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德国读高中、参加高考,我后悔吗?

文摘   2024-06-10 18:20   荷兰  

讲严肃的事,做有趣的人

| 花恐龙

集感性和理性于一脑的心理治疗师


大家好,我是花恐龙。

20年前,十五岁的我随家人移民德国,在德国读了高中、参加了高考。

这几天,看到国内又迎来了新一年的高考季。其中一些高考前全体学生一起喊楼、祈福的视频,看得我红了眼眶。据说,这是中国学生青春里独有的一份浪漫。

而与此相比,回顾我自己的德国高考,没有这种众志一心的轰轰烈烈,只有平淡到哀伤以及单枪匹马的孤独。

近几年来,我也越来越多地遇到一些高中就来德国念书的中国学生。

虽然没有了从早到晚的作业,没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惊险,但大多数同学跟我当年一样,都多多少少要在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克服课业、文化沟通和个人青春成长方面的各种烦恼。

今天,就跟大家唠叨唠叨我的高中生活和我的高考,给想要出国读高中的同学和家长做份参考,也期待能在经历过留学之苦的朋友间找一份共鸣。

 ▲ 高考喊楼,属于中国青春的独有浪漫

01 每日只上半天课


我时常看到一些在德国的中国妈妈们的网络分享,说娃上了中学以后还是每日只上半天课。一方面感叹德国学业真的轻松,另一方面似乎也担心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够,鸡娃的重任还是落在了家长的身上。
看到这些分享时,我总会忍不住留言告诉她们,我一直到高考都几乎只上半天课。
一是因为,德国学校不是每天都有语数外这些主课。比如,一周只有两天有数学课,每次上两个小时;被我选作副科的化学,也是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小时。
更主要的,是因为没有自修,尤其是不存在什么早自习、晚自习。

学生们早上七点多开始上课,十点钟有20分钟的课间休息,下午一点上完课就可以回家了。高年级随着选课增多,一周一般有两个下午还要上两节课。

那我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了吗?是,但也不是。


02 从数学“学渣”逆袭成“学神”


其实当初决定来德国读高中,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家人看到我初三时已开始不堪学业的重负,成绩节节衰退。所以希望我来德国以后,不需要学那么多。

但非常神奇的是,德国的半天课制度,反而让我前所未有地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当中一部分有我个人自尊心强的性格因素。特别是作为学校里极少数的“外国面孔”,本身就引人注意,我就还是挺在意自己和祖国的颜面的。

另一方面,因为德国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中国的青少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很不一样,在无法融入他们的情况下,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大把的业余时间里除了学习还能干什么。

曾经在中国的班上,我数学倒数,家长给我报了昂贵的补习班都没有长进。来到德国后,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我却突然在自己钻研的过程中,发现了数学的乐趣。

比如,开始学函数时,我突发奇想把所有能想到的函数成像都画了一遍,突然就领悟了函数的基本原理。

从此变成了上课不用听讲、考试前翻翻书就能满分的传奇人物,还给其他同学补课挣了不少零花钱。

虽然很多中国学生也会觉得数学难,但在德国学生中,数学是大家公认的“最讨厌的科目”。

而我自己学着学着,竟然怀恋起原来的中国班上,数学老师每天会在黑板上写一道题。全班谁先解开,就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最先写在题目下面。我突然很想念当时同学们争相解题的浓厚学习气氛。

有一次,我原来的初中好友在长途电话里,告诉了我一道非常有意思的数学悖论。我抓来好几个德国同学,问他们有没有兴趣跟我讨论这道题。

他们无一不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我,反问道:“数学?!不了,谢谢。(Mathe?! Nein, Danke.)”

