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2024年4月号)
文摘
军事
2024-04-09 14:12
加拿大
今年愚人节,不少半正经军事网站照例冒出来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比如英国因为乌克兰战争决定建造第3艘女王级,吨位放大到10万吨以上,载机超过一百架,配备弹射器和阻拦系统;波音决定开发797替代737;美国海军在弗吉尼亚级上试验磁流体推进系统,速度达到120节等等。4月2日,美国海军学院网站报道星座级护卫舰首舰将推迟三年到2029年才能交付。我首先看了看发表时间,已经过了4月1日,确认这不是愚人节恶搞。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下令进行为期45天的造舰工程审查,导致该项目的拖延被曝光。拖延的主要原因是设计成熟度不足、供应链问题以及难以招募到熟练的造船工人。海军头号工程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首艇“哥伦比亚”号交付时间将推迟12-16个月(3月份报道还是1年,一个月后又加了4个月),2028年都不一定能服役。因为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负责的艇艏模块无法按时完成,诺格制造的蒸汽轮机也可能延误。哥伦比亚级的艇艏和艇尾模块由纽波特纽斯建造,中段模块由通用电船制造并负责总装,长度最短的艇尾模块已经在去年11月完工。> 2024年1月10日,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交付的“哥伦比亚”号艇尾模块用通用电船的“霍兰”号海洋运输驳船(继承了美国海军第一艘现代潜艇的名称)运抵通用电船位于罗德岛州北金斯顿的构件工厂。> 注意X舵后侧的2个白色圆型凸出部,对比它们的位置可以看出右上-左下尾舵的安装位置比左上-右下尾舵靠前。哥伦比亚级是继1960年改装的“长鳍金枪鱼”号试验艇之后美国潜艇在65年来首次采用X舵设计。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朗切蒂上将表示,价值1320亿美元的哥伦比亚级建造计划能按时完成,但进度余量越来越紧张。美国战略司令部规定在核突发状况时至少需要有10艘战略核潜艇投入作战部署。现役14艘俄亥俄级将在2027年、2029年和2032年前分别退役1艘,哥伦比亚级一对一替换。为了应对可能的延误,提供足够的换装缓冲期,美国海军已经开始计划对最多5艘俄亥俄级进行短期延寿,通过18个月的维修升级延长服役年限3年,从“阿拉斯加”号开始。二号工程福特级航母各舰也未能幸免。美国海军确认3号舰“企业”号将推迟16-18个月完工,到2029年下半年才能服役。5号舰(CVN-82)的采购时间将从2028年推迟到2030年。海军官员强调在预算推出期间,由于《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中的国防支出上限做出了许多“艰难决定”。> 2022年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中的新“企业”号,旁边是退役待拆的老“企业”号之前的计划是2028财年签署5号舰订货合同,而且很可能和6号舰一起采购以降低成本。2028年已经比业界每四年采购一艘福特级的最佳建造节奏晚了一年。美国海军是在2019年1月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签订采购“企业”号和“多丽丝·米勒”号双舰合同的。首舰“福特”号在2008年9月签合同,2013年下水,2017年服役,但是直到今年1月才刚刚完成首次部署基本实现作战能力。2号舰“肯尼迪”号原计划2018年完工,后来推迟到2022年。