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特别呈献|2024年讲座合集

文摘   2024-12-25 17:26   北京  


今天是圣诞节,也是空行吉祥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应广大网友的请求,将2024年宗萨仁波切的所有在线讲座视频整理成合集,共收录了六个精彩讲座,与大家分享。


在文章结尾,附有2024讲座合集的完整视频文件,长按二维码即可下载。如无法打开或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邮件联络:


zhengjian2007@163.com


(特别提醒:篇尾提供的百度网盘资源需下载后才能完整观看。如直接点击播放,受百度网盘自身缺陷影响,仅能观看几分钟。因此,我们再次提示,请务必「下载」后再进行完整浏览。)




01 

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

《佛跳墙》


“如何清理烦心事?


我们现在来清理一下。先选择一个令你困扰的事和人,例入:可能你和他人吵架。或是为伤心的琐事而感到困扰。这里有许多自责,内疚,面子和责任等等,或是与伴侣之间的烦心事,不要去想对错,你只是直观看着这些念头,不要去找一个很好的理由去解决这些烦恼。


不要自责,不要在内心自问,只是看着让你烦心的这些念头,等一分钟后再说。


就只是看着这些烦心事,或那些过度的焦虑等等,就看着它,不给予评断,就只是看著它.就像看着你的手掌心,就这样;用这样的方式,看着你的情绪。


这就是一种非常好清理你内心的方法,这也是训练你放下的真正方法。做这种禅修训练时,无需长时间,每次只是看着这些困扰你的烦心念头或情绪,每次只做短短一分钟内就可以。”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4年11月1日至3日,仁波切在新加坡给予主题为「佛跳墙」的三天讲座。在讲座中,仁波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引领大家去体悟最珍贵的无上法义。

 讲座的完整视频已整理于「篇尾」,请长按二维码扫描下载,随时学习 



 02 

Buddhist View and Conduct 

for Today’s Challenges



有人问:“我是一位人类学家,对西方哲学有深入的了解。对于仁波切提到的「一切皆虚幻」这一原则,能否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

仁波切答:“我首推《心经》,这是一部非常重要且值得阅读的佛经,不过可能会稍显深奥。其次是《金刚经》,此外,《维摩诘经》也是一本很棒的佛经。我常说,这部经文是第一部探讨性别一体的经典。这些佛经均是佛陀亲口宣说的教法。

如果想研究「一切皆虚幻」的论著,会有非常多的选择。其中最受尊敬、广为人知的是龙树菩萨的论著,以及与他持相同见地的诸多经典作品。这些论著在喜马拉雅地区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与龙树齐名的还有另一位伟大的论师--无著。他的论著同样非常出色,而且他的学派更为庞大,影响更为广泛,特别是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尤为盛行。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禅宗,就直接源自无著的学派。”

2024年11月9日,仁波切在南美智利给予了主题为《应对当今挑战:佛教的见与行》的讲座。

 讲座的完整视频已整理于「篇尾」,请长按二维码扫描下载,随时学习 




 03 

The Art of Combining Sutra 

and Tantra in Daily Practice


“最近我注意到,当我们在让佛法变得更容易被都市人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有意避免使用许多专业术语,以便让人们更加理解。然而,我发现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佛法真正智慧的深度与传承。

例如,正念如今非常流行,正念、瑜伽这些原本深具精神性和智慧内涵的灵性修行方式,逐渐被商业化,甚至成为一种高利润的商品。这种趋势的问题在于,当金钱介入时,很多人关注的重点便从传递真正的智慧转向迎合市场需求。结果,卖家更多考虑的是买家想要什么,而不是这些修行方式原本要传递的内容。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谈论正念,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心」,是心在正念,我们需要探讨什么样的心在正念,这才是理解正念的关键。

瑜伽的情况也是如此。当提到瑜伽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身体上的练习和伸展。然而,这样的理解实际上剥夺了瑜伽本身更为深邃的内涵。

瑜伽这个词的意义非常深奥,其中包含了「平衡」的意涵,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提到这种平衡不仅包括身体的平衡,还涵盖了能量、心灵和意识的平衡。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推广中,瑜伽的定义被大大简化。

现在,人们对瑜伽的关注有95%集中在体位(asana)的平衡上,可能仅有4-5%涉及到气(prana)和其他层面的平衡...这种情况令人遗憾,因为它失去了瑜伽的整体智慧与深层价值。”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4年11月9-10日,仁波切在智利给予了主题为《日常修行中显密圆融的艺术》的讲座。在两天的时间里,仁波切详细阐述了经乘与密乘如何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从而丰富我们的修行,并带来真正的心灵转化与提升。

