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俊随笔 |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光辉篇章

文化   2024-10-20 00:32   内蒙古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70年前的10月19日,那是1950年的深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亲刚刚过完她一周岁生日。当第一支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之时,一个伟大而英勇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传诵至今,历久弥新。
1950年6月,美国乘朝鲜内战之机,悍然出兵朝鲜。美国第7舰队侵驻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不断轰炸中朝边境的中国城镇和乡村,不断炮击中国渔船和商船,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志,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经过2年9个月的殊死战斗,中朝两国军民终于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签订了停战协定。

那是一场世界史上以弱胜强的空前战争,更是一场精神与信念的绝对较量。在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但那段岁月中铸就的精神丰碑,至今仍为中华民族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爱国情怀的炽烈燃烧

走进历史的深处,首先迎面而来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无数勇士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战火之中,每一次冲锋都是对侵略行为的有力回击,每一声呐喊都是对民族尊严的坚决捍卫。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志愿军指战员入朝参战、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全体志愿军指战员的行动准则。
特级英雄杨根思,作为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全排战士多次击退美军进攻。在战斗的最后关头,他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杨根思的事迹,至今仍在我们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他的爱国情怀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当今的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公认的军事大国,我们的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国防建设日新月异。从深海到蓝天,从陆地到太空,处处都有中国军人的身影和足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过去。相反,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争岁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一部在龙源里追歼美军。

英雄主义的壮丽诗篇

如果说爱国主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那么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则是其最动人的篇章。在那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志愿军指战员们以劣势装备与优势之敌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防线,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受命夺取597.9高地。在距敌火力点不足50米处,黄继光和战友被敌人发现,在机枪的扫射下,战友先后牺牲。黄继光拖着伤腿爬向敌人火力点,在地堡前,他将最后一颗手雷扔进地堡,接着奋力一扑,用身体堵住了敌人喷射的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黄继光的事迹,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突击排对2号阵地实施反击,双腿被敌炮弹炸断,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友易才学摧毁3个火力点。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孙占元的事迹,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志愿军指战员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背景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该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赞誉。

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坚守死鹰岭。

乐观主义的坚强底色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还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那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严寒酷暑、物资匮乏等种种困难,志愿军指战员们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他们用幽默和乐观的态度面对战争带来的残酷和艰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士。
在鸡雄山战斗中,一位志愿军英雄率领一个排的战士,抵挡住了美军、南朝鲜军前后12次猛烈进攻,坚守阵地17个昼夜,毙敌300余人。这位英雄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仅自己一人就毙敌50余人。他的乐观和坚韧,成为了战友们心中的灯塔,激励着他们继续战斗。
志愿军指战员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乐观信念。
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学会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战胜困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和风趣度,让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轻松愉快。

1951年1月4日晚,志愿军攻克汉城,冒着炮火渡过汉江。

忠诚使命的不懈追求

除了上述几种精神外,抗美援朝战争中还体现了一种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志愿军指战员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成为了战争胜利的重要支撑。
在上甘岭战役中,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手持一台重机枪,坚守阵地七天七夜,毙敌400余人,击毁敌重机枪一挺,并且奇迹般地用机枪击落敌机一架。这位战士的忠诚和勇敢,成为了战友们心中的榜样。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忠诚于使命、无私奉献于事业,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历史的铭记。
在志愿军的行列中先后涌现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昭示着志愿军指战员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已经不再面临战争的直接威胁,但忠诚和奉献的精神依然不可或缺。无论是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时刻保持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追求卓越、实现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化雪止渴。

国际主义的崇高情怀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们在异国他乡为世界的和平与正义而战,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和赞誉。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坚定立场,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
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在抗美援朝战争夏季反击战役中,他率领侦察班化装奇袭“白虎团”,斩断虎头于金城,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们为了人类的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和赞誉。
志愿军指战员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战争中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停战后积极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维护了中朝人民以及一切被压迫、被奴役人民的独立和自由,推进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


10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火箭军某旅视察。这是习近平在察看装备操作训练情况时,同官兵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抗美援朝精神犹如一座不朽的灯塔,持续照亮着中华民族迈向辉煌的征程。今日,当我们再次凝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心中不仅激荡着对英雄的无限敬仰,更被新时代强军思想的耀眼光芒所启迪。

金秋十月,江淮大地景色宜人,如诗如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10月17日亲临火箭军某旅视察,他强调,必须深入践行新时代强军思想,遵循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精准把握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与作战规律,坚持政治为魂,强化使命担当,脚踏实地,勤勉实干,推动部队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面提升战略威慑与实战能力,坚决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每一项神圣使命。

这支拥有超过50年辉煌历程的战略导弹部队,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沐浴着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光辉,坚定信念,锤炼实战,圆满完成了多项重大任务。在展示部队发展历程与新时代全面建设成就的展板前,习主席细致询问了官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紧备战训练、传承优良传统等情况,字字句句,饱含深情与期望。这既是对军队建设的深邃洞察,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远规划。

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悟,只有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方能锻造出一支听党指挥、战无不胜、作风过硬的钢铁雄师。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英雄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诠释了忠诚与奉献的崇高境界。如今,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的厚重、现实的责任和未来的期许,真正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血脉、付诸行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共同谱写中华民族新的壮丽篇章!

10月19日竹园斋

   相关链接

@王利俊随笔 | 蘑菇云下的辉煌:从两弹一星到星辰大海——写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
@王利俊随笔 | 文运同国运 笔墨绘华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
@王利俊随笔 | 千年重阳敬老情
@王利俊全区高校“话廉润心”征文一等奖作品:让廉洁清风时时吹拂大学校园
@王利俊文论 | 用中华传统廉洁文化涵养当代人的精神境界
@王利俊影评 | 大美中国-亮丽北疆:陈阳与他的全国首部生态题材纪录电影《生命线》
@王利俊观察 | “信仰的力量”主题文艺演出: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和文化盛宴
@内蒙古日报发表王利俊研究文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王利俊文论 |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北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觉
@内蒙古日报发表王利俊张雅晶研究文章《开创北疆文化建设新局面》
@王利俊随笔 | 2024,再度用文字温暖人心
@王利俊随笔 | 生活,简单本真最好!
@王利俊文论 | 内蒙古日报:在文化认同中推进北疆文化建设
@王利俊随笔 | “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深刻的思想洗礼 深厚的文化熏陶 深度的业务提升
@王利俊文论 | 内蒙古日报-论道: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王利俊
在这里,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将本着“以文会友、以诚待友、以情交友”之精神,竭诚与诸位亲友分享个人原创作品的同时,共同开启一段诗意人生...... 这里的文图均为原创作品,如转载刊发,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