2020年11月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被授予了上亿美金的附加新合同,在建造中就进行F-35C适配改装。2023年美国海军新授予了价值4亿美元的合同升级“肯尼迪”号的飞行甲板、舰岛和武器系统,交付日期也被再次推迟到2025年7月,比最初计划整整晚了7年。> 2019年10月29日实现干船坞注水的“肯尼迪”号,比计划提前3个月,如今5年过去了该舰仍未服役受此影响,所有现役尼米兹级航母都将延寿以便在等待替换的福特级时不会造成航母部署的真空状态。“尼米兹”号将按修改后的计划在2026年退役,目前该舰在普吉特湾海军船厂维护以增加一次海外部署。舰队中第二老的“艾森豪威尔”号将一直服役到2030年,而不是之前公布的2028年。美国海军 2025 财年预算显示,“福特”号将前往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进行价值1.822亿美元的电气升级。这也暗示“肯尼迪”号入役后“福特”号将调往太平洋舰队。此外弗吉尼亚级Block5的建造将延迟3年启动(目前已经比计划晚了2年)。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圣安东尼奥级Flight 2两栖运输舰、伯克级和约翰·刘易斯级舰队油船的交付“比合同规定晚,但进展稳定,在项目经理的估计日程之内”。可以说美国海军所有正在执行中的造舰计划没有一项是能按时完成的,只是延误的多少和是否可控的问题,显示整个造舰工业积重难返,2030年前海军实力将跌入低谷。谈谈最近出现的超远程地空导弹,消息来源是《中国图像图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表明西工大航天学院空天组合动力创新团队已经研制出射程达到2000公里的地空导弹,主要用于打击预警机和轰炸机。按照军方要求,超远程导弹长度不超过10米,重量不超过4吨,采用车载移动发射,制造成本低,维护简便。论文中没有导弹的具体信息,不过从设计参数看该型射程创纪录的地空导弹很可能源自同一团队研发、2022年7月4日首飞的“飞天一号”冲压组合动力高超音速火箭(题图)。根据当时的报道,飞天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验证了煤油燃料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火箭/亚燃、亚燃、超燃、火箭/超燃的多模态平稳过渡和宽域综合能力,突破了热力喉道调节、超宽包线高效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如今出现的这款地空导弹应该是“飞天一号”的实用化具体应用,而且长度缩短到8米,重量减轻到2.5吨。由固态火箭发动机垂直发射,达到到合适的高度和速度后抛弃助推段,启动上面级的冲压发动机在大气层内进行高超音速飞行。“飞天一号”的上面级具有高超飞行器的典型气动特征,在攻克超燃发动机的设计难点后达到2000公里的射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前现役地空导弹中射程最远的是俄罗斯的S-500,最大射程约500公里,中国的红旗9最新型号约300公里。美国海基反导的标准3 Block IIA长6.55米,直径0.54米,重1.5吨,射程为2500公里,但它只能在大气层外工作,以动能杀伤弹头直接撞击弹道目标,不具备大气层内作战能力。通过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新型超远程地空导弹在体积、重量控制和射程方面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导弹类别。至于如此远的距离上如何发现目标、如何制导,肯定不能依靠常规的陆基、海基雷达系统,必须采用卫星监控网络,从基地跑道开始发现、追踪预警机、加油机、运输机、轰炸机等大型空中目标,然后将目标坐标通过卫星传输给导弹,到达导弹导引头工作范围后进入主动制导。