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之后,我决定成为一个UP主 | 鬼谷藏龙

科技   科技   2024-12-03 17:16   北京  


我需要把知识经过精加工,
把它变成一个精美的娱乐产品。
知识就是我的食材,
我要像一个厨师一样把它做成美味佳肴,
才能让这些人吃下去。

唐骋 · 科普博主@鬼谷藏龙 B站百大up主(账号ID:芳斯塔芙)
格致论道第60期 | 2020年11月21日 北京


大家好,我叫唐骋。大家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活着,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而我不太一样,总体来讲,我活成了一个我喜欢、但父母长辈不那么喜欢的样子。

前一阵子,我完成毕业答辩以后,决定要成为一个UP主。

科普写作之路
已完成:10% //////////

什么叫UP主?UP主就是做完视频之后上传的人。为什么要去做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事情?还得从2014年讲起。
 

当时我们实验室派我去做一个实验项目,这个项目跟猴子有关系。研究猴子本身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是研究猴子的基地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岛上。
 

上图展现的就是我当时所在研究平台推开门以后见到的景象,这是贝爷狂喜的荒野。

我们当时还说,为什么研究猴子要在这么偏僻的一个岛上?是不是万一哪天做实验一个不小心搞成猩球崛起,政府就把连接这个岛的桥给炸了?像我们这种研究人员就自生自灭吧。

这里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太偏僻了,甚至买自己吃的食物都要骑着电瓶车到3里外的一个镇上赶集。21世纪我们还在赶集,所以真的没事干。

这个时候,正好我有一个哥们儿在果壳网里面当编辑,他就问我要不要来试试看做科普写作?
 
坦率地说,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相当难产,来来回回地改了七八遍。历时两个月,我终于写出一篇以现在眼光来看烂得不忍直视的科普文章。还好我的朋友算是给面子,最后让我把那篇文章发了出来,我非常感谢他。
 
但最关键的是,在这之后我收到了700多块钱的稿费。要知道,当时我是一个硕士研究生,一个月的研究生津贴也就2000多块钱。700多可是巨款啊,所以,我终究抵御不了金钱的诱惑,于是就跟着我的朋友一篇又一篇地写了更多的科普文章。

在写科普文章的时候,我还体会到了一个事情。

简单来说,当时的科普文章一般写在微信公众号上面,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都很给我们这种作者面子。所以文章底下的评论都是精选一些“写得太牛了”,“这篇文章解答了我心中多年的困惑”“超喜欢鬼谷藏龙的”。


这种彩虹屁让我非常开心,要知道当时我是一个两年级的硕士生,还是个愣头青,整天在实验室里不是被老板骂就是被师兄骂。

所以你想想,被人夸、有钱拿,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很物质、很不纯粹、很低级的动机下开始了我的科普写作之旅。
 
大概到研博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科研任务就变得比较重了。
 

图中凌晨四点的上海是我当时经常见到的景象,因为我实验任务很繁重,写科普文章的任务也很繁重,那怎么办呢?

就只能熬夜通宵了,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不行,所以久而久之,科普在我的工作中所占的比重一点儿一点儿地下降了。

直到2018年初发生了一件事情,那一年中国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对灵长类动物,中中和华华。
 

当时跟我约稿过的各种媒体平台马上就想到,我之前做的课题不就是研究猴子嘛?而且中中和华华那两只首例克隆猴正好就诞生在我所在的猴平台里面。

所以我在这方面算半个专业人士。加上我亲眼见证了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我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科普作者。
 

一时之间,我差不多就是全中国最适合写中中和华华的科普文章的人了,所以那时的约稿非常多,每天一打开微信就是无数的约稿。
 
我当时也觉得自己确实有社会责任感,来写写这两只小猴子的故事。

当时我想,可能写完这一篇以后可能也不再会经常写了,这差不多也是我的封笔之作,既然如此就把它做得好一点儿。
 
于是我就想充分了解一下观众想要看到什么,所以当时我做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调查。当时我的想法是,首个克隆猴出来,大家对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我想来想去无外乎就两种:或者倾向民族主义的,觉得中国的科学家太牛了,轻易就做到了外国科学家做不到的事情;或者倾向国际主义的,觉得这两个猴子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各国的科学家一代又一代努力的成果,荣耀属于全体学术共同体。
 
我能想到就这两种反应,但实际上我调查到的结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调查到的往往是什么样的?
 
