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没练好不上课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没有练好去上课也是上次的内容,太浪费时间了。事实上,没有练好更要去上课。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课上表现针对没有练好的部分或者知识点多加讲解,巩固,恢复。
如果是因为练习太少,怕老师责备,那么这就是帮着孩子逃避责任,规避错误。慢慢孩子就会发现没有练好反而可以逃避。学习态度会愈发消极。
◆ ◆ ◆
无法在孩子的课堂上保持安静
有时家长一片好心想帮助老师教学,比如课上老师批评了孩子,家长可能会跟着一起批评。如果老师表扬了孩子,家长可能随声附和。但是跟着批评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带来过于紧张的课堂气氛,跟着表扬很容易让孩子在课上骄傲放纵。
如果孩子课上转过头主动跟父母要求某件事,一定告诉孩子问老师,不要直接管教或应允。
做一个安静的旁听生,不要随意进入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父母课上的感受可以等到课下与孩子交流。除非孩子在课上身体不适,否则任何情况下都请家长一定保持安静并与孩子、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
◆ ◆ ◆
绝对不能错
很多家长课下在陪练的过程中,对孩子弹奏不停的指点和纠错,家长的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孩子哪里出错了,或者弹的不够好。这样做,家长会非常累,而孩子会慢慢养成依赖心理,停止思考,无视错误,坐等别人纠错,如果没人从旁纠正自己便错不停。
家长在课下监督孩子练习的时候,不要对知识本身过分关注,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练习态度和练习效率。只要孩子是在认真的做这一件事,便不会有大的出入,即便有错,带到课堂上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孩子知识掌握的弱点在哪里,经过犯错后的正确往往是最有效的进步。
◆ ◆ ◆
做孩子殷勤的琴仆
很多孩子上课从来不记作业,倒是爸妈积极的在记哪一本书,哪一首曲子,怎么弹。下节课来上课了,都不知道自己弹奏的曲子在第几页。有的父母周到到什么程度?帮把琴盖打开,书翻开,告诉弹那几条,孩子弹完拍拍屁股走了,家长再负责关琴收拾书。
也许是现在的课业多时间少,家长想尽量减少有关弹琴带来的一些劳动就都代替做了。而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都是孩子应该自己做的,自己记作业,自己管理钢琴和书籍,把这些都当做自己的事情了,弹琴不是更理所当然了吗?教孩子去怎么做,不要替代。
◆ ◆ ◆
快乐学习,零压力
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学得很辛苦,练琴有些劳累就心疼不已,孩子一有情绪就好好好,心肝宝贝的哄着不练就不练了。
可是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彻底放松快乐的事情,学习钢琴也不例外。它是用辛勤的劳作换取收获的喜悦。我们练习弹琴,要经过反反复复许多的不熟练,错误才可能有一遍相对不错的演奏。这个过程的单调枯燥是不可否认的,而就是在这样的单调中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性,激发思考。
把一件原本单调的事情做的有意思,这才接近了快乐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别说孩子,即便大人要做一件事,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无数次放弃的念头。这就需要适当的压力去鞭策我们前行。所以,摆正心态,正确理解枯燥和兴趣是并存的,没有压力没有动力。
◆ ◆ ◆
生病、考试来了,弹琴靠边儿站
如果孩子生病或者碰到急事儿了,自然是有段时间没法坚持练习了。这个理由看起来非常的合情合理。但是,落下的功课不会因为你生病了,而为你保留学习的记忆。
因而,在紧急事情过去之后,一定要有意识的把落下的功课和练习一点一点均匀的补回来。切莫过去就过去了,否则既打乱了学习节奏,又会让孩子觉得弹琴这事儿不重要。教给孩子合理规划时间比占用弹琴的时间对孩子更受益。
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共同构成。琴童往往缺乏自我意识,甚至对自己学古筝的目的也并不清楚,此时家长就需要担负起督促的作用。
于是,自从孩子走上了学习乐器的道路,家长们就有了新的任务——担任陪练。
但是怎么陪孩子练习,如何应对孩子练习中产生的问题,什么时候从陪练中撤离让孩子自主学习,是很多家长遇到的问题。
在解决陪练中的诸如问题之前,首先我们琴童家长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陪”是为了“不陪”
叶圣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有名的话:“教”是为了“不教”,说的意思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书本上的那些知识,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各种有用的学习方法,学生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由教师指导的学习变成自主学习,即: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而古筝陪练同样也是如此。错误的陪练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让琴童产生依赖性,琴童往往会希望家长能永远地陪伴着自己练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完全依赖家长的陪练,学生会认为自己在上古筝课时所遗留下来的问题都会通过家长陪练来解决、而不需要自己去独立解决,进而丧失了自主练琴、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此错误的打开方式恰恰是非常可怕的!