▲ 网上可以找到无数带有“我恨数学”字样的产品


03 不分文理,没有班级


德国的高中生是没有固定的班级、固定的教室和自己固定的座位的。根据选课的不同,就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教室里上课。

上完课,清空桌面、背起书包、跑到下一个教室,坐在下一个相熟的同学身边。这种形式,已然和大学的教学模式很相近。

大家选课的方向,无法用“文”和“理”这种分类来简单概括。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语言方向和自然科学方向。

语言方向一共要学三门外语。除英语外,一般可选择的有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等。

自然科学方向同样必须学两门外语,但物理、化学、生物的课程更多。

和中国一样,德国高考的最终选科也有地区性差别。我所在的巴登符腾堡州要求比较高,要选6门主科。最终高考时4门笔试,1门口试。

这6门主科,除了语文和数学必选之外,必须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一门外语。除此之外,体育必选,美术和音乐也必选其中一门。

所谓的“必选”,就是所有这些科目的成绩都会计入最终的高考分数。主科和副科的区别,只在于它们在平均分中所占比例不同。

总体来说,跟中国的高考相比,这个制度对全面发展的要求更高,对偏科的容忍度更低。

  ▲ 作者的高考成绩单。在所有科目中,可以任选两门个人学得较好的,使该科目的比重在最后总分中乘以2(见数学和物理)。

04 那些让我差点毕不了业的科目


我最终选择的主科是语文、数学、法语、物理、美术和地理。前4门参加了笔试,地理作为口试。

之所以选法语,是因为德语的学习毁了我的英语,而法语更像是重新开局。

作为一名外国学生,所有科目中最让我害怕的就是社会科学,也就是中国的“文科专业“地史政,还有经济、宗教、伦理等。

这些科目的专业语言对初学德语的我来说,简直是天书。况且,其教学内容跟国内差异尤其大,我很难通过查阅中文资料自己给自己“开小灶“。

最终,我勉强选择了地理作为口语考试,还投机取巧地选择了“中国”这个自选话题做了口语报告(Referat),才逃过一劫。

当然,对于一名外国学生来说,很难觉得不难的就是语文课了。从初中开始,德国语文课的考试形式就只有写作文。也许,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最终都可以通过一篇作文来反映。

教学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每学期读一两本德语名著。考试时就书中的内容写人物分析、议论文等。

  ▲ 高中时的一些德语、法语必读。德国中学没有一本叫《语文》的课本,这些书就是课本。考试内容为针对书中内容写论文,和中国高考作文有相似之处。

我高考的那年,语文课的必读课本来自于词藻古老的席勒(F. Schiller)、一句话能靠从句套从句而写半页纸的克莱斯特(H. v. Kleist)、看懂了字面意思却还是看不懂的卡夫卡(F. Kafka)。心酸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令我头疼的还有,美术课不止考作画,还要考摄影、建模、雕刻等,甚至还是得写论文,分析名人作品。

体育的必考项目之一为12分钟耐力跑,满分成绩大概为2.6公里,1.8公里及格。每次跑完,都要嚎啕大哭。

  ▲ 网上查找的12分跑分数表,可选项目还有更可怕的30分钟跑或12分钟游泳。


05 高考并不是很特殊的“一场考试”

我曾在网上看一位网友调侃说,高中时他有天出门晚了,对他一直不够关心的爸爸问他,“起这么晚,今天去哪里玩?”他爸爸不知道的是,他那天高考。

回顾我参加高考的那天,也类似是这么个感觉,就是稍微不同但又很平凡的一天。

这是因为,德国高考的最终成绩,是高中最后两年所有科目期中、期末的平均分。所以真正“高考”的那一场考试,从某个角度看,也就是高三的期末考试“而已”。

跟中国一样,这场考试由州里统一出题,考完后被发放到全州由不认识的老师匿名批改。但它在最终的高考分数中所占的比重不到三分之一,所以其实考前就大局已定。

这样的好处,是不存在十年寒窗磨“一剑“、“一考”定输赢,而平均分也确实能更真实地体现一个学生的水平。对于学生来说的“坏处”,就是最后两年的考试场场都重要,延长了疼痛期。