这个体量的导弹将有足够的空间配备多模复合制导系统,可能包括反辐射被动导引头、主动雷达和红外制导,战斗部也完全可以采用不同于任何现役空空导弹的其它形式,例如电磁脉冲、子母式战斗部等。8米长2.5吨的重量完全可以上舰适配850毫米口径垂发系统,再联想到歼-16挂载的“电线杆”超远程空空导弹(据说叫霹雳-17?,长度超过6米,射程可能超过300公里),我们的超远程防空系统已经可以覆盖三军,将区域拒止能力从海面扩展到空中,对美国的第二岛链空中兵力形成巨大压力。另外如此高调地公开一款大学研制的地空导弹似乎有违常规,它有可能并不是我军真正装备的大杀器。对海军版“阿帕奇”(又名“灰色雷电”)的研究始于1984年,计划部署在海军的巡洋舰和护卫舰上,陆战队则用于两栖攻击舰和其它两栖戒备大队中吨位稍小的两栖舰,它们通常得不到航母的保护,这要求“海阿帕奇”具备有限的防空和反舰能力。麦道直升机公司向美国海军和陆战队提出了3个海阿帕奇方案,用于替代贝尔AH-1“海眼镜蛇”。陆战队认为四桨的AH-1W已经达到了机体改进的极限,急需替代。3个方案采用相同的动力系统,配备2台1723轴马力的海军标准T700-GE-401涡轴发动机。其它共同的改进包括海上防腐蚀措施、改进的电子干扰保护和多普勒导航系统、升级的制动器、额外的系留点和自动旋翼折叠系统。第一个方案基于AH-64A机身,尾梁可折叠,尾轮迁移,桅顶安装对海/对空攻击雷达,加强的短翼可挂载捕鲸叉和响尾蛇导弹。海军版早期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主起落架轴距狭窄,在起伏不定的甲板上非常容易翻倒。为此麦道的工程师将主起落架从机身侧面外移到短翼翼尖,起落架支柱可伸缩,起飞后向后上方翻折收纳在整流罩中,但机轮仍然外露,整流罩侧面还安装了响尾蛇导弹的发射导轨。第二个方案除了起落架改动外还删除了30毫米机炮和弹舱(评估表明航母和两攻上的高能量射频系统可能会引爆30毫米炮弹),将雷达从旋翼顶部移倒机头雷达罩内。驾驶舱两侧凸出的设备舱向前一直延伸到机头以增加更多的电子设备和燃料,外型也更加流线型降低阻力。机身底部增加了响尾蛇挂架,尾轮可伸缩完全收入尾梁内。机身顶部进行了修型更加流线型。第三个方案则取消了机身侧面的设备舱,扩大了机头雷达罩的体积以容纳来自F/A-18的APG-65脉冲多普勒雷达,机腹深度增大用于安装电子设备和燃料,在尾梁前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在驾驶舱右侧安装了可伸缩的空中加油杆以延长滞空时间。机腹安装熊陉助降自动牵引着舰系统。武器挂点减少为每侧一个重挂点挂载捕鲸叉或企鹅反舰导弹和翼尖的响尾蛇导弹挂架。陆战队则提出一个改型,保留旋翼顶部的雷达罩,用于制导地狱火或者陶式反坦克导弹。海军型“海阿帕奇”将用于为两栖攻击艇护航、反舰、最多配备六枚响尾蛇进行战斗空中巡逻、为水面舰艇提供超地平线搜索瞄准、为海豹突击队提供空中支援、防区外监视和远程海岸巡逻。要求具备37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4小时的续航时间。陆战队型用于为运输直升机的护航、向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反装甲、炮兵目标指示和前沿空中控制。海军陆战队认为“海阿帕奇”是“海眼镜蛇”的最佳替代品,可完成AH-1W和AV-8B的职能。但是最终因为缺乏预算,海军放弃了“海阿帕奇”,陆战队则继续改进使用AH-1Z。> AH-64N Phase 2+的模型,构型介于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之间,可挂载AIM-120导弹问:你对新武直有何高见?我觉得不应该发展武直了,应该逐渐用无人机取代武直。答:重武直并不是最近紧急赶工出来的,好几年前就听说了它的存在,不过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构型。