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碎片,写一写回国参观的几个与军事有关的地方。因为8月底又出去玩了五天,只能推迟到9月发了,而且因为篇幅很长图特别多,得分上下篇。
江南长兴
回国的航班从南向北飞越浦东外海时我就预感,今天从北侧进近能有机会看到江南长兴厂区。天气并不好,云层低垂,在云雾里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搞清楚飞机的位置。
忽然间舷窗下出现了长江口的百舸争流,正向北飞跃一个岛,并绕着它的北岸持续向左转。从形状和位置判断这是横沙岛,那么再过几分钟应该就能转到长兴岛上空,肾上腺瞬间就飙升起来。
果然机翼下出现了船只较少的长江北槽,然后绕着一条汊港继续缓慢左转,右侧就是长兴岛了。不过这节骨眼上飞机又钻入了云层中,四下一片混沌。不知过了多久(其实都不到一分钟),正担心错过,飞机穿云而出,从江南厂区的正头顶飞过。赫然看到港池里的一艘052D,就是之前“福建”舰停靠的那个舾装码头。从左到右,一个个港池一个个厂区依次呈现在眼前,很快看到了一艘075和一艘054A,接着是干船坞中万众瞩目的076(具体分析以后再说)和3艘054A。
真没想到写了这么多国产军舰的文章,第一次亲眼见到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角度,而且如此集中。只可惜出云的时间还是稍晚了一点,而且位置略偏北,不然应该还能看到下水港池里的一堆055和052D;也可惜“福建”舰这会正在渤海试航,不然能够一网打尽。无论如何回国的飞机都还没降落就已经收获了一份大礼,完全出乎意料,太值了。
> 我搭乘的航班从浦东机场北侧进近的实际航迹
青岛海军博物馆
海军博物馆是回国第一大目标,海博的第一大目标就是“长征一号”攻击核潜艇。世界上仅有4艘退役核潜艇可供上艇参观,另3艘分别是美国新伦敦的“鹦鹉螺”号(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英国德文波特的“勇敢”号(丘吉尔级攻击核潜艇)和法国瑟堡的“可畏”号(法国第一艘核潜艇、4艘中唯一的战略核潜艇) - 争取有生之年全部打卡!
海军博物馆位于青岛市中心,被著名的栈桥和小青岛环抱,坐地铁3号线或4号线到人民会堂站下,沿莱阳路往南走500米即到,交通很方便。
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但是需要通过海军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提前实名制预约7日内的门票。核潜艇作为特别项目需要在“活动预约”栏下另行预约(门票和核潜艇票都要预约),每天10场,从9点半开始每半小时一场,每场也就2、30个名额,非常抢手,而且每周一闭馆,每天下午5点开放第二天的抢票。我事先抢到了在青岛那周核潜艇参观预约最后2个名额中的1个,为此还调整了在青岛的其它行程。
去海博那天烈日当空,进大门广场时预约时间已经快到了,一路小跑穿过主楼来到码头边上,刚好赶上登艇时间。
“长征一号”也就是401艇,水上排水量4500吨,水下排水量5000吨,是海博吨位最大的一艘舰艇。它于1966年开始设计,1968年开工建造,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命名并入役。
作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它诞生于特殊年代,外部被切断了技术援助,内部工业基础薄弱,因此主要解决有无问题,噪音过大、武器系统不完善。091型前两艇在80年代末升级改装之前并没有多少战斗力,401艇于2000年退役,2016年进驻海博,2017年对公众开放。讲解员把我们这场的游客带到登艇舷梯旁,介绍了注意事项,尤其是不能拍照,然后大家依次从艇艏狭小的舱口爬进潜艇。讲解员并没有一同下来,在艇内各舱有录音讲解。在艇内都没拍照,只能简单口述一下过程。“长征一号”目前开放的是内部中层的鱼雷舱、指挥舱、前辅机舱、反应堆舱、后辅机舱、主机舱和艉舱,从前往后单向前进,由艉部舱口出艇。和印象中潜艇内狭小幽闭的感觉不同,进入的第一个舱室鱼雷舱内部空间相当宽大,因为它是贯穿上、中两层的全艇最大舱室,而且鱼雷架都空着,涂装比较有中国特色(下图来自网上的官方采访)。鱼雷舱一侧是会议室兼手术室,穿过圆形的水密门就进入指挥舱,但是只能看到位于中层的艇长室、机要室等舱室,真正指挥航行作战的上层指挥室没有开放,也就看不到潜望镜、海图桌等关键部位。指挥舱侧面布满了各种管路、阀门和仪表,很有蒸汽朋克风格。之后的前后辅机舱、主机舱都大同小异,除了各类机电设备还见缝插针地布置了厨房、冷库、仓库和艇员住舱。以今天的标准看作为大国重器的核潜艇艇员住宿条件也只能以简陋来形容,不过在7、80年代这可以算是全海军舰艇的最高标准了。反应堆舱基本是全封闭的,什么都看不到,只留了一条走廊供人通过。当然“长征一号”早在十年前就完成了彻底的去核化处理,反应堆已经拆卸。
