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我们也能够看到水獭在珠江里嬉戏玩耍,
或者不经意间从我们旁边跑过。
大家好,我是张璐,来自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我是一名研究野生动物的科研工作者,水獭是我目前最主要的研究对象。 是的,这个动物叫做水獭(tǎ),它不是“水濑”,也不是“水懒”。
“獭”这个字在公元前150年的《淮南子》一书中就已经有记载,所以这个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且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指的是同一种动物。
我想问大家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水獭外形的。我们来做个试验,大家觉得上图中哪一个是水獭呢?正确答案是B。A是河狸,C是海狸鼠,D是北美水貂,E是巨蜥。巨蜥就不多说了,跟水獭的差异确实有点大。海狸鼠跟北美水貂都不是原产于我国的动物,所以大家一般在野外是见不到它们的,但很多人可能会把河狸跟水獭给搞混了。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水獭习性的。大家觉得在游泳、啃树、吃鱼、筑坝、爬树中,哪些是水獭的习性呢?这是个多选题,只要不选啃树和筑坝,就都是对的。希望大家能记住,啃树和筑坝都是河狸的习性,不是水獭的习性。
这两个问题,来自我在2016年做过的一次问卷调查。当时我们收集了将近400份问卷,两个问题都回答正确的人只有30%。甚至从事野生动物相关行业的人跟一般公众的正确率也没有什么差异。所以当时我们觉得,大家对于水獭的认识实在是非常的有限。
言归正传,我们说的水獭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类动物。它们属于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和各种鼬、獾、貂是亲戚,长得比较类似,都是细长的一条。
▲
智利水獭、毛鼻水獭;
巨獭、北美水獭;
斑颈水獭、非洲小爪水獭;
长尾水獭、刚果小爪水獭;
亚洲小爪水獭、海獭
全世界总共有13种水獭,外形、习性都比较相似,但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在细节上是有所不同的。
水獭是一类非常成功的中等体型捕食者,除了南极洲和大洋洲之外,在其他大洲都有分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动物园,大家一般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水獭。不过网上水獭相关的一些视频、图片,表情包还是非常多的。
▲上: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
下:江獭(© Ed Brown)
▲© 韩雪松
这三种水獭在我们国家的分布大致是这样的:欧亚水獭分布比较广,在我国的中部、南部、东北部以及新疆最北部都是有分布的;小爪水獭分布在南方的几个省;而江獭只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的边境上有分布。
这三种水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体型。小爪水獭比较小,大概跟家猫差不多大,欧亚水獭和江獭比较大一点,成年个体最大能长到20斤。
它们的头型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欧亚水獭,脑袋又扁又长。相比之下,小爪水獭的脑袋就会显得更圆、更短一些,所以看起来会更可爱一些。江獭的头型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欧亚水獭鼻垫的形状也是非常特别的,鼻垫中间上下都有一个明显的突起,呈现“W”形和“M”形,这是它的一个鉴别体征。欧亚水獭的爪子比较强壮,爪尖也是比较明显的,脚印上能够明显看到爪尖,而另外两种水獭的爪子比较小,爪尖不明显。
▲欧亚水獭(© 韩雪松)
另外,在生活习性上,欧亚水獭是独居动物,成年的个体只在繁殖期可能一起活动,其他时候如果见到多只个体在一起,一般是妈妈带着小崽。
▲小爪水獭(© Clyde Nishimura)
▲江獭
比如在新加坡,江獭家族之间为了争夺领地,还发生过群殴事件。
为什么要研究水獭
已完成:40% //////////
▲© Denver Zoo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我们收集的过去400年间水獭在中国的分布变迁图,每一张图的时间跨度都是一个百年,图上深绿色的区域就表示那个时间段有水獭分布。我们发现,从1550年到1950年,水獭在中国的分布面积至少没有发生明显的缩减,这说明水獭很好地适应了那时的环境以及人的干扰,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中部和南部地区。
但在2000年之后,我们能够确认的水獭分布点就只剩57个了。其中有50个是欧亚水獭的,3个是小爪水獭的,还有另外4个点物种不能确定。
我们拿50个欧亚水獭的分布点做了潜在栖息地的模型预测,发现水獭的潜在栖息地(图上的蓝色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以及东北地区。而历史上有大量水獭分布的东南部地区,目前只剩下零星斑块了。
▲Li & Chen, 2017
水獭分布为什么会减少这么多呢?这个表显示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平均每年各省收购水獭毛皮的数量,那个时候收购还是合法的。在50年代,各省每年收购水獭皮数在几百张、几千张甚至上万张不等。然后到了80年代,收购数量变成了几十张,最多也就是几百张。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段时间内水獭的种群数量下降得非常的厉害。
▲©中国产经新闻报
还有一个原因是水污染。农业废水、工业废水还有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各大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这不仅造成了鱼类的死亡,减少了水獭的食物来源,还导致一些污染物像多氯联苯在水獭体内富集,直接影响它们的健康和寿命。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国内少有的几个关于水獭种群数量的研究均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间,水獭的种群数量下降超过90%,并且在2006年之后,再也没有确切的江獭的记录了。所以从1988年开始,水獭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以上就是水獭濒危的情况。研究水獭的另一个原因是水獭重要。那重要体现在哪儿呢?体现在水獭吃什么上。
▲© 韩雪松
水獭主要是吃鱼的,像图上这种高原鳅,对于水獭来说那就是一口一个的小点心。
▲© fisherynation.com
大一些的鱼也完全没问题,水獭几口就能吃完。
▲© Meighan Makarchuk
▲© Geoff Walsh
我们在野外都做些什么呢?一般我们会沿着河岸走样线,寻找水獭的活动痕迹,包括粪便和脚印。
这是水獭的粪便,里边会有很多的鱼刺、鱼骨头,还有鱼鳞。新鲜的水獭粪便闻起来有一股很大鱼腥味,所以比较好辨认。
我们甚至还训练了一条搜粪犬来帮助我们寻找水獭粪便,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样本不对,我们拿动物园的小爪水獭粪便训练它后,带它到唐家河去找欧亚水獭的粪便,结果一个水獭都没有找到,只能把它送回去了。
当找到粪便后要做什么呢?我们首先记录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包括河的宽度、水深、流速、石头的大小等等。如果水獭粪便比较新鲜,我们会采集带回实验室。所以,我们自称是“水獭铲屎官”,是不是听起来比较高级一些?
