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卷到尽头,居然是“去医院”……

教育   2024-09-26 08:08   上海  

“活久见”系列又添一枚崭新案例,魔都著名三甲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人口中爱称为“儿中心”)新开了一个门诊,专治“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点开医院官方公众号,详尽介绍长这样👇

当了20年职业记者,7、8年教育博主,我第一反应是:不会是假的P图吧?不会是哪个无良机构突发奇想、剑走偏锋,让家长给娃报数学班吧?……或者,不会是医院开了三产给大家上数学课?

我去问了儿中心相熟悉的医生朋友,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只是这个门诊刚刚开出来,没料到关注度那么高,具体什么情况还得去看看。

我立马主动请缨:需要宣传,第一个找我啊!给我挂个号,让我去体验下如果解决几何做不来的问题!

若真能解决问题,真让我们这些愁娃读书做不出几何的家长“一劳永逸”,别说挂号找黄牛,通宵排队也愿意啊

跑去儿中心公众号看了一下,果然10月开出来的门诊早就约满了,特需费用是316块👇

其实早在这个“数学困难门诊”之前,魔都另一个著名的儿科见长的三甲医院新华医院,就有一个“学习困难门诊”,常年号都抢不到——我去翻了一下新华医院的预约官号,发现抢不到的是张劲松医生的号,无论是50块的专家门诊,还是376块的特需门诊,常年满号状态👇

而且,新华医院并不叫“学习困难”,这只是家长民间的“爱称”,它的官方叫法是“注意力与学习问题”👇

反正换汤不换药,这回儿中心开出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大概属于数理化细分垂类吧……

当我正觉得魔都到底是“魔幻之都”,什么“病”都能找到地方看,发现还是自己太幼稚,帝都早就有一个“拒绝上学门诊”,也是常年约满状态,特需费用是500块👇

突然有种感慨,这年头搞学习,就跟搞奥运金牌一样,除了苦练基本功,还得“医学科技”加以辅助,才能一飞冲天,直摘桂冠呀。

无论是“学习困难门诊”还是“拒绝上学门诊”,或是“空间与数学门诊”,离谱的不是医院会打出这些让人不免暗自发笑的“门诊名称”,而是这些特需、专家门诊各个爆满,再贵也有人花钱去看。虽然知道厌学情绪、心理问题、学习困难的孩子不在少数,但也没想到会“多”到这种程度,甚至需要公立医院常设门诊来解决广大家长的问题……

我甚至觉得,很多时候,到底是孩子学习问题呢,还是家长心理问题呢?

三甲医院、公立医院设立这样的门诊初衷是好的,就像儿中心的推文中所讲的(具体推文点击这里👉【门诊介绍】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

许多孩子在数学、物理、化学等STEM学科上学习困难,成绩不佳。很多家长不禁质疑:孩子是不是不够聪明?或者是不是没有认真学习?事实上,很多孩子在这些学科上表现不佳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空间知觉和想象能力方面的不足。


如果数理化学习发生困难,确实存在一种可能性:这是一种精神性、心理性的“疾病”,需要就医问诊,进行量表的判断,做出针对性的训练——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孩子并没有这种“疾病”,只是没有达到家长和社会的预期呢?

突然想到我当年写过一篇10w+的文章,很多家长为了让小孩专注力更强、学习效率更高、考出更好的成绩,而不顾药物副作用,给孩子去配服“聪明药”,这种专治ADHD的精神类药物,像“大脑兴奋剂”一样,能带来可观的改变与进步,但却后患无穷。(文章可以点击这里看👉怒问:怎会有爹妈为了造“牛娃”,给孩子喂“聪明药”?!

昨天读者群里有个可爱的妈妈说,她曾经带娃去挂过“专注力门诊”,结果花了好几百,却被一个专家医生“骂了一顿”。

真想给这个专家点赞,大多数时候,我们去看医生,更多的是需要一些“戒除焦虑的安慰”,而不是真的需要打针吃药。

也想给这个妈妈点赞,毕竟她能嘻嘻哈哈地讲出来,而不是接着疑神疑鬼,觉得自己娃就是有ADHD,怎么医生就不给娃开个方子好好治一治?

每个娃都如此不同,但因为我们整个教育的考核机制为了公平公正,不得不让所有孩子去“趋同”,必然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舒服”,因为这不是他们的特长——想通了这个逻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就是数理化学得那么轻松,有人却打死都想不通一道题目怎么解。

我还想说,既然今天开出了“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是从脑科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大家一个被忽略的事实:不是所有的大脑结构都能学好空间数学,起码有一小部分的人类是学不好的——不是他们不努力或者态度不好,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世界上有些问题是被逼着称之为“病”的,也许本质上只是“多样性”——承认这种多样性的存在,需要极高的社会宽容度,至少目前如果被定义为需要去“看门诊的病”,那就是宽容度不够。

但是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相信医院,更应该相信国家公立医院——既然门诊都开出来了,那必然会有一点办法,帮助这些真正需要“被宽容”的一小部分人,更好地适应他们面对的困境。

我们家长当然首先应该做好区别:到底是真的需要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还是只是自我焦虑和要求过高——毕竟医院里没有数学卷子、没有补课老师,不可能去看了病,娃的数理化分数直线上升。

有些“病”,本身就是治不好的,但大部分只是“心理问题”,倒说不定可以治好。

所以无论如何,给儿中心和新华医院点个赞,当“数学卷到尽头,居然是去医院”,去了能把“教育焦虑”降解一点,也是天大的好事一桩啊。



分类专栏可以点击👇



伊森妈读者Club有和你一样为娃读书而焦虑的家长,我们会在群里交流陪读心得、分享干货资源,解疑释惑,需要进群的读者,记得加小助手,别忘记加群口号“申请入群”哦~


伊森妈妈童年馆
亲子生活体验,女性成长,教育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