最后的艉舱配备有应急发电机,保证潜艇在主动力装置失效时仍具备基本的水下航行能力。从艉舱爬出艇外,回到碧海蓝天之中,全程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不少核潜艇的关键设备也看不到,不过能登上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还是一尝夙愿了。在码头上从艇艉往艇艏方向走,得以仔细观察091型的外观细节。海博对401艇的保养还是相当细致的,服役30年,退役24年,现在的状态甚至比服役时还要好。离开码头的时候请讲解员小姐姐帮我拍了张潜艇合影照,再绕到艇艏和左侧拍了几张,非常圆满。在“长征一号”左侧共用一个码头的是另一艘功勋潜艇“长城200号”,对中国国防来说它的历史功绩更大,因为作为很长时间里中国唯一一艘潜射弹道导弹试验艇,两代导弹巨浪1和巨浪2都是在该艇上完成主要发射实验的。正是它于1982年10月12日成功发射了巨浪-1,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长城200号”是以苏联提供的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技术资料为基础设计建造的031型,仅此一艘,水下满载排水量2950吨。1964年9月下水,2013年年初退出现役,将导弹试验艇的重任交给了2012年服役的后继艇32型,一共服役了48年。和旁边的“长征一号”相比排水量轻了2千吨,体型也小了很多,尤其是鲸型艇艏和罕见的三轴三桨艇艉还保留着非常浓厚的二战潜艇风格。硕大的围壳上开有非常多的流水孔,从中可以看到整个围壳后半部几乎都是空的,内部安装了一具尺寸巨大的导弹发射筒。左侧105号“济南”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051型驱逐舰首舰,1971年12月31日服役,2007年11月退役。其研制的首要任务是为东风-5全程发射试验测量船队提供护航警戒,其次是夺取黄海制海权,保护弹道导弹潜艇前出发射阵位。1986-87年“济南”舰作为试验平台加装了直升飞机系统,配备双机库,成为中国第一艘搭载直升机的驱逐舰,也是17艘051系列中唯一拥有直升机的一艘,在很长时间内头顶“中华第一舰”的光环。> 法国原装“鱼叉”助降系统, 在1987年完成首次直升机降落试验“济南”舰长期担负各类试验任务,先后完成过2200多项装备试制和定型试验,包括双130舰炮、海鹰-2反舰导弹、火控雷达等,直-9的首次着舰试验就是在“济南”舰上完成的,还曾短期在直升机甲板上加装过海红旗-7导弹发射装置以验证舰载防空导弹系统,为051型后续的改进量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舰艏130毫米主炮和舰桥,顶部是架顶棚的开敞式指挥台76式双联装130毫米舰炮和66式海岸炮一样发展自1959年随《二四协定》引进的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SM-2-1型舰炮,但取消了炮塔上的火控雷达,而后者的技术来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德国海军装备的SKC/33型105毫米高射炮。76式舰炮最初采用数字式指挥仪,改进后采用了多微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保留了人工操炮能力。> 炮塔后部是开敞式的,在海上时用帆布罩住,笼式炮架结构有很明显的德式风格> 三联装海鹰-1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码头右侧的531号“鹰潭”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053K型护卫舰,在1991年051型“开封”号加装法制海响尾蛇舰空导弹前它是整个中国海军唯一一艘配备舰空导弹的军舰。2号舰一直等不到相关设备,交付海军后并没有形成战斗力。
