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文 | 王久立:务川会馆文化考

文摘   2024-10-22 20:49   贵州  




摘要:明中后期至清中后期,在务川的外省商人和移民,纷纷组建同乡会,修建同乡会馆,作为议事和休憩的场所。会馆的出现,不但推动了务川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为维护民族和谐稳定、推动外来文化与本土仡佬文化交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会馆、作用、影响



01

会馆的建设和作用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东与德江、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冈县接壤,北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全县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办、11个镇、2个乡,隋开皇十九年(599)置务川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多种文化在务川这块土地上交融发展,务川是巴蜀文化、湘楚文化、秦文化、峡江文化东移的桥头堡。务川古盐道大概兴起于宋元时期,由于宋元时期务川辖地人烟稀少,古盐道及其周边的商贸还不发达,明中期务川都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据明嘉靖《思南府志.田赋志》载:“务川人口650户、8026人贡赋粮米321石6斗9升、黄蜡182斤、水银167斤8两,差徭中银差249两、力差76名,均居于全府所辖司2县之首。”明未清初湖广填四川大量外省移民涌入务川,务川人口大幅度增长,清中期务川古盐道的经济交往处于一个繁荣时期,务川古盐道贯穿务川南北,务川古盐道主线经过务川的浞水、分水、砚山、桃符、县城、丰乐等乡镇,其他乡镇又各有支线分别与主线的场镇相联,贩运食盐和其他土特产,盐路的兴起带动了务川盐道上的乡镇及周边乡镇的商贸和城镇的繁荣。同时这条盐道是周边县份(思南、德江、凤岗等)经济交往的大通道,随着经济交往的增加,外地客商大量涌入务川,经济的发展也让很多外省移民跟随客商来到务川。来到务川的外地商人,外地移民为了互相照应和帮助,也为了在商业活动和经济往来中出现纠纷以后能够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协调机构,纷纷按其原居住地域成立商会或同乡会,促进其从事的商业活动。


黄都禹皇宫



02

会馆的历史和现状


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在务川的外地客商与外来移民纷纷兴修会馆,作为商人休憩和商议事情的场所,同时也作为祭祀外地商人及外来移民家乡神灵的重要场所。当时在务川经商的主要有江西商人、湖广(清时的湖广包括今天的湖南和湖北)商人、四川商人等。


外地客商和外地移民在务川境内修建的会馆:


都濡镇:1、万寿宫(江西会馆)、2、禹王宫(湖广会馆)3、万天宫(四川会馆)、4、万寿宫(江西会馆,在鹿坪村)。


浞水镇:1、万寿宫(江西会馆)、2、禹王宫(湖广会馆)、3、万天宫(四川会馆)、4、荣禄宫(贵州会馆)、5、关帝庙(山陕会馆)


茅天镇:1、万寿宫(江西会馆)、2、禹王宫(湖广会馆)。


黄都镇:1、禹皇宫(湖广会馆)、2、万寿宫(江西会馆)、3、万天宫(四川会馆) 。


涪洋镇:1、禹王宫(湖广会馆)、2、万寿宫(江西会馆,在当阳社区)


柏村镇:万寿宫(江西会馆)


镇南镇:禹王宫(湖广会馆)


泥高镇:万天宫(四川会馆)