从今年开始试飞的节点看重武直的设计冻结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当时并不能预见到无人机会因为战争的驱动在几年内就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4、5年前中美等大国更注重的是发展全球鹰、捕食者这类昂贵的大中型长航时无人机,而不是今天成本几千美金一次性使用的自杀性穿梭机。所以事后诸葛亮地指责现在还研发重武直是不合适的。中国的重武直没有走“阿帕奇”那样专门开发一个全新平台的路线,更不像前苏联并行发展了米-28和卡-50/52两种完全不同的重武直,而是基于直-20平台进行开发,更接近于UH-1和AH-1、米-8和米-24的关系。它可以看作是直-20的家族衍生型号,在直-20日渐成熟,所有基本型号都研发完毕后现在问世正是水到渠成。从今天的角度看这种平台列化设计不但提高了通用性、减小了运营和后勤保障成本,更节省了大量开发资金,降低了设计风险和难度,缩短了研发周期,在无人机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有点歪打正着般选择了一条更合适的发展道路。> 直-20陆军版(此机属于空军单位)、海军版和重武直的对比重武直的后机身可以说是陆军版和海军版直-20的混合体,垂尾、整片式平尾、尾桨都直接沿用直-20设计,尾轮像陆军版一样位于垂尾下方(海军版为减少甲板占用面积尾轮安装在机舱后部),但尾梁底部像海军版一样基本呈直线(陆军版有明显的折线)。甚至连尾桨都保留了直-20的十字形,没有采用阿帕奇那样的X型(这种构型可以降低尾桨旋转产生的噪音)。前机身缩窄,改为纵列双人座舱,座舱两侧下方和“阿帕奇”一样有凸出的仪器舱,机头传感器和机炮的安装方式都和“阿帕奇”类似。重武直的整体布局相当传统,没有太多隐身设计。直-20的发动机是国产航发中第一款完全成熟不需要让人担心的型号,令重武直完全没有过去国产直升机的“心脏病”忧虑,既可以配备重型装甲,也可以提供非常出色的机动性能和挂载能力。造价高昂、产量较少的重型武直面对大量廉价而高效的无人机是否就再无用武之地成为鸡肋了?这个问题不能妄下定论。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大放异彩,但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并不能代表今后所有的作战对手和交战模式。例如击毁多辆豹2A6的柳叶刀巡飞弹,其最大航程只有50公里,战斗部重5公斤,威力和一枚82迫击炮弹差不多。在乌克兰广袤的旷野/密林相间平原上很容易隐蔽无人机发射点,双方的实际交战距离相当近。举一个最近的例子,今年3月22日俄国防部公布的一次电视采访显示俄军一辆T-90M坦克在无人机的指示下从9公里的超远距离外采用间瞄火力摧毁了藏身在一座废弃建筑中的乌军无人机指挥中心。而如果到了台海,第一波上陆之前所有飞临滩头的无人机要么从航渡舰只上起飞(平台具有相当危险性),要么就需要飞越整个海峡,平均宽度在180公里以上,小型/微型无人机显然不能胜任。大中型无人机价格则要贵很多,美国MQ-9“收割者”中型无人机的单价高达3100万美元,为F-16 Block70的一半。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千差万别,有很多地区不一定适合无人机作战,有人驾驶的武直适应性要强得多。战场瞬息万变,飞行员的观察、判断、反应能力仍然强过地面遥控人员太多。在无人机AI自主作战完全成熟之前,有人驾驶的武直都还会有用物之地。因为目前大量使用的无人穿越机都需要地面飞手全程遥控,“收割者”这样的中型无人机可自主飞行,但对目标的判读和攻击决断仍然依靠地面站控制。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畅通无阻是因为交战双方都还没找到大规模干扰无人机的方法,这并不等于中国、美国这种拥有完整体系的军队也没有这样的能力,一旦切断了地面控制站/遥控器对无人机的通信链路,甚至直接摧毁地面设施,升空再多的无人机也只是无头苍蝇。