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门罗“看不见的女儿”,竟是现实版苏更生?她为什么直到57岁才说出真相?

文化   2024-07-14 21:56   云南  

最近,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的女儿安德里亚·罗宾·斯金纳(Andrea Robin Skinner)亲手曝光了一段尘封多年的家族丑闻,举世震惊。
安德里亚称,她的继父在她9岁时对她进行了性侵,而她的母亲门罗在知晓此事后,仍然选择和这个男人一起生活。


时间回到1976年,那时门罗结束了她的第一段婚姻,和第二任丈夫拉尔德·弗雷姆林(Gerald Fremlin)在一起。
当时50多岁的弗雷姆林,竟对9岁的安德里亚伸出了罪恶的魔爪。
但继父对安德里亚说,如果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她会伤心而死的。所以安德里亚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母亲。

(从左至右:二女儿珍妮,大女儿希拉,门罗和小女儿安德里亚)
后来,安德里亚看到门罗在她的一篇短篇小说里写了一个被继父性侵后自杀的人物,门罗在小说中对这个人物表达了同情,这让安德里亚觉得,妈妈应该能理解她、帮助她。
1992年,25岁的安德里亚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上说:“16年来,我一直保守着一个可怕的秘密,格里在我9岁时对我实施了性侵……我这辈子都害怕你会为发生的事而责怪我。”
然而门罗后来还是跟继父和好在一起了。门罗的二女儿说:“她(门罗)无法忍受孤独和跟他分离,她告诉我,她不能没有他。”
后来,随着门罗在文坛地位飙升,一家人达成了某种默契,不想让这个秘密摧毁门罗的形象。
门罗有一部短篇小说叫《破坏分子》,写的就是儿童长期遭受性侵犯的经历和心理创伤,小说中有一位带有母亲色彩的成年女性,如何选择了对此视而不见。
对于门罗来说,她的赎罪、反思、自我批判,在文字层面完成了,可是这怎么能与一个生命的真实痛苦相比呢?
无处诉说的安德里亚,后来与家庭决裂了。直到母亲去世之后,她才说出这一切,此时她已经57岁了,她将这个秘密埋藏了整整48年。


门罗的冷漠,让人想到电视剧《玫瑰里的故事》中苏更生的原生家庭。
苏母早年丧夫,为了生计,带着年幼的苏苏下嫁一名男子,谁知苏苏却遭到了继父的侵犯。
当苏苏充满惶恐地向母亲求助时,母亲却质疑她撒谎,狠狠地扇了她一巴掌,还诬赖她勾引继父,说继父是她们两个的救命恩人。
苏苏:为了一口饭,你把你的女儿拿去报答他?
苏母:没有这口饭,你还能活到今天吗?……他好歹看上的是你,他要是被外面的贱货勾搭走了,咱们母女俩怎么活呀?


明明亲女儿被侵犯,为什么当妈的不帮女儿,反而帮那个作恶的男人?
在害怕自己会孤单会被男人抛弃的心态,还有生存压力面前,母爱也会变得稀薄。
安德里亚也觉得,门罗在某种程度上,将她视为了“破坏她婚姻的竞争者”,而不是一个需要妈妈保护的女儿。
为了延续婚姻,门罗完全忽视了女儿。
门罗和苏更生的故事,是极端的例子,但在更多的家庭中,“看不见孩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些父母会觉得,我们已经尽我们所能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有什么对不起孩子的呢?
其实很多父母只是在生活方面把孩子照顾得很好,但在情感方面“看不见”孩子,可能孩子在外面遇到了人际关系、情感方面的困惑,但父母觉得孩子只是个小孩,吃饱喝足就该无忧无虑的。
林奕含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就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便有这样的描述:
父母给了思琪最好的物质环境,给了她最顶尖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为了思琪的考试,请到了台北最出名的国文老师来辅导。
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遭到李国华侵害后的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家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性教育。”
妈妈诧异地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思琪也曾经试探着跟妈妈说:“我们学校一个女生跟老师在一起”,妈妈回答:“小小年纪就这么骚?”
……
从始至终,妈妈都觉得女儿过得很富足,但没有察觉女儿在经历怎样的煎熬。
当孩子面对伤害的时候,父母沉默和不作为,往往会成为压倒受害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女性虽然在不缺钱的家庭中长大,但还是遇到了渣男,别人稍微对你好一点就爱上他,都是因为小时候太缺爱了。
得不到关注的孩子,往往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每一个孩子,都忠于父母,就像门罗的女儿安德里亚,忍了大半辈子,直到母亲去世才把这件事说出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忠于父母,不敢比父母幸福,惩罚自己
比如父母吃过很多苦,孩子就会在心里烙下这样的话语:幸福是无法持久的,与其拥有之后又失去、受伤,倒还不如不行动,不去追求幸福。
看着不幸福的父母,孩子会认为:妈妈好可怜,我怎么可以过得比妈妈幸福呢?还是不要好了。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对父母效忠”,一旦拥有了父母所没有的,就会感到惴惴不安。而勇敢地与父母进行分离,才是孩子迈向自我成长的道路。
《玫瑰的故事》中的苏苏跟母亲彻底划清了界线,“你可以住在我父亲留下的房子里,但我不会再叫你一声妈”,当苏苏拿回了自己生命的主动权,她才开始真正疗愈自己的生命。


教给你一个疗愈与父母关系的方法:
闭上眼睛深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和“自己”,想象父母站在你面前,对父母说:
爸爸,妈妈,如果我变得比你们还幸福,你们能接受吗?
爸爸,妈妈,如果我赚得比你们还轻松,你们能接受吗?
爸爸,妈妈,如果我能轻易得到别人的爱,你们能接受吗?
这时,你想象中的父母,是怎样的表情呢?
再对父母说:
爸爸,妈妈,你们是最适合我的父母,我身为你们的孩子,尊重你们的人生,我也尊重自己的人生。
告诉自己,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对父母的人生献上最大的敬意,并把自己活出来。



孙琬童
每天一张小小画,一点读书小心得,和你分享生命的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