机会,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2)跨界资源价值配置与利用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知识融合和结构重塑,从而提升创新绩效。企业对异质性资源的配置能够创造或改变现有商业模式,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价值创造和传递流程,推动组织变革、价值链重构和价值网络优化[23],进而因时制宜地根据工作模式调整资源组合,进而实现战略转变。为获取更多政治支持和资源投入,企业会突破知识整合认知边界和行为边界,构建共同组织架构,调整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以应对跨界合作中的价值观、战略与文化冲突,减少组织变革和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因此,跨界资源价值配用通过提升组织结构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a:结构柔性在跨界资源价值识取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
H3b:结构柔性在跨界资源价值配用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
1.4.2 惯例更新的中介效应
(1)跨界资源价值识取有利于企业形成对既有惯例与异质性技术引入冲突的准确认知,驱动企业通过惯例更新缓解新旧技术轨道转换过程中的组织冲突,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在进行跨界资源价值识取过程中,企业通过持续的跨界搜寻行为不断与外部环境、主体发生交互,逐渐明确自身在价值变迁网络中的定位,调整已有组织惯例,唤醒和强化融入新型跨领域价值网络进行跨界创新的意识和信念[24]。此外,跨界资源价值识取有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组织惯例模仿、选择与更新创造条件。Zollo&Winter[25]研究证实,组织学习通过经验积累、知识整合和知识吸收提高组织惯例效能。跨界资源识别与获取能够打破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技术壁垒,加速要素、资源在企业间流动,促进资源吸收与动态学习,重塑企业动态能力,为企业调整组织惯例提供资源储备和能力支撑。因此,跨界资源价值识取有助于组织惯例更新,提升组织行为规范与外部环境、异质性技术知识间的匹配度和适应性,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2)企业对跨界资源价值的配置与利用不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结构,而且能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推动外部组织的异质性价值观、行为规范与现有行为惯例相互碰撞,形成新惯例,为技术变革提供支撑。现有研究认为组织惯例是组织持续积累知识和经验并不断试错的产物[26],并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而相应改变[27]。在价值网络变迁情境下,企业通过对价值网络中异质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推动内部惯例演化,促使个体成员对自我行为进行优化或修正,并在互动交流中形成组织共识[26]。组织共识有利于企业对显性规范进行调整或创新,形成新的组织惯例。在跨界资源价值配置利用过程中,企业会持续适应外部变化,推进内部共识、规范和行为调整,以此为技术变革提供支撑,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因此,跨界资源价值配用通过惯例更新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c:惯例更新在跨界资源价值识取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
H3d:惯例更新在跨界资源价值配用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测量