觉得中国为什么能克隆猴子?这是没技术含量的,是因为国外伦理控制得很严格,中国人不讲伦理,所以就把这个克隆出来了。
 
或者不屑于只黑中国,要黑全世界,说克隆就是个邪恶的技术。其实你们不知道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早就克隆出人来了,中国科学家只是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
 
当时收到无数这样子的反馈,我感觉很震惊。
 
仔细想想,关于克隆有许许多多的观点。比如克隆的动物会很短命,因为它取自于一个成体动物的体细胞,而那个体细胞在原来的主人那里已经度过一些寿命了。所以克隆动物只能过完它剩下的寿命。这种说法你们信吗?
 
我觉得应该有很多人是相信这种说法的,甚至更阴谋论一点儿,就觉得世界上早就有克隆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会克隆个人,给自己提供器官备份。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谣言?克隆人也得从小婴儿长起来,能给人做器官备份,怎么也要十几年,万一过了十几年没用上他的器官怎么办呢?那个人是被当做湿垃圾还是被当做可回收垃圾呢?

但是这样的观点真的很有民众基础,所以这个时候我的脑子里面,一种想法越来越强烈,为什么我们做那么长时间的科普,民众的观念好像都没有被转变过来?

我又进一步想到,在我之前做科普的时候,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辟谣,像大家看见的这种类似美国人做的基因突变的鸡,长着10个鸡腿等这种朋友圈文章。
 

大家可能在各自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多少都见过一些,于是我就想我们这种科普作者简直是在不遗余力地辟谣。
 
为什么大家还要去相信谣言呢?我们费了那么大劲写,大家不看吗?还是说这些平台在纵容呢?
 
但是我调查一下发现,平台封杀这种信息的力度也很大,像这种很低级的谣言一般来讲,三五天就被人举报封掉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开始越来越多地萦绕在我的脑中,而在差不多2018年年中的时候,我给一个朋友帮忙做一个在线课程,去给一些小朋友上课。当时我打算给小朋友讲一讲什么叫基因,我知道很多小学生、初中生对于什么叫基因肯定不了解的。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准备那节课,每个专业术语我都去认真地解释,每一张图我都认真地准备。

但是当时讲了一个小时以后,问大家有什么问题,第一个问题就让我心态崩了。
 
他问的问题是:老师,什么是细胞呀?
 
要知道,自从我高中选择理科班以来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我就生活在一个身边不可能有人不知道细胞的环境当中。所以,我就理所当然地觉得,细胞这种词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是个中国人都该懂的。
 
为什么世界上还有人不懂细胞?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在之前做科学传播的时候,可能真的没有去认真地研究过我的受众需要什么。
 
在之前2018年的一项调查当中,认为中国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比例大概是8.47%。现在2020年可能更多一点儿,就算有10%,也就是有90%的人不具备科学素养。科学理论当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他们可能都毫无头绪。
 
而我们这些科普作者在做科普的时候,完全有可能是像我之前那样,通过自己臆想的方式想象他们的需求,所以最后想象出来的往往也是这些10%有科学素养的人的需求。
 

而那90%的人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生态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生态位。
 
单来讲在一个自然界当中,有一种生活方式存在,就必然会有一些生物占据这个位置,这就叫生态位。如果有动物或者有生物不去占据,那么这个位置就会被别人占据。

在传播的领域那90%的人,如果我们这些做科学传播的人把他们忽略了,那么那些谣言、反智的、阴谋论就会去占据他们。所以,我就想明白了,在科学传播中到底忽略了什么样的事情。

我认为科学传播应该是分层的,有些人把一些知识包装得非常好、非常全面,给那些有科学知识的人。但也需要有一些人把这种科学的素养想办法推给那些最需要得到科学传播的人,那些之前被科学传播隔离在外的一个群体。

