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邹小强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一个经常被误解的话题:长期行动。
很多人以为长期坚持某件事,只需要自律。
那些看上去“自律到可怕”的人,比如每天早起5点、跑步、读书,好像什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于是我们跟着尝试,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留下一句:“我果然还是不够自律。”
但问题真的在于不够自律吗?我不这么认为。
长期行动不是靠逼着自己,而是一个从“我能自律”到“不用自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阶段:从习惯的启动,到让过程有趣,再到最终融入生活。接下来,我想跟你聊聊这三步是怎么回事。
第一阶段:从“我能自律”开始
这个阶段,你需要依靠自律来启动一个新习惯。说白了,自律是给你行动的“助跑器”。
还记得我第一次尝试早起的时候,闹钟定在早上5点,结果一响起,我的脑袋里就冒出无数个反对的声音:“这么冷,起来干嘛?多睡一会儿不好吗?” 可是,我告诉自己,先爬起来再说。
最开始的几天,确实像拔牙一样痛苦,但慢慢地,我发现早起这件事没那么难了。闹钟响起时,我已经不再跟自己“讨价还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习惯的启动,总是需要一点点意志力来跨过“不习惯”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用自律撑一辈子。就像拉动一辆卡车,最难的是第一下,后面的惯性会帮你把它推得越来越远。
📌 行动建议:
1. 降低门槛:刚开始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比如每天写50个字,而不是500个字;每天散步10分钟,而不是跑步5公里。
2. 专注完成:不要想着“我能坚持多久”,只需要告诉自己:“今天完成这一小步就好。”
自律是启动器,不是永动机。
第二阶段:要“感觉良好”继续
当习惯启动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你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停下,然后再也不想开始了?答案是,会的。
人总是更愿意做那些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事。所以,想要长期坚持,关键是让行动变得有趣、有奖励、有成就感。这个阶段,你需要学会用“正向反馈”让自己爱上这件事。
比如,我有个朋友叫小美。她为了减肥,每天硬逼着自己跑步,但每次去健身房都像走进“刑场”。后来,她改变了方法:她发现自己跑步时喜欢听音乐,于是买了一副运动耳机,配上她最爱的歌单,还在手机上记录每次跑步后的心情分数。慢慢地,她开始期待跑步,甚至觉得它是她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 行动建议:
1. 加入奖励机制:比如坚持完成一周目标,就奖励自己看一场电影。
2. 制造小乐趣:用好看的笔记本记录目标,或者和朋友一起打卡,让行动不那么枯燥。
让自律变成自发,长期行动自然会变得轻松。
第三阶段:以“不用自律”结束
当你走到第三阶段,恭喜你,行动已经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这个阶段,不需要再依靠意志力,行动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我认识一个学员,她一开始用计划表逼着自己每天写作1000字,但后来她发现写作成了她“逃离喧嚣的安静角落”。每天晚上坐下来写字,哪怕只写几句话,都会让她感到放松和愉悦。现在,她早已不需要计划表,因为写作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 行动建议:
1. 持续优化:当行动自然后,适当调整和优化它,比如延长时间或增加内容,让它更适合你的生活节奏。
2. 保持轻松:别对自己太苛刻,偶尔的一次中断,不会影响习惯的根基。
当习惯成为身份,自律就变得多余。
长期行动的三个关键
如果把长期行动比作一场长跑,那么这三个阶段就像是起跑、进入状态、最后奔向终点的三个过程:
1. 从“我能自律”开始:用小目标启动新习惯;
2. 用“感觉良好”继续:找到行动的乐趣和奖励;
3. 以“不用自律”结束:让行动融入生活,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完美,只需要一点点进步。就像种下一棵树,开始时浇水施肥,到后来它自然会长出枝叶。
最后,我想问问你:有没有哪些目标是你想坚持却没做成的?或者,哪些习惯已经悄然融入了你的生活?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聊聊,也许你的故事,能给别人带来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