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生理:生殖和信息
昆虫的生理跟人体是很不一样的,但就学习而言,可以将人的生理学作为借鉴来辅助理解。
本文是开放动物学 NakedZoology 进阶动物生理学中昆虫生理系列第五部分,将就昆虫的生殖系统和分泌或接受的化学信息素等进行简单的讨论。
本部分后,昆虫生理部分就将告一段落了,开放动物学将会开启其他动物阶元的生理讨论。
昆虫生殖系统的外部结构因类群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其内部结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雌性昆虫能够生成卵细胞,接收和储存精子。
它们的生殖系统由一对卵巢(ovar-ies, ~y)、附属腺体(直译即可,accessory gland-s)、一个或多个受精囊(spermatheca-e)和连接这些部分的管道组成。其中,每侧卵巢由卵巢悬带或系带(ovarial ligament)相对固定于体腔内。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卵子。附属腺体分泌物质以形成卵子的保护结构并便于昆虫产出。
昆虫的雌性生殖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via Cronodon 有改动
受精囊呈是管状或囊状,在雌虫交配之后和卵子成熟之前,精子可以储存在里面。许多雌性昆虫利用储精囊和各种管道结构,来控制或趋向使用某次或某多次交配时的精子。
受精囊与输卵管的部分一起,昆虫种类不同,受精囊储存精子的时间也长短不一。
昆虫卵巢由多个管状结构组成,称为卵巢小管(ovarioles),其大小和数量因物种而异。昆虫能够产生的卵的数量根据卵巢小管的数量而变化,卵的发育速度也受卵巢小管结构的影响。在有滋型的(meroistic)卵巢中,生殖干细胞(卵原细胞)反复分裂,大多数子细胞成为集群中单个卵母细胞(oocyte)的辅助滋养细胞。在无滋型的(panoistic)卵巢中,由干生殖细胞产生的每个卵母细胞都发育成一个卵细胞;没有来自生殖细胞系的辅助滋养细胞。无滋型卵巢产生卵子的速度往往比有滋型卵巢慢。
无滋型卵巢和有滋型卵巢,注意后者可分为多滋(中)和端滋(下)两种类型
by Shchurch on Wikimedia
输卵管的附属腺体或输卵管本身的腺体部分可以分泌各种物质。这些物质既能保护卵子,又可以帮助精子的维护、运输和受精。这些腺体可以产生多种保护性物质,成为保护单个卵子的卵壳或覆盖一批卵子的卵鞘(oothecae)。
雄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精巢(testis),精巢一般通过管道结构和脂肪体(直译,fat body)相对固定在体腔内,其作用主要是产生雄配子。
较为原始的无翅亚纲(Apterygota)类群先天只有一个精巢。而在一些鳞翅目昆虫中,两个精巢在幼虫发育的后期阶段,次生地融合成一个结构,但与二者相连的管道结构仍然是分开的。
无翅亚纲的某种石蛃(Petrobius sp.)
by Stemonitis on Wikimedia
地球上,大多数雄性昆虫都有一对精巢,在其中,多个生精管(即睾丸管,sperm tubes)或生精囊(sperm follicles)被包裹在一个膜质结构中。
精巢直接与输精管(vas eferens,也有文献写作 vas deferens,可能是自动拼写纠正的问题)相连,两个管状的输精管连接到中间的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并由射精管通向体外。
输精管的一部分常常扩大形成贮精囊或储精囊(seminal vesicle),在精子排出之前储存精子。贮精囊内部具有腺体,可以分泌营养物质以滋养和维持精子活性。
昆虫的雄性生殖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via Cronodon 有改动
在发育过程中,昆虫的射精管来自于表皮细胞的内陷,因此有一层表皮层。也据此,射精管向外的末端部分可能出现硬化,形成交接器(aedeagus)。
昆虫的雄性生殖系统的大部分结构分化自胚胎中胚层,但干生殖细胞或精原细胞除外,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外胚层的原始极细胞(primordial pole cells)降下而成。雌性生殖干细胞同理。
自然界有很多小分子物质对昆虫的生理和行为有所影响,这些物质通常可以为分激素(又称内激素,hormone-s)和化学信息素(化学传讯素,semiochemical-s)两大类。
化学传讯的常见形式 via BioMed Central
内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散布于昆虫血体腔内,以调节和控制昆虫本身的作用部位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等。
常见的昆虫激素在发挥作用时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按照其效果被分为三大类。包括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otropic hormone,PTTH,是经典叫法的脑激素之一)、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和蜕皮激素(molting hormone,MH,或ecdysteroid)和三类。
图示脑激素和保幼激素对发育的影响
via ResearchGate
与其他动物阶元类似,脑既是神经中枢,又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脑激素(brainhormone)是昆虫脑部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昆虫的脑神经分泌细胞有几百个到几十个不等,这些内分泌细胞在不同情况下按需下分泌肽类或蛋白质激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多肽类的促前胸腺激素。促前胸腺激素是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昆虫激素,能调节昆虫幼虫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等。
鞘翅目昆虫的腺体,注意脑神经节和咽侧体的位置
by Bugboy52.40 on Wikimedia
保幼激素在昆虫的咽侧体(corpora allata)产生,并散布在整个血淋巴中,是一类倍半萜烯甲基酯类物质。保幼激素主要由保幼激素酯酶(juvenile-hormone esterase,JHE)或保幼激素环氧化物水解酶(juvenile hormone epoxide hydrolase,JHEH)降解。二者来自于保幼激素的靶器官,并都会抑制保幼激素的信号传递。
常见的几种保幼激素和生长调节因子 via ResearchGate
