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幸福开启”九峰街道景源里社区老年人生命回顾小组服务案例

文摘   2024-09-24 13:02   湖北  

一、背景介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占总人口的21.1%。随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家陆续发布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政策文件,并明确提出要优化老年人服务供给,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支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九峰街道景源里社区属于“村改居”的还建型社区,社区常住人口4741人,其中老年人口1100余人,约占总人口的23%。该社区一直致力于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并于2022年11月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社会工作者在此背景下,围绕“生命历程回顾和集体意识唤醒”为主题设计开展了小组服务,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引导老年人回顾和分享与个人经历、家庭历史和村湾记忆相关的故事,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重构社区关系结构。



二、需求分析

(一)分析预估

社会工作者根据在社区开展的随机访谈和调研了解到,随着“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普遍面临着居住环境的变迁的适应问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失衡的问题等。老人们不仅失去了原有的社交网络和日常活动场所,还可能因为身份角色的转变而感到迷茫和孤独。同时调研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老年人有强烈的分享欲望,并渴望通过回顾人生历程来增强自我认同。具体需求分析如下:

1.探索生命意义的需求

社区居民在拆迁后,虽然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旧有的社交模式和日常习惯发生了变化,导致部分老年人难以迅速适应新环境,感到生活缺乏新的目标和动力,老年人普遍面临的孤独感与生活意义缺失问题,需要通过系统性的生命回顾,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与价值。

2.构建朋辈支持网络

在新的环境中,邻里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老年人渴望与同龄人建立深层次的交往与联系,以缓解孤独感,增强心理韧性。需要通过小组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拓宽其社交视野,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关爱的朋辈群体。

3.自我效能提升的需求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追求。需要通过回顾与反思,强化自我认同与归属感,从中汲取新的生活智慧与力量,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更加珍视当前的生活。



(二)理论依据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该理论强调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和潜在的危机,通过成功解决这些危机,个体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并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该理论为小组成员提供了审视人生的宝贵框架,认为有许多长者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体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在小组互动中构建深厚情感纽带,共同探索应对晚年挑战的路径。

2.人生回顾理论。该理论认为有许多长者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体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引导成员系统地回顾和评价其一生经历,从晚年回溯至早年,挖掘并整合生命中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增强自我认同、促进情感处理、提升自我效能感,并在小组互动中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三、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引导老年人进行人生回顾,强化老年人的自我认同与自尊,增进情感联结与社会支持,促进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同时激发其内在潜能与智慧,为社会贡献宝贵经验,最终实现晚年生活的精神与生命双重升华。

(二)分目标

1.引导组员进行生命回顾,每个组员至少回忆出三段对自己影响深远的经历,强化组员的自我认同感。

2.建立一个互助支持的小组环境,每节至少10分钟的互动分享会和小组讨论,实现至少70%的老年人能够在小组内建立至少一位朋辈支持者,形成情感上的依靠。

3.促进老年人自我效能的提升,通过设计一定的培训和实践活动,至少让70%的组员表示他们感到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愿意尝试新的活动或兴趣。



四、服务实施

(一)小组设计

1.小组名称:“岁月如歌 幸福开启”九峰街道景源里社区老年人生命回顾小组活动。

2.小组成员:景源里社区60-75岁老人约16人。

3.活动地点:景源里社区东苑13栋1楼架空层。

(二)服务过程

本次小组共设置了6节次的服务,小组帮助组员回顾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人生阶段,引导组员一起的探索其生命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共同回忆,让组员重温那些温馨、辉煌或挑战重重的过往时光,在相互的共鸣中强化了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感,实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与积极重构,系统地回顾和整理自己的人生经历。具体服务过程如下。

第一节:初识共鸣

在小组活动初期,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打破陌生组员间的隔阂,建立信任与互动。社会工作者通过自我介绍、绘制自画像、分享“老搭档”故事等方式,打破了组员间的陌生感,建立初步的信任与互动。