古筝陪练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家长要让琴童学会自己去掌握弹古筝最基本的技巧和方法,要让孩子慢慢学会应该如何高效练琴,而不是单纯地让孩子练熟一首曲子就完事;另外,家长在孩子练琴的时候,要学会试着去“放手”,要从开始的督促、盯着孩子练琴到后来的孩子自觉、主动地练琴;要从开始的手把手一步步纠正孩子练琴中出现的错误到后来的只要轻轻一点拨、孩子就能心领神会,再到最后的孩子不要提醒、自己主动发现练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自行寻求改正方案……此所谓“陪”是为了“不陪”。
其次,在陪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切忌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不懂音乐
儿童崇拜自己的父母,如果心目中的英雄都学不好音乐,会对孩子造成“我也学不好”的畏难情绪。即使你不懂音乐,也要装懂,经常问孩子休止符忘了吗?速度平均吗?分句对吗?等一类的问话。向孩子表明我也是学过音乐的,是必须学的。
创造轻松欢快的心情环境
陪孩子练琴,要记住孩子的智力和家长的智力是有差距的,要抑制自己的急躁情绪,把这看成是对自己修身养性的方法。尚偌打了孩子,哭闹一场,一天的练琴就算完了。长期如此,会让孩子憎恶练琴,最后你的艺术教育计划落空,辛苦积攒买的琴就没用了。
鼓励伴随孩子每日的练琴中
家长对孩子的起居生活有求必应,却那么吝啬称赞孩子,担心他轻飘骄傲。人是需要鼓励的,更何况孩子。要培养孩子的信心,从今天起就要学说一个口头禅;聪明!在指出孩子的缺点之前,先说“聪明”!孩子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立刻夸耀“聪明”!先前经常说的“笨蛋”之类的词,都改成“聪明”!每天练琴之前先说:聪明的孩子练琴吧!
上完课不要去逛街
开始学琴阶段最容易犯错,往往上课的时候什么都会了,回家练习就都忘了。因此要说服孩子,上课后当天把老师讲的课练习一阵,温习老师讲的上课内容。
计时制与计件制
规定孩子每天一个固定练琴时间,孩子会找各种理由,喝水撒尿挠痒痒等来拖延时间。如果规定每天必须弹完几条,孩子会越弹越快潦草收场,既不计件制也不计时制,家长应该自始至终按老师的要求督促辅导练习。
老师没有布置新功课,孩子也在进步
新的功课应当是学生自己练出来。老师指导后,学生再去复习这些功课才是学得技术的途径。孩子没有弹好的课程重新弹,是正常的。但每当如此,家长的脸立刻拉长,给孩子留下喜新厌旧的阴影。有的家长认为复习功课是浪费学费,这就更加大错特错,让孩子提心吊胆,也让老师很为难。
孩子达不到老师的所有要求是正常的
一次正确的弹奏是多方面的。音要弹对,节拍要准确,手的姿势不能走样等。年幼的孩子不能一次就把所有的要求都做好,家长不妨逐次增加要求。如开始先强调音要弹对,节拍手型先不管。音弹对了,再注意节拍,一项一项的与孩子一起回忆老师的要求,并让孩子自己找出错误和不足。这样逐项达到老师的要求,直到孩子认为要求做到了,经你的验收合格才算练习结束。
不能用好或坏来评价孩子上课的进展情况
如果孩子学的是跳高,家长就明白,并不因为孩子没跳过一定高度,就不好。孩子学琴上课的进展情况,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同样也不能说不好。应该用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不够之处来总结。好或坏用来评定品德的两个字,不能用来评定学琴过程。
重要乐谱4折促销中(活动不定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