务川县城都濡镇在明清时期一直是务川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其商贸地位在务川没有哪一个乡镇能够代替。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载和附图记录:都濡万寿宫(江西会馆)位于现务川东门(原都濡烟叶站),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座北朝南,有大殿一座,阁一座,宫内藏有明万历十三年(1586)年铸铁钟一口,正殿供奉江西“福主”许真君及江西水神萧公和晏公两位保护神。是江西商人和江西移民,议事和休憩的主要场所,与当时的东朱寺、东岳寺为邻,与观音寺遥遥相望,整座建筑占地500平方左右。清末民初在务的江西籍商人和祖籍为江西的务川县城商人组建江西同乡会,参会人员最多时达到800人左右,每年定期在万寿宫祭祀一次,1921年江西同乡会会员捐资修建一座阁楼于万寿宫正门前面,民国时在宫内驻有大约一个连的军队,万寿宫毁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据清道光《思南府续志》载和附图记录:都濡禹王宫(湖广会馆)位于务川南门(现在盐业公司),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座南朝北,四合院建筑,宫内有戏台,是湖广商人和湖广移民,议事和休憩的主要场所,宫内正殿供奉大禹,与当时的武庙为邻,左隔小溪与神龙祠相望,会馆门前有一条小溪,在会馆前的大路上有一石牌坊。1858年(清咸丰八年),毁于匪乱,1875年(光绪元年)县城监生龚朴园组织士绅捐资按其旧貌重修,增建乐乐山房一座于内,会馆内池台亭榭,荷沼盆鱼,至四时,花木之类,配置得当,景色优美,务川清末多任县令为其题诗赋词。1907年龚朴园在禹王宫内创办私立养正初等小学堂,教育职员工四五人,在此读书的学生有三四十名,清末民初在务的湖广籍商人和祖籍为湖广的务川县城商人组建湖广同乡会,参会人员最多时达到300人左右,每年定期在禹王宫祭祀一次,民国时期城内的人常在此唱川剧,该建筑毁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改建为务川盐业公司。


据《务川县志》载和附图记录:都濡万天宫(四川会馆)位于都濡后街原老医药公司,修建于清咸丰年间,座南朝北,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在600平方左右,宫内供奉李冰父子神像,是四川商人和四川移民,议事和休憩的主要场所,清末民初在务的四川籍商人和祖籍为四川的务川县城商人组建四川同乡会,参会人员最多时达到500人左右,每年定期在万天宫祭祀一次,该建筑20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撤除改建为医药公司。


据《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概况》记载:都濡街道鹿坪村在清朝乾隆时期只是一个只有20几户的小乡场,鹿坪村坪附近盛产生漆,每年生漆交易时期,每场都可收购几挑生漆,江西商人为了方便收购生漆,于乾隆初期在此地兴修了一座江西会馆。该会馆为一四合院建筑,占地在600平方左右,会馆供奉江西“福主”许真君及江西水神萧公和晏公两位保护神。是江西商人在鹿坪做生意时休憩和议事的场所,这座会馆于民国时期被毁。


浞水禹王宫碑


浞水万寿宫(江西会馆)位于浞水中街(浞水玉皇阁至浞水烟桥)在围岗岭山脚下,座北朝南,背靠围岗岭上的浞水小学(国民党浞水区区长李仲春命令老百姓挖围岗岭修建浞水小学),正对沧浪河,面向善堂,右为坝子,后修建私人房子,清光绪时期务川知县张济辉在会馆右后侧修建培元书院教学但书院教学历史不长,建国后在书院遗址上修建浞水农具厂厂房,左侧隔一条排水沟为空地,在20世纪70年代修浞水工商所后于20世纪90代中期卖给私人修建房屋。左后侧为原浞水邮电所职工宿舍,在本世纪初修建为浞水邮电所办公用房。万寿宫始建于清乾隆时期,为白姓江西商人组织修建 ,在清咸丰时期又对其进行扩建。整个建筑布局依中轴线排列,由下往上是山门、过厅、议事大厅(在过厅的左右两边各一个)、戏楼(在过厅和议事大厅的楼上)、天井、看厅、大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落。四周以高过建筑物的砖石墙围护,大殿供奉江西地方的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晋朝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他为民消除水患,斩妖除魔,赢得百姓喜爱)及江西水神萧公(讳伯轩,江西新干人)和晏公(名戌仔,江西临江府清江镇人)两位地方保护神。占地面积在1200平方米左右。会馆内有大量的木刻、石刻、砖雕,图案精美刻画的维妙维肖。江西商人在明清时主要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江西会馆(万寿宫)建立之初是江西商人和江西移民议事和休憩的主要场所,在清末利用江西会馆创办私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浞水的教育发展,中华民国成立后江西会馆一直作为民国浞水区公所所在地,解放后又作为浞水区政府办公所在地,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期间会馆又一直作为电影院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撤掉会馆前面山门戏楼及前面围墙和左侧建筑物,在左侧修建浞水财政所及家属楼,在右侧及大殿楼上还有人居住,在20世纪未21世纪初已面目全非,在2017年残存的建筑物完全坍塌,浞水镇政府将会馆地基拍卖给私人进行房产开发。


