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仁先生这篇弹琴基础的文章,太珍贵了!

体娱   2024-04-14 23:51   山东  





周广仁,教授、钢琴家,1928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当今中国在国际乐坛中最具影响和权威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国20世纪最杰出女性之一,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今天为大家送上周教授这篇《如何理解打基础》的文章,希望对各位教师及琴童家长有所帮助!



谈弹琴何理解打基础


        盖房子要打基础,楼层越高,基础需要打得越深,越坚固,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学弹钢琴也一样。若想学得好,就必须打一个好基础。我们所说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教钢琴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教学生动手指吗?不,钢琴只是一种工具,学弹钢琴的目的是,通过掌握弹钢琴的技能学习音乐,懂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从中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服务于他人。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的钢琴教学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我们所要打的基础也要宽得多。它不仅仅是教学生弹奏技能,而应该包括乐理知识和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甚至包括学习习惯,练琴方法等等。
        总而言之,一切科学的好习惯都应在打基础阶段养成。遗憾的是,在我们所接触的学生中有许多人,程度已经弹得很深了,却还不会正确地读谱,音乐术语也不懂,他们随心所欲,不尊重作曲家的意图,根本就谈不上表现音乐了。他们没有自学能力,一切都要靠老师教,不会举一反三。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没有打好基础。这种学习法绝对不会有出息。我认为,钢琴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打基础:

0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有了兴趣才有自觉地学琴的动力。
        虽然对初学者不能要求太高,兴趣也是逐渐提高的,但教师应耐心地通过各种途径启发学生,或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或去听音乐会,听录音,参加演出和比赛等等。教材要多样化,好听,那怕是技术练习,也要练起来有趣味。课堂气氛要活跃,对幼儿更是游戏般地学习,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切不要凶甚至粗暴。总之,让学生喜欢音乐,愿意去下功夫,而不是怕学习或反感。要承认学生的智商是有差别的,要鼓励为主,积极引导,不要着急。
 

02

 教会学生正确读谱
        对初学者,读谱首先包括两方面的课题:(1)识别音符的高低 2)识别音符的时值。这两个课题可以分开来训练,一直到比较熟练为止。比如先认音符,高低音谱表一起学,每堂课都要检查,要求家长在家里反复练习。节奏也分开来训练,数拍子打节奏或打拍子说节奏。音符和节奏,这两方面都形成独立的条件反射后,再合在一起读谱。识谱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因为,谁识得快,谁就能学得多学得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但这才只是解决认谱问题的开始,真正学会正确读谱还包括许多其他知识。比如在一首乐曲中,粗心的学生音符虽弹对了,但对音符的时值奏得很不准确,常会把四分音符弹成八分音符的时值和空半拍。明明有休止符的地方却把手保留在琴键上。更不要提,对有临时升降记号的音弹了一个,忘了出现在同一小节里的第二个音也应该升或降。这种属于文法上的错误,是缺乏调性感的表现,在演奏巴赫作品时特别容易错。还有对奏法和连线的不重视,实际上是没有看懂音乐的意思。这些都属于正确读谱的范围。因此,学生第一步必须学会认真读谱,按照作曲家的意图弹奏。不能只弹音符,不懂音乐。

03

树立美好的声音概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从一开始就要培养敏锐的听觉,让钢琴发出好听的声音。由于钢琴的构造特点,钢琴本应属于打击乐器类,因为是用锤子打在钢丝上发音的。但是我们要弹出美的声音来,响而不炸,轻而不虚。为此必须掌握较科学的弹奏方法。弹琴应该自然放松,能敲打,不能用僵硬的手臂和手指砸钢琴,使钢琴发出乾硬的声音。科学的弹奏方法是钢琴演奏发展史中二百年来演变的结果。钢琴弹奏方法三百年来(包括古钢琴阶段)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音乐风格的变迁和钢琴技巧的发展,弹奏方法也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从而逐渐找到了更加科学的方法。也就是利用自然放松的手臂重量与积极灵活的手指相结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弹琴声音比较好听。

04

 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
        技术是弹琴的重要基础,没有技术就无法表现音乐,因此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是摆在每一个钢琴老师面前的头等重要任务。在初级阶段,手指的基本练习是不可缺少的。手指的五指练习,用各种变奏,转所有的调,无论对熟悉键盘还是对训练手指独立性和均匀性都很有好处。音阶和琶音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因为各个时代的作品都离不开音阶和琶音。教音阶琶音要有方法,要教规律,让学生容易记,要作各种变换练习,使学生愿意练。每一堂课都要检查基本练习,学生必须天天练,养成习惯,这样才能练出功夫来。不能平时不练,要考试了才突击。许多孩子不爱练音阶琶音,这是由于他们缺乏认识和老师坚持不够造成的。

