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研究39《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研究》

科技   2025-02-04 09:48   北京  

AI农研引擎——农业规划咨询小助手

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研究  

——面向“十五五”时期的路径探索  

一、引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2%,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为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约束趋紧以及国际农业竞争格局变化,我国农业科技在核心种源、智能装备、生态化生产等领域仍存在短板。

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系统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十五五”时期推进藏粮于技的战略路径。 

二、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完善  

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为核心、地方农科院为支撑、高校与企业协同参与的创新网络。

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联合多省农科院开展的“黑垆土长期定位试验”,通过40余年数据积累,揭示了土壤水肥协同增效规律,为西北旱作区增产提供理论支撑。 

(二)关键技术突破成效显著  

1. 良种培育:抗逆高产作物品种研发加速推进,如陇东旱作玉米适水密植技术使亩产提升15%-20%; 

2. 绿色生产:生物降解地膜、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广面积超3亿亩,化肥农药利用率提升至41%以上; 

3. 智慧农业:天下粮道(广东)公司构建的数字化种植监测系统,实现农田环境实时感知与精准管理。 

(三)科技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通过“专家+示范基地+农户”模式,全国建成超5万个农业科技示范点。2024年平凉市农科院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培训,带动当地玉米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三、农业科技支撑的难点与差距分析  

(一)核心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  

1. 种源自主性不足:部分蔬菜、畜禽种源依赖进口,如白羽肉鸡种源进口占比达90%; 

2. 高端装备依赖度高:智能农机传感器、导航系统等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 

3. 生态技术储备薄弱:旱作区抗旱节水品种研发滞后,西北地区因气候变暖年均土壤失墒量增加8%-10%。 

(二)创新转化链条存在堵点  

1.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农业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仅为0.08%,低于发达国家0.3%的平均水平; 

2. 企业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全国涉农高新技术企业不足5000家,且成果转化率低于40%; 

3. 小农户对接难:西南山区超60%农户未接受过系统化技术培训。 

(三)国际竞争力差距明显  

| 指标               | 中国       | 国际先进水平(荷兰/美国) |  

|--------------------|------------|--------------------------|  

| 农业劳动生产率     | 0.4万美元/人 | 7.3万美元/人(荷兰)     |  

| 智慧农业渗透率     | 25%        | 70%(美国)              |  

| 农业碳排放强度     | 1.2吨/公顷 | 0.6吨/公顷(德国)       |  

四、“十五五”时期推进藏粮于技的总体思路  

以“强基础、破瓶颈、促融合、重生态”为主线,构建“四链协同”发展体系: 

1. 创新链:聚焦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十大关键领域”; 

2. 产业链:打造“实验室—试验田—产业园”一体化成果转化平台; 

3. 人才链:实施“神农英才计划”,培育百万名高素质职业农民; 

4. 政策链: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五、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一)打赢种业翻身仗  

1. 建设国家种质资源库2.0版,实现20万份资源数字化管理; 

2. 启动“基因编辑2.0”专项,创制抗逆高产新品种(如耐盐碱水稻、耐旱玉米); 

3. 支持隆平高科、先正达等领军企业组建跨国研发中心。 

(二)突破智能装备瓶颈  

1. 开发适应山地丘陵的小型智能农机,2026年实现丘陵地区机械化率60%; 

2.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集成北斗导航、高光谱遥感等技术; 

3. 推广天下粮道数字化管理经验,建设100个智慧农业先行区。 

(三)构建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1. 扩大黑垆土改良技术应用,到2030年提升西北旱区耕地质量等级0.5级; 

2. 发展“光伏+农业”模式,在黄河流域建设50个生态农场示范点; 

3. 完善农业碳交易机制,推动减排固碳技术商业化应用。 

(四)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1. 建设县域农技推广“特派员+”制度,实现每万亩耕地配备1名专职技术员; 

2. 开发“农技云平台”,提供在线诊断、远程培训等精准服务; 

3. 复制平凉市农科院“基地+合作社”模式,打造500个科技小院。 

六、保障措施建议  

1. 强化制度保障: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设立“藏粮于技”专项考核指标;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年均增长8%,设立200亿元农业科技风险基金; 

3. 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共建“一带一路”农业科创走廊; 

4. 培育新型主体:对采用新技术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每亩50元补贴。 

七、结语  

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是一场涉及理念革新、技术突破与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

面向“十五五”时期,需以全局性思维统筹科技创新全链条,以革命性技术突破资源约束天花板,以包容性政策激活多元主体活力。

唯有如此,方能在端牢中国饭碗的同时,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农研引擎】

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

咨询电话:15010366023


“十五五”规划农业农村领域研究重点及方向(万字长文)
十五五规划研究: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下的“城乡融合”新特征
【十五五前期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十五五规划研究:嘉兴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
十五五规划研究:“十五五”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新闻联播:怎样谋划“十五五”?
十五五规划研究:农业农村服务行业发展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这个领域不容小觑
十五五专题研究:《县域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十五五专题研究:《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5:《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7:《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8:《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理论体系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29:《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研究》
十五五规划研究30:《涉农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乡村机制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全文


乡村运营的10大新趋势及案例

新加坡都市农业革命:建设未来农场的大胆计划

日本乡村更新运动:从“偏远乡村”到“绿色硅谷” 的乡村振兴"运营”之路

“人工智能AI+” 的应用场景盘点汇总



【研究报告】《未来产业系列白皮书丨合成生物篇》合生万物,重塑未来
【研究报告】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2024 中国消费研究报告|以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研究报告】全球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研究报告】我国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建议

【行研报告】 农业机械行业:全球万亿级市场;受益国内回暖、出口加速,格局集中
【研究报告】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白皮书2024
【研报】《中国灵芝产业消费大数据与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24)》全文PPT
【研究报告】《县域乡村和现代农业园区存量资产盘活整合模式案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案例研究

自然资源部: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文)
2024年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观点总结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将在11个方面先行先试(附名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全文)
韩俊:“三农”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点解读
【农研引擎】
我院受泗洪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开展《泗洪县“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规划》暨《“十五五”时期泗洪县推进高水平农业强县研究》项目初期调研工作。
有相关咨询工作,欢迎垂询15010366023
关注农研,了解更多
【中国农科院】2025年职业技能证书:农艺师、园艺师、农业管理师、农业经理人、宠物健康管理师报考指南!
农业农村规划项目申报
规划咨询微信:15010366023

农研引擎
农业农村规划、政企研究、咨询设计,智库型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