浞水禹王宫(湖广会馆)位于浞水湖广街(浞水小学路口至玉皇阁)在浞水围岗岭山脚下,座东朝西,背靠围岗岭山脊(与民国时期修建的浞水小学为邻),正对黄泥坡,左侧为民房,右侧为民房,其右后侧不远为观音庙(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已消毁),其右侧为坝子,建国后供销社修建房屋。禹王宫修建于清乾隆时期,由当时的湖南商人谭中云、魏刚常捐资组织修建,整个建筑布局依中轴线排列,由下往上是牌楼式大门、过道、议事大厅(在过道的左右两边各一个)、天井、戏楼、正殿、两厢建筑物组成的四合院落,四周以高过建筑物的砖石围墙围护,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左右。内有石、砖、木雕刻图案多种。正殿主要供奉大禹,传说大禹是夏代以前,成功治水,造福于人的英雄。清代湖广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汉江以南的广大地域地势低平,历来洪灾不断,湖广移民就以祭拜大禹来祈求风调雨顺、舟楫平安。明清时期湖广与外省经济联系日益广泛,湖广商人主要经营棉花、棉布、粮食、木材、茶叶和药材等,湖广会馆建立之初是湖广商人和湖广移民议事和休憩的场所,浞水曾为后坪辖地,在1939年郭培师任后坪县长时,为发展文化,在浞水禹王宫(湖广会馆)办新学,名为“民众教育”(民教馆),1941年后坪县裁撤,不久民教馆已撤销,建国后人民政府将禹王宫作为粮食仓库,一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2009年粮食部门将禹王宫卖给私人建房,2012年在禹王宫撤除时,务川县文物部门将小部分木质、石质构件收到文管部门保管。


浞水万天宫(四川会馆又叫川主宫)位于浞水田坝街(浞水小学路口至原浞水供销社老酒厂),座北朝南,背靠围岗岭山脊,正对黄泥坡,左侧为民房,右侧为民房,四川商人杨某由于在万寿宫看戏时受了江西商人的奚落,面子挂不住,于是在浞水四场口摆摊集资,组织四川商人捐资,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建万天宫(四川会馆),整个建筑布局依中轴线排列,由下往上是山门、过道、议事大厅(在过道两边各一个)、天井、戏楼、正殿、两厢组成四合院落,四周以高过建筑物的砖石围墙围护,占地700平方米左右,正殿穿斗抬梁混合式悬山顶木构建筑,小青瓦屋面。面阔五间,通面阔23米,进深七间,通进深9.8米。南北厢房穿斗抬梁混合式悬山顶木构建筑。面阔19米,进深一间,3.5米。大殿主要供奉“万天川主”李冰(蜀郡太守,主持修建都江堰,被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供奉为水神)。会馆内的木雕和石雕艺术精湛,人物故事形象生动,线条繁复优美,色彩艳丽协调。在清朝时四川商人主要经营食盐、布匹、药村、木材等,四川会馆在建立后主要作为四川商人和移民议事及休憩的场所,解放后作为浞水供销社的库房,一直到21世纪初。浞水供销社将四川会馆(万天宫)卖给私人作木料加工厂房,2018年5月会馆被撤除。