05

培养严格的指法习惯
        现在许多学生都很不讲究指法的选用,也许他们认为指法问题不重要。其实他们错了。好的指法习惯自然、方便,有利于发展技术,有利于表现音乐。对初学者来讲,最自然的指法是五个手指顺着弹五个接近的音。如果隔一个键子,也就隔一个手指弹,让手型保持良好状态。五个音以上的音流,如音阶,就要考虑在哪一个位置上用大拇指,也要看键盘上的位置,那里更方便。一般讲,保持自然手型就比较放松。
        到了深程度的时候,指法就更讲究了。如肖邦,他选指法完全根据音乐的需要,还考虑到利用每个手指的自然特性。当然,大手和小手有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指法,但是指法应该合理。在很多学生随意用指法,甚至用一些很别扭的指法,这种习惯很不好。
        演奏古典作品更加需要注意指法的选择。因为弹古典作品主要靠手指功夫,不能过多依靠踏板的帮助。我们看一些老钢琴家编著的版本,就会发现许多极秒的指法。我们应该问一下“为什么”他选这个指法,这都是很有讲究的。 比如,弹重复音时换手指,声音更有弹性。颤音的结尾不用121 而用132,声音不发死。为了弹八度的连奏,45指来回倒。弹有力的半音阶,多用13指, 弹轻快的半音阶用1234指。肖邦的夜曲中柔和的音型常用45指等等。总之,选择好的指法是为了技术上的方便,也为音乐表现更完美。我建议,学生应该先照谱子上的指法练。如果想换另一种合理的、符合自己手条件的指法,要说得出道理来,并把他自己的指法写在谱子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重视指法的运用。许多钢琴家,在开始练一首新曲的时候,把指法固定下来。固定指法对演奏的准确性起作用。指法不固定,是最坏的习惯。 

06

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要认识乐谱上所有的符号,懂得它的意思,并能够读外文。例如音乐术语主要是意大利文,但和汉语拼音很像,并不难读。学生不仅要懂它的意思,应该会念,会听,因为这是音乐的国际语言,全世界通用。要熟悉各种演奏奏法的区别,例如, legato, taccato, non legato, portamento,articolato 及其符号。要教学生音乐的文法。音乐和语言一样也有文法。如,分句, 分段,说话语气,强弱拍的有轻响区别,有对比,有发展,有高潮,有结构。弹琴也一样,不能把所有的音都弹得一样响,连气都不喘。学琴的最终目的是表现音乐。教师必须教学生懂音乐,明白他在弹什么,他想表现什么,最后要把字里行间的音乐感觉和情绪表现出来。

07

培养科学的、有效的练琴方法
        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其他六天都是自己练琴。现在的学生都很忙,他们不可能有很多练琴时间,因此教会学生高效率地练琴非常重要。要指导学生安排好练琴时间。练琴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关键是要注意力集中和练习目标明确。练琴要有方法。例如,难点重点突破,分手练,再双手练,分分合合。先慢后快,不要急于求成。上来就弹快,东错西错,欲快而不达。相反地,从一开始就仔细地练,不允许自己弹错。这种方法看来慢,实际上是快, 因为不需要返工。许多家长以为练琴时间越长越好,他们不懂得,错误的练习,越长越有害。学习要讲科学,要知道一个孩子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是很短的,当他脑子不管用的时候是无效劳动,是浪费时间。


学音乐是一辈子的事

往期内容:1、钢琴家周广仁丨“ 我要让更多的人会弹琴!”;2、音乐短札丨周广仁丨中国真正学习钢琴的历史是很短的,钢琴在欧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我们还不到一百年;3、看谱弹琴的风气要回归了吗丨周广仁论视奏和背奏丨应规定精弹和粗弹曲目,使学生开阔眼界丨与学生一起四首连弹是训练视奏能力的好方法!本文作者周广仁,原载《钢琴艺术》 2008年第10期


最近,我读了不少有关当今世界开始引人注目的年轻钢琴家们的访谈录,深有感触。艺术之路曲折艰辛,取得成功并非易事。国内钢琴大赛中崭露头角的“神童”,甚至在国际比赛中屡屡获奖的“青年英杰”未必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钢琴家,尤其身处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时代,一位职业钢琴演奏家要想出人头地谈何容易!因此,究竟什么才是通往职业钢琴演奏家的成功之路呢?成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具备极高的天分和恒久的积累,不断深化和更具个性化和特点,同时还需要有运气和机遇。


