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翁昕妤:新教材教学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实——以2024年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和Unit 6为例

文摘   教育   2024-09-09 09:32   山西  

作者简介


翁昕妤

一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学能手。曾获苏州市“苏式课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苏州市微课比赛一等奖,苏州工业园区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以核心成员参与主持多项省市区级课题,面向市、区开设公开课10余次,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期刊。

本文刊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4年第9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2024年译林版《英语》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的编写坚持了这一理念,亮点突出。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主题语篇,融合学习情境,依托实践任务,引领学生“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笔者以三年级上册Unit 5和Unit 6为例,对新教材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基于主题语篇,指向学习理解

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紧密围绕主题,呈现了丰富有趣的主题插图、歌曲歌谣、故事、表格等形式多样的语篇文本。在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这些主题语篇,设计图片环游、视听会话、配音表演等指向学习理解的课堂活动,形成循环上升的活动链,促进学生对于核心语言的感知体验。

1.图片环游

新教材除了在Cartoon time和Story time等课文板块设计了插图,还提供了紧扣单元话题的主题图。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感知文本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在图片环游中感受语言、初步学习理解语言。

以Unit 5 She’s my mother为例。主题图呈现了Su Hai,Su Yang和妈妈在公园里看到了正在拍照的一家五口这一场景,教师可以基于图片,带领学生熟悉单元主题,感知相关词汇。Cartoon time带领学生认识Bobby、Sam和小蝌蚪Tad的家人,图片生动有趣,教师可以依托故事图片,带领学生在卡通故事中环游,感知介绍家人的相关表达。Story time呈现了Meeting Liu Tao’s family这一故事,教师可以设计观察、排序、匹配等基于图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带领学生在图片环游中理解故事、学习语言。

2.视听会话

新教材的板块设置将听唱歌曲、说唱歌谣等作为单元导入环节的热身活动,在Cartoon time和Story time等核心板块,教材呈现了主题相关的核心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视听会话活动,促进学生“深输入”、“浅输出”,循序渐进地学习理解相关核心表达。

以Unit 6 Is he your grandpa?为例。在导入、热身环节,教师依托主题图情境,引领学生听唱歌谣、辨识人物。在处理Cartoon time和Story time时,教师可以组织Watch and answer、Listen and judge、Read and order、Listen and imitate、Look and talk等视听会话活动,带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言、内化表达。

二、融合学习情境,指向应用实践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情境,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都是学生应用实践语言的重要依托。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和模拟情境,教师可以将这些情境和真实情境融合,设计指向应用实践的活动,引领学生在操练中应用,在应用中巩固,在实践中应用。

1. 依托故事情境,在操练中应用

新教材的Cartoon time和Story time板块均设计了基于语篇的读后活动。以Unit 5 She’s my mother为例。教材基于课文,各设计了三个读后活动(如表1所示),均体现了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生在教材语篇的学习之后,可以尝试进行头脑风暴、复述、演绎等活动,实现语言知识的结构内化以及综合语用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语篇故事情境,通过视听、朗读、配音、表演等方式,引领学生“读中学、练中用”——操练核心表达,初步应用语言。

2.立足模拟情境,在应用中巩固

在英语学习中,模拟情境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融入具体的场景之中,使语言的巩固、操练直观而有趣。新教材在Wrap-up time板块设计了Look, think and say、Think and write、Ask and answer等基于模拟情境的活动。模拟情境是连接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座桥梁,教师应用好这些活动,指导学生在参与活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巩固语言,自信地“输出”语言。

以Unit 6 Is he your grandpa?为例。教材Wrap-up time板块围绕Talk about your family设计了Look, think and say的活动,要求学生介绍Liu Tao和Liu Hao的家人(如下图所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参与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所学词汇、句型自然地融入到交流中去,启发学生在互动中感受语言的实际运用,增强语感,提升表达能力。 


3.走向真实情境,在实践中应用

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是体现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教材主题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关联,设计基于生活情境的综合语言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展开真实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Unit 5和Unit 6的学习,教师可以邀请外教或外国朋友,组织“家庭聚会日”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邀请家人或者携带家庭照片参与聚会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语言向班级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梳理整合新知旧知的相关主题语言,丰富语言表达,如增加对家人外貌和喜好的描述,使介绍更为全面生动。

“家庭聚会日”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表达欲望。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感知主题语言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巩固语言表达,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基于真实情境的实践应用活动,使得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真正走向生活,彰显英语语言的语用意义。

三、依托实践任务,指向迁移创新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深刻、合理地解读主题意义不仅是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重要前提,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关键素质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充分研读教材语篇,建构适切的话题情境,开展层次丰富的实践项目,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内化语言知识,挖掘语篇内涵,解决真实问题,在迁移中创新语言表达,在实践中提升关键素质,并且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以Unit 5和Unit 6的迁移创新活动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围绕family的主题,设计“我‘绘’我家”、“我‘秀’我家”和“我‘爱’我家”等一系列关注学科融合、素养展示和情感升华的实践活动(如表2所示),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表达主题意义、深化情感体验、提升思维水平。

1.学科融合,我“绘”我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通过制作家庭卡片、绘制家庭绘本等活动将英语学习与美术、