在梳理已有成熟量表的同时,为贴近本文研究情境,首先向相关领域专家或研究小组征求意见,基于中文语境对现有成熟量表进行调整与题项筛选,以保证量表符合本文调研目的,并确保量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1.1 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
借鉴Chen Jin等[28]、叶传盛等[29]的量表,根据对企业创新绩效(IP)概念的界定,设置“IP1新产品开发速度”、“IP2新产品销售占总销售的比例”、“IP3专利增长率”、“IP4销售新产品的成功率”、“IP5新产品周转率”、“IP6工艺技术和设备改进”6个题项。
2.1.2 自变量:跨界整合
(1)跨界资源价值识取(VA)。借鉴程松松等[30]、Ge等[31]的量表,结合本文研究内容,设置“VA1企业能跨越技术组织边界识取组织资源价值(声誉、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VA2企业能跨越技术组织边界识取技术知识资源价值”、“VA3企业能够积累自身资源价值,明确自身优劣势”、“VA4企业能识别跨边界资源价值与自身需要的资源价值之间的差异”、“VA5企业能跨越技术组织边界识别网络并获取关键网络价值”、“VA6企业了解竞争者的情况,会获取必要信息并将其转换成信息价值”6个题项。
(2)跨界资源价值配用(VU)。借鉴程松松等[30]、Ge等[31]的量表并根据前文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修改,设置“VU1企业能够剔除无用的跨界资源价值”、“VU2企业能够有效运用跨行业全新资源价值”、“VU3企业能够根据获取的跨界资源价值开发新资源价值并在新领域加以运用”、“VU4企业能够利用跨边界获取的新资源价值为已有业务服务”、“VU5企业能够利用现有资源价值开发新业务”、“VU6企业能够利用跨边界新资源价值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6个题项。
2.1.3 中介变量:组织柔性
参考乐国林等[32]的做法,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结构柔性(SF)和惯例更新(PU)两个维度进行测度。
(1)结构柔性(SF)。借鉴赵晓煜等[22]的量表,设置“SF1企业能够根据公司业务需要及时调整组织结构以提升运营效率”、“SF2企业权力下移,给员工更大的决策权”、“SF3企业上下级沟通顺畅,沟通渠道多样”、“SF4企业能够临时快速地组成‘知识、技能互补,目标统一’的正式工作团队”、“SF5企业通过采用交叉职能培训、跨职能团队以及围绕公司业务流程组建部门等方式使组织边界逐渐模糊”5个题项。
(2)借鉴王永伟等(2012)的量表,设置“PU1企业员工提出的改善组织规范的建议能够很快被采纳”、“PU2企业鼓励员工参与修订组织规范”、“PU3企业能够定期考察和评估已有组织规范的运行效率”、“PU4企业能够及时为员工提供新组织规范培训与指导”、“PU5企业能够对新组织规范实施效果进行评估”、“PU6企业员工能够很快接受并运用新组织规范”6个题项。
2.1.4 控制变量
结合以往研究,本文引入企业年龄(AGE)、企业规模(SIZE)和企业所处发展阶段(STAGE)3个控制变量。借鉴Mallinguh等[33]的研究,将企业年龄划分为4个层次:0~5年、6~10年、10~20年、20年以上;按照杨柳青等[34]的做法,将企业规模划分为4个层次:50人以内、51~200人、201~500人、500人以上。参考Aberbathy等[35]的研究,将企业生长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2.2 样本来源

本文采用问卷调研形式收集数据。为确保调研数据的可靠性,在调研时严格控制问卷发放对象,把每个企业视为一个独立样本,仅收集一份问卷。本文重点关注对企业基本情况比较了解且参与过战略决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部门主要负责人,借助人际关系资源如MBA学员、行业协会会员等获取研究样本。同时,考虑到跨界创新大多发生在新兴产业或市场机制灵活的发达地区,样本来源集中于沿海省份或国家创新示范区新兴产业科技园区,如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江苏生命科技园生物医药集群、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
本文设计半结构化问卷采集数据,问卷数量控制在题项数目的5~10倍之间,采用现场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发放调研问卷,主要发放对象为企业高管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在问卷采集过程中会事先对受访者解释问卷调研目的,并通过现场问答、电话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解答,给予填写者充分便利,以保证问卷收集的有效性。最终,共发放问卷43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358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95%,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特征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信效度检验与描述性统计

3.1.1 量表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为检验量表的可靠性,本文使用SPSS23.0对跨界整合、组织柔性和企业创新绩效3个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进行测算。结构柔性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29,剔除题项SF3后总量表信度系数升至0.886,故剔除组织柔性量表中SF3这一题项。由表2可知,在剔除SF3后,跨界资源价值识取、跨界资源价值配用、惯例更新、创新绩效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均大于0.8,剔除任一题项后对应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小于原值,且5个变量的CR值分别为0.907、0.914、0.882、0.909、0.939,均大于0.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
表2 量表信效度检验结果
(2)效度检验。首先,运用Amos 23.0对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跨界资源价值识取、跨界资源价值配用、结构柔性、惯例更新与企业创新绩效5个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由表3结果可知,5因子模型(χ2/df=1.126,RMSEA=0.019,TLI=0.994,CFI=0.994,IFI=0.994)检验结果最好,说明变量区分效度较高;其次,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AVE值进行判断,发现5因子模型(χ2/df=1.126,p<0.05,RMSEA=0.019,TLI=0.994,CFI=0.994,IFI=0.994)拟合效果最好,加之各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表明收敛效度比较理想。通过因子分析发现,跨界资源价值识取、跨界资源价值配用、结构柔性、惯例更新和企业创新绩效等变量测度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均在0.5以上,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建构效度。
表3 变量区分效度检验结果
注:F1、F2、F3、F4、F5分别表示跨界资源价值识取、跨界资源价值配用、结构柔性、惯例更新、企业创新绩效5个因子,“+”表示因子合并
3.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一般而言,相关系数介于0.3~0.7之间且显著相关较为理想。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变量离散程度较低,均值与中间值比较接近,满足OLS回归的基本要求。从变量间相关性看,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667,属于中度相关,可进行层级回归分析。
表4 描述性统计结果
注:*p<0.05,**p<0.01,对角线数值为AVE的平方根