打个比方,它就像构建一个健康的市场,有人需要把鞋子卖给穿鞋的人,但也要有人去想办法让不穿鞋的人穿上鞋子。科学传播应该也有这样的,不同的分工,但是问题在于怎么让不穿鞋的人穿上鞋子,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成为一名up主
已完成:60% //////////

有一本书叫做《贫穷的本质》,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为什么很多扶贫都会失败?因为那些扶贫,不去仔细研究穷人的具体的模样而只是一股脑地塞给他钱,但实际上有很多的穷人的精神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所以他拿到钱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投资,而是拿这个钱去买酒喝甚至拿去吸毒等等。
 
这个观点对不对,我在这里不做评价。
 
但是我在调查那90%,即之前基本没怎么接受过科学传播、也是我需要争取的人的时候。我会发现这些人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很忙。简单来讲,他们往往是一些很忙的上班族、很忙的学生。

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明白了,一个人上了一天班或是上了一天学,累得浑身骨架都要散掉了,你居然还想给他们上课?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的。

所以我觉得这种人的第一精神需求,就是得到立刻的娱乐,让一天的疲惫赶紧通过一个释放的渠道释放出去。就明白了,如果我要把科学传播推广到这90%的人这里,我要做的就是把科学传播也变成娱乐。

更通俗一点儿讲,在传统上做的是想办法把知识归纳整理,像个老师一样给他们体系化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人,要做的不一样。我需要把知识经过精加工,把它变成一个精美的娱乐产品。知识就是我的食材,我要像一个厨师一样把它做成美味佳肴,才能让这些人吃下去。
 
着这个目的,我决定成为一个B站的UP主。而且当时有几方面的考虑,第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的女朋友就是一个B站的UP主。她在B站上做一些汉化搬运海外的一些科普视频的工作,但是很显然这些视频两三个月的播放量连100都不到,这个放在B站上相当于没人看。
 

这也侧面说明,单纯的知识传播在B站上就是没有市场,更关键的是当时是2018年的B站在大家心目中是个二次元网站。
 
通俗点讲,大家是来这个网站上看动画片的,所以知识传播在这上面确实不受欢迎。
 
这个地方就是我践行自己的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场地,所以为了践行我的理论,我想先看一看B站上面那些最受欢迎的UP主,他们是怎么吸引别人的注意的。
 
当时我关注了很多人,开始关注B站最顶流的人,我发现他们之所以可以吸引住观众,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题材。
 
虽然B站是个二次元网站,但不是说你在这里做一个动漫相关的视频就一定能火起来的。长期做动漫火不起来的up主多如牛毛,这些UP主可以在那么多UP主当中脱颖而出,拥有B站最顶级的流量,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独门秘笈。

所以我就非常认真地看了他们的视频,可以说他们当中很多人的每一个视频我都刷了十遍以上,就是在仔细研究,他到底做了什么来吸引人?
 
在经过大概几个月的研究,我终于确定了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视频。
 
我跟我的女朋友一起做第一个视频的时候,真的很艰苦。我们两个人做了两个多月,才把这个视频做出来。但这个视频一做出来就取得了空前成功,视频讲的是一个远古的霸主叫奇虾。为什么用古生物?主要是因为在古生物的理解上不太需要门槛。
 
结果一做出来可以看见大家都在上面刷什么,因为B站是个喜欢刷弹幕的网站。因为我们这个视频对于大家来讲,是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知识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讲,对我们来讲也是我们一个新尝试。
 

当时传这个视频的时候,我们的粉丝量大概是700多个,一般来讲传一个视频一个月的播放量大概是1000,但是这个视频发出来24个小时就有9万多的播放量。
 
我们的粉丝在24个小时里面涨到了21000,之后又在48小时内涨到了43000,而这个视频一个月的播放量达到了88万,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现在我们经常说,B站是一个学习的网站,我们在小破站学习。我私底下认为,这里边应该有我们一点点的功劳的。
 
那么具体来说,我到底对知识做了些什么呢?
 
比如说拿古生物来举个例子,我在尽量地让古生物人格化、剧情化、情绪化。
 

什么叫人格化?比如说介绍一个三叶虫,传统上大家会怎么介绍三叶虫?
 
