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俊随笔 | 千年重阳敬老情

文化   2024-10-11 17:09   内蒙古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展开,诉说着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
而今天,当我们再次踏上重阳之路,这份古老的情感,在尊老爱老的现实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登高望远 情满山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出了重阳登高的千古情怀。古人认为,重阳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相交,是登高望远、祈福避邪的最佳时机。于是,文人墨客、平民百姓,纷纷踏上山巅,俯瞰大地,感受自然之美,寄托人生之思。

时至今日,重阳登高已不再局限于古人诗中的意象,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亲情的连接。每逢重阳,人们携亲带友,一同攀登,不仅是为了赏景,更是为了那份心灵的慰藉。在攀登的过程中,孩子们搀扶着年迈的父母,年轻人与长辈分享着生活的点滴,那份温馨与和谐,正是重阳登高最动人的风景。

登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山川的壮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在重阳的阳光下,我们仿佛能听到岁月的低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而那份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如同山间的清风,温柔地拂过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安详。

赏菊品酒 诗意盎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风光。菊花,以其高洁、坚韧的品质,成为了重阳节的象征。古人赏菊,不仅是为了欣赏其美丽的姿态,更是为了寄托对生命的敬仰与赞美。

如今,赏菊已成为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公园里的菊花展,还是家中的阳台小景,菊花都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赏菊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古人的诗意与情怀,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而饮菊花酒,则是重阳节另一项重要的习俗。古人认为,菊花有清热解毒、明目提神的功效,饮菊花酒可以驱邪避灾、延年益寿。如今,虽然菊花酒已不再是重阳节的必备饮品,但那份对健康的追求与对生命的珍视,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在重阳的午后,泡一壶菊花茶,与亲朋好友一同品茗赏菊,那份诗意与雅致,让人心旷神怡。我们仿佛能听到古人的低吟浅唱,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遍插茱萸 尊老爱老
“茱萸插遍山头绿,醉把茱萸仔细看。”古人认为,茱萸有辟邪驱灾的功效,重阳之日,人们纷纷将茱萸插在门头、窗前,以祈求平安吉祥。而今天,当我们再次提起茱萸,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象征,一种尊老爱老的体现。

在重阳节这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洋溢着浓厚的敬老氛围。人们纷纷回到家中,与长辈共度佳节。孩子们为长辈捶背揉肩,年轻人与长辈促膝长谈,那份亲情的温暖,如同茱萸的芬芳,沁人心脾。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这天,这种美德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我们不仅要为长辈送上物质的关怀,更要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在陪伴中,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如何去爱。

敬老之情 如诗如画

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安详;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份纯真与美好。而尊老爱老,则是重阳节最动人的旋律,它如同一首悠扬的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轻轻吟唱。

在这个重阳节里,让我们再次踏上登高之路,去感受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让我们再次赏菊品茶,去品味那份诗意与雅致;让我们再次插茱萸寄情,去传递那份尊老爱老的深情厚谊。

走在重阳的路上,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古老的诗篇在眼前缓缓展开。它们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将古人的情感与智慧,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而今天,当我们再次品读这些诗篇时,它们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文化的传承。

重阳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与人生的意义。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要为长辈送上祝福与关怀,更要学会珍惜与感恩。因为,正是有了长辈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走在重阳的路上,我仿佛听到了岁月的低语。它告诉我,生命是短暂的,但情感是永恒的。在这个充满爱的节日里,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份关怀与温暖,用爱去传递每一份尊重与敬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重阳节的精神内涵得以传承与发扬,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重阳之韵,不仅在于登高的壮丽、赏菊的雅致、插茱萸的深情,更在于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日里,我们何不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尊老爱老的新篇章。
岁月的长河奔流不息。愿每一个重阳节,都能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愿每一份敬老情,都能成为我们眼里最经典的诗画,绚丽而韵致,恒久而绵长......

10月11日(重阳节)竹园斋-齐贤楼

   相关链接

@王利俊全区高校“话廉润心”征文一等奖作品:让廉洁清风时时吹拂大学校园
@王利俊文论 | 用中华传统廉洁文化涵养当代人的精神境界
@王利俊影评 | 大美中国-亮丽北疆:陈阳与他的全国首部生态题材纪录电影《生命线》
@王利俊观察 | “信仰的力量”主题文艺演出: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和文化盛宴
@内蒙古日报发表王利俊研究文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王利俊文论 |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北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觉
@内蒙古日报发表王利俊张雅晶研究文章《开创北疆文化建设新局面》
@王利俊随笔 | 2024,再度用文字温暖人心
@王利俊随笔 | 生活,简单本真最好!
@王利俊文论 | 内蒙古日报:在文化认同中推进北疆文化建设
@王利俊随笔 | “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深刻的思想洗礼 深厚的文化熏陶 深度的业务提升
@王利俊文论 | 内蒙古日报-论道: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作者简介

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男,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汉语言文学本科、经济学研究生学历,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融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德育工作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北京立德树人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内蒙古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内蒙古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科社学会理事、内蒙古法学会理事、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内蒙古日报等特约通讯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党建思政、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有专著《感动中国的十位成功父母》1部和合著《时尚50年》《21世纪财富转移》等10余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1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7项。系列理论文章和专稿在实践、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教育、内蒙古日报、光明网、新华网等刊发。系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究成果二等奖获得者等。


有大量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等文学作品在乌兰察布日报、呼和浩特晚报(日报)、乌海日报、山丹、草原、这一代、少年文艺(上海)、内蒙古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创文网、华人头条、草原客户端、新华号、微摄等发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收录于《手足情》《塞北热土》《内蒙古改革家风采录》《中国北鏖战》等书。个人文学成果和事迹入选《内蒙古作家大辞典》。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王利俊
在这里,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将本着“以文会友、以诚待友、以情交友”之精神,竭诚与诸位亲友分享个人原创作品的同时,共同开启一段诗意人生...... 这里的文图均为原创作品,如转载刊发,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