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有一座人类学考古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 del Perú,简称MNAAHP),成立于1826年。
我询问贡萨罗教授,秘鲁的这座人类学考古博物馆怎么样?他告诉我,他虽然没有来过,但是这座博物馆在世界考古和人类学界享有相当声誉,尤其是对于安第斯文明的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阿根廷百日行走,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访学,与贡萨罗教授共同探讨我关心的问题和他希望探讨与合作的问题,我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愉快。
贡萨罗教授与河南新乡大学的交流已经进入到实际合作阶段,期待着可以促进中国与阿根廷包括南美、拉美的学术交流活动会结出新的硕果。
秘鲁是安第斯文明的核心地区,甚至可以说是安第斯文明的发源地。人类学考古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前哥伦布时期(Pre-Columbian)的文物,包括纳斯卡、莫切、瓦里、奇穆以及印加文明等等。
工作人员非常友好,当听说我是从加拿大前来时,非常热情地帮我导引,并耐心告知展品的亮点。
这里有一副拉蒙迪面具(Tocado de Lambayeque),是来自古代的宗教面具,黄金材质,代表了莫切文化的精美工艺,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奇穆文明的黄金饰品(Orfebrería Chimú)和我永远记不住名字的帕拉卡斯纺织品(Textiles de Paracas),而被称为纳斯卡的陶器(Cerámica Nasca),其独特的几何图案和鲜艳的色彩,即使与古老的中国陶器相比,似乎也不逊色。
当然,殖民时期以及独立时期的历史文物,比如绘画、雕塑和武器,似乎是去过的这些南美国家博物馆里的标配,而且所占份量常常要超过前哥伦布时期。
庭院里的小松鼠像是家里养的宠物,看了它好久,它才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博物馆的墙上写着一句话,是《秘鲁编年史》的作者佩德罗·莱昂在书中的第一部分(1553年)写的:
“…...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土地之一,因为这里没有饥饿或瘟疫,没有雨,没有闪电,没有雷声,这里之前的一切总是宁静而且有美丽的天空。”
人类学考古博物馆外面的广场上立着一尊半身雕像,雕像旁的秘鲁国旗高高飘扬。
雕像上刻着“玻利瓦尔1783 - 1983,200 AÑOS DE GLORIA”。
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西蒙·玻利瓦尔,这是为了纪念他诞辰200 周年而设立的。这座不大的广场就被命名为玻利瓦尔广场(Plaza Bolivar)。
玻利瓦尔与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圣马丁几乎齐名,也被称为“解放者”。
他出生于 1783 年,因领导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拿马等多个南美国家的独立运动而被称为“解放者”。
他曾与圣马丁并肩战斗过,但后来他们因为政见不合,圣马丁放弃了军权,离开了秘鲁,将所有权力交给了玻利瓦尔。
玻利瓦尔的政治理想是不再接受西班牙的统治,而是致力于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南美共和国,他说:
“我们是整个人类的缩影,我们在地球的另一边,被两个大洋包围着,虽然艺术事业和科学事业尚属年轻,但历史悠久,文明古老,我们既不是印第安人,也不是欧洲人,但我们是有这两种血统的南美人。”
可惜的是,他是一个思想家,换句话说更像是政治家,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而圣马丁作为卓越的军事家,他没有野心,他更像是一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为了不与玻利瓦尔产生冲突而让西班牙人卷土重来,选择了退隐江湖。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同盟会时期的孙中山与黄兴,不赞同以宣誓方式效忠孙中山的黄兴交出了兵权,解甲归田去了香港,民国的历史上再无黄兴。
