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狠心“断舍离”整理房间,我发现真能治疗“精神内耗”

教育   2024-11-06 08:09   上海  

很久没有写推文和大家唠嗑,今天和各位分享下我最近做的几件“大事”——

我把家里“乱得一批”的餐客厅整理得干干净净;

前阵子给大哥的小卧室换了大的单人床,重新布局了他的房间;

给中班的弟弟买了一套写字桌椅,迎接他的“学习人生”……

申明一下,本文没有任何品牌植入,不可避免地推荐到了一些家居品牌,全部是真心觉得好——其实,选的品、花的钱,都不是关键问题,最紧要的,是我们做父母的一颗滚烫的心啊(肉麻一下下)


01,“重启”生活的信心,从“整理”开始

进入新学期以后,哥哥念初一,弟弟上了幼儿园中班,精神物质两手抓,又要管他们“物理上”吃饱穿暖,学习和启蒙也得管。我的日常,就是在“给大哥做数学题”and“给弟弟读中英文绘本”之间无缝切换,几近精分……

其实安安静静地给娃做题、温温柔柔地带娃读书,都是我的“舒适区”,一点不心累。有时候觉得自己濒临崩溃,基本是被两个“荷尔蒙过剩”的男娃给折腾的——弟弟会为了找不到一件小玩具歇斯底大叫大嚷,哥哥则已步入青春期,像个随时随地会点燃的炮仗一样,一下子爆了。

上个月读到一本书里说,人如果生活在一个“狭窄而混乱”的环境中,会比“整洁宽敞”的地方,更容易焦躁、易怒——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每当我看到小孩把玩具撒了一地,把我好不容易收拾干净的家弄得乱得一批,我的胸中就怒火直窜,特别想把他们狠狠打一顿。

可每次,我都只能忍住怒火,低下头弯下腰去收拾一地的“狼藉”。那么多年来,做“给娃擦屁股收东西”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推上去,石头滚下来;收干净,不出三天立马乱成一团——我跟朋友们吐槽:我就是家里的西西弗斯,而其他人都是那块石头。

能想象吗?一个像我这样原本情绪控制良好、心绪成熟的女性,却在日复一日“过剩而暴躁的荷尔蒙”和“永远收不干净的杂乱环境”里生存,没去600号看病已经很不容易了。

既然没有办法处理掉家里“过剩的荷尔蒙”,那只能处理环境了。我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回望了一眼我卧室的飘窗,上面堆了一摞又一摞的书,除了我自己为数不多的几本,都是哥哥和弟弟的书——我还秉持着自己倔强的“洁癖”,哪怕书很多,也分类放整齐

要知道……刚刚搬过来的时候,我的飘窗是长这样的。

终于在岁月的摩擦下,我从一个会看星星看月亮的“小甜甜”,变成了柴米油盐的“牛夫人”

忘了谁说的:重启新生活的信心,从“断舍离”开始。

我决定狠下心好好“收拾”自己的家。


02,买新的东西前,把旧的清理干净

没空去研究收纳理论,但我闭着眼睛都知道它们讲的必然就一个核心问题:扔了用不到、不太用的“鸡肋物品”,把常用的东西分类摆放,尽量腾出空间。

现在上海最贵的东西,不就是房子嘛!怎么可以在十几万一平的地方,堆满妨碍我好好生活的杂物呢?!

我是一个喜欢“先苦后甜”的人,所以就从最“难啃”的骨头开始——从堆满弟弟的玩具和书的餐客厅下手。

自从弟弟出生后房子不够住,我买房搬家,在这个新家也已经住了整整四年。(之前写过搬家的推文👉搬家理书到崩溃,终于明白书也要断舍离+归类,如果想看整理书籍的内容,可以移步阅读这篇旧文)

时光如梭的证明,就是能把最最漂亮的样板房,变成垃圾堆——

see,家里面积再大,小孩也会把它们塞满。我曾在搬来的前两年,兢兢业业做西西弗斯,后来岁月绵长,西西弗斯也觉得累了……然后就变成了这样。

每天,弟弟就在“他的垃圾堆”里玩得不乐乎。我曾发过一个朋友圈,原来一年多以前,就开始躺平摆烂了……

这个十一长假,我下了决心好好收拾。整整花了我三天,不要的东西塞满了三趟野餐车,被我拖到楼下垃圾分类处统统扔掉!

