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想要像奥运冠军一样“跨越不可能”?可以试试这本超级畅销书中的日程表

文化   2024-08-12 21:48   云南  

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运动员们上演了一幕幕“跨越不可能”的故事。
22岁的郑钦文拿下了中国网球首枚女单金牌。要知道在3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郑钦文才刚挤进世界前300名,这几年,她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攀升,击败了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
20岁的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突破了男子1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突破。
从谷爱凌到江旻憓,运动场上也不乏学霸型的文武双全的选手,他们又能拿冠军,又能考进世界名校。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能突破极限,跨越不可能?他们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才吗?
纽约时报的畅销书《跨越不可能》则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超越不可能”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巅峰表现是有“套路”的。
《跨越不可能》这本书的作者曾经是采访极限运动的记者,为了能深入了解极限运动,他亲自参与其中,挑战身体极限,多次受伤。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再加上对很多运动员、脑科学专家的采访,作者总结出了人人可以实践的“跨越不可能”的方法:
要想挑战不可能,最重要的是串联起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和心流这四件事。
当一个人能够处于心流的状态之下,去学习和创造,并且内心有一个强大的动机让他能够持之以恒,就能实现各种各样不可能的事情。


1、动机:“内驱力”远比“外驱力”重要
我们过去总是以为,要改变自己就要艰苦奋斗、咬牙坚持,但科学家发现,这些都比不过“发自内心的渴望”
我们应该先有动机,然后再给自己设定目标。这个“动机”应该是来自于内在的,比如好奇心、激情、意义感和使命感,而不是外在的金钱、名利等。
郑钦文赛后接受采访时说,“国家的荣誉超过个人,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名气、奖牌、金钱,这些外在驱动力或许也能支撑一个人走得很远,但只有为国家荣誉而战的这种宏大使命感驱动,才能让运动员突破极限,跨越不可能。

《跨越不可能》的作者给的建议是:写下25件你最好奇的事情,并且用日常生活20%的时间,去探索这些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更要为自己的工作赋予一个宏大的意义,瞄准这个目标,燃烧激情。

2、学习力: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
想要“跨越不可能”,到底应该学习多少知识?答案是:终身学习,永无止境。
终身学习可以使大脑保持敏锐,提高记忆力,防止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还能增强自信,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新的机遇。
作者提出了一个“读五本书击穿一个领域”的学习方法:
第一本书:关于你要学习的领域的最畅销的书,为的是体验和熟悉这个领域。
第二本书:是很受欢迎但专业性更强的书,这是正式学习的基础。
第三本书:比较容易读的半专业的书,此时可以深入了解领域背景和专业术语。
第四本书:这个领域真正难啃的大部头经典著作,啃下这本书,你就基本与主流专家同步了。
第五本书:关于这个领域的前沿讨论,读完这本书,你就掌握了这个领域发展的节奏。

(图源:unsplash)

3、激发并保持创造力
创造力几乎总是在充满激情、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不经意产生,而非刻意求得。
一个激发创造力的好办法,是先提出一个清晰的问题,然后有意识地集中思考一段时间,不要急于想出答案,然后进入问题的“孕育阶段”,把问题交给潜意识,自己可以做一些能带来轻微的身心刺激的事,比如跑步、瑜伽、泡澡,然后好好休息。第二天,重新审视你的问题,此时可以打开一个文档,随意敲下一些文字,意识会给你答案。
日常的感恩练习、正念练习、体育锻炼,还有充足的睡眠,也都是保持创造力所必须的。

(图源:unsplash)

4、心流:“极致成功者”的标配
想要成为“极致成功者”,就要一次次地让自己在工作中进入“心流”。
“心流”这个术语描述的是我们专注于手头的任务时,那种全神贯注的、忘我的甚至感受不到周围一切的状态。你的行动和意识合二为一,自我意识消失,时间似乎静止,类似于佛教徒在冥想时的“入定”,产生了与宇宙合一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会突飞猛进。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在工作和学习中进入“心流”的状态呢?
根据“心流”理论的提出者契克森米哈赖的说法,体验心流需要四个要素:明确的目标、及时反馈、完全专注、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目标一定要具体且专注当下,比如一名作家,最好先试着写出一个精彩绝伦的段落,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求自己妙笔生花写完整整一章。从最基础的挑战开始,一点点加难度,耐心等待,渐入佳境。

(图源:unsplash)

书中还提供了一个“跨越不可能”日程表,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参考:

· 花5分钟列出明确的目标清单
任务排列顺序是,最艰难的(和最有价值的)任务在前,最简单的任务在后。

· 90~120分钟不间断的注意力集中时段
关掉社交媒体,把这些时间花在一天中最重要的任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自己的不断施压,你会养成“勇猛精进”的习惯。

· 每天花5分钟进行感恩练习
每天做感恩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消极偏好。这会改变大脑杏仁核的过滤器,训练大脑学会更多地接受积极的信息。

· 每天花至少20分钟用来放松或冥想
当然你可以投入更长时间,让大脑从难题中抽身出来,也许问题在这个时候自己就解决了。

· 每天花至少20分钟阅读与专业无关的书籍
专业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过于专业,有太多专业知识,你可能会注意不到那些遥远的联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撒一张大网”。

· 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图源:unsplash)

大多数人囿于自身习惯,从未将与生俱来的诸多能力发挥到极致。
从一个小小的动机,一个小小的好奇心开始,不断学习,让它们长大成为引领自己一生的使命,所谓“不可能”就是这样一点点叠加起来的。


孙琬童
每天一张小小画,一点读书小心得,和你分享生命的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