第二节:重回童年

童年阶段是个体形成基本信任感、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关键时期。通过趣味丢沙包,让组员重温童年乐趣,体验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生活模拟游戏。

第三节:共绘青春

青年阶段是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性、发展独立性和探索生活方向的关键时期。在“青春故事分享”环节,社会工作者鼓励组员敞开心扉,分享各自的青春记忆,从欢乐到挑战,使组员间产生共鸣并重新审视成长。通过“青春明信片制作”环节让组员以艺术形式记录青春,用贴纸和文字巧妙传达记忆,既解决创作难题,又激发创造力。

第四节:温暖家庭

中年阶段是个体面对家庭责任、职业挑战和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通过趣味游戏“歌曲猜猜猜”,播放《常回家看看》、《让爱住我家》等经典旋律,激发组员对家庭生活的深切回忆与眷恋。在照片分享环节,通过照片让组员们重温了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及孩子成长的点滴,每张照片都满载着深厚的家庭情感。

第五节:职场风采

本节小组继续回顾中年阶段,聚焦职业生涯的点点滴滴,重温职业荣光,同时分享和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通过趣味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让组员重现年轻时的职业风采。通过开设虚拟合作社,引导组员共同面对经营问题,大家各展所长,协作共进,不仅锻炼了组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在模拟职场中重新体验到中年阶段的奋斗与拼搏。

第六节:岁月如歌

在小组活动接近尾声时,本节的重点放在巩固活动成果和展望未来上。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们回顾了小组的点点滴滴。并通过绘制“生命之树”的方式,让每位组员以独特视角回顾并珍视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不仅巩固了活动成果,还为组员提供了表达自我、展望未来的平台。



五、服务成效及反思

(一)服务成效

本次小组活动以老年人的生命历程为脉络,通过系统性引导,促进了组员对个人经历的全面回顾与深刻反思,有效地提升了组员的心理认同感,增强了组员的自我效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愿意尝试新事物,探索新兴趣。

在小组初期和末期,社会工作者采用访谈法及前后测量表进行了成效测量。社会工作者设置了12个维度指标来判断服务对象对小组服务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数据对比,组员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宝刀未老”的自我价值感方面,从原本60%提升至90%;情绪与心态改善方面,认为自己会更积极面对生活的比例从65%提升至92%;个人成长方面,90%的参与者能用很快速清晰的对自己进行积极正向的描述。

在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多样化的互动分享,加深了组员间的情感纽带,促进了深层次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成功搭建了一个互助支持的小组环境,为组员提供了在面临生活挑战时能够依靠的坚实后盾。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为社会工作领域在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有效构建更加包容、关爱的老年友好型社区提供了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模式。



(二)服务反思

1.注重营造一个互助、积极的小组氛围。在小组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每节至少有10分钟的互动分享会和小组讨论,让组员与组员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得到了朋辈支持者,形成情感上的依靠。社会工作者运用了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影响性技巧,让组员在每节的分享环节顺利进行。

2.利用小组动力推动组员自我效能感提升。在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设计一定的趣味游戏和自我展示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画画、同唱一首歌等活动,成功激发了组员的内在潜能与学习兴趣,显著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协作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小组结束后,超过80%的组员表示其自信心与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勇于尝试新事物。

3.及时的正向反馈以巩固小组服务成果。在服务过程中,组员们经历了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认同、从生活平淡到发现生活乐趣、从社交疏离到积极互动的显著转变。期间,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系统地回顾了生命的各个阶段,深入剖析过往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及时进行总结分享,引导组员多维度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人生,挖掘组员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4.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激励机制推动组员的有效参与。小组经验分享是很重的内容环节,在服务中采用“讲话棒”等形式形成自由平等的分享制度,确保每位组员都有均等的机会进行个人分享,从而增强小组的参与度和包容性。



文章来源:

九峰街道社工站

武汉市社会工作联合会
实时分享武汉社工资讯,助您了解武汉社工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