三叶虫是一个身体分成三部分的虫子,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它的肢体是双肢型附肢,它主要是一种食屑动物,它的口器很不发达。
 

我相信如果我这么说,完全有能力在5分钟之内让大家睡着。那么我是怎么讲三叶虫的呢?
 
简单来讲,我讲的是在所有古生物的复原图里面,三叶虫基本上只干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在背后当路人甲,第二件事情是负责被当时主流的顶级掠食者吃。
 
我就从这两点引申说,三叶虫明明是古生代地层当中最丰富的化石之一,但是,它体现在古生物的认知当中往往是一个在幕后籍籍无名的路人甲。这对它公平吗?
 
然后我接下来讲,就像在人类历史当中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三叶虫历经两亿多年它熬死了一代又一代的所谓的顶层霸主,它的生命依旧是那么顽强。

后来这个视频还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梗叫,三叶虫向世界竖起了不屈的中指。现在这个梗一直在被说,虽然这个梗并不是我们刻意造的,其实这里我就赋予了三叶虫一种人格,它就是一个不屈的底层。它一直是底层,它没有能力往上走,但是它一直拼命地活着。
 
我相信有很多人就会在这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还有类似的在螯肢动物那一期里面,螯肢动物是一个远古的霸主。
 
再比如说志留纪、奥陶纪的时候出现过一些很大的海蝎子,它们曾经是顶级掠食者,但是随着脊椎动物的崛起,它们不再是顶级掠食者。最后剩下来的螯肢动物演化成了今天的蜘蛛、蝎子等。都是些小虫子,基本不可能撼动我们脊椎动物的地位了。
 
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不起眼的小虫子在整个中生代到新生代都有一个非常微妙的演化。在周围的环境变化的过程当中,它一直有办法让自己在新的时代活下来。所以,最后我的落点就稍微化用了一个三体梗讲道,它们虽然是微不足道虫子,但它们是虫子天荒地老,生生不息。
 
就这样子,在最后用一个情绪的爆发点一下子就把大家带到这样一个故事的叙述当中。
 
诸如此类的很多,我点到为止,讲武德。
 
总之,到现在我们在哔哩哔哩上,已经拥有了162万多的粉丝,我们比较好的几个视频,基本都有200万以上的播放。(编者按:截至2024年12月,@芳斯塔芙已有421万粉丝)
 
当然我们的视频比较特殊,因为科普视频有一个好处它没什么时效性,所以我们发完过一两年还不停地有人看,会把这些视频的播放量顶得很高。
 
并且因为我们在知识上面有一个突破,我们获得了2019年的哔哩哔哩百大UP主,当时我们是哔哩哔哩百大UP主当中唯一一个科技区UP主。
 

我们在那个颁奖现场就看见数码UP主、美食UP主、动漫UP主去合影,我们两个干坐着,当然也是因为受这些成功的激励,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在博士毕业以后,成为一个全职的UP主。
 
前不久我还跟B站签了一个直播的协议,现在说起来我还是个签约主播。
 
我每天经常是以一个猥琐男的头像,出现在一大堆美女主播当中形成了B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然做这个决定我本身也受到了一点点的非议。
 

毕竟在我之前很多人往往觉得科研做不好的人才去做科普,做科普是不务正业,以前我熬夜写科普,我妈一定骂我。但是我熬夜做实验,我妈反过来夸我。还有大家觉得国家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你怎么可以不去做正事?
 
是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科技一日千里,学术界的认知和普通民众之间正在越来越脱节,需要有人给民众和科学界架起一个桥梁。而且我刚才说了有90%的人非常需要科学传播,必须得有人做这个事情,而做这个事情的门槛又很高。

所以让学术界的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来做再合适不过了,更何况在国外专业科班毕业的人出来做科学传播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在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多。但总之我会成为一个B站UP主,再接下去我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骄傲地说,我在B站的ID是芳斯塔芙,它是fun stuff的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有趣的东西。
 

我将永远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有趣的东西,谢谢大家!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

版权说明: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
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更多阅读



推荐资源



关注使用“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格致论道演讲活动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





“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主办,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 self.org.cn,微信公众号: SELFtalks,微博: 格致论道。

格致论道讲坛
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