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文 | 王大勇:赤水河古盐道上的革命思想传播站——土城古滋中学

文摘   2024-09-23 10:07   贵州  





在赤水河古盐道上,有一个因航运而兴的古镇,系古时“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土城古镇。历史悠久,文风淳朴,古迹甚多,文化遗产丰富。据考古发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在土城置滋州,领承流、仁怀二县。元末明初,街民改建房屋时发现大量土城墙,故名“土城”。清代设土城里,民国3年(1914年)改设为区,属赤水县。1965年,仁、习、赤三县区划调整,土城由赤水县划习水县辖。



01

酝酿建校


1942年的一个赶场天,有来自贵阳、重庆,还有附近农村或本街坊的十余人,聚会在土城桂香栈的客厅,谈到习水、古蔺等县出现了私人捐资办中学的义举,大家认为我们土城也不甘落后,为什么不筹办一所?大家说,只须袁健儒①老先生提头倡议,募捐办校;穿风坳以上十个乡镇,凡是有子女想升学的人家,乐于为善的人家,肯定大有人在。


袁健儒听了大家的意见,连连点头说:“此事并不始于今天,早有人摆谈过,要办中学。人材师资,都有现成的。大家立意要干,事先要摸摸底,看看乐于捐助的,究竟有多少人?”后来,经过几次如此非正式商谈,拟先试办普通初中,校址选在土城上旧庙文昌宫。随即推荐校董成员名单。


土城要办中学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穿风坳以上各乡镇,社会各界如此高兴的称赞和支持。经过大家商讨,决定开办这间私立中学校名称为“古滋”,因为土城此地在北宋时期就叫滋州。校董会就叫古滋中学校董会,设在土城中街桂香栈。对校董的提名,除中心小组的袁健儒、罗增映、罗明尧、袁仿尧、袁沉颖以外,还有袁惠畴②、刘纯武③、罗研根、赵伯高、周潮声、张桂成等20余人,尚有在贵阳的张华封、袁平实以及在重庆的袁汝成、袁仿卿等。



02

成立校董会


1943年4月,古滋中学校董会成立于土城桂香栈。到会30余人。会上作有如下决议:1、推举袁健如、罗增映为正副董事长、主持募捐事宜,由罗明尧、罗研根、刘纯武、袁惠畴等人协助。2、有关草拟建校募捐启事,及呈请省教育厅立案等均由袁沉颖负责。3、学校每年收租收款与开支,由袁怀仁记帐,罗仿尧经管审核。4、遵守省教厅规定,聘用教师必须严格,非具大专学校毕业,或曾有中等学校任教聘书,有教龄可查者,非经校董会同意,不得聘用。


校董会成立后,随即赶印发出募捐启事,张贴在穿风坳以上10个乡镇,推罗增映、罗明尧、罗文虎、袁伧安、袁仿尧、袁平实、袁惠畴等分头进行募捐。自1943年春至年底,共募得租谷田110余石(每石,旧斗为500市斤),都各立有捐献契约。校董会看到法币(民国政府货币)已有贬值趋势,便将所募集法币派何顺远等人急赴仁怀与古蔺交界之水脑购置杉山3座,买卖双方凭申立约。



03

开展招生


1945年春,校董会向省教厅申请立案,经省教厅派员来校视察后,准予立案进行招生。


次年初夏,正式以古滋中学名义印制张贴招生广告到穿风坳以上各乡镇。校董会推举张华封为校长,自愿义务尽职。复推举袁沉颖为教导主任,亦自愿尽义务职,而且每年把自家所收全部租谷的四分之一来捐助学校。


同年秋,报名应试生210余名,经考验结果,收录两班共120名,于9月2日开学行课,第一学期职教员有:校长张华封、教导主任袁沉颖。甲班语文老师颜禹襄,乙班语文老师袁沉颖,数学教师聂润黎,英语、理化教师马程功,历史教师黄钟鸣,地理教师程克境,公民教师袁健如,音乐、图画教师葛桂芬(女),体育教师王桂培,童子军教官殷××。教师的月薪,每月大米一石五斗至二石,合地方老斗九百斤至一千二百斤。