3.2 层级回归分析

首先,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检验跨界整合、组织结构柔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结合表中数据,模型1为跨界资源价值识取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检验结果,VA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跨界资源价值识取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模型2中VU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跨界资源价值配用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模型3为跨界整合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检验结果。在同时引入两个维度后,VAVU回归系数为正且同样显著,假设H1、H2得以验证。模型4、模型5、模型6为结构柔性、惯例更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从表中数据可见,SFPU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表5 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结果
注:*p<0.05,**p<0.01,***p<0.001,下同
接下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引入中介变量,考察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中数据可见,跨界整合两个维度与中介变量组织柔性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两者存在相互作用。
表6 跨界整合对组织柔性的回归结果
最后,将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纳入同一模型,对比自变量回归系数显著性和取值变化,结果如表7所示。对比表5 Model1和表7 Model11数据可以发现,中介变量结构柔性的回归系数显著,且跨界资源价值识取的回归系数变小,说明结构柔性在跨界资源价值识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同样,综合表5 Model2和表7 Model12数据发现,结构柔性在跨界资源价值配用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假设H3a、H3c得到验证。对比表5 Model1、Model2和表7 Model14、Model15数据发现,惯例更新的引入导致跨界资源价值识取和跨界资源价值配用的回归系数变小,惯例更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说明惯例更新对于跨界整合两个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假设H3b、H3d得到验证。
表7 中介效应回归结果
综上可见,跨界整合通过提高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作用。

3.3 稳健性检验

本文利用Process 3.2进一步检验组织柔性中介作用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采用Bootstrap方法扩大样本量为1 000个,置信区间为95%,重复抽样,结果如表8所示。中介路径1-1结果显示,结构柔性在跨界资源价值识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中介路径1-2结果显示,惯例更新在跨界资源价值识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中介路径2-1结果显示,结构柔性在跨界资源价值配用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中介路径2-2结果显示,惯例更新在跨界资源价值配用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基于上述分析,假设H3a、H3d得以验证,说明研究结论稳健。

表8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3.4 异质性检验

为验证回归结果的异质性,将全样本划分为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进行分行业检验。从表9可以看出,在机械制造业,跨界整合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解释程度分别为30.3%和29.4%,而在生物医药行业,跨界整合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解释程度分别为40.5%和47.7%。这表明,不同行业企业实施跨界整合均能够显著提高创新绩效,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机械制造行业跨界整合效果不如其它行业显著,可能原因在于:相较于机械制造企业,非机械制造企业组织结构更加灵活,知识转化效率更高,管理模式改变与更新所需成本更低,更容易利用外部异质性资源进行创新成果转化。同时,生物医药行业跨界整合效果优于其它行业,可能原因是:随着疫情暴发,相较于其它行业,生物医药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动力。在各类鼓励政策的支持下,该行业内企业通过跨界合作不断进行组织模式与技术变革,研发新产品满足急速扩张的市场需求,创新效果显著。总体而言,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5个行业跨界整合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影响,研究结论较为一致。

表9 行业跨界行为异质性检验结果

4 结语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从跨界创新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出发,探究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组织柔性的中介效应,得出如下结论:

