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俊荐赏 | 经典油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毛主席

文化   2024-09-09 23:11   内蒙古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宏伟史诗,是气吞山河的壮丽画卷,是慷慨激昂的华彩乐章。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深重劫难,毛泽东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纵身投入革命洪流,担当起扭转乾坤、重整河山的历史重任。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同志以一个伟大革命领袖“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的坚定意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英雄气概,“倒海翻江卷巨澜”“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雄才大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宽广胸怀,将一个“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变成处处“换了人间”的新中国。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但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民情怀,透过那些经典油画和摄影作品,依然历久弥新。正如那首歌颂毛泽东主席的《东方红》所唱响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经典油画作品中的毛主席

▲油画《八七会议》  作者:沈尧伊


▲油画《秋收起义》  作者:何孔德 高泉 纪晓秋 陈玉先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重要关头。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回到湖南,准备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起义前夕,毛泽东向中共中央建议: “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起义部队设计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虽然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发动之后不久就遭遇到了重大挫折,但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油画《文家市》  作者:高虹 何孔德 彭彬 韩柯


在秋收起义原定计划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前委书记毛泽东力排众议,毅然改变原定计划,断然命令部队停止进攻长沙,迅速向浏阳文家市集中。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极大勇气提出了部队放弃进攻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转移,寻找落脚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的正确主张。


油画《文家市》,深刻展示了毛泽东面对挫折依旧从容、坚强、自信、乐观的革命豪情。画中,毛泽东正在做战后总结,他陡立的身影以及经典的手势和笑容,既体现了伟人的高瞻远瞩的英明,又展示了他平易近人的质朴。


▲油画《三湾改编》  作者:许宝中 李泽浩


▲油画《支部建在连上》  作者:高泉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这里群山环抱,追敌已被摆脱。这是工农革命军自秋收起义以来第一次得到休整的机会。进村当晚,在一家名叫泰和祥的杂货铺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支部建在连上”是三湾改编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湾改编半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在湖南叶家祠的阁楼上,毛泽东在红一连亲自组织发展了6名新党员,建立了人民军队第一个连队党支部。这6名党员中,其中两位为开国上将陈士渠、开国中将赖毅。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作者:招炽挺 赵淑钦 王孝柏


▲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  作者:郑洪流


▲油画《井冈山会师》  作者:何孔德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决定率领秋收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进军。在江西宁冈县古城,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着重研究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落脚点和开展游击战争问题,作出了对原在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采取团结改造的方针,并统一了全军的思想。最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革命军终于踏上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朱德听说这个消息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做出了率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部队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决定。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那一年朱德42岁,毛泽东35岁,这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拼搏,一直携手前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油画《古田会议》  作者:何孔德


1929年,红四军在赣南、闽西间辗转行军,处境艰难,部队士气低落。在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中,部分士兵对革命前途感到迷茫。面对红军的逆境,这一年,毛泽东一直在苦苦思索这支军队的前途:中国共产党人,究竟要建立一支怎样的武装队伍?面对以农民为主体组织起来的红军,党要如何领导好这支武装力量?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这座古老的祠堂里,召开了载入人民军队建设史册的古田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个决议,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从此,这支注入了政治灵魂的工农武装脱胎换骨,成为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支旧武装的新型军队。这支新型人民军队从古田出发,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

▲油画《走向胜利》  作者:彭彬


▲油画《遵义会议》  作者:彭彬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长征。在国民党湘军和桂军的夹击下,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从长征出发到这时,中央红军从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很快,遵义会议的作用和影响就显现出来了。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重新掌舵,力挽狂澜。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一路北上,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油画《延安整风报告》  作者:纪晓秋 陈玉先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至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整风运动宣告胜利结束。

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用整风方式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范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人格力量。

▲油画《转战陕北》  作者:高虹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挑起全面内战。1947年春,蒋介石给胡宗南下达命令,调集100余架飞机和20多万军队围攻陕甘宁解放区,不惜一切代价要占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当时敌我力量的对比是十比一,而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且大都分散在陇东、山西等地作战。为诱敌深人,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毛泽东作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决策。在关键时刻,毛泽东用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16个字解开了大家的心结。