水獭粪便能够提供很多信息,包括这是不是水獭的粪便,是哪一只水獭的粪便,然后就可以计算这个区域生活着多少只水獭。
另外,水獭粪便也告诉我们水獭吃了什么。我们从粪便中提取DNA,用通用引物来扩增,然后建库、测序,最后就能得到猎物的名单。
这是我们做的唐家河保护区的水獭食谱图。这里的水獭主要还是吃鱼的,图上红色系都是各种鱼,其他是一些水鸟和两栖类,占的比例比较少。在不同的地点和季节,水獭的食性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这反映了水獭比较灵活的捕食策略。
水獭喜欢在固定的地点排便,所以会出现图上这种粪便叠粪便的情况。
水獭排便点的选择非常有意思,它们喜欢非常显眼的、突出的大石头,比如说图中这位老师站着的石头,上面有好多水獭的粪便。往前看,那些稍微突出一点的石头上也都有水獭粪便。这其实是水獭的一种领地标记行为,通过排便,它告诉其他的水獭,这里是我的地盘。
除了显眼的大石头,它们还喜欢在这种有遮蔽物的地方排便,比如说大石头下面的空隙,或者土洞中,可能是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安全。
生活在玉树这种城市环境中的水獭,因为河道改造,天然的遮蔽物比较少,它们就会利用像桥洞、水泥管之类的人工造物作为排便点。所以对于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水獭,提供足够的隐蔽空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保护手段。
▲© 杨松
我们用红外相机拍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果子狸,它非常喜欢吃水獭的粪便。它非常喜欢水獭的粪便,可能是因为水獭粪便里有一些独特的营养物质是果子狸所需要的,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这是豹猫,水獭的好邻居,它们喜欢同样的地方——洞。但它们几乎势均力敌,一般谁先到谁先得。像这天晚上,水獭先到了,它就把后到的豹猫赶走了。
另一天晚上,同一个地点,是豹猫先到了,它就把后来的水獭赶走了。所以,这些物种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我们后面也会开展更多的研究。
我们能为水獭做点什么?
已完成:80% //////////
总的来说,我对于水獭的未来是持乐观态度的。
前年,我们在唐家河保护区所在的四川省青川县做了全县的水獭调查,结果还挺出乎意料的,我们发现,基本上所有主要的河流都有水獭活动的踪迹。
这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水獭一直都有,只不过之前大家不了解,不知道它还在。另外可能就是,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的加强,水獭种群正在恢复。不管哪种情况,我认为水獭的未来应该是比较光明的,因为水獭其实是适应性非常强的动物。
▲Dorset Otter Group
https://dorsetmammalgroup.wordpress.com/otters-surveying/
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英国的欧亚水獭,这张图展示的是1977-2010年英国水獭分布的变化。1977年大部分地区水獭的分布率是少于10%的,但到了2010年,大部分地区的分布率超过了50%。
▲新加坡江獭种群保护
另外一个例子是新加坡的江獭。在上世七八十年代,新加坡的江獭几乎完全消失了,后来随着水域的治理,吸引了江獭从对岸的马来西亚过来定居。短短的二十多年,江獭就已经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大都市里很好地生活了。
现在在新加坡,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能够看到江獭从前面跑过,也能在市中心的河道中看到江獭打架、捕鱼。所以,它为我们国家东南部的大城市,比如广州、深圳,提供了人和水獭和谐共存的榜样。
最后,我想提几点,作为普通人,我们能为水獭做点什么?
首先,拒绝任何水獭制品,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其次,水獭需要干净的水和充足的食物。所以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是我们能够为水獭做的一点小事,但是对于水獭来说,这可能就是大事。
最后一点,我想说虽然现在水獭很少,大家能够见到它们的机会也很少,但如果有人有幸见到,还请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在这方面,新加坡其实也提供了一个榜样。他们有非常好的水獭公民科学项目,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提交水獭出没的地点、数量,然后研究者们就可以收集、汇总这些信息,再反馈给大家。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水獭的保护工作中来。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么完备的公民科学项目,但是也开始了一些研究和保护的尝试。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还请多多关注我们,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我们的野外调查,或者为水獭的公益项目提供一点点支持。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够看到水獭在珠江里嬉戏玩耍,或者不经意间从我们旁边跑过。
谢谢大家!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