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不少朋友向我们咨询运动康复的学习,从前景来讲运动康复的未来肯定是充满憧憬的,而且这一行越老越值钱。那么如何学习运动康复知识呢?今天不讨论哪些机构好与不好,讨论学习方法。
什么是系统化学习?简单理解是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和学习方式的系统化。
碎片化学习则刚好相反,学习内容上只是某一小部分,就像一个拼图盘里的一小块。我们身边很多人首选是碎片化学习,理由是没那么多时间,先学些技术解决当下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然后再下一个碎片。
那碎片化学习好还是系统化学习好呢?我们先看下面的故事。
学员A是零基础,因为想帮助身边的人康复就从5年前开始到处参加各种培训班,天天在网络上学习各种运动康复知识点。现在逢人都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说出123,但是A跟我说他最大的困惑是没办法串联起来,感觉好多知识息息相关,却在做整体方案是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好。接下来的学习规划是继续到处学习呢?还是沉淀一段时间?
学员B是科班出身,原来在体制上班遇到的也大多数是神经康复磊案例。一年前离开体制往肌骨康复方向发展。自己对于运动康复是有一套逻辑在,可是近几年国内康复技术发展太快了,感觉大学里的知识不够用。B想除了学某一个技术之外还能回去机构开展成项目,希望快点变现。
看完上述故事后大家有何想法?其实我们身边很多跟AB一样的人,有的是私人教练来学习运动康复,有的是医生来学习运动康复,有的是养生美容行业来学习运动康复。我会发现无论是哪种背景学习哪项知识,都需要自己吸收过滤后,建构成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去反思更新,最后才能有效应用。
我拿我的学习经历来说吧。2018年我开始从技术岗走到了管理岗,也就是典型的技术型管理人员。2018年-2022年期间我对于管理知识都是碎片化学习的,也是有空看下书,有空在网络上学习下管理的知识,对外也能说出管理的123点体会。但是我发现随着公司的发展,人员越来越多,我越来越被带团队拿结果这事情困扰,我没办法整理出一套管理的系统,无论是对于人事、财务、制度、薪酬等方面。而我回头一看我在管理岗已经5个年头了,我必须改变学习方式,要尽快建立官员公司管理的系统思维,懂得如何培养团队。
那有没有标准答案呢?看情况!只有参考答案!23年之后我的学习方式改变成系统化的碎片式学习!因为带有思考性质的知识确实需要用大量整块的时间去运行整体性思维,还需要用碎片时间去对知识进行加强巩固性质的学习。
怎样做到系统化的碎片式学习?
系统化学习的架构,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实践目标,一个解决问题的场景目标,如果要实践这个目标,我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依据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来建构一个系统框架。各位不必担心这个目标合不合适、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或想要的。因为重点不在于目标本身,而是以这个目标为方向,实践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即便是日后我的客户需求改变了,但过程中所建立的提案简报技能是扎实的,照样可以运用在其他方面。最可怕的没有目标的学习,永远就只会停留在表面学习上,因为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其次,就是以目标回推路径。如果要实践这个目标,我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依据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来建构一个系统框架。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过运动康复技能树的概念《为什么说一定要搭建你的运动康复技术树》
最后,是碎片式的输入、系统化的累积。因为构建了达成目标的系统化框架,接下来无论时间长短、内容多寡,你都可以将碎片式的输入,对应位置填入框架中。
系统化的碎片式学习有什么优势:掌握底层逻辑,少走弯路;真正落地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聊完学习方式后,更重要一个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这么多年来我在找老师方面是有一个标准的。
第一个标准:鹅卵石人格。老师既要自信,又要谦卑。他确实在某个领域有很深的建树,但是对于他未知的领域他应该谦卑。他知道自己提供的只是参考答案,只是对模糊复杂的现实世界的一种猜测,而且其他人会做出甚至已经做出更好的猜测。
第二个标准:老师的经历。所谓实践见真知。老师的背景、经历、身份等等会决定了他的认知。并不是所有的战略专家都会做过公司管理,同样并不是所有的康复专家都从事过康复一线工作。尤其现在自媒体这么卷,大师一大堆,体系一大堆,如何区分哪些老师值得你跟随,哪些体系是有循证医学,哪些体系只是”凭空出世”。
第三个标准:3/3/3感受。好的老师给我这样的感受,他有1/3的思想(著作)让我拍案叫绝,有1/3我似懂非懂,还有1/3我完全不懂。因为如果老师的方法100%我都懂,那么学习价值就不是很大了。
还是那句话,这是我的参考答案!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在运动康复走了十几年,我确实走了很多弯路,我一直很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运动康复这个行业需要更多人一起推动发展,运动康复师应该是一个受人尊重我们能以此为荣的职业。
最后推荐动作家28天的运动康复师训练营给有需要的朋友。这个课程至今开展18期,积累了3年,过去帮助了近百名学员进入运动康复行业以及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