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9)

文摘   健康   2024-12-26 08:07   美国  

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第9章的译文(29)

前记: 目前国际上关于狂犬病研究最权威最全面的大型学术专著是《狂犬病的科学基础和管控(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简称《狂犬病(RABIES)》。该书最新版(第4版)已于2020年5月面世。该书共有22章,其中第9章是狂犬病的发病机理(Pathogenesis》。现将此章的内容全文翻译成中文供参考。

9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Pathogenesis)(29)

9. 狂犬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Brain dysfunction in rabies)(11)

9.9 行为改变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Bases for behavioral changes)  

目前尚未充分阐明患有狂犬病动物的行为改变的神经解剖学基础。脑干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感染和功能障碍被怀疑在行为改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警觉性提高、自然胆怯的丧失、异常的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Johnson, 1971)。然而,在这些模型中进行的实验性狂犬病研究并未特别有助于揭示行为改变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因为这些变化在啮齿动物模型中并不常见,而且经外周途径接种后,海马的感染实际上发生在相对较晚的阶段(Jackson & Reimer, 1989)。

攻击性行为的神经机制尚未完全理解。攻击性行为与大脑中多个区域的损伤有关,包括后嗅球(posterior olfactory bulbs)、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和隔区(septal area)(Isaacson, 1989)。进攻性行为通常是冲动的、看似无端的,与人类和动物研究中较低的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活性以及较高的睾酮水平有关(Kalin, 1999)。在大多数狂犬病毒传播途径中,进攻性行为对于通过咬伤将病毒水平横向传播到其他宿主至关重要。狂犬病早期选择性的脑干感染可允许病毒向唾液腺进行离心式扩散,并使位于中缝核(raphe nuclei)的血清素系统参与其中,从而导致具有适当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动物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以便通过咬伤成功地进行病毒传播。在自然的狂犬病模型中,很少有研究显示动物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在现有的最佳研究中,用家犬狂犬病毒(RABV)分离株对条纹臭鼬进行外周接种后,将它们与感染CVS的臭鼬进行了比较(Smart & Charlton, 1992)。街毒株感染的臭鼬在笼子里看到棍子时表现出攻击性反应,而CVS感染的臭鼬则没有表现出这种行为。在狂犬病毒街毒株感染的臭鼬的中脑中缝核(raphe nuclei)、红核(red nucleus)、迷走神经vagus背侧运动核(dorsal motor nucleus)和舌下核(hypoglossal nucleus)中发现了大量累积的病毒抗原,但CVS感染的臭鼬中未发现此类现象。然而,脑干( brainstem中缝核(raphe nuclei的血清素神经传递功能受损可能解释狂犬病毒自然宿主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Alan C. Jackson., Pathogenesisin: 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 4th edition,

https://shop.elsevier.com/books/rabies/fooks/978-0-12-818705-0 

本公众号相关文章:

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已面世 2020-6-29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 2024-10-27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 2024-10-28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3) 2024-10-30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4) 2024-11-01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5) 2024-11-03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6) 2024-11-05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7) 2024-11-07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8) 2024-11-09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9) 2024-11-11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0) 2024-11-13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1) 2024-11-15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2) 2024-11-17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3) 2024-11-22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4) 2024-11-23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5) 2024-11-26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6) 2024-11-28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7) 2024-11-29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8) 2024-12-01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19) 2024-12-03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0) 2024-12-05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1) 2024-12-07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2) 2024-12-11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3) 2024-12-13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4) 2024-12-15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5) 2024-12-17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6) 2024-12-19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7) 2024-12-21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28) 2024-12-23

期推荐

应科学评估蝙蝠狂犬病在中国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版》存在的一个问题 (2023-10-06)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中国官方最新规范背离WHO的规定(2023-10-14)

狂犬病的十日观察法:中国官方最新规范竟只字未提!(2024-05-15)

河南南阳3岁男童被狗咬伤后死亡:专家解读(2024-05-18)

本人作狂犬病咨询的背景和资质

庆贺:科学网博客总排行第9位保持了18个月!

纪念科学网博客点击量超2千万,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11万。

挑战狂犬病的十日观察法:中美顶尖科学家的一次较量与合作

有恐狂经历的记者采访本人后的专题报导

WHO关于狂犬病的主要指导文件全文下载(更新版)

图解: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期到底有多长?

图解狂犬病毒发病机制的动力学

WHO再次明确认定:狂犬病潜伏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如何检测狂犬病抗体?相关基本知识和检测机构推荐

咨询狂犬病问题者可点按下面的“喜欢作者”赞赏然后在留言中提问。       

每次限提一个问题,因为回复限140字。


独轮车上的博导
狂犬病、流感、人类遗传学和社会生物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