(1)跨界整合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跨界整合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但具有行业异质性。生物医药行业跨界整合对创新产出的积极影响最显著,机械制造行业跨界整合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如其它行业显著。研究发现,跨界资源价值识别有助于企业以较低成本扩展可利用的创新资源,而有效匹配和使用跨界资源能够降低跨界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2)组织柔性从结构柔性和惯例更新两个维度发挥中介作用。跨界整合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企业适时调整组织架构、更新组织已有惯例和价值体系,应对外部异质性资源价值匹配引发的冲击。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结构柔性和惯例更新是组织柔性发挥中介作用的重要维度。

4.2 理论贡献

(1)从价值网络视角揭示跨界整合的影响。以往文献多基于“跨界搜寻—企业绩效”分析框架展开研究,忽视了价值网络变迁的情境特征。相较于资源捕获,本文更突出跨界创新过程中企业对于异质性资源进行价值识取、匹配和利用的行为特点。通过实证检验,从资源价值识取与资源价值配用两个维度解构跨界整合效应,深化了企业在价值网络重构过程中实施跨界整合行为后果的认知。同时,通过检验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影响效果的行业异质性,为进一步结合行业特点揭示跨界整合机理及其作用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2)构建“跨界整合—组织柔性—企业创新绩效”分析框架,揭示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现有研究关注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忽视了跨界整合的作用与基本过程,由此形成理论“黑箱”。本文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结构柔性和惯例更新两个维度,构建“跨界整合—组织柔性—创新绩效”分析框架,揭示在价值网络变迁外部冲击下企业通过自身组织柔性强化跨界整合作用的影响机制,既弥补了既有理论的不足,又深化了对企业跨界创新与价值网络变迁双向作用的理论认知。

4.3 管理启示

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管理启示:

(1)企业应利用不同路径识取和配用价值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其对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首先,企业应积极扩展价值网络资源获取渠道,加强人员交流、行业会议讨论以及跨领域主体协同研发,提升异质性资源价值判断能力。通过邀请外部专业技术人员来企业讲课、内部学习等形式推动外部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相关人员有效学习、吸收和理解外部跨领域技术知识的能力,并与组织内部已有知识充分融合,降低外部知识使用障碍。其次,积极发展多类型技术交流与共享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鼓励企业技术人员、高管融入多样化知识社区,加强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如机械制造行业跨界整合效果比其它非制造行业弱,可能是因为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成本较高。但该行业企业并非只有通过获取新设备或新技术所有权才能进行创新,还可以建立共享平台以降低设备更新与技术革新成本,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企业应重视资源价值匹配与利用。在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内不同部门间的定期交流,升级和重构企业现有资源体系,为创新活动提供高质量知识供给。

(2)企业应适时调整组织架构并更新组织惯例,从而发挥跨界整合对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首先,企业在价值网络重构过程中要增强自身结构柔性,适时调整组织架构,设立专门机构解决外部价值网络冲击下的内部张力,协调内部冲突。同时,培育和扶持跨界团队,激发团队应变能力,提高组织创新效率。其次,建立具有包容性的激励机制以应对制度变革带来的部门利益冲突。在惯例更新过程中,协调好新老团队关系,注重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融合不同价值理念,加强员工对企业新组织运营与创新范式的认可,建立包容跨界创新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4.4 局限性与展望

本文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未来研究中加以解决:首先,由于本文量表大多参考国外研究,对于捕捉我国现有跨界创新情境要素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研究可根据我国企业跨界创新实践特点,开发更具针对性的量表,提升有效性;其次,本文主要考察组织内部因素如结构柔性和惯例更新等变量的影响,未考察企业所处价值网络位置中心度、聚集程度等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未来有必要引入企业网络位置等调节因素,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1] 王倩,柳卸林.企业跨界创新中的价值共创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视角[J].科研管理,2023,44(4):11-18.

[2] HEWETT K, HULT G, MANTRALA M K, et al. Cross-border marketing ecosystem orchestration: a conceptualization of its determinant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22, 39(2):619-638.