在当年严峻的斗争形势下,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中央纵队的800余人,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历程。在转战的371天里,部队走了1000余公里,经过了37个村庄,所走之地沟壑纵横、山峁林立,他们经常遇到“三难”:行军难、吃饭难、住宿难。但就在这样极端艰难险恶的环境中,毛泽东依然以“蘑菇战术”紧紧“吸”住胡宗南的20多万精兵。有时两军相距仅2千米左右,有时仅隔一个山头。同时毛泽东还指挥着全国解放战争,他提出了以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开创新的中原解放区为主轴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中央突破”的战略部署。一年多的转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油画《党的十二月会议》  作者:靳尚谊


为了全面制定党的行动纲领,准备夺取全国胜利,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毛泽东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召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由于是在十二月召开的,故称“十二月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

毛泽东在报告中作出重要判断,称当时的局势正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在中共中央指挥下,解放战争各大战场捷报频传。1948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杨家沟,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胜利道路。


▲油画《决战前夕》  作者:高虹


1947年7月至9月,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相继由内线转向外线,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各战场人民解放军在内线与外线的配合作战,构成人民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经过半年的作战,共歼敌75万余人,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中所处的防御地位。这一伟大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标志着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油画《决战前夕》,是以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时期,毛泽东在其所住窑洞地图前巍然站立沉思为创作背景,展现毛泽东“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伟大气魄,突显出一代伟人不可动摇的坚定性格和运筹帷幄的气度风范,塑造了一个哲人与军事战略家决胜千里之外的典型形象。

▲油画《夺取全国胜利》  作者:尹戎生


▲油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作者:邓乃荣


▲油画《决策出兵》  作者:高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9月15日,美军在朝鲜仁川港登录,兵锋直指鸭绿江边;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当时新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1/28,钢产量不到美国的1/144,军队装备差距更大,美军军兵种俱全,还有航母、新式战机和原子弹,我们只有步兵和少量炮兵。如果出兵,能不能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这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难做出的抉择之一。

接到朝鲜关于出兵援助的请求后,毛泽东多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反复研究是否援助朝鲜的问题。10月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出兵朝鲜问题,并令东北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10月3日,周恩来通过印度警告美国,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10月4日至5日,经过连续两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全面权衡统一思想,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

▲油画《军委扩大会》  作者:张文新

经典摄影作品中的毛主席

毛泽东与朱德在党的七大,1945年。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1954年。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在中南海紫光阁,1954年。

毛泽东向朱德授元帅军衔,1955年。

毛泽东畅游长江,1956年。

毛泽东畅游湘江后在农家门口与小孩逗趣,1958年。

毛泽东和韶山中学的师生们,1959年。

毛泽东和邓小平,1959年。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真、陈毅、邓小平正在聚精会神看一本古书,1960年。

   相关链接
  

@【随笔】毛泽东主席弥足珍贵的的三首爱情诗词

@王利俊纪实 | 30年前我发表诗歌《圣者毛泽东》

@王利俊诗歌 | 1993年原创作品:圣者毛泽东

@【诗歌】 圣者毛泽东——深切缅怀伟大领袖逝世40周年


   作者简介

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男,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汉语言文学本科、经济学研究生学历,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融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德育工作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北京立德树人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内蒙古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内蒙古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科社学会理事、内蒙古法学会理事、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内蒙古日报等特约通讯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党建思政、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有专著《感动中国的十位成功父母》1部和合著《时尚50年》《21世纪财富转移》等10余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1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7项。系列理论文章和专稿在实践、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教育、内蒙古日报、光明网、新华网等刊发。系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究成果二等奖获得者等。


有大量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等文学作品在乌兰察布日报、呼和浩特晚报(日报)、乌海日报、山丹、草原、这一代、少年文艺(上海)、内蒙古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创文网、华人头条、草原客户端、新华号、微摄等发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收录于《手足情》《塞北热土》《内蒙古改革家风采录》《中国北鏖战》等书。个人文学成果和事迹入选《内蒙古作家大辞典》。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王利俊
在这里,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将本着“以文会友、以诚待友、以情交友”之精神,竭诚与诸位亲友分享个人原创作品的同时,共同开启一段诗意人生...... 这里的文图均为原创作品,如转载刊发,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