很多颇具音乐天赋,甚至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的青年学子,从学校毕业后,希望在演奏上有所发展,多一些演出机会, 但谁来请他们演出呢?他们要么需要找一个经纪人操办, 要么利用国际比赛给提供获奖者的演出合同来证明自己,但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得到这种机遇。这里也会出现问题:音乐会太多,没有时间学新曲子,长此下去,就没有了听众。这种例子是有的。1989年美国范 • 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是一个俄罗斯的小伙子,叫苏尔塔诺夫。他没有料到会得奖,这时的他并不具备演奏家的条件, 手头上曲目不多,是一次偶然性的成功。结果签演出合同时,他满足不了需要,没有多久,他的名字就消失了。作为演奏家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每一场音乐会都得保证质量,可是舞台上的演奏总会有好坏,有时还会受到评论家的批评。一些年轻时就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人,一定要特别警惕,千万不能只顾演出而忽视继续学习和提高。在这方面,我常喜欢举波利尼(Pollini)的例子。他17岁时在肖邦钢琴比赛夺冠后又老老实实下了10年功夫,才开始他的演出生涯,结果成为现在世界上站得住的钢琴演奏家。近几年来,我们国家有两位不是靠国际比赛的途径而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他们是现在大名鼎鼎的郎朗和王羽佳。他们从国内出去以后,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认真地学习了大量的钢琴文献,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幸运者,在碰到机会顶替别的有名望的钢琴家演出时,被经纪人看中,一举成名。他们的老师格拉夫曼教授(Grafman)是不让他们参加比赛的。当然这跟老师的影响和推荐也分不开。同郎朗当年顶替名家出演一样,王羽佳今年顶替了女钢琴家阿格里奇(Argerich)。这就是机遇。王羽佳的经纪人从爱护她的角度出发,前几年给她安排的演出较少,而且让她先去一些小地方锻炼。正说明演奏者更要有真本事才行。——延伸阅读:1、从物质得到满足的时代已经过去?钢琴家波利尼说:“艺术的存在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即使它表面看起来没有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回报!”;2、波利尼谈钢琴艺术丨肖邦的曲子“是为了比当时的钢琴更加出色的钢琴而作的。” 3、阿格里奇75岁生日快乐丨“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丨阿姐的“童年情景”丨我们不是天才,但应努力理解她的“童心”丨阿姐演绎舒曼钢协;4、钢琴女王阿格里奇的孤独丨“她逃避一切,除了爱情”丨评《童子与魔法:钢琴女王玛塔·阿格里奇传》;5、王羽佳丨 不光是音乐界,我觉得未来50年,什么领域都会是中国人的天下!6、王羽佳访谈丨恩师凌远给我打下全面音乐基础丨“她会给我启发和支持。她给我一点拨,我就明白了,给她弹琴不光是学东西,还会很开心。”

青年钢琴家在国际比赛中得了奖以后还能否继续提高?这对他们是个考验。上述的例子是成功的途径之一。演出机会对他们的提高有益。但如果自己不懂得充实自己的曲库,那么很快他的艺术生涯就会中断。所以说到底,作为一名钢琴演奏家需要不懈地努力和不停地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对音乐有无限地热爱,才肯去下功夫,通过自己的劳动,最终享受音乐的美并去传播音乐。在这方面,我特别佩服我国老一代钢琴家傅聪先生。他是中国最早在肖邦钢琴比赛(1955年)中的获奖者,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做学问,他天天刻苦地练琴和钻研音乐,到了七十多岁还年年开音乐会。——1、焦元溥对话傅聪丨你能想象肖邦承受的痛苦吗丨早期肖邦是李后主丨后期的意境变成李商隐了;2、傅聪还能更拼吗?丨您是否留意过他的半指手套?丨琴音不再了,傅聪也不在了……

