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研究 》是智库“十五五规划专题系列”研究课题之一,仅做交流!
十五五规划研究35:
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研究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粮食节约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粮食生产、加工、储运、消费等环节入手,分析当前粮食损失浪费的现状及原因,并研究豆粕减量替代、增草节粮、粮食加工副产物利用等节粮潜力和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重点措施和政策建议。一、引言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然而,在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浪费现象。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粮食被浪费或损失,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在我国,粮食浪费问题同样严峻,尤其是在生产、加工、储运和消费环节。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在此背景下,研究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路径和措施,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粮食生产、加工、储运、消费环节损失浪费现状及原因 (一)生产环节 1. 现状 在粮食生产环节,损失浪费主要表现为收获损失和产后损失。据估算,我国每年因收获不当、晾晒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粮食损失约占总产量的5%-10%。 2. 原因 - 技术落后: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手工收割方式,导致收获损失较高。 - 基础设施不足:仓储设施落后,产后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粮食在晾晒、烘干过程中发生霉变或损失。 (二)加工环节 1. 现状 在粮食加工环节,损失浪费主要表现为加工副产物未被充分利用。例如,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米糠、碎米等副产物利用率较低。 2. 原因 - 工艺不合理:部分加工企业采用粗放型加工工艺,导致粮食利用率低下。 - 技术推广不足:先进的节粮加工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 (三)储运环节 1. 现状 在粮食储运环节,损失浪费主要表现为仓储设施老化、运输过程中的撒漏和损耗。据估算,我国每年因储运环节造成的粮食损失约占总产量的4%-6%。 2. 原因 - 仓储设施落后:部分地区仍使用传统仓储设施,导致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或虫害。 - 运输方式不合理: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防撒漏措施,导致粮食损耗较高。 (四)消费环节 1. 现状 在粮食消费环节,损失浪费主要表现为居民家庭和餐饮业的浪费现象。据估算,我国每年因消费环节造成的粮食浪费约占总产量的2%-3%。 2. 原因 - 消费观念问题:部分消费者缺乏节约意识,导致食物浪费现象普遍。 - 餐饮业管理不规范:餐饮企业缺乏有效的浪费控制措施,导致大量食物浪费。 三、节粮潜力和路径研究 (一)豆粕减量替代 1. 潜力 豆粕是我国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但过度依赖豆粕会导致粮食消耗增加。通过推广新型饲料配方和替代蛋白来源(如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等),可以显著减少豆粕用量。 2. 路径 - 技术研发:加强新型饲料配方技术研发,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 - 政策支持:制定豆粕减量替代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型饲料配方。 (二)增草节粮 1. 潜力 发展草食畜牧业可以有效减少对粮食的需求。通过推广优质饲草种植和高效养殖技术,可以实现“增草节粮”的目标。 2. 路径 - 饲草种植推广: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 - 养殖技术改进:推广高效养殖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 (三)粮食加工副产物利用 1. 潜力 粮食加工副产物(如米糠、麸皮等)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可以实现副产物的高效利用。 2. 路径 - 技术创新:研发先进的副产物处理技术,提高利用率。 - 产业链延伸:推动副产物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四、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重点措施 (一)生产环节 1. 推广先进 harvesting技术 推广机械化收获技术,减少收获损失。 2. 完善产后处理设施 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提升产后处理能力。 (二)加工环节 1. 优化加工工艺 推广先进加工工艺,提高粮食利用率。 2. 加强技术推广 加大节粮加工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企业采用先进技术。 (三)储运环节 1. 提升仓储设施水平 更新改造仓储设施,减少储存损失。 2. 优化运输方式 推广集装化运输方式,减少运输损耗。 (四)消费环节 1.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节约粮食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节约意识。 2. 规范餐饮企业管理 制定餐饮企业浪费控制标准,推动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浪费。 五、政策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粮食节约法》,明确各环节节约减损的责任和义务。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粮食节约减损技术研发和推广。 3.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建立粮食损失浪费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发布评估报告。 4. 推动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六、结论 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十五五”时期,通过优化生产、加工、储运、消费等环节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本文提出的政策措施建议旨在为实现粮食节约减损提供参考。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上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框架和初步研究成果。【农研引擎】
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
咨询电话:15010366023
日本乡村更新运动:从“偏远乡村”到“绿色硅谷” 的乡村振兴"运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