浞水荣禄宫(贵州会馆)位于浞水镇医院对面的一大丘田内,以前浞水人都叫它为荣禄宫大丘,该大丘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全部修成了房屋,早在清乾隆初期,来浞水做生意的镇远商人集资在此修建了荣禄宫(贵州会馆),该会馆奉祀黑神天子(贵州有的地方将三国时期云南和贵州一带的部族首领孟获称为黑神天子),同时也是外地贵州商人憩息的场所,该会馆毁于清咸丰年间,浞水贺济泮“黄号军”撤荣禄宫建筑材料去修建“顺义街”及其“皇宫”,能搬走的搬走,搬不动的砸毁或烧毁,据传烧荣禄宫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可想而知该建筑当时的规模一定很大。荣禄宫焚毁后浞水老百姓感念黑神天子又在距浞水4公里的叉马路(到鹿池与茅天的交叉路口)修建一座规模很小的黑神殿供奉黑神天子。20世纪90年代都还可以看见荣禄宫的部分阶阳石,90年代末群众在修建房屋时挖出一块当年修建荣禄宫时的集资功德碑,可惜被砸碎,由于年代久远具体形制今也不可考。


浞水关帝庙(山陕会馆)位于今浞水镇环街尽头,与今浞水镇卫生院隔河相对三面临河,庙南小门前有一风雨桥,风雨廊桥毁于20世纪60年代末,后改成木板桥,后又改为水泥板桥,后修务彭公路时完全撤除现河中桥墩尚存。该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来浞水经商的山西、陕西商人集资修建,山西、陕西商人主要经营食盐、布匹、钱庄,在丁葆桢改革盐务前山陕商人基本垄断了川盐入黔。该会馆奉祀关圣帝君(关羽——三国时蜀国大将)及关平(关羽义子)和周仓(关羽护卫),会馆座西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依中轴线排列,山门一间,左右门各一,南庑四间,北庑三间,东南院坝燎炉一座,正殿三间,房屋全部覆小青瓦,为一四合院建筑,四周用泥土墙围护,其东面有一小段在20世纪末都还存在,占地1500平方米左右。中华民国时期,撤掉围墙将庙内的院坝作为浞水的粮食交易市场,政府派人在此负责打斗及(粮食市场交易税),新中国成立后,将关帝庙改给老百姓作为民房,前殿一部分作为裕民大队社联生产队秋收店,后改为民房,20世纪70年代中叶会馆院坝修成公路,在其尽头修一小石拱桥通浞水卫生院。


茅天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江西永发号老板修建于清嘉庆年间,在中学后面,会馆为四合天井建筑,宽20米,长30米,占地面积600平米。分成正殿、厢房、戏楼、天井坝,1个石卷大朝门,2个石卷侧门,正殿供奉江西“福主”许真君及江西水神萧公和晏公两位保护神。是当时江西商人在茅天经商时议事的场所,民国时期作粮仓。1949年11月20日,陈明星(粮管员,茅天小学校长)开仓放粮,当时存粮(稻谷、玉米)共计758石625合,意欲不留给解放军粮食,后指使覃礼海(黄家坝人)、皮国清(兴隆人)等人举火焚毁。遗址尚在,遗下“万寿宫”碑和地基石。


茅天禹王宫又名“湖广会馆”, 湖广永宏号陈姓老板组织十大姓修建于清嘉庆年间,在集镇中街,四合天井古建筑。整体宽30米,长40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正殿长30米,宽14米;厢房及天井坝长30米,宽26米。正殿5间,中间3间偏大稍高,两边各1间稍小要矮。每排14根柱头,斗拱式建筑。四周封火墙,1个石卷大朝门,2个石卷侧门。石狮子、大朝门、天井坝、戏楼、回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精美,正殿供奉水神大禹。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三十年 (1941),后坪县府借此办公。1994年撤去禹王宫前面部分,修建粮油经营部,禹王宫正殿尚存。2015年11月公布为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都万寿宫(江西会馆)位于黄都中街(现黄都完小后面)在祥川坝上,座北朝南,背靠老鹰岩,正对龙台河,左右为民房,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时期。为一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大概在600平方米左右,万寿宫正殿供奉江西“福主”许真君及江西水神萧公和晏公两位保护神。是江西商人和江西移民在黄都休憩和议事的场所,中华民国15年(1926)被水冲毁。由于毁坏的年代久远,其具体形制也不可考。


