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俊随笔 | 诗书音画伴我过元宵

文化   文化   2024-02-25 09:09   内蒙古  

沉寂了几日的爆竹烟花之声,今日再次如除夕那般此起彼伏。甲辰龙年的元宵节,悄然而至。

时光就是这么如白驹过隙,我甚至还沉浸在正月初一的拜年微信里,一时竟忘了今夕何夕——

日丽风和画出山河如锦绣,年丰物阜迎来大地尽春光。忙碌而勤快的癸卯兔年,我们一起走过,收获满满!刚健而勇猛的甲辰龙年,我们并肩前行,信心满满!

值此新春佳节吉祥如意之日,王利俊携家人发出首个春天的邀约,并衷心祝福:在新的一年里,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万事顺遂如愿,阖家幸福安康!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加之古人称夜为“宵”,元宵节之由来便水到渠成。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从宫廷到民间、从中原到全国,元宵节伴随着中华文脉的延续而发展。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则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除了“猜灯谜”(一说“打灯谜”),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元宵或“汤圆”。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元宵节这个已传承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与七夕节一样,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可谓咱们中国民间的情人节。传统社会的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外出交谊的机会,青年男女借着赏花灯结伴出来游玩,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意中人。
传统戏曲演绎了发生在元宵节的浪漫故事: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正好佐证了元宵节乃情人节的属性。
在我国的台湾省,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偷挽葱,嫁好尪wāng)”,“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以期未来家庭幸福。

有关元宵节的诗词不少,但我情有独钟的,还是唐宋元的几位名家名作。
无论崔液的《上元夜》、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还是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唐朝三位诗词大家之作,都与赏灯活动有关。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是崔液《上元夜》里的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这是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不愧是“唐初四杰”之一,大诗人卢照邻用“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这样的大美诗句,便生动地描述出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宋朝大词家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和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两首“元夕”分别产生的名句,流传了千百年,吸引了千万人。一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是“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原文是这样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以“去年”与“今年”对比,同为元夕,灯月依旧,但去年那人已去,只能“泪湿春衫袖”: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朝元好问的《京都元夕》,首次让妇女、儿童和读书人成为元宵节诗词主人公,真的是别开生面,我理解她(他)们的欢歌笑语: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一元正月半,灯火连霄汉”。

此刻,爆竹烟花之声再次密集响起,但我知道,激情与高潮过后,甲辰龙年元宵节,又要匆匆而去。

向来喜欢清静的我,今晚同样没有去那灯火人海处。有诗书音画相伴,这个元宵夜真好!


 相关链接

 

  @王利俊观察 | 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在这件事上,你我都是“代言人”

  @王利俊观察 | 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5.1万分之一这么说!
  @王利俊观察 | 光影传行-丹青绘彩: “蒙古马精神”的艺术再现
  @王利俊观察 | 唱响内蒙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王利俊随笔 | 从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看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王利俊观察 | 数字建造-智慧未来:这个大会有深意
@王利俊随笔 | 2024,再度用文字温暖人心
@王利俊随笔 | “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深刻的思想洗礼 深厚的文化熏陶 深度的业务提升
@王利俊文论 | 内蒙古日报:在文化认同中推进北疆文化建设
@王利俊随笔 | 传承的力量:一个“励学力行 善建筑成”的时光故事
@王利俊纪实 | 30年前我发表诗歌《圣者毛泽东》

   作者简介

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男,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汉语言文学本科、经济学研究生学历,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融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德育工作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北京立德树人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内蒙古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内蒙古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科社学会理事、内蒙古法学会理事、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国学研究会特邀演讲嘉宾;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内蒙古日报等特约通讯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党建思政、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有专著《感动中国的十位成功父母》1部和合著《时尚50年》《21世纪财富转移》等10余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1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5项。系列理论文章和专稿在实践、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教育、内蒙古日报、光明网、新华网等刊发。系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究成果二等奖获得者等。


有大量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等文学作品在乌兰察布日报、呼和浩特晚报(日报)、乌海日报、山丹、草原、这一代、少年文艺(上海)、内蒙古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创文网、华人头条、草原客户端、新华号、微摄等发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收录于《手足情》《塞北热土》《内蒙古改革家风采录》《中国北鏖战》等书。个人文学成果和事迹入选《内蒙古作家大辞典》。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王利俊
在这里,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将本着“以文会友、以诚待友、以情交友”之精神,竭诚与诸位亲友分享个人原创作品的同时,共同开启一段诗意人生...... 这里的文图均为原创作品,如转载刊发,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