无人机不是万能的,头条或者Telegram里只会报道无人机又击毁了多少辆坦克,而不会统计损失了多少无人机(参见英美智库眼中的乌克兰战争(2.5),乌军投入作战的无人机约90%被摧毁,四轴无人机平均寿命在3架次左右,固定翼无人机约为6架次,只有1/3左右的乌军无人机能顺利完成任务)。西方媒体也极少报道俄军武直的战果,只会说俄军又有卡-52被击落了。事实上俄军武直的战绩相当大,兰德公司今年2月26日一篇题为《中国从乌克兰战争中探寻攻击直升机发展方向》的评论文章就提到俄军Ka-52在去年夏季抵御的乌克兰反攻时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夜战中发挥出巨大的效能,6月份乌军损失了大约125辆装甲车辆,其中超过50辆是俄军直升机摧毁的,包括豹2和布雷德利。当俄机从8-10公里外发动攻击时乌军“确实看不到或听不到俄军攻击直升机”。而乌克兰空军没有武直,战前仅有40架米-8和米-17,无法进行比较。要想击落武直难度比击落无人机大得多,升级后的电子战系统提高了俄军武直的生存能力,一架K-52遭到超过18枚乌克兰地空导弹的攻击,仍然凭借Vitebsk 25电子战系统安全脱离战场,态势的发展令英国国防部长都感到不安。总体而言至少在现阶段武直还是有其生命力的,可以和无人机共存而不是很快就被取代,各有各的作战方式和任务。重武直基于直-20的机体,发动机舱以下还有很大的机体空间,甚至可以设想机身内携带一定数量的无人机协同作战。问:鱼大,想了解一下洛杉矶级潜艇几个问题,有没有阿利伯克那样的气幕降噪系统?螺旋桨是七叶大侧斜桨吗?有没有主动消磁系统呢?谢谢!答:第一个问题问得好,答案也挺有意思,先说后面两个。洛杉矶级是七叶大侧斜桨。螺旋桨外形一直属于各潜艇大国的高度机密,只有苏联比较大方随便拍随便看。洛杉矶级除了模型外能找到的螺旋桨全貌照片非常稀少,非专业图库打水印有版权的我只找到下面这一张,是70年代中期一艘洛杉矶级在苏格兰Holy Loch入坞维修时拍到的。另外一张,被罩布盖住了不过能分辨出七叶的大致形状。洛杉矶级的前型鲟鱼级已经是七叶桨,但弯曲程度没这么大。没怎么关注过潜艇消磁问题,查不到洛杉矶级安装过主动消磁系统,应该是没有的,因为需要在消磁站消磁。已知安装了主动消磁系统的潜艇是德国的212型和瑞典的哥特兰级。> 2010年2月5日,洛杉矶级“托雷多”号在完成4天的消磁作业后准备出航美国军舰使用的气幕降噪系统名叫Prairie-Masker(大草原-面具者)系统,它由两部分组成,题图是斯普鲁恩斯级开启该系统时的尾流状态。> 佩里级的这两套系统组成,上为Masker,下为PrairiePrairie是propeller air-induced emission(螺旋桨空气诱导排放)系统的缩写,安装在螺旋桨附近或者螺旋桨桨叶边缘,通过小孔排出压缩空气产生气幕包裹住螺旋桨和尾流。螺旋桨产生的噪音主要来自于空泡效应,即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背部压力降低小于该深度水的饱和蒸汽压,令海水气化形成大量气泡,当离开低压区后气泡将塌陷破裂发出巨大的噪音。如果从螺旋桨后缘释放一定的气泡,它们将填充海水气化后留下的真空,使空化气泡随着负压面积最小化而更缓慢地塌陷,减小噪音。每具螺旋桨都有自己的供气系统,从发动机引出高温燃气,通过减压阀将引气压力从250psig降低到75psig,在经过冷却器使用消防总管系统中的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将气温降低到200度以下,然后通过流量计沿着推进轴到达轮毂,最后从叶片边缘小孔喷出。> 伯克级“丘吉尔”号的螺旋桨测试Prairie系统的场景,螺旋桨外缘正在喷水泡第二部分是舰体中部轮机舱附近的Masker系统,通常为舰体外部的两条打小孔的排放带,喷出压缩空气形成气幕包裹住舰体。