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是【大舜号】沉没的25周年祭。
25年前的1999年11月24日,隶属于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烟大公司)的“大舜号”在渤海湾沉没。
官方报道死亡失踪的人数是280人,救起22人,被海内外媒体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回想25年前的那个晚上的半夜,睡梦中的我听到电话急促的响铃声,接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和无比悲痛的消息。
第二天,我以省整顿工作组副组长的身份进驻到烟大公司,一周后,被任命为烟大公司的总经理,接替被解职调查的原总经理高峰。
那一年,我33岁。
后来,高峰因11.24特大海难事故而被判6年有期徒刑,另外有3人涉案入刑,还有包括时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副部长洪善祥、山东省省长李春亭、常务副省长韩寓群等13名高官以及责任人受到不同等级的处分。
2003年的时候,有一本书《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出版,作者叫邺禹吉和史明玮。
海难发生后担任国务院“11·24”特大海难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的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为这本书写了【序】,至少说明这本书的叙事得到了官方认可。
从中摘了一段,追忆一下当时的惨烈: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云溪村海滩。
午夜,彤云密布,寒风刺骨,天空不时飘着雪花,那是是年入冬第一场雪,气温约摄氏零度左右。
绵延数十公里长的沙滩上,一队队人群或开着手电,或摸黑往来搜寻,一个大浪扑向岸边,人们瞪大眼睛,在大浪退后的一刹那,抢出一个人,又抢出一个人,但都没有一丝气息,变成一具具僵尸横陈沙滩。
死者身上有的穿着橙色的救生衣,有的衣着不全、半身裸露,个个张手向空,死不瞑目;他们脸上青紫,身体蜷曲,痛苦之状惨不忍睹。
死者有老人、儿童、男人、女人。一个30多岁的母亲侧身躺在沙滩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娇憨女孩。
一位老人,蓝衣蓝裤,黑黪黪的右手死死攥住一只白色运动鞋。他攥的鞋子是谁的,是他的同伴、亲戚、孙子……谁也不知道。有人试图从那只手里拿出那只鞋,可拽了几次,就是拿不出来。他攥得实在太紧了,鞋和手全然融为一体了。
一辆抢运遇难者遗体的车辆夜里在路边抛锚,年轻的司机竟然不敢下车修车,因为车上拉了一车尸体,他感到无以言状的恐惧。
…………
离开烟大公司后的好多年,作为当时的事件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再提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后来,重组后的烟大公司,励精图治,焕发青春,2012年成功登陆上海证卷交易所,股票简称:渤海轮渡 ,股票代码:603167。
倒是应验了时任省委书记吴官正的那句话“烟大公司不仅不能倒,还要发展壮大!”
记得当时,员工们将这句话做成了很多的标语悬挂在客运码头,悬挂在办公楼,悬挂在船舶上每一个显眼的位置。
遗憾的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也直接导致了当时正欲“重振山东海运雄风”的山东航运集团的解体。
一直到2009年,也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发生后的第10年,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两次视察山东,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随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
2010年,备受瞩目的山东海运应运而生,我被选聘为首任总经理,见证了山东航运以及中国航运业的兴衰起伏。
再后来,我去到大学校园任教,去到海外访学研究,实现了我的老师梦。
希望可以把自己在实践中的得与失总结出来,写出来,分享给有缘的人和事,这就是小众模式的由来,也因为此,周边汇聚了不少的小众朋友。
风里来风里去,往事如烟,可唯有那些鲜活的生命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冷不丁就会冒出来,像是从天边而来,有闪电,也有紫气霞光。
活着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命好,会觉得这是上天的垂怜。或许是吧,我也常常觉得这是运气,会觉得是前世积德或者是现世好人好事做多了的一点回报。可是,那些故去的好人呢?
追忆往事,虽有悲有喜,唏嘘却是内心最多的独白。
唏嘘的是其中不少故人已经随风而去。
烟大公司得以重组,渤海轮渡得以上市的最大贡献者之一的张毅,时任辽宁远洋渔业的董事长,而辽渔作为大股东之一,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不幸的是,2011年,他意外坠楼去世,年仅63岁。
2005年,他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男人与海》,我曾经将其推荐给当时的企业员工。
他生前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收集贝壳。我去他那里的时候,他最兴奋的事儿,就是将他刚刚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贝壳,拿给我们看,那些贝壳大多还是放在一个一个的小型麻袋里,带着海腥味,带着沙土。
他创办的大连贝壳博物馆,展示着他收藏的珍贵贝壳标本超过1万种,现在已经是大连难得的网红打卡地,也算是慰籍了他既喜又悲的人生。
另外一位故人是时任大连航运集团的董事长门洪升,他的客滚船航线与烟大公司是竞争关系,可他与我一直交往颇好,因为他年长不少,就常常与我以“忘年交”相称。
不幸的是,后来他也是深陷漩涡,撒手在了高墙里。
据说,大连星海广场的那些脚印要被铲除,也不知道真假,他俩的脚印也都在那曾经荣耀的1000双里。
又找出当年在《男人与海》那本书中我写下的推荐语:
张毅董事长是我职业生涯中所非常敬重的前辈之一,彼此很熟悉。信念、博学、激情、侠义是他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我时常为与他能有些许相似而深感自豪和骄傲。
将这本《男人与海》推荐给每一位共事的大家,一个是喜欢其激荡的书名,再是期望大家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审视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困难老企业)的艰难历程以及改革的如此重要。当然,如果我们能从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并且变成一种鞭策,则幸甚。
我始终坚信我们的选择,即使错了,如果我们努力,我们也一定会使其走向正确的轨道,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始终保持我们的团队是一支苦熬硬拼、敢拼能赢的团队。
我深爱着我们的企业和与之同舟共济的你们!
25年的时光,是11.24祭,也是我们对逝去的25年以及过往的曾经祭,祭奠那些故去的好人,祭奠我们曾经的汗水,祭奠我们曾经的青春和火热时代。
秘鲁的马丘比丘海拔约2430米,被认为是500年前荣耀印加人的神圣和精神之地,是秘鲁人引以自豪的象征,说是山有神性。
马丘比丘,今日有雨
今天,我去马丘比丘走了山,旅游博主们口中的恢弘我倒没有像他们那样直呼“震撼”,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这一颗倔强、瘦骨、挺拔、柔软、孤独却还依然活着的树。
张家卫阿根廷百日散记(2024.11.24,第84天)
点击【阅读原文】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可以阅读更多内容】
期待着您点亮右下角“在看”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