秘鲁的气温似乎要比阿根廷和巴西低些,天色已近黄昏,听闻利马有一个爱情公园(Parque del Amor)不错,说是充满了浪漫气息,会吸引很多恋人前往,诉说衷肠。
我就去了,辽阔的太平洋近在咫尺,那对相拥缠绵的恋人雕像果然名不虚传,禁不住地会传达出一种令人感动的情绪。
落日的黄昏洒在这对恋人的身上,洒在那些涂鸦的美丽上,洒在这些充满爱意的挂锁上,我拍了好多的照片,希望可以把这一刻的心境留住。
利马最高档的社区之一米拉夫洛雷斯(Miraflores)就在这里了,这个区类似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马德罗港区。
依海岸而建,风景秀丽,现代设计,设施齐全,因为高档而治安良好。中资企业和当地的有钱人大多都选择住在这里,与我早上从机场到市中心沿线所看到的景物和人判若两样。
海信秘鲁公司的全志总经理与员工周婧还有Tracy早早地就在一家Ciclo Rosso餐馆等候,他们请我吃了一道最正宗的秘鲁国菜—酸橘汁腌鱼 (Ceviche),还喝了餐馆调制的葡萄酒,看起来挺漂亮,却很烈。
夜幕下的利马看起来要比白天漂亮多了,因为夜灯可以将树叶上的灰黑变成底色,夜灯也会将破旧的建筑变成古老甚至带着一些斑驳的神秘,夜灯也会将人特别是那些恋人的亲昵变得暧昧有了韵味,而夜幕中的一切都会因着你的想象或者思念而变得美好,当然也有人会觉得夜幕意味着不安全和丑陋。
我认为是美好!
利马还有一个有名的涂鸦区,在巴兰科区(Barranco)。说是这里有涂鸦,自然也有艺术,而这里更有一座浪漫的步行桥(Puente de los Suspiros),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叹息桥“(Puente de los Suspiros),说这里是利马人最喜欢来过夜生活的地方。
走下一个小小的斜坡台阶,就是“叹息桥”了,好不起眼的一座小桥,长44米,宽才3米。
查了查历史,倒是够久,1876年的时候就有了。不过,我现在走过的这桥是1927年修建好的,因为之前的老桥早就因为历史上的数次战争和地震被破坏得千疮百孔。
1927年,那也是快一百年了。
“叹息桥”的名字来源于一首歌,是秘鲁民族歌唱家查布卡·格兰达(Chabuca Granda)在1960年创作的一首歌,歌曲中有一句歌词“你为什么把我留在这里?”,风靡了秘鲁的大街小巷。秘鲁人觉得这句话似乎也代表了秘鲁的沧桑,于是就把这座桥叫做“叹息桥”了。
这不,查布卡·格兰达的雕像就在叹息桥的一边,旁边骑着小矮马的人叫何塞·安东尼奥(José Antonio)。
这匹小矮马叫做秘鲁帕索马(Peruvian Paso),被视为秘鲁的骄傲而受到保护,还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
当年,西班牙人伴随着殖民的脚步,将马这种动物引入到了南美大陆,而秘鲁经过几个世纪与世隔绝的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这一品种优良的秘鲁帕索马,据说帕索马体型优美,步伐平稳轻盈,被称作是会跳舞的马。
我从秘鲁买回去的那幅画,看中的就是那一张像是在思考的马的模样,马的原型应该就是帕索马。
安东尼奥是秘鲁有名的帕索马养育师,他死后,他的朋友查布卡·格兰达为他创作了这首以他名字命名的歌《José Antonio》。
我特意去找了这首歌听,很美的旋律,虽然听不懂。
夜幕下的叹息桥周边,灯光浪漫,有的人弹着吉他唱歌,有的人在跳舞,还有一组黑衣黑帽的人在集体唱歌,有的人在伴舞。
旁边的小公园闹中取静,是走过“叹息桥”的恋人们亲昵的地方。我走了走,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一是恐惊扰了他们的好事,二是怕拨动起我这原本也不大安分的心。
算了,还是屏住呼吸去“走桥”吧。
“叹息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说是只要你许下心愿,屏住呼吸走过桥就可以实现你的愿望。
我信!
张家卫阿根廷百日散记(2024.11.29,第89天)
【今天续《秘鲁之行》(四),明天续(五)】
因为你知道的原因,总会删掉一些文字,如果你想阅读全文,最好是点击【阅读原文】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可以阅读到更多内容
期待着您点亮右下角“在看”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