茅天禹王宫


黄都万天宫(四川会馆)位于黄都庙塘湾,又叫川主庙,万天宫始建于咸丰时期。建筑面积大概在400平方米左右,由大门、过道、天井、戏楼、正殿、厢房组成四合院建筑。万天宫供奉四川万天川主李冰父子,是四川商人和四川移民在黄都休憩和议事的场所,20世纪五十年中期被撤除。


黄都禹皇宫(湖广会馆)位于黄都老街街口,座南朝北,背靠罩子顶(雷霹岩附近),正对卧龙岗,左侧为民房,右侧为民房,禹皇宫始建于清嘉庆时期,大门、过道、天井、戏楼、正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落,正殿穿斗抬梁混合式悬山顶木构建筑,小青瓦屋面,会馆内有大量的木刻、石刻、砖雕,图案精美,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左右。禹皇宫是供奉水神大禹的场所,也是湖广商人和移民在黄都经商和生活时议事和休憩的地方,解放后一段时间作为电影放映院,现禹皇宫基本保存完好。2010年7月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涪洋镇当阳社区蔺家铺子(现当阳村居委会后面),由于当阳一带盛产木材,同时又位于务川、正安两县交界之地,历来商贸繁盛,江西商人于清道光年间,在此修建一座江西会馆(万寿宫),为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大概在600平方米左右,正殿供奉江西地方保护神许真君及及江西水神萧公和晏公。该建筑便于湖广商人在此收购木材,药材时休憩和议事,该会馆毁于民国时期,现只残存零星基石。


涪洋镇老街在清嘉庆年间湖广商人修建了一座湖广会馆,该会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为一四合院建筑,正殿供奉水神大禹。1926年在此办涪洋小学,同时涪洋区公所也在此办公,1941年将涪洋小学迁往海云寺(现涪洋中学),解放后作为涪洋区人民政府办公地,在20世纪50年代末该会馆被撤除。


柏村万寿宫(江西会馆)位于柏村镇老街,始建于道光年间,为雷姓江西商人组织修建 。整个建筑布局依中轴线排列,由下往上是山门、过厅、戏楼(在过厅的楼上)、天井、看厅、大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落。四周以高过建筑物的砖石墙围护,大殿供奉江西地方的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许逊及江西水神萧公(讳伯轩,江西新干人)和晏公(名戌仔,江西临江府清江镇人)两位地方保护神。占地面积在600平方米左右。现柏村镇集镇所在地在道光年间只有十余户人家,由于乡脚较宽,在赶场时很闹热,江西商人为了经营柏村当地的木材、茶叶生意,为了有一个议事和休憩的场所,于是在柏村组织附近江西移民大户集资修建万寿宫。柏村场从道光年间直到民国中期都没有多大发展,只有一二十户人家,中华民国20年(1931)邹尧钦任务川县第五区(驻官学)区长,柏村为第五区下辖乡,邹尧钦为发展柏村场镇,于是决定培修己历经80多年风雨的万寿宫,主要是将戏楼增高增大,在赶场天出演大戏吸引群众,同时又搬迁离场镇不远的住户到柏村街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柏村场住户达到一百五六十户,成为附近几十里村寨的物资集散地。同时吸引了思南、印江、沿河、德江等地商人来柏村居住和经商。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柏村万寿宫一直作为乡、区公所办公所在地,20世纪50年代末被撤掉。             


镇南禹王宫(湖广会馆)位于镇南镇街上(原镇南镇老政府斜对面),镇南镇位于务川中部,历来商贸兴盛,古称镇南桥,在乾隆年间就辟为乡场,随着商贸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在清嘉庆时期在镇南经商的湖广商人组织当地人集资修建镇南禹王宫,该建筑座北朝南,背靠镇南河,正对小岩门,左侧为民房,右侧为民房,由大门、过道、天井、戏楼、正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落,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正殿供奉水神大禹,镇南禹王宫清末至解放初一直为乡、区公所办公场所,后改作供销社,前面部分为门市部,后面部分为仓库,20世纪60年代末撤除。           


