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从口入的生食危险
我们常听新闻报道致病动物的血液传播,但更多时候,寄生虫还会病从口入,最近,媒体再次发现#一只福寿螺可含6000条寄生虫#(有待研究),更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回顾历史,其实2006年在北京就发生过“福寿螺事件”:“凉拌菜”使多名食客因头痛入院。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能够引起引起机械损伤和炎症反应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寄生在啮齿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线虫,我们人类主要通过食用未彻底煮熟的螺类、蛙类等传染。
开放动物学将与各位朋友一起,再次讨论广州管圆线虫的动物学知识,包括其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它与我们人类健康的关系,特别是致病、传播和防控。
1935年,我国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在广东省的鼠只身上首次发现了广州管圆线虫,因此该线虫得名。
广州管圆线虫,又名广东住血线虫,鼠肺线虫,属于线虫动物门(Nematoda),尾感器纲(Secernentea),圆线虫目(Strongylida),住血线虫科(Angiostrongylidae),住血线虫属(Angiostrongylus)。它也被称为广东住血线虫(A. cantonensis)。
线虫动物的体制,来源见图
而它们所属的线虫动物门(Nematod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它们属于假体腔动物,绝大多数体型小而圆柱形,通常被称为圆虫(roundworms)。
线虫动物(Nematoda)是一类非常细长的无脊椎动物,宽度通常在5到100微米之间,长度在0.1到2.5毫米之间。
线虫动物的身体两端都有开口的管状消化系统,体表覆盖着厚实的层状胶质,缺乏循环系统和气囊。
它们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和土壤中,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线虫动物包括自由生活的种类和寄生虫,自由生活的线虫以细菌、藻类、真菌和小动物为食,而寄生线虫会感染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引起多种疾病。
它们的神经系统包括一个围绕食道的大脑和六根主要神经束,以及一些感觉器官,如触角和唇。线虫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一些物种能够进行自体授精。
线虫动物的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对于理解动物生物学非常重要,其中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研究遗传和发育过程的重要模式动物。线虫动物的化石记录表明它们至少存在于地球上的早期侵植时期。
此外,线虫动物在农业和园艺中也非常重要,有些物种对农作物有益,而有些则是害虫。
广州管圆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鼠类的肺动脉内,这些成虫可以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虫体呈线状,两端略细,角皮透明光滑,表面具有细小的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个小圆形的口,口周围有环状的唇结构,外部有两圈感觉乳突,这些感觉乳突有助于寄生虫在宿主体内感知环境。
雄性♂ by Punlop Anusonpornperm
雌雄异体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一个显著特征,雌虫通常比雄虫长。雄虫体长一般在11到26毫米之间,尾端略向腹面弯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弯曲形态。雌虫体长则约为17到45毫米,尾端呈斜锥形,其子宫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相互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颜色,这是雌虫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有助于区分雌雄个体。
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相对复杂,涉及两个主要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它们的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螺类,如田螺和福寿螺等,有时还包括蛙类和虾类。线虫的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并等待被终宿主摄入。
终宿主主要是老鼠,但人类也可以作为偶然宿主。当老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成虫在其肺动脉中产卵。线虫的卵在老鼠的肺动脉中孵化,幼虫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呼吸道,被老鼠咳出并吞下,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via CDC
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通过进食带有其幼虫的老鼠粪便而感染。这些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继续发育,经过一系列蜕皮和发育阶段,成为感染性幼虫。
当终宿主(如老鼠)或偶然宿主(如人类)摄入感染性幼虫后,幼虫在宿主体内迁移,最终到达肺动脉并发育成成虫。
在终宿主体内,广州管圆线虫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感染人的情况下,幼虫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雌性♀成虫,比例尺1mm
via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广州管圆线虫最早在东南亚被发现,随着全球化和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它的地理分布已经扩展到全球许多地区。最初,这种寄生虫主要在我国南部、东南亚和澳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被发现。然而,近年来,它已经传播到了包括大洋彼岸的美国、巴西和加勒比地区。
分布情况 via ScienceDirect
在我国友邦美国,其夏威夷和佛罗里达州是报告感染病例的主要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广州管圆线虫的繁殖和传播。夏威夷的温暖湿润气候以及丰富的腹足纲软体动物种群为线虫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佛罗里达州的湿热气候和大量的螺类资源也使得广州管圆线虫在那里得以繁衍和传播。
同样地,巴西和加勒比地区的湿热气候和聚居情况同样为广州管圆线虫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因此这些地区也成为感染的高发区。
实际上的加勒比地区 by Cacahuate on Wikimedia
在我们人类的聚居区中,除食品运输运输以外,广州管圆线虫通常选择与人类居住区域毗邻的环境,因为它们的中间宿主常常存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如花园、农田和水源附近。此外,人们的食物处理方式也与广州管圆线虫的传播相关。
当我们谈到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途径时,我们可以说它像一种处心积虑的策划,把人类的食欲、好奇心与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玩弄于股掌之间。
广州管圆线虫主要通过食用未彻底煮熟的中间宿主(如螺类、蛙类、虾类)途径感染人类。这些美味的食物可能携带着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如果没有经过充分加热处理,幼虫可能会进入人体。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壳,直径8cm
by H. Zell on Wikimedia
除了食用中间宿主外,也有少数感染病例是由于摄入被污染的蔬菜或水。这些蔬菜或水可能被感染的中间宿主(如螺类)所污染,从而导致广州管圆线虫传播给人类。
脑膜 by Mysid on Wikimedia
确诊广州管圆线虫感染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脑脊液分析:在不幸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患者中,脑脊液(CSF)通常会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这是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的一个重要指标。
血液检测: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是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常见特征。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可以帮助识别脑膜炎或脑部其他异常。
ELISA和PCR:由于众所周知的情况,核酸检测的方法深入人心,ELISA和PCR这两种方法可以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的抗体或DNA,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PCR 原理 by Darryl Leja in NIH
为了预防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我们作为自然人个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彻底煮熟食物:确保螺类、蛙类和虾类完全煮熟,这样可以杀死其中的寄生虫。推荐煮沸时间至少10分钟,确保食物内部也达到安全温度。
