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伊森:
你可能会嫌我烦,因为每晚进你卧室,跟你说晚安时,一旦发现你的写字台乱得一批、书包里本子和卷子随意乱塞,我就会怒气直窜,直接让你从床上起来,整理收拾干净,再去睡觉——虽然我很在意你上床睡觉的时间,但花费10分钟把你本该整理、管理好的当日事情做完,再去睡觉,是我始终坚持的原则。
你总是觉得妈妈我有“洁癖”——盯着你洗手,盯着你整理书桌、书包、书架,盯着你叠被子、叠衣服,盯着你出门前要对镜整理发型和衣服……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在一个小男生看来,大概就是“浪费时间的洁癖”吧。
那天你读一本书,看到一篇有关数据的文章,很兴奋地分享给我,然后说:妈妈,我发现你盯着我做的那些事,说不定确实对我有帮助!
那天我拿过书也看了一遍这篇文章,很开心你总算被“数据”说服——你看,只要是书上写了的、被你看到的东西,哪怕只有一遍,也不及我跟你讲了千万遍——道理都是一样的道理,不是吗?(文章我附在文末了)
整理作业(或者说to-do-list)、管理时间(包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这些看似简单的,但却需要你无时无刻不去做的事情,一定要有规划、有节奏。
整理作业,包括书桌、书包、书架等,能帮你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管理时间,也能帮你更有效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事,而不至于过得乱七八糟。
井然有序的生活,是高效率人生的第一步。自律的人,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始终跟你强调“高效”两个字,或许是当妈的我这辈子留给儿子你的最大财富。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也不需要你去扫什么天下,你把“自己日子过好”,就已经是个winner。
不啰嗦废话,我把我想说的LIST出来,给你一个参考:
1,每天列个to-do-list,做掉一项划掉一项。 2,房间内常用的东西有规定的位置,用后复位,帮助你迅速找到它们,不用浪费时间在“寻找它们”上。 3,不常用的东西,根据类型归类,做好标签收纳,也能帮助你迅速找到它们,而不是浪费在寻找的时间上。 4,每日做个大致复盘,包括整理书包,收拾桌子,床铺。 5,今日事今日毕,宁愿提前,不要拖延——反正都是你做的,干嘛要拖呢?或者分配好完成进度,保证质量。 6,一件事情就做做干净,收尾利索,不要麻烦他人,更不要给自己添乱。 7,每天弄干净琐事,屯好第二天或者后面几天的“资料物资”,就可以犒劳自己玩一会儿。“玩物丧志”,丧的不仅仅是志气,更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人生。 8,保持清洁卫生,这是你健康所需,不然你终将陷入“穷病交加”的境地——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是不会有高质量生活的。
我一直强调,人在智商有限的情况下,做事能高效、有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
让你睡前整理书桌、整理书包,把不必要的东西都扔了,所有的东西都归类,这是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生活品质的保证——邋遢的环境里走不出果断的人生:现在的你连自己不需要的物件都学不会处理、割舍,将来的你又怎么可能“快准狠”地斩断那些对你有害、产生“负面价值”的人或者事呢?
一个纠结的人,肯定有选择困难症;一个迟疑的人,肯定会错失很多良机——当然我只是在做纵向比较,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你若足够rich,哪怕选择困难就直接全部拿下,那是你的本事。我今天和你讲的,都是最基本的生活原则和行为逻辑。
按照我的方法规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你就不会重复买东西,也不太会丢东西,能最快的时间找到你要找的东西。
其实,每逢家里人(不止是你)问我:这个东西在哪里?有没有看见?——我的头就很大,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生活也必须有界限。如果能做好自我管理,哪怕是家里人也不该互相侵占各自的“领土”。所以,别人的东西为什么要问我看没看见?它们被放在了哪里,不该是放置它们的“所有者”全权负责的吗?
这个学期开学没多久,你就跑来告诉我“妈妈,我的历史练习册找不到了……”
从你读书至今,已经丢过语文书、科学书、科学练习册……每次,你总是“麻烦”我帮你寻找,或者在同学家长群里发一则“寻找失物”消息,最后总是要去网上再买一本,或者问老师去索要一本。
在我看来,总是丢三落四的人,就是没有做好“自我管理”——管不好自己,就只能麻烦别人了。
所以,在“自我管理”上,你的路还好长,任重道远,当然妈妈会陪你一起养成这些优质的习惯,时不时用小鞭子抽一下,也会时不时给你鼓掌呐喊。
所以,首先别嫌我烦,以后得了“被我烦到改变自我”的红利后,记得在心里说一句“谢谢”就行。
附短文——
相关链接:
分类专栏可以点击👇
伊森妈读者Club有和你一样为娃读书而焦虑的家长,我们会在群里交流陪读心得、分享干货资源,解疑释惑,需要进群的读者,记得加小助手,别忘记加群口号“申请入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