青年钢琴家的进修不仅仅是扩充自己的曲目量,更重要的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全面地丰富自己的音乐修养。许多钢琴大师都是很博学的。他们的文学修养深厚,音乐才能广博。我国有两位青年钢琴家,杜宁武和王笑寒(编者按:就是王笑晗),他们自幼热爱作曲。杜宁武曾是悉尼国际钢琴比赛中的冠军,获奖后继续上大学和去美国留学。王笑寒从未正规学过作曲,但多年来酷爱作曲,潜心创作。去年他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并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和今年的“中国小提琴作品比赛”,两部作品全部获奖。王笑寒说,作曲使他喜欢分析作品,更深入地研究作曲家的意图。这对他的钢琴演奏非常有帮助。最令人高兴的是,他的作品被德国2007年贝多芬钢琴比赛选为规定曲目。王笑寒还喜爱指挥,我听了一场由他演奏并指挥的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会。这种做法在世界是有的, 但是很不容易,因为钢琴家在熟悉自己弹奏的钢琴乐谱以外还要按总谱指挥乐队协奏,要边弹边指挥,需要很高的艺术造诣。我很高兴看到他最近几年来在钢琴演奏方面和作曲方面取得的成绩。——1、否定的浪漫旅程丨贝多芬与《英雄》丨他的作品唤起对无限的渴望丨打开通往不可能之域的冲动;2、吕正惠丨贝多芬,你在想什么丨你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说明的痛苦,而你用一种无法想象的方式去克服,去超越。


回想起王笑寒在1997年第一次参加德国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时得了奖,评委对他的评价很高。从此以后,他就去汉诺威音乐学院留学了。但这十年来他所走的路并不平坦。他参加了几次国际比赛,有成功也有失败。总结经验教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2001年范 • 克莱本比赛便极具戏剧性。在进入决赛时,需要弹两首协奏曲。快要上台前半小时,他的左手小指肌肉突然损伤了,几乎不能弹琴了。我当时是评委,他征求我的意见,是否放弃,退出比赛。我也拿不定主意,放弃决赛太可惜,但又怕他的手彻底弹坏,一辈子弹不了琴了。那时一位老评委说:“一个钢琴家一生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一轮对王笑寒太关键了。” 于是马上找医生给他紧急处理了一下,王笑寒就上台了, 并且最终靠他的意志完整地弹了下来,获得了成功并得到一些演出机会。2002年他去参加莫斯科的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 这次他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他的老师瓦迪教授(Arie Vardi)也认为他很有希望,可是最后没有得奖, 评选结果引起许多观众的非议。一些音乐教师表示遗憾,写了一封公开信表扬了他。2005年他还想再去参加一次范 • 克莱本钢琴比赛,结果由于压力太大而失败了。波恩的贝多芬比赛, 因为时间太紧,准备不够充分,他止步于半决赛。但是,他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有不少人欣赏他,他也得到了一些演出邀请。——范·克莱本丨既是美国英雄,又是苏联宠儿丨他说:“古典音乐是永无止境的,正是这种精神让它成为照亮这个世界人们精神的明灯。”


最近,我遇到王笑寒,他告诉我他的经历和经验教训。他说,想参加比赛必须要做充分的准备,需要有多次预演做精心准备,这样才更有把握。但就算你准备得很好,也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得奖,因为音乐比赛必竟不是体育比赛,能否获胜的因素很多。比赛的成败不代表艺术追求的成败,名次不是永恒的艺术标准。所以钢琴家必须以健康的心态来跋涉漫长的艺术之路。我看到他近年来在音乐上正在全面地学习和提高:举办了多场成功的音乐会;在世界多国演出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与他的德国同学演出了一场双钢琴和四手联弹音乐会并与乐队演出了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同一首曲子还被录制成NAXOS的唱片,这些演出都受到好评,说“王笑寒赢得了听众的心”,“他把听众引入一个充满对比性的感受的空间,时而细腻甚至梦幻,时而刚强有力。听众被他的有说服力的音乐诠释深深地打动”,“钢琴家和他的乐器融为一体表现音乐”……他经受了成功和失败的考验,认识到作为艺术家之不容易。但他说不会放弃,因为他太爱音乐了,学音乐是一辈子的事。——1、音乐短札丨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浅谈丨30种变奏是巴赫那个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以及面对自然的沉默思想;2、横跨古典、浪漫的诗情画意丨肯普夫演绎最浪漫巴赫《哥德堡变奏曲》(BWV988);3、1955和1981年的《哥德堡变奏》;4、巴赫诞辰330周年专场音乐会《哥德堡变奏曲》


每晚一张音乐CD
音乐唤醒夜晚,音乐融化记忆,音乐触动灵魂,音乐抵达美本身,欢迎关注【每天一张音乐CD】,本公众号侧重音乐与人文,另有【西方音乐评论】公众号侧重作品介绍;【每晚古典音乐会】公众号侧重爱乐体验,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