其工作原理是舰体机械噪音的声波遇到声阻抗完全不同的材料时不会穿透而会被反射回去。介质中的声速取决于材料的刚度除以其密度的平方根,气幕中气泡的密度和水相似,但刚度和空气相同,其声阻抗和海水相差很大,结果是声波穿透气幕时的速度比海水慢10倍,比空气中的声速慢3倍,艇体机械噪声遇到气幕后会被反射回舰体并最终消散。可以做个实验来观察这个现象,两个玻璃杯一个装满纯水,一个装满冒气泡的碳酸水,敲击玻璃壁时纯水被子的声音很清脆,碳酸水杯则比较沉闷。Prairie-Masker系统装备于佩里级、斯普鲁恩斯级、伯克级和提康德罗加级,60年代还安装在部分古比鱼III级之后的柴电潜艇上。对潜艇来说这套系统需要大量空气,只有柴电潜艇处于通气管状态开启柴油发动机时才能工作。而核潜艇除了进出港基本处于水下状态,无法使用,不具实用性。
来聊一聊土耳其的TF“可汗”五代战斗机。该项目的起动时间早在2010年12月15日,土耳其国防工业执行委员会决定设计建造下一代空优战斗机TF-X,用于取代F-16,和F-35搭配服役。2011年土耳其国防工业局和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AI)签署了为期2年的概念开发协议,简氏对此的评价是“极其雄心勃勃”。2013年TAI曾经和萨博接触并签署了协议,萨博将为TF-X提供技术设计支持,但后来该计划被放弃,土方表示TF-X将是完全独立的国产平台,不会和瑞典、韩国、巴西或者印尼联合研制。2015年TAI公布了3种构型方案:FX-1采用双发类似F-22,FX-5为单发类似F-16,FX-6单发鸭翼类似鹰狮,最终决定采用双发的FX-1构型。2015年3月土耳其国防部开始招标,拨款11.8亿美元。当年12月,国防工业局宣布选择BAE系统公司协助设计,罗罗也提出转让EJ200涡扇发动机(台风战斗机动力)技术,联合开发适配TF-X的改进型。2017年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问土耳其期间,BAE系统公司和TAI签署了价值1亿英镑的工程援助协议,英国政府向相关防务公司颁发了出口许可证。发动机的竞争对手一共有3个,除了罗罗/土耳其Kale集团的合资公司,另两家分别是TAI/SSTEK/BMC的合资公司以及通用电气在土耳其的合作伙伴TEI发动机工业公司。2018年10月土耳其航空发动机公司确认在本土发动机成熟之前,TF-X的早期批次将采用在土耳其组装的通用电气F110涡扇发动机(F-15E/F-16的动力)。因为土耳其政府和罗罗之间就知识产权谈判陷入僵局,土耳其方面坚持发动机必须在本土生产且拥有知识产权。2018年俄罗斯国有防务公司Rostec表示有意加入TF-X项目,联合发动机公司也愿意提供发动机技术。201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展出了国家战斗机(MMU)全尺寸模型,此时土耳其因为坚持采购俄制S-400防空系统被踢出了F-35计划,采购更多F-16的请求也被美国拒绝,希望购买台风战斗机又遭到德国阻止,FT-X成了老旧的F-4E唯一的替代机型。同年8月27日,埃尔多安在莫斯科航展上由普京陪同参观了苏-57,虽然TF-X的设计由英国人主导,在原型机上仍然能看到些苏-57的影子。飞机设计的正式启动在2018年底,2022年底完成系统功能审查和需求审查后结束了初步设计。首架原型机的制造从2021年11月开始,在2022年底前完成了2万个零部件的准备。原计划2025年才完成首机制造及首飞,但后来整个项目速度加快了很多。首机于2023年3月17日下线在安卡拉工厂进行了滑跑测试,5月1日公开展出并命名为“Kaan - 可汗”。首飞多次推迟后终于在今年2月21日由F-16D伴飞进行了首飞,持续时间13分钟,高度2400米,速度230节。TAI的CEO表示将生产3架预生产原型机,到2028年向土耳其空军交付20架Block10,2029年起每月交付2架,总产量250架,单价将超过1亿美元。