镇江万天宫(四川会馆)位于泥高镇镇江社区(现镇江村公所),镇江以前又称李家坝,位于务川与道真(原属正安,1941年设县)两县交界之地,两地交往频繁,历来商贸兴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镇江是务川县域内唯一不食用涪岸盐巴的地方,群众吃盐由綦岸盐巴供给,务川、道真(正安)两县都在此设立机构征收盐税。清道光年间由当地李姓商人联合四川商人集资修建四川会馆,建筑面积大概在400平方米左右,由大门、过道、天井、戏楼、正殿、厢房组成四合院建筑。正殿供奉四川万天川主李冰父子,民国初期在会馆内办学,中后期为镇江乡公所所在地,解放后为镇江乡人民政府办公场地,20世纪70年代初撤除。


茅天万寿宫碑



03

会馆的意义和影响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组织修建,务川会馆从嘉靖、万历开始兴建,清代中期最多。到了清代后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是相当个别的,此时出现的一些超地域的行业组织,大多以同业公会的面目出现。明清时期大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务川会馆集中出现于清代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同乡会馆的出现,在特定时期,保护了在务川经商的外地商人的利益,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给务川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推动了务川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维护移民团体稳定:当年移民们建起会馆、以隆重的礼仪祭祀家乡乡土神,其实是对华夏文明的敬畏与传承。会馆文化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家乡情结,是传统文化植入中国人心中的集体文化意识,不管离家多久,不管身处何处,不管命运多难,故乡永远都是难以忘却的精神家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古代,会馆的确能给漂泊在外的游子带来一丝慰藉,游子们也会借会馆不断延续家乡的文化根脉,也许这就是中华文化能够永远流传的原因所在。


三、推动内外文化交融:会馆在务川的存在和发展为务川带来外地先进的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务川仡佬文化发展,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如务川的高台戏、板凳戏、高台舞狮、花灯戏由当时在务川经商的湖广商人,四川商人,江西商人传入)。



相关推荐:

王久立:从古碑看生态环保

王久立:秀美黄都

王久立:勤工俭学

王久立:桐子花开



作者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王久立:苗族,贵州务川人,经济师,审计师,现供职于务川自治县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有数篇地域文化研究文章在省级学术期刊发表,另有散文、诗歌作品发于多家微刊、纸刊。




贵州人文 | 龙正舟:记松桃县十五完小滕宇校长
贵州人文 | 杨启刚:野百合的夏天
贵州人文 | 李发模:想带遵义去北京
贵州人文 | 晓阳:关于女儿出生的记忆
贵州人文 | 龙正舟:记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二完小挂职副校长郭羽
贵州人文 | 李刚:何日君归
贵州人文 | 吴安静:抓实课题研究,做有思想的乡村教育人
贵州人文 | 刘余平:端午节怀想
贵州人文 | 卜正恒:吴安静——扎根乡村,做教育科研的引领者
贵州人文 | 龙正舟:俯身耕耘,静待花开
贵州人文 | 邓新兰:体验民族山歌美 品味五色糯饭香
贵州人文 | 苏卫:老宅
贵州人文 | 中国诗词之乡·绥阳诗词第三次转转会纪实
贵州人文 | 贵州都匀诗人散文诗小辑
贵州人文 | 宋世宽:游万峰林
贵州人文 | 农二哥:铁血男儿——罗建平的英雄传奇
贵州人文 | 曾丁玲:深耕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
贵州人文 | 王晓露:一个把自己绑缚在杜仲树上的女子
贵州人文 | 杨聪训:杨长强,春山上的守护人
贵州人文 | 方钥:写不尽故乡的三行诗(组诗)


看见贵州
让贵州走向世界,让世界看见贵州!联系人:杨秀波,投稿邮箱:534694058@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