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研究31:《“十五五”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科技   2025-02-01 15:13   北京  

按:《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研究》是智库“十五五规划专题系列研究课题之一,仅做交流!

十五五规划研究31:

“十五五”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现代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梳理当前设施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装备短板弱项,研究设施农业发展潜力和建设布局,并提出“十五五”时期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

一、引言

设施农业是指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作物栽培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产出、高效益、可控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区域分布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在此背景下,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设施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装备短板

(一)智能化水平不足

  1. 现状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的智能化水平较低,大部分设施仍依赖人工操作,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普及率不高。
  2. 问题
  • 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和智能设备。
  • 成本高昂:智能化设备价格昂贵,中小农户难以负担。

(二)装备可靠性不足

  1. 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装备普遍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设备故障率较高,影响生产稳定性。
  2. 问题
  • 技术标准不统一:设备制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售后服务不到位:设备维修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用户体验。

(三)标准化程度低

  1. 现状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设施农业在技术应用和管理上差异较大。
  2. 问题
  • 技术推广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推广体系。
  • 管理效率低:设施农业的管理缺乏规范化流程。
三、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各区域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一)京津冀地区

1. 发展现状

  • 设施农业规模:京津冀地区是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早的区域之一,设施农业面积和产值均处于全国前列。
  • 技术装备水平:京津冀地区在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较为先进,部分企业已实现智能化管理。
  • 政策支持:京津冀地区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 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区域内科研机构和高校密集,技术创新能力强。
    • 靠近京津等大城市市场,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 劣势
    • 土地资源紧张,制约设施农业进一步扩张。
    • 环境承载压力较大,部分区域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3. 发展潜力

  • 发展方向
    • 推动设施农业与都市农业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
    • 加强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的应用,提升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

1. 发展现状

  • 设施农业规模:粤港澳大湾区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特别是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形成了规模化设施农业基地。
  • 技术装备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智能温室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 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享有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2. 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经济发达,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
    • 对外开放程度高,国际化程度较高。
  • 劣势
    • 土地资源稀缺,设施农业用地成本较高。
    • 农产品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3. 发展潜力

  • 发展方向
    • 发展高端设施农业,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
    • 推动设施农业与国际贸易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三)长三角地区

1. 发展现状

  • 设施农业规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之一,设施农业面积和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
  • 技术装备水平:长三角地区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温室大棚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 政策支持: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2. 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
    • 农业产业链完善,上下游配套能力强。
  • 劣势
    • 土地资源紧张,制约设施农业进一步扩张。
    •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部分欠发达地区设施农业水平较低。

3. 发展潜力

  • 发展方向
    • 推动设施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
    • 加强区域协作,推动设施农业在欠发达地区的均衡发展。

(四)长江经济带

1. 发展现状

  • 设施农业规模:长江经济带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尤其在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形成了规模化设施农业基地。
  • 技术装备水平:长江经济带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方面处于中上游水平,部分区域已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
  • 政策支持:长江经济带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2. 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设施农业。
    • 农业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
  • 劣势
    •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部分欠发达地区设施农业水平较低。
    • 环境承载压力较大,部分区域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3. 发展潜力

  • 发展方向
    • 推动设施农业与生态保护结合,发展绿色农业。
    • 加强区域协作,推动设施农业在欠发达地区的均衡发展。

(五)黄河流域

1. 发展现状

  • 设施农业规模:黄河流域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尤其在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规模化设施农业基地。
  • 技术装备水平:黄河流域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方面处于中游水平,部分区域已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
  • 政策支持:黄河流域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2. 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
    • 农业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
  • 劣势
    •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制约设施农业发展。
    • 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智能化应用较少。

3. 发展潜力

  • 发展方向
    • 推动节水型设施农业发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 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提升智能化水平。

(六)西部地区

1. 发展现状

  • 设施农业规模:西部地区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设施农业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技术装备水平:西部地区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整体水平较低,但部分区域(如陕西杨凌示范区)已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
  • 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 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适合发展设施农业。
    • 市场潜力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 劣势
    • 水资源短缺:西部地区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设施农业发展。
    • 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部分地区设施农业仍以传统大棚为主,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高。

3. 发展潜力

  • 发展方向
    • 推动节水型设施农业发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 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提升智能化水平。

(七)东北地区

1. 发展现状

  • 设施农业规模:东北地区设施农业起步较早,但整体规模较小。黑龙江、辽宁等地的设施农业发展较为集中,主要以温室大棚为主。
  • 技术装备水平:东北地区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整体水平较低,但部分区域(如辽宁沈阳)已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
  • 政策支持:东北地区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 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地区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资源,适合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
    • 农业产业链完善:东北地区农业产业链较为完善,上下游配套能力强。
  • 劣势
    • 气候条件恶劣: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设施农业的保温成本较高。
    • 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部分地区设施农业仍以传统大棚为主,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高。

