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特别策划
《王学浩:不能只做开刀匠》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本期特别推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肝胆中心王学浩教授专访《王学浩:不能只做开刀匠》。
王学浩:我想把这个技术做到极致,当然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的病人需要我们这样做,我们做的根本目的是病人。减少病人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这是我的奋斗目标。
王学浩,196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从医五十余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癌研究所所长,我国活体肝脏移植的开拓者,肝癌现代介入治疗的先行者,肝癌新辅助靶免治疗的首倡者。
他率领团队完成多个首次
每一次都像是在“走钢丝”
从医五十余载,查房、会诊,是王学浩心里最重要的事。在王学浩看来,动力源自喜欢,因为喜欢所以并不觉得工作忙和累。
在做移植手术的近30年时间里,王学浩率领团队不断创新、突破,先后完成了中国大陆第一例活体肝移植、首例急诊活体肝移植、首例扩大右半肝成人活体肝移植等。
△王学浩团队完成我国首例“扩大右半肝成人活体肝移植”。
王学浩表示,手术刀上的每个首次,都像是在“走钢丝”,尤其是活体肝移植,手里一把刀,连着两条命。“活体肝移植是在健康人身上取部分肝脏,移植给肝病患者,既要保证供体安全,又要争取受体病人手术成功,同时担负着两个人的生命。”
1983年,王学浩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家公派留学生,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院世界肝移植中心深造,师从“世界肝移植之父”斯塔兹尔教授。两年学习结束,临别之时,斯塔兹尔教授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你能成为中国的斯塔兹尔。”
△王学浩(中)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查看肝移植病人。
学成回国的十年里,由于很多人对器官移植不了解,王学浩一直没有机会开展肝脏移植手术。
1995年1月,一位肝癌晚期的患者在了解肝脏移植手术后,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台上,王学浩和同事站了大概17个小时,成功为病人进行了手术,这也是中国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手术。
△王学浩在手术室。
手术完成体力耗尽,王学浩和同事拿了毯子,就睡在了水泥地上,那天正是腊月初五。如今的王学浩,已经想不起来那一晚睡在水泥地上冷不冷,他只记得,那个清晨,自己是一溜儿小跑着去看病人的。
△患者带着家人来看望王学浩(左一)。
病人苏醒,只是第一步。肝移植的凶险在于,病人还要在重症监护室里熬过好几个关口。那些日子,王学浩和团队就住在离医院最近的一家旅馆,随时准备抢救。
医院中,在王学浩办公室靠走廊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张300多人的合影,他们都曾在这里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2016年,他们从各地赶来,想再握一把从死亡线上拉回自己的那双手。
△2016年,300多位患者齐聚江苏省人民医院。
有位年过七旬的患者,在术后30周年专门来到医院,请王学浩吃了一块他的“生日”蛋糕。
外科医生≠开刀匠
要把病人的事情放在心上
据国家癌症中心报告,2022年中国新发肝癌病例36.8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2.4%。而在十多年前,这个占比超过一半。
1986年,王学浩提出的以碘化油为载体的介入治疗,至今仍然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王学浩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以125I碘化油+化疗药物,集局部内放射治疗、化疗、栓塞治疗三位一体,治疗中期肝癌,这种疗法每年可让几十万人受益。王学浩表示:“中国是肝癌碘化油造影介入治疗的先行者,这是一个创新。”
△王学浩在手术室
创新,是王学浩一直在念叨的事情。他反复跟学生强调:“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能只做开刀匠,要力争做一位研究型的临床医生。要把病人的事情放在心上,这是最基本的。”
随后几年,王学浩让团队里的年轻人轮流主刀。每一次,他都换好手术服,洗好双手,站在手术室里,随时指导,也准备随时上场。如今,王学浩所在医院中,已经有十几个医生能够单独做肝移植手术。“培养人才,这个学科的建设才能搞上去。”王学浩说。
△王学浩(右二)带领年轻医生读片。
王学浩介绍,肝癌的复发概率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考虑在肝切除之前做新辅助治疗。王学浩团队从2019年开展临床研究发现,为患者做免疫和靶向治疗后再开刀,这能够降低手术的复发率,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也为肝癌治疗开辟了新模式、新理念。
就在一个多月前,王学浩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TTT》上发表文章《肿瘤转移的机制洞察与治疗干预》。不断思考、不断找寻攻克疾病的办法,只要是病人所需,是王学浩一生所求。
王学浩说,“减少病人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就是我毕生的奋斗目标。”
·END·
订阅号
服务号
策划&审核|徐婕、吴倪娜
统稿&编辑|宫丹丹
素材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宣传统战处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