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四活四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文摘   2025-01-30 18:01   河北  

1月23日一大早,黄梅县黄梅镇观塘岭村村民吴建林又在村里的无花果基地忙碌起来,村里和他一样在基地上班的还有16人。
该村借势高铁新区发展机遇,主动谋划、整合资源,完成电商仓储物流园、爱心超市、商业综合服务楼、无花果、太空莲、新农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劲,联农带农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全年村集体经济产业综合收入达55.58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60万元。
近年来,黄梅县通过用活政策、做活土地、盘活资源、激活产业等举措,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去年,该县367个行政村(社区)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有17个,10万元-50万元的有279个,50万元-100万元的有35个,100万元以上的有36个。
用活政策,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力。该县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支持69个脱贫村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每个脱贫村年均增收约10万元。自2019年以来,整合政策和项目资金共扶持95个村,投入资金4050万元,培植了一批市场前景较好的发展项目,因地制宜扶持试点村发展虾稻、瓜果、油茶、畜禽、蔬菜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引领全县367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做活土地,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行“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将闲置荒地、零散土地向抗风险能力强、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流转,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去年,该县流转耕地面积64万亩。蔡山镇王上屋村通过“小田并大田”改革,整合小田地,消除田埂、沟渠等,清理出土地200亩,村集体年增收近12万元。引进省乡投集团在大河流转土地4000亩,采取“保底租金+收益分红”模式,流转村的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村集体均增收10万元以上。苦竹乡牛牧山村综合服务社,整理流转农田400余亩,通过与乡供销社签订供销订单合同,每户每亩纯收益多增收300元、村集体经济净收益12万元。
盘活资源,深挖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去年以来,该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清理资产资源类合同2839份,追缴资金98.58万元,收回违规发包土地资源551.06亩。指导镇村党组织细致摸排、系统梳理闲置低效的旧村部、旧校舍、旧厂房等资源资产,发展“房东经济”。蔡山镇胡世柏村、胡四房村将村集体沿街铺面出租给企业开办商超、店铺,签订期限租赁合同,企业每年向村集体支付租金14万多元;孔垄镇长湖村改造原村小学建幼儿园出租,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净增收7万元;大河镇永安村通过市场经营主体租赁村闲置用房办民宿,每年净增收3万元。
激活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运行模式,发展股份合作经济,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或参股龙头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增收。五祖镇渡河村组建强村公司,引进经营主体黄梅县渡河福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村党支部+强村公司+市场主体+农户”运营管理模式,打造集非遗研学、果特采摘、田园体验、乡村民宿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每年带动3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增收23万元。(石勋 张敏)
来源:黄冈日报

END

传递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法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壮大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专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培训和信息化解决方案。

农村集体经济研究
传递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法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壮大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专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培训和信息化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