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五手联弹 奏出村集体经济倍增的“七都乐章”

文摘   2025-01-31 18:01   河北  

如何将乡村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等转化为富民增收的发展优势,是当前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去年4月29日,吴江区七都镇印发《七都镇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方案以强村富民为根本,旨在统筹发挥农村在体制改革、资源整合、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优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村级运行管理,促进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水平有效提高。
方案印发9个月以来,全镇村级经营性收入明显增长,2024年1-12月,七都镇实现经营性收入10286.53万元,同比增长41.26%。
更重要的是,经过努力,七都镇提炼总结出资源盘活型、农业延伸型、农文旅融合型、抱团参股型、社会服务型五种壮大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模式,探索了一条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七都路径”,为各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清晰且多元化的方案选择。
盘活资源,让村级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
冬日的七都镇吴溇村,晒冬是一大特色。
最近一段时间,在吴溇水产交易市场边上一块1000平方米的空地上,退捕渔民们趁着晴好的天气,将腌渍好的鲤鱼、青鱼以及鸡、鸭、鹅等穿绳挂上晾杆,等待晾晒干后销售。
每年,这里会卖出数以万条计的鲤鱼干、青鱼干等各种鱼干。去年,吴溇村最多的一户退捕渔民卖出了3000条青鱼干。
去年10月,吴溇村利用空地特意打造了一个晾晒场,方便退捕渔民集中晾晒,同时还注册了“水韵吴溇”和“古韵吴溇”两个品牌,并统一设计了包装,进一步提升吴溇鱼干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好马需要好鞍配。用村里统一的包装和品牌,就可以免费使用村里的晾晒场,此举既可以增加村级收入,也可以提升吴溇鱼干的附加值,而且这样成片的晾晒场也能成为冬天太湖边的一道风景,吸引游客前来咨询,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吴溇村党委书记顾雪冬说。
从渔文化上做文章,近年来,吴溇村积极盘活各类闲置资源,通过水产交易市场摊位承租权竞价、吴溇老街房屋收储出租等工作,让村级经济年收入从2017年的100余万元提升到2023年的822万元,2024年更是突破1000万元,实现7年增长6倍的“跨越式”发展。
盘活资源,正是七都镇村级经济实现跃升的第一条路径。
七都镇党委副书记金伟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七都镇引导各村全面梳理现有村级资源资产,因地制宜改造、提升老旧经营性物业等可用于经营用途的资源资产,通过鼓励村级自主盘活利用、镇级委托村级代管、村企联合共建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或入股各类经营主体,促进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在七都镇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各村积极响应,纷纷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全力盘活资产资源,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群幸村通过有效整合资源资产,建成稽五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引进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设施,预计每年能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近60万元。
——望湖村托管了七都大道与万宝路交会处一块150亩土地,通过地块整理、初步修建相关水利设施后发包给种植大户,发展现代农业。
——盛庄村深挖闲置土地资源,利用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的优势,成功对接企业,打造蔚来换充电一体站,集体收入有望逐年提高。
做好“农业+”,让乡村产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迎着冬天的暖阳走进费孝通笔下的“江村”——开弦弓村,仿佛踏入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江村文化园、江村文化礼堂、江村Club、亚夫工作站等点位少了往日的喧嚣,静静散发着独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气息。
去年以来,开弦弓村持续深化“中国·江村”品牌,积极探索“农文旅+研学”发展路径。去年5月14日,七都镇倾力打造的“研学江村”小程序正式上线。小程序研学服务内容包括江村介绍、研学预约、研学咨询等板块,可以根据需求定制研学“菜单”,目前共上线了6条研学线路、2个经验交流座谈、6堂特色文化课,可满足不同研学团队的个性化需求。
“这款小程序是我们在分析梳理江村研学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访客研学前、中、后各阶段需求,整合学、食、住、游、购等研学要素所打造的。”开弦弓村党委书记夏志骁说,小程序让江村“农文旅+研学”有了一站式服务总入口,不仅提升了旅游接待水平,也直接带动村级经济的大幅提升。去年,开弦弓村共计接待游客22万人次,村级经营性收入达到800万元,今年更有望突破1000万元。
近年来,开弦弓村积极探索“集体经营+第三方合作”运营模式,引入村民力量、社会资本参与“江村”建设,江村Club、定胜高糕团店等12家市场化运营主体落地生根,提升村级经济。同时,开弦弓村还借助“国家科技小院”、“亚夫工作站”、省市农科院等科研力量,采用“合作社+种植大户+专家”模式种植“江村大米”“越光米”,开发江村风物品牌。
蹚出江村发展新路径,夏志骁信心满满:“2024年到2026年这三年里,开弦弓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实现翻番。”
做好“农业+”文章的,不止开弦弓村。
——陆港村塑造“陆龟蒙渔隐文化村”品牌,打造风物商店、苏茶铺、太湖景观桥等五大重点项目,开发农家乐、采摘园等产业,形成“农事体验+农家乐”的旅游路线,预计每年可增收10万元;
——群幸村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吴江区分公司、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组织开展群幸村大头菜开坛首播,2小时直播700余盒大头菜售罄;
……
通过土地集中流转运行模式,七都镇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同时,引导各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以乡村特色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纽带,旅游产业为引擎,共同绘就“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抱团参股,带动村强民富产业兴
“明年我们就在隐读宴会厅办婚礼。家门口的这间宴会厅,让本村和周边村民办喜事方便多了。”隐读村村民张先生说。
一间宴会厅,不仅让村民饱了口福、享了便利,更让村里多了收入,村级经济增收新引擎正在加速呈现。
从2009年至2012年,隐读村通过盘活存量资源新建标准厂房和宴会厅,实现了经营性收入重大突破,2024年隐读村经营性收入1637万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隐读村打破集体经济单兵作战发展格局,通过整合村级资金、资源抱团发展,带动周边村投资入股。
2019年,隐读村人才公寓项目启动,与七都镇多个行政村抱团投资。该项目总投资近6800万元,规划建设284套公寓房以及17套商铺,形成居民住宅房配套商业店面房的格局。2023年10月,人才公寓开始招租,由隐读村作为运作主体。目前,人才公寓全部出租,为隐读村及抱团的12个村共增加收入约300万元,不仅解决周边企业高端人才的居住需求,也成为村级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
去年,七都各村立足自身实际,聚焦产业发展,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土地、水面、资金入股等模式,联合发展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稳定保值与持续增值,同时促使强村富民与镇域发展协同共进。
——光荣村、联漾村、双塔桥村等8个村抱团投资区级乡村振兴母基金2770万元,通过入股优势项目“借鸡生蛋”的方式,预计每年增收270万元;
——渔村社区结合“上岸”渔民发展需求,牵头组建吴淞源劳务合作社,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日常保洁、河道清洁等劳务服务,目前合作社年营业额300余万元,可为社区年增收40余万元;
……
“七都镇将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三大机遇,致力于实践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理念,积极探寻强村富民的新途径,把资产资源账变成富民增收账,争当乡村振兴新标杆,拼出共同富裕新景象,为吴江乃至苏州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锦绣江南鱼米乡’作出七都贡献。”七都镇党委书记夏国强表示。
来源:苏州日报

END

传递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法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壮大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专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培训和信息化解决方案。

农村集体经济研究
传递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法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壮大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专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培训和信息化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