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AP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升高,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收集临床肿瘤样本,作者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了CD2AP在胶质母细胞瘤中明显激活(图1.2)。
CD2AP过表达促进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行为
图2.1 CD2AP过表达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行为。(A)Western blot证实CD2AP过表达成功;稳定过表达CD2AP的GBM细胞系进行细胞克隆形成(B)、细胞增殖(C、D)、细胞迁移(E)和细胞侵袭(F)实验。
图2.2 CD2AP促进胶质母细胞瘤成瘤。(A)裸鼠颅内注入CD2AP过表达的U87MG细胞,将近1个月核磁扫描检测成瘤情况。红色圆圈表示肿瘤轮廓;(B)根据小鼠存活时间描绘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CD2AP通过TRIM5激活NF-κB信号通路
图3.1 CD2AP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母细胞瘤。(A-C)利用CGGA和TCGA数据库进行GSEA分析。
图3.2 CD2AP通过与TRIM5相互作用激活NF-κB信号。(A)IP质谱结果与NF-κB基因集进行韦恩图分析;BiFC实验(B)和内源性Co-IP实验(C、D)检测CD2AP与TRIM5相互作用;(E)CD2AP过表达后下调TRIM5进行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CD2AP参与胶质母细胞瘤对替莫唑胺(TMZ)的耐药
图4 CD2AP促进GBM细胞对替莫唑胺的耐药。(A、D)不同浓度梯度的TMZ处理CD2AP过表达的GBM细胞系,CCK8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B、C、E和F)流式凋亡试分析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
通讯作者简介
王占祥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从事临床医学研究与疾病救治工作近40年,曾留学日本,多次到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学术机构进行交流访问,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归国人员,福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入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厦门市重点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厦门市杰出科技人才,厦门市领军人才,首届厦门市医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厦门市脑科中心学科带头人;2022年被评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厦门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
识别二维码,前往王占祥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张云武 教授
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细胞与分子致病机制及药物研发,并研究AD与ASD之间的内在分子相关性。已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包括Neuron、Biological Psychiatry、PNAS、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等;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简介重点项目和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及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
第一作者简介
张良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住院医师
主要从事脑胶质瘤相关课题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Death & Disease杂志发表研究性论文,同时参与Cell Death Discovery、Zoological Research及其他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话题圈子”重磅上线,这里有各种专业问题及权威解答,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