保幼激素刺激成年雄虫的附属腺体,促进腺体生长和附属腺体分泌物的产生。雌性卵巢的卵黄生成(vitellogenesis)过程,包括卵巢的发育和卵黄原蛋白生成,也受到保幼激素作用的刺激。除此之外,保幼激素还可能调节两性的生殖行为。
果蝇蜕皮激素变化及其信号转导
其中,Crz,Corazonin,黑化诱导神经肽,神经肽是一种类激素生理调节物质,比较出名的是内啡肽;CNS,中枢性神经系统;PG,prostaglandin,前列腺素。
via CurrentBiology
蜕皮激素由昆虫前胸腺分泌的一种控制甾体(即类固醇)激素,主要具有调节昆虫蜕皮与变态的作用,对昆虫生殖还具有较小影响。这些化合物通常转化自昆虫取食时的固醇类物质,食源性的固醇在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酶类催化下,产生多种蜕皮激素。
许多植物中常含有植源性蜕皮类固醇,作为毒素扰乱代谢或拒食剂来对抗植食性昆虫。
化学传讯素中,经典的外激素又主要是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也是昆虫本身分泌的化学传讯素。
这类信息素由外分泌腺分泌于昆虫体外,以调节或诱发同种间其它个体的特殊行为,如求偶集群等。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素也可以对目标个体的发育产生影响。这些受影响的过程主要与群体特征有关,如性别比例,即性性腺的发育等。
现代动物学研究发现,除外激素外,昆虫还对体外多种生物小分子物质有特定的应答机制。现代动物学学者将其分为化学信息素一类,包括以下四大类。
前三类的划分涉及种间关系,包括利它素(开洛蒙,kairomone),指对接收者有益而对发出者无益或有害的物质,如人体发出的二氧化碳可以吸引蚊子前来叮咬。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的吸血状态
by James Gathany on CDC
互利素(欣诺蒙或欣洛蒙,synomone),指对两者均有利的物质,如花朵发出香气吸引蜜蜂传粉。
利己素(艾洛蒙,allomone),指仅对产生者有益的物质,如蝽、金龟和凤蝶幼虫分泌的趋避性气味物质。
最后还有一类被称为阿纽蒙(apneumone)的物质,指非生物或生物死体等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小分子物质。
粪臭素等吸引粪金龟
by Sripathiharsha on Wikimedia
比如空气中的水分子能够吸引干旱地区的昆虫,含食盐的矿物可以吸引食草动物等。由于这类划分与生态因子有一定重叠,目前还有一定争议。
彩万志, (2011). 普通昆虫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黄少康. (2011). 蜜蜂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庞雄飞, 彩万志. (2001). 普通昆虫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王荫长. (2004). 昆虫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生殖系統(reproductive system) - 小小整理網站Smallcollation
昆蟲的嗅-來自異種的氣味 - 環境資訊中心
Insect_Reproduction - Cronodon
Insect, Insect reproductive system, Aedeagus, 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 Juvenile hormone, Ecdysteroid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T 425 | General Entomology | Resource Library (Tutorials)
Huber, Bernhard; Sinclair, Bradley; Schmitt, Michael (2007). The evolution of asymmetric genitalia in spiders and insects. Biological Review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4 (4): 647–98.
Resh, Vincent H.; Ring T. Carde (2009). Encyclopedia of Insects (2 ed.). U. S. A.: Academic Press.
Gäde, G., Hoffmann, K. H., & Spring, J. H. (1997). Hormonal regulation in insects: facts, gaps, and future directions. Physiological reviews, 77(4), 963–1032.
KOPEć, Stefan (1922-06-01). Studies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Brain for the Inception of Insect Metamorphosis. The Biological Bulletin. 42 (6): 323–342.
Wigglesworth, V.B. (1934). The physiology of ecdysis in Rhodnius prolixus (Hemiptera). II Factors controlling moulting and metamorphosis. Q. J. Microsc. Sci. 77: 191–223.
de Loof A (2006). Ecdysteroids: the overlooked sex steroids of insects? Males: the black box. Insect Science. 13 (5): 325–338.
Krishnakumaran A, Schneiderman HA (December 1970). Control of molting in mandibulate and chelicerate arthropods by ecdysones. The Biological Bulletin. 139 (3): 520–538.
Margam VM, Gelman DB, Palli SR (June 2006). Ecdysteroid titers and developmental expression of ecdysteroid-regulated genes during metamorphosis of the yellow fever mosquito, Aedes aegypti (Diptera: Culicidae)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52 (6): 558–568.
最后编辑于2022年9月30日,由于近期官方编辑器出现了未知问题,正文加粗将于下一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