053K的满载排水量只有1940吨,比051轻1600吨,但它的主桅更加高大,上面安装了381型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在当时也是海军独一份的高端装备。但现实中该型雷达对海面杂波的抗干扰能力较差,令红旗-61B对抗低空目标的作战效能很低。“鹰潭”舰配备了当时新研制的79式双联装100毫米舰炮和76式双联装37毫米高炮,它们也是后来大批服役的053H型的通用装备。红旗-61B是在陆基红旗-61地空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共备弹24枚。它采用开敞式发射滑轨,暴露在高湿度高盐度的海洋环境下可靠性不高。其射程只有18公里,射高1.2万米,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鹰潭”舰的防空能力并不强,但是作为防空实验舰为其后中国海军防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还是海军极少数参加过实战的护卫舰以上大舰之一,在1988年爆发的赤瓜礁海战中击伤越南505号登陆舰、击沉604号武装运输船。海战中该舰主炮火控雷达因火炮射击震动受损,全舰共发生数十起故障,可靠性并不好。据海战指挥员陈伟文和“鹰潭”舰政委徐友法回忆,当时并未携带红旗-61B实弹参战,只有教练弹,但确实对临空的越南苏-22起到了威慑作用。
在三号码头上停泊的是老四大金刚之首“鞍山”舰和毛主席视察长江时的座舰“长江”舰。“鞍山”舰原是二战时期苏联太平洋舰队旗舰,1970年加装了2座双联装上游-1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在051型服役前是海军的头号主力舰。“鞍山”舰的舰艉形式很特别,方艉带有一定的内倾,上面布置了布雷滑轨和深弹发射炮,舰艉的鲜红国徽非常引人注目,在中国海军的舰艇中独树一帜,是老四大金刚独有的荣誉。“长江”舰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仅460吨的浅水炮舰,由江南造船厂在1930年建造,曾担任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旗舰,1949年11月在重庆起义加入人民海军。1953年2月毛主席登舰视察,并随舰航行四天三夜。这是他首次视察人民海军军舰,也是唯一一次乘坐军舰航行,期间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趟伟大的航程也成为新中国海军建设的历史起点。离开码头回到岸上,走马观花看了海军航空兵展区,第一次见到飞豹、歼-8的实机,还有著名战斗英雄舒积成的座机。> 舒积成在1.2万米高空击落对岸RB-57侦察机的歼-5座机,他日后还驾驶歼-6两次击落美国“火蜂”无人机(看到网上有军迷考证该机的机号存疑)。> 1955年引进的6架别-6水上飞机之一,国内称为青六型旁边的两栖车辆场地展示了各型两栖车辆,从T-34到最新的05两栖车族。> T-34-85
> 63A式水陆坦克,艉部加挂了商用舷外机以提高航速海博主楼的室内展厅藏品非常丰富,篇幅关系不一一介绍了,发几个我比较感兴趣的装备。> 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
> 霹雳-2乙(前)和霹雳-11(后)空空导弹
之前写过响尾蛇导弹(参见“响尾蛇”导弹家族(2) - 诞生),特别注意了国产仿制型的陀螺舵,发现和原版不一样。响尾蛇的陀螺舵安装轴是倾斜的,左右偏转的幅度更大,尾翼的厚度也较大,每个齿的横截面是梯形的,迎风面积更大。在苏联仿制的AA-2和我国的霹雳-2上,安装轴是垂直的,取消了2片内八字的导流片,每个齿的横截面是简单的矩形,尾端的固定装置结构也不同。这样的设计可能是为了降低流场的复杂性,同时简化制造工艺,不过抑制滚转的效率会低一些。
> 法国原装海响尾蛇导弹
> 仿制的国产海红旗-7
> 鹰击-12A模型
> 鹰击-18A模型,顶部整流罩后部容纳折叠的弹翼
红色 - 弹药和消防人员
绿色 - 起降作业人员
紫色 - 油料人员(和美国海军相同)
蓝色 - 调运与保障人员
黄色 - 指挥引导人员
白色 - 着舰指挥与安全人员
棕色 - 机务人员(和美国海军相同)
> 071型综合登陆舰剖面图,坞舱加上车辆舱几乎占据了全舰长度,内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
> 地下一层大厅用帆布覆盖着的歼-15 552号机,大多数游客都忽略了这个首次进行航母起降的功臣
参观完海军博物馆,最大的感叹就是中国海军最近十年的发展太迅猛了。收藏在馆内的2艘潜艇、105舰和531舰在30年前可是全海军的精华所在,小时候看了十几年舰船知识一直是这几个老面孔。当年面对美国航母、苏联基洛夫级、日本金刚级,中国海军只能以大无畏的勇气去弥补技术上的代差。如今时过境迁,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三艘航母,这个时代的中国军迷太幸福了。
> 1985年11月19日,“重庆”舰近乎悲壮地冲向“伏龙芝”号
明天发下篇,将参观北京航空博物馆、西工大校园、成飞公园、珠海航展场地。
欢迎加入《大鱼鉴水》,第一时间解读、探讨环球军事突发事件,分享解答军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