[3] CHRISTENSEN C M,ROSENBLOOM R S.Explaining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J]. Research Policy, 1995, 24(2):233-257.
[4] LUSCH R F, VARGO S L, TANNIRU M. Service, value networks and learning[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0, 38(1):19-31.
[5] LAVIE D, KANG J, ROSENKOPF L. Balance within and across domains: 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6): 1517-1538.
[6] LAZONICK W.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and innovative enterprise[M].Capitalisms Compared: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7,16(3):256-532.
[7] ZHOU K Z,WU F.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product innov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5): 547-561.
[8] 汪应洛,李垣,刘益.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J].管理科学学报,1998,7(1):24-27.
[9] SHAHZAD F, XIU G Y, SHAHBAZ M.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Pakistan′s software industry[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17, 51(6):66-73.
[10] BAGHERI S, KUSTERS R J, TRIENEKENS J. Customer knowledge transfer challenges in a co-creation value network: toward a reference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9, 47(8):198-214.
[11] WALRAVE B, TALMAR M, PODOYNITSYNA K S, et al.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 ecosystems for path-breaking innovation[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 2018, 136(12):103-113.
[12] TENZER H,PUDELKO M.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differences on power dynamics in multinational teams[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7, 52(1):45-61.
[13] KINDSTROM D, KOWALKOWSKI C. Service innovation in product-centric firms: a multidimensional business mode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Industrial Marketing, 2014, 29(2):96-111.
[14] ELIA S, PETRUZZELLIB A M, PISCITELLO L.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versity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MNC subsidiaries in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9, 98(5):204-213.
[15] EDMONDSON A C, HARVEY J-F. Cross-boundary teaming for innovation: integrating research on teams and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18, 28 (4):347-360.
[16] DEMIRKAN I. The impact of firm resources on innov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8, 21(4):672-694.
[17] 张靓妹,王磊.组织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22, 35(1):19-23.
[18] ELORANTA V, TURUNEN T. Platforms in service-driven manufacturing: leveraging complexity by connecting, sharing, and integrating[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6, 55:178-186.
[19] LIN H, QU T, HU Y. How do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paradoxically affect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1, 24(4):1400-1429.
[20] ROSENKOPF L,NERKAR A.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4):287-306.
[21] PENNINGS J M. Structural contingency theory: a multivariate test[J]. Organization Studies, 1987, 8(3):223-240.
[22] 赵晓煜,高云飞,孙梦迪.制造企业组织柔性、动态服务创新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15):62-69.
[23] 张振刚,易欢,陈雪瑶.创新网络资源整合、双元创新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 2020, 39(3):58-65,73.
[24] 辛本禄,代佳琳.关系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6):92-102.
[25] ZOLLO M, WINTER S G.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3):339-351.
[26] RERUP C,FELDMAN M S.Routines as a source of change in organizational schemata: the role of trial-and-error learn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3):577-610.
[27] DITTRICH K, GUERARD S, SEIDL D. Talking about routines: the role of reflective talk in routine chang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6, 27(3):678-697.
[28] CHEN JIN, CHEN YUFEN, VANHAVERBEKE WIM. The influence of scope, depth, and orientation of 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es on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firms[J]. Technovation, 2011, 31(8):362-373.
[29] 叶传盛,陈传明.产学研协同、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J].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3):184-194.
[30] 程松松,董保宝,杨红,等.组织即兴、资源整合与新创企业绩效[J].南方经济, 2019,37(3):54-70.
[31] GE B, DONG B. Resourc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contingency model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capability[C].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5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8: 291-297.
[32] 乐国林,王菲,毛淑珍,等.基于内向开放式创新调节的组织柔性与领先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11):89-98.
[33] MALLINGUH E, WASIKE C, ZOLTAN Z. The business sector, firm age, and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foreign ownership and financial lever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 2020, 8(4):79.
[34] 杨柳青,梁巧转,康华.基于企业特征调节效应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研发投入研究[J].管理学报, 2016, 13(5):707-714.
[35] ABERNATHY W J, UTTERBACK J M.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J]. Technology Review, 1978, 80(7):40-4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