04

秘密革命


1947年冬,张华封辞职返回贵阳,校董会推举袁沉颖接替校长一职,兼教导主任。1949年夏,共产党员陈昕如奉组织之命直接密调到古滋中学任教导主任。到校后,陈昕如听了袁沉颖的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后说:“真是了不起,古滋中学在黔北川南地区都是赫赫有名的。”在随后的日子里,陈昕如先后发展了校长袁沉颖、校董事长袁健如等人以及学生刘较书、高泽民等人入党,并成立古滋中学党支部,积极开展马列主义思想宣传,培养组织同志,积极争取进步人士,为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赢得赤水的解放而奋力拼搏。其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是在一个星期六晚上,古滋中学党支部的几名同志在袁健儒家中夜谈,陈昕如说:“我在泸州工作时,对古滋中学有所了解,主要有这些特点:1、校董会主要成员都很开明。2、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农村人,是一间不以升学为主要任务的学校。3、学生年龄比城市学生年龄偏大,能自觉发愤学习。4、董事长、校长、教职员诚恳合作,亲如一家。5、从董事长到校长,教师都喜欢读书。6、校长教师中有义务尽职的,确是实少见少闻之事。大家惊异地感到这是一种表扬和鼓励,突然明白为什么地下党组织要派他来当教导主任,原来是要将古滋中学锻造为革命思想传播站和重要活动场所。


解放后,古滋中学改名为赤水县土城中学,1956年更名为赤水县第二中学。1965年随土城区划归习水县管辖,后于1978年命名为习水县第三中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启新的发展历程。


注:

袁健儒,男,汉族,赤水土城(今属习水县)人。毕业于天津政法学校。清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贵州省议会议员,民国仁怀县县长、修文县县长、龙里县长。民国34年参与筹建古滋中学校,任董事长并兼任教师。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中共赤水县临委委员。1950年初病逝。


袁惠畴,男,汉族,赤水县猿猴区(今赤水元厚镇)人。1925年赴上海读大学期间,受到早期共产党人恽代英等影响,思想积极进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迫离开上海返回家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脱党,参与筹建古滋中学校。1949年2月,经党组织批准重新入党。


③刘纯武(1895~1952),男,汉族,原赤水县淋滩区人,曾先后任民国淋滩区区长,兼营工商业;民主进步人士。新中国建立以后,刘纯武曾先后任淋滩人民委员分会主任、土城区副区长、第七区区长、县农场场长等职。



作者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王大勇: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中共赤水市委办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共赤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主任科员。早年从事中学政史教育,2001年经公考担任赤水市委办公室秘书,2006年8月起先后在赤水市大同镇、复兴镇等地担任副镇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长期从事文秘写作、机关党建、地方党史、红色文化研究,取得一定成果。近年先后参与编辑《中国共产党赤水市历史》(第一、二卷)《赤水市革命老区发展史》《赤水 我的家》(红色篇)《改革开放40年》(赤水篇)《大同古镇》等6部专著。年均撰写各类红色文化、党史论文10万字,相继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政协报、中国老区网、中国绿色时报、黔山红迹等媒体刊发文章10余篇,多次接受央视、保密杂志、贵州日报等专访。现为西南作家网签约作家、贵州党史学会会员、遵义党史学会会员、遵义长征学会会员、四渡赤水纪念馆研究员、赤水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四渡赤水红色文化研究会顾问、赤水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赤水长征学会顾问、中共赤水市委讲师团讲师、中共赤水市委党校兼职教师!




贵州人文 | 龙正舟:记松桃县十五完小滕宇校长
贵州人文 | 杨启刚:野百合的夏天
贵州人文 | 李发模:想带遵义去北京
贵州人文 | 晓阳:关于女儿出生的记忆
贵州人文 | 龙正舟:记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二完小挂职副校长郭羽
贵州人文 | 李刚:何日君归
贵州人文 | 吴安静:抓实课题研究,做有思想的乡村教育人
贵州人文 | 刘余平:端午节怀想
贵州人文 | 卜正恒:吴安静——扎根乡村,做教育科研的引领者
贵州人文 | 龙正舟:俯身耕耘,静待花开
贵州人文 | 邓新兰:体验民族山歌美 品味五色糯饭香
贵州人文 | 苏卫:老宅
贵州人文 | 中国诗词之乡·绥阳诗词第三次转转会纪实
贵州人文 | 贵州都匀诗人散文诗小辑
贵州人文 | 宋世宽:游万峰林
贵州人文 | 农二哥:铁血男儿——罗建平的英雄传奇
贵州人文 | 曾丁玲:深耕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
贵州人文 | 王晓露:一个把自己绑缚在杜仲树上的女子
贵州人文 | 杨聪训:杨长强,春山上的守护人
贵州人文 | 方钥:写不尽故乡的三行诗(组诗)


看见贵州
让贵州走向世界,让世界看见贵州!联系人:杨秀波,投稿邮箱:534694058@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