 请在「篇尾」扫码下载完整视频,随时学习。 



 04 

How to Pray to Guru Rinpoche

《如何向莲师祈请》



“莲师是谁呢?其实,真正的莲师就是你的「自心」。

你可能觉得自己的心中充满了贪婪、嗔恨、嫉妒和羡慕,认为这部分的心不可能是莲师;而当你受到启发、充满慈爱时,才认为那才是莲师。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的各个面向,无论是光明、还是阴暗,都是莲师。尤其是那些你觉得不堪、龌龊的部分,它们同样也是莲师的一部分。

因为「你的心就是莲师」,这是你永远无法失去的真实本性。你的心始终如一,从未离开。这,就是莲师.....”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4年9月28日,仁波切在不丹廷布为大众带来了主题为《如何向莲师祈请》的珍贵开示。

宗萨仁波切以通俗易懂的智慧语,讲解了《桑巴伦珠玛》(莲师任运成就祈请文)的究竟含义。此祈请颂由莲师亲口所说,是一切修持的窍诀;也是莲师所有法门的总集。

 请在「篇尾」扫码下载完整视频,随时学习。 



 05 

You Are Your Own Master

《你是你自己的老师》


“莲师究竟是谁?其实,这个能听到风扇声音的心,这个能感知热度的心,就是莲师。


让我引用佛陀的话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刚出生五天的婴儿,若硬要把汉堡塞进你的嘴里,你一定无法消化。所以,我们需要喂你适合的婴儿食品,且要味道甜美,装食物的碗还要画上可爱的图案。


而我的话就像硬塞汉堡给婴儿一样,你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因为你还是婴儿,所以我必须把故事讲得更有趣一些。比如说,莲师从莲花中出生,这比从人类父母出生的故事听起来要有意思得多。


还有另一种解释:莲花代表你的心。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就像你的心,虽然被五毒(贪、嗔、痴、慢、疑)染污,但它的本质依然清净。因此,当你想到莲师时,莲师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这也是‘莲花生’的深意。只要你一念想起莲师,他就已经在你心中了。这就是为什么说你是你自己的上师,你本身就是莲师。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道理。


有些人更容易被身后的莲师佛像吸引。「佛像」就像加了糖的食物,是为了让你对它产生兴趣。”


--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4年5月30日,仁波切在卡林邦佛足佛法中心(Buddha Pada)为纪念尊贵的尼昌仁波切而给予《你是你自己的老师/ You Are Your Own Master》的精彩开示。


 请在「篇尾」扫码下载完整视频,随时学习。 




 06 

Sadhana in Vajrayana

《金刚乘的成就法》


“当我谈到「成就法」时,不得不提到本尊,这让我联想起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第二世宗萨仁波切)撰写的一篇文殊菩萨赞文。文殊菩萨,也是重要的本尊之一。

关于怙主文殊菩萨,我们听到过许多不同的描述。例如,他是佛陀的弟子,许多教法因他而得以出现在世间。他也被描述为一个常常搞恶作剧、喜欢开玩笑的本尊。有时,又被说成是一切佛的老师。有时是橘色,有时是蓝色,有时是黑色,他拿着剑等等;但有时我们又说:他是无颜色、无形状、无实质的。有时我们说:他就是我们当下的觉知。

今天上午我已经讲过本尊是什么,本尊就是明空双运。一切都是「是」与「不是」的结合。就如同:水是水,水又是某些众生的家。坏的事情同时也是好的事情,好的同时也是坏的,短同时是长,长同时是短。用一句话说,就是「无二」.....”

--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4年5月21日-23日,仁波切给予主题为《金刚乘的成就法/ Sadhana in Vajrayana》的三天讲座。


 请在「篇尾」扫码下载完整视频,随时学习。 




- 2024合集资料-



百度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lhF9QK8MHw0ZK9TgupTaQ?pwd=nkdt 

提取码: nkdt 


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zhengjian2007@163.com



-相关阅读 -

‍‍‍
11月9-10日|《日常修行中显密圆融的艺术》
10月1日《佛跳墙》-1
10月2日《佛跳墙》-2
10月3日《佛跳墙》-3
9月28日《如何向莲师祈请》讲座
5月30日《You Are Your Own Master(上)
5月30日《You Are Your Own Master(下)
5月21日《Sadhana in Vajrayana》-1
5月21日《Sadhana in Vajrayana》-2
5月22日《Sadhana in Vajrayana》-3
5月23日《Sadhana in Vajrayana 》-4
5月23日《Sadhana in Vajrayana 》-5






骑着蓝色狮子BL
你正在寻找“骑着蓝色狮子”吗?我们终于又找到彼此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