3. 发展潜力

  • 发展方向
    • 推动设施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
    • 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提升智能化水平。

四、设施农业发展潜力与建设布局

(一)发展潜力

  1. 技术进步驱动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将显著提升。
  2.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设施农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对设施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重点区域综合比较及展望

1. 综合比较

  1. 技术装备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在技术装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次之,黄河流域相对落后。
  2. 市场潜力: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市场需求旺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程度高,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市场潜力巨大但需进一步挖掘。
  3. 资源禀赋: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2. 未来展望

  1. 京津冀:推动设施农业与都市农业结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设施农业。
  2.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端设施农业,开拓国际市场。
  3. 长三角地区:推动设施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
  4. 长江经济带:推动设施农业与生态保护结合,发展绿色农业。
  5. 黄河流域:推动节水型设施农业发展,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三)建设布局

  1. 区域布局
  • 东部沿海地区:依托发达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打造高端设施农业示范区。
  • 中部地区:发挥粮食主产区的优势,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
  • 西部地区:结合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特色设施农业。
  • 功能分区
    • 核心区:重点发展智能化、高端化的设施农业项目。
    • 辐射区:推广成熟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五、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突破关键技术装备

    1. 研发智能化设备
    • 开发智能温控系统、自动灌溉系统等设备,提升设施农业的智能化水平。
    • 推广机器人采摘、无人机巡检等先进技术。
  • 提升装备可靠性
    •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提高设备制造水平。
    •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提升用户体验。

    (二)提升智能化水平

    1. 推广物联网技术
    • 在设施农业中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
    • 推动“互联网+设施农业”模式的应用。
  • 发展智慧农业平台
    • 建设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提供精准化管理服务。
    • 推广移动终端应用,方便农户随时随地管理设施农业。

    (三)加强标准化建设

    1. 制定技术标准
    • 制定设施农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规范行业发展。
    • 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 完善管理体系
    • 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的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管。
    • 推动设施农业的认证和标识制度。

    (四)推动绿色发展

    1. 推广节能技术
    • 推广太阳能温室、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 推行循环水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发展生态友好型设施农业
    • 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 推动设施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政策建议

    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
    • 对中小农户购买智能化设备给予补贴。
  •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 推广设施农业贷款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农业投资。
  • 加强人才培养
    • 开展设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 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设施农业专业人才。
  • 优化营商环境
    •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准入门槛。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七、结论

    现代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十五五”时期,通过突破关键技术装备、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推动绿色发展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设施农业的整体水平。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框架和初步研究成果。【农研引擎】


    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

    咨询电话:15010366023


    “十五五”规划农业农村领域研究重点及方向(万字长文)
    十五五规划研究: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下的“城乡融合”新特征
    【十五五前期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十五五规划研究:嘉兴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
    十五五规划研究:“十五五”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新闻联播:怎样谋划“十五五”?
    十五五规划研究:农业农村服务行业发展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这个领域不容小觑
    十五五专题研究:《县域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十五五专题研究:《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5:《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7:《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8:《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理论体系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9:《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30:《涉农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乡村机制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全文

    乡村运营的10大新趋势及案例

    新加坡都市农业革命:建设未来农场的大胆计划

    日本乡村更新运动:从“偏远乡村”到“绿色硅谷” 的乡村振兴"运营”之路

    “人工智能AI+” 的应用场景盘点汇总


    【研究报告】《未来产业系列白皮书丨合成生物篇》合生万物,重塑未来
    【研究报告】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2024 中国消费研究报告|以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研究报告】全球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研究报告】我国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建议

    【行研报告】 农业机械行业:全球万亿级市场;受益国内回暖、出口加速,格局集中
    【研究报告】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白皮书2024
    【研报】《中国灵芝产业消费大数据与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24)》全文PPT
    【研究报告】《县域乡村和现代农业园区存量资产盘活整合模式案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案例研究

    自然资源部: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文)
    2024年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观点总结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将在11个方面先行先试(附名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全文)
    韩俊:“三农”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点解读
    【农研引擎】
    我院受泗洪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开展《泗洪县“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规划》暨《“十五五”时期泗洪县推进高水平农业强县研究》项目初期调研工作。
    有相关咨询工作,欢迎垂询15010366023
    关注农研,了解更多
    【中国农科院】2025年职业技能证书:农艺师、园艺师、农业管理师、农业经理人、宠物健康管理师报考指南!
    农业农村规划项目申报
    规划咨询微信:15010366023

    农研引擎
    农业农村规划、政企研究、咨询设计,智库型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