2021年6月土耳其空军公布过TF-X的最低能力要求,包括超音速巡航、足够大的作战半径、先进的内置多光谱传感器、隐身性、传感器自主与融合、改进型数据链与网络战能力、高精度防区外武器。从原型机的外形看能找到很多飞机的影子:正面和F-22非常接近,包括带附面层隔板和大幅度弯曲的加莱特进气道以及如同鹅鼻一样隆起的座舱。“可汗”在机头上下都安装了多面体光学整流罩,可能分别集成了IRST和EOTS,而2019年巴黎航展的模型上还没有这两个设备。但是在首飞时这两个整流罩又都被临时移除了。土耳其本土的ASELSAN公司正在开发有源相控阵雷达,计划采用氮化镓技术。机腹和发动机舱的布局则颇有点苏-57的风格,采用宽间距发动机布局以让出中央弹舱的位置。四个襟副翼动作筒的整流罩尺寸很大且和中轴线呈一定角度,这个设计和歼-20的整流罩如出一辙。从侧面看“可汗”的座舱盖采用了和歼-20一样的内置加强框,但像F-35那样朝前开盖,而巴黎航展模型的座舱盖是类似F-16的无框设计。驾驶舱后面的背脊隆起幅度很高,后向观察视野不佳,但是座舱盖的前向和侧向视野很好,似乎暗示更注重对地攻击。仍然使用加莱特进气道说明BAE系统公司也还没完全掌握DSI进气道,或者不愿意向土耳其提供相关技术。机身上的各种口盖和开缝虽然也做了锯齿处理,但锯齿很大而且缝隙明显,隐身处理显得有点漫不经心。进气道后上方的机体上表面延伸出去形成一个小凸角,向后延伸的折线可以看作是一个尺寸非常小的边条,这个凸角也作为涡流发生器。五面体机头、翼身融合、棱线等五代机标配的隐身与空气动力学设计在前机身基本都能看到。机身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轻质碳复合热塑性材料制造,TAI为洛马生产F-35机身,具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主翼采用了全宽度的前缘襟翼,襟、副翼的尺寸也相当大。但是到了后机身似乎又回到了四代机,发动机舱及垂尾和F-18非常像。发动机舱就是简单的两个圆筒形,没有过多的气动或者隐身修型,只在尾喷口外罩边缘做了锯齿。垂尾面积和弦长都很大,方向舵的面积几乎占到一半,似乎是不想让垂尾过于高大,又必须在大仰角状态产生足够的航向安定性和控制力(让我想到F-111的垂尾)。全动平尾的安装方式照抄F-35,两个尾撑布置在发动机尾喷管外侧,间距非常大,向后伸出很多以增大俯仰力矩,缩短实际机体长度,但没有使用柔性蒙皮包覆接缝。总体上看TF“可汗”像一架匆匆完成了一半的五代机,前半球的隐身性、空气动力学特性都基本达到五代机标准,后半机身的处理则差强人意,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诱导阻力。以土耳其的航空工业实力在BAE的帮助下设计制造出这么一架五代机已属不易,土耳其缺乏风洞和超级计算机等航空工业的先进基础设施,这些项目都是在英国或者美国完成的,TAI能把各国的设计、设备、软硬件集成在一起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实现首飞,而且采用武器全内置设计,已经超过了韩国、印度、日本、伊朗等其它致力于五代机研发的国家。不过土耳其还面临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疫情后土耳其里拉严重贬值,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主要设备或者零部件均需要进口的“可汗”所需资金很可能让土耳其无法承受。
多碎片内容,欢迎加入每日更新的知识星球 - 《大鱼鉴水》,第一时间解读、探讨环球军事突发事件,分享解答军事知识。
受好友之托,做一个军事图书的优惠广告:张明德著“美国海军装备”系列,一套全方位了解美国舰艇的好书,极具参考价值。这套书官方定价6册576元,在本号下单友情价6册全套359元!现在购买仅62折,还赠送《现代舰船》提供的中国海军装备精美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