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警惕药物相关性肾损害
本期科普作者
邵海英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医学会肾脏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开封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开封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擅长诊治肾脏穿刺活检术,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病、急慢性肾衰等肾病及风湿系统疾病的诊治。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是一把双刃剑,肾脏作为体内重要的解毒、排毒器官,药物在摄取、转运、蓄积及排泄过程中与其接触最多,药物浓度在肾内也较高,极易发生药源性损害。药源性肾损害又称药物诱发性肾损害性疾病,是由某种药物或数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品不良反应。近年来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逐渐增高,在90年代以后已成为内科AKI的重要原因之一(占11.9-39.4%),不仅抗菌药物及中草药引起的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日益增多,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及肿瘤化疗药物所致的肾功能损害也呈上升趋势。
常见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
代表药物是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呋塞米。容易引起渗透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急性肾衰。
代表药物是疫苗抗毒素、抗血清,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球蛋白类的药物,容易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白蛋白药物,容易引起蛋白超负荷性肾病、梗阻性病。
比如金诺芬,容易引起膜性肾小球肾炎。汞、硫酸铜、硫代硫酸铋:铁制剂等药物,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
如顺铂、丝裂霉素、甲氨蝶呤、链脲霉素等,链脲霉素可引起范可尼综合征、肾性尿崩症、肾小管坏死。顺铂,容易引起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甲氨蝶,可引起梗阻性肾病、肾小管坏死。生物制剂类的药品,比如干扰素,可引起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
常见有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某些抗病毒药物(如抗乙肝药替诺福韦、抗疱疹药阿昔洛韦)和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等;某些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过敏性血管炎、急性肾衰。
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长期或大量应用可导致肾血流减少,发生急性肾损害,还可以导致间质肾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本身是治疗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药物,但其本身部分可出现肾脏毒性。
如泛影葡胺等。
主要有马兜铃、关木通、汉防己、厚朴、细辛等。
如利福平等。
药物相关性肾损害的
常见症状和表现
全身表现有时出现过敏性反应,包括低热、皮疹、关节痛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腰疼、尿量减少、水肿、血压升高等。
药物相关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在药物使用几天或几周后出现,但有些患者在药物使用数个月后出现。可表现为:出现肾功能损害、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或镜下血尿、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尿量减少等。
药物相关性肾损害的预防
肾脏对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高度的易感性,但用药后并非所有患者均会发生肾损害,在存在某些危险因素情况下,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存在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不佳、高龄、其他器官功能不全、同时联用多种药物、应用多种肾毒性药物、遗传因素和基因类型易感等。药物)面,主要与药物的毒力程度、药物的剂量与疗程等相关。因此药物相关性肾损害的预防我们需要如下:
了解各种药物的肾损害风险是首要任务。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种类很多,但不同药物种类引起的肾脏病类型各不同。目前临床中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为导致药物性肾损害最常见的三大类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应特别关注肾脏健康。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是关键。当出现感冒、发热、疼痛等时,不要随意使用抗菌药物或布洛芬等镇痛药,一方面可能延误病情:另一方面会造成肝、肾损伤。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肾毒性。在用药过程中,我们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同时,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以免因药物种类、剂量不当导致肾损伤。
药物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肾损伤。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我们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间的不良影响而加重肾脏负担。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也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容易出现肾损伤。因此,在用药前,我们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疾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肾损伤的风险。
一部分人喜欢自行购买中药煎服,或前往资质不明的私人诊所购买所谓的“秘方”。这是不可取的,目前已经证实,多种中药或中成药是有肾毒性的,如果需要使用中药,一定要前往正规的中医院或诊所就诊,不要擅自滥用中药。
正在服药(也包括中药和保健品)者在就诊时,一定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所服药物,避免多种肾毒性药物合用。已患肾病者在就诊时,要主动告知医生或药师自己患有肾病,或提供既往病历,详细地告知病史,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方案--选用肾毒性小的药物或减少药物用量,保障用药安全。
如果病情需要长期服用有肾毒性的药物,一定要关注血尿、白细胞尿、泡沫尿、水肿、发热、皮疹、高血压、多尿、少尿等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并且要遵医嘱定期去医院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肾损害。
总之,预防药物相关性肾损害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肾脏健康。在此,我们呼吁大家关注肾脏健康,增强预防药物相关性肾损害的意识,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供稿:肾病风湿科 邵海英
责任编辑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