从高考的考场秩序,也可以看出这场考试的平平无奇。

考试一般都在自家学校进行。比如我的母校就把室内体育场腾了出来,所有学生一目了然。都是自家学生,也就不存在忘带准考证、身份证的风险。

  ▲ 德国高中一般会把自家的室内体育场腾出来作为考场

考试的时候可以照常上厕所,可以带饮料和不发出声音的吃的,如葡萄糖、巧克力等,补充能量。

甚至很多年前,还可以考到一半单独出去抽根烟。想抽烟的人多了,就要一个一个排队等待。
还要一提的是,德国的高校和授课老师是没有学生录取率方面的压力的。学生拿到成绩后自己去各个大学网站上申请入学。学生们最终去了哪里,不是学校能管的事情。
很多学生高考后也并不会马上开始上大学,可能去社会上做义工去国外游历、直接开始工作

因为,德国的高考成绩是终生有效的,一个人50岁时还可以拿他当年的高考成绩去申请大学,分数线上甚至可能会有“优惠”。

06 在异国上高中的最大挑战


我个人认为,出国上高中的最大挑战,其实在个人成长方面。

首先,这个时候出国,需要比人生其他任何阶段都更快地掌握语言,因为要跟自己和“同学”的年龄增长赛跑。

如果停课学语言的时间太长,之后就要跟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同学上一个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每差一岁,心智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会相差很多。

如果学语言的时间过短,又很难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我只学了半年德语就进入了文理高中,之后就再没有机会专心学德语了,因为德语成了掌握其他知识的工具。这导致我虽然词汇量大、沟通能力强,但至今会犯一些语法错误。

而且,青春期本来就是一个人在儿童到成人的过渡中,建立和重组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离开亲朋好友,去接触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世界周围的人都不懂,心理架构很容易断裂崩塌。

我很多年都生活在一种疏离感和失控感之中。就好像在一个充满陌生人的世界里过着他人的生活,每天身边都在发生着那么多不可预测、无从理解的事情。

所以,我对学习的专注,也许只是在当时的生活中抓住了一个我唯一可以把握的东西。

结语

关于“来德国上高中我是否后悔”这个问题,我其实没有答案。但我时常感觉,好像青春里缺了很大一块什么东西。

作为一个“跨文化”环境下长大的人,因为自己和身边大多数中国人、德国人都不太一样的成长经历,我至今很难交到知心好友。很多时候很多人只能接触和理解我的某一部分, 而我很难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

我很庆幸自己得到了很多德国老师的热心帮助和心理辅导。她们会带我一起去度假,帮我申请竞赛和特别奖项。甚至给我满是语言错误的德语作文打出比德国同学更高的分数,因为内容“不错”,而德语不是我的母语,“这不是我的错”。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勉强克服了成长中的挑战,也最终考上了德国顶尖大学的热门专业,算是学有所成。

但我还是感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在自己的路上都是没有捷径的。不管家庭和环境可以提供的资源有多少,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去经历我们独有的人生,也没有哪个人生没有遗憾。

而“经历”,其实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自己能从经历中获得什么经验。

我认为,这是唯一可以让坎坷挫折和苦痛变得有价值的生活态度。只有自己认真地去消化了,才能把经历变成自己的资源。

最后,不管现在处在哪个人生阶段、走着哪条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路的人,我都祝愿你们能够从自己的经验中有所获得,期待明天。

作者:花恐龙

编辑:非严肃De说团队


END

你的转发,标星,点赞和点“在看”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加入读者群深度交流,有机会参加线上活动!

上方扫码,备注:入群


👇 猜你喜欢👇

15岁逃离“鸡娃”移民德国后,我被要求做个“叛逆”的孩子


参观德国天才学校,与校长和华裔孩子面谈之后的几点感悟

欢迎转发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非严肃De说
坐标德国的跨文化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