清洗蔬菜和水果:彻底清洗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那些可能被感染的地区。这有助于去除潜在的寄生虫和污染物。
避免生食或未经处理的食物:避免食用生食或未经过充分处理的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和螺类。确保食物经过适当的加热或烹饪,以杀死潜在的寄生虫。
学习动物知识,提高卫生意识:通过学习寄生虫的习性,保持针对性的卫生习惯,如疫区戴手套、平时勤洗手、使用干净的餐具和烹饪用具,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控制寄主:是否可以消灭寄主动物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对应的行动。
福寿螺卵块,比例尺5cm
via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值得注意的是,管圆线虫病的致病寄生虫不仅仅是广州管圆线虫,还有其他线虫。
哥斯达黎加管圆线虫(A. costaricensis)感染是一种在美洲特别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较为常见的腹部寄生虫感染。
哥斯达黎加管圆线虫生活史 via CDC
哥斯达黎加管圆线虫成虫寄生在回盲部的小动脉中,并释放虫卵到肠壁组织中,引起局部炎症、腹痛、呕吐和发热等症状,这种感染有时会被误诊为阑尾炎。腹部管圆线虫病通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可能发展为右下腹痛的肿块。
因此,旅行预防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而有效的监管措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卫生组织应当共同努力,采取更多更实际的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中不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的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作为一种病从口入的寄生动物,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峻挑战。
通过学习它们的动物学知识,我们能够作为个体进行一定防范。但对寄生虫的防治是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的协作,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卫生改善、公众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保护人类健康。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彭鸿娟, 等. (2016). 人体寄生虫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 9787506782203.
陈晓光 & 郑学礼. (2008). 医学寄生虫学.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802450677.
彭鸿娟, 等. (2013). 医学寄生虫学视听教材.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 9787887663504
林果为等. (2017). 实用内科学(第15版 上下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 9787117243957.
刘凌云 & 郑光美. (2009).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267136.
唐家琪. (2005). 自然疫源性疾病. 北京: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142429.
Wang QP, Lai DH, Zhu XQ, Chen XG, Lun ZR. Human angiostrongyliasis. Lancet Infect Dis 2008;8:621-30.
Sawanyawisuth K, Sawanyawisuth K. Treatment of angiostrongyliasis.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2008;102:990-6.
Hochberg NS, Park SY, Blackburn BG, Sejvar JJ, Gaynor K, Chung H, Leniek K, Herwaldt BL, Effler PV. Distribution of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cases attributable to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Hawaii. Emerg Infect Dis 2007;13:1675-80.
Kuberski T. Angiostrongyliasis. In, Trop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Principals, Pathogens, and Practices (2nd Ed), Guerrant, Walker Weller Eds. Churchill Livingstone, Philadelphia, 2005. Pp. 1225-30.
Chen XG, Li H, Lun ZR. Angiostrongyliasis, M******d China. Emerg Infect Dis. 2005 Oct;11(10):1645-7.
Lv S, Yi Z, Steinmann P, Zhou X. Emerging angiostrongyliasis in m******d China. Emerg Infect Dis 2008;14:161-4.
Sawanyawisuth K, Takahashi K, Hoshuyama T, Sawanyawisuth K, Senthong V, Limpawattana P, Intapan PM, Wilson D, Tiamkao S, Jitpimolmard S, Chotmongkol V. Clinical factors predictive of encephalitis caused by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Am J Trop Med Hyg 2009;81:698-701.
Tsai HC, Lee SS, Huang CK, Yen CM, Chen ER, Liu YC. Outbreak of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associated with drinking raw vegetable juice in southern Taiwan. Am J Trop Med Hyg 2004;71:222-6.
Slom TJ, Cortese MM, Gerber SI, Jones RC, Holtz TH, Lopez AS, Zambrano CH, Sufit RL, Sakolvaree Y, Chaicumpa W, Herwaldt BL, Johnson S. An outbreak of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caused by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 travelers returning from the Caribbean. N Engl J Med 2002;346:668-75.
Chotmongkol V, Sawadpanitch K, Sawanyawisuth K, Louhawilai S, Limpawattana P.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with a combination of prednisolone and mebendazole. Am J Trop Med Hyg. 2006 Jun;74(6):1122-4.
Ramirez-Avila L, Slome S, Schuster FL, Gavali S, Schantz PM, Sejvar J, Glaser CA.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due to Angiostrongylus and Gnathostoma species. Clin Infect Dis 2009;48:322-7.
Jitpimolmard S, Sawanyawisuth K, Morakote N, et al. Albendazole therapy for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caused by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Parasitol Res 2007; 100:1293–6.
JLindo J. F., Waugh C., Hall J., Cunningham-Myrie C., Ashley D., Eberhard M. L., Sullivan J. J., Bishop H. S., Robinson D. G., Holtz T. & Robinson R. D. (2002). "Enzootic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 Rats and Snails after an Outbreak of Human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Jamaica".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8(3): 324-326.
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知识问答 -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PDx -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修改了部分参考文献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