我留下了“值钱”的大小乐高玩具、弟弟最喜欢的几种玩具:磁力片、雪花片、实木积木、各种彩色水彩笔,一种玩具放一个箱子,其他全部被我扔了。

战果如下图,朋友说,我花了三天,收拾出了价值几十万的空间,就一个字:值!


03,娃在长大,家也需要不断调整布置

从我结婚后离开娘家搬入属于自己的“小家”,15年里生了两个娃,换了一次房,我发现最初的一些设想、打算,基本就是“计划跟不上变化”。

结婚时买的是两房,一间卧室,一间书房。我和老公都是需要在家办公的人,老公用书房,我就把化妆台当作写字台。后来生了伊森,书房变成小卧室,老公的书桌移到了客厅,小卧里放了老人的床+小摇篮。伊森渐大,摇篮拆了,换成高低床。

再后来又生了弟弟瑞森,家里不够住,我们在楼上租了一套两居室,一年后买了更大的房子,就是为了一家四口都能住在一起。因为弟弟10岁前总需要和大人一起睡,所以次卧留给了弟弟,小卧室留给了大哥。

但大哥日长夜大,小卧室才10平米,我觉得他越住越局促,原本的单人床是90cm宽的宜家买的松木床,和大学宿舍的床一个规格,他吐槽了好几次说自己床太小了……

和弟弟换房间不现实,所以只能给他换床——我一口气把床边的边桌处理掉,换了一个120CM的箱式床,床下可以储物,节省了很多空间。

床我选了源氏木语的木头床(什么木头忘记了),价格大概在5-6K左右,配了他们家的棕床垫,但很硬,睡了一阵后,我又给他加了5cm厚的诺伊曼床垫,也就几百块吧,他觉得睡得很舒服。

另外,自从用了“床笠”后,我已经舍弃了床单,家里全部用“床笠”来套床垫——娃的床,如果用床单,每天铺整齐就是一件辛苦活。床笠就是带个皮筋的床单套子,一套上去怎么扯都不会“逃跑”了。

换好了大哥的床,我发现还要给弟弟添一套写字台和写字椅——他现在中班,写写画画的任务日渐多了起来,之前抱着他读书,也都是在沙发上或者床上,实在是……缺乏仪式感。

但弟弟和老人睡的次卧,因为有一张145cm宽的大床+100cm宽的婴儿床,根本放不下写字桌。所以,我们最终决定把弟弟的“学习空间”搬到客厅里,靠近阳台的那一边,等到弟弟10岁以后,婴儿床拆了,腾了空间出来,再把写字台搬进他的卧室。

量好了能容纳桌椅的尺寸,趁着双11下单——看了好几个桌椅品牌,最终还是锁定大哥用了10年的桌椅品牌康普乐,虽然价格依然不便宜,但质量真的好,哥哥用了10年品质杠杠的。

根据使用经验,写字桌一定要大,越大越好;写字椅一定要可以调节高低前后,椅子要有能清洗的椅套。

我选了康普乐140cm宽的L型大桌子,只要房间放得下,就要往大里买。一套桌椅价格8K不到,平心而论,10年前哥哥那套也差不多这个价格,所以康普乐的价格其实是暗跌的。

我们又花了半天时间,把客厅的一边整理出来放桌子——之前被我收拾过一遍的客厅,再整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桌椅进场之后,这个地方居然成了家里最好的“工位”——天气好的时候,阳台里不挂衣服,真是一个风景极好的地方啊

折腾了几个月,现阶段总算可以稍作休息,我现在很愿意坐在被我“整饬”得干净整洁的房间里发呆,看着就觉得很舒心。

是真的——舒心。在一个让你觉得赏心悦目的环境里生活,精神内耗也会减少很多。怪不得都说环境养人,诚不欺我。

现在弟弟找玩具能很快找到,因为客厅里的东西全部归类,很容易找到;教他读书写字,也有了固定的场所,培养阅读和学习习惯实在很重要;哥哥也被我逐步调教要整理收纳自己的杂物,因为这样才能让生活和学习更为高效……

所以,不要怪生活不如意都是别人的锅,自己动手掌控它,哪怕只是扔掉一直舍不得扔的、本质上是无用的东西。邋遢的、杂乱的环境里走不出果断的人生——我要把这句话写在人生字典里,并且告诉我的孩子们。



分类专栏可以点击👇



伊森妈读者Club有和你一样为娃读书而焦虑的家长,我们会在群里交流陪读心得、分享干货资源,解疑释惑,需要进群的读者,记得加小助手,别忘记加群口号“申请入群”哦~


伊森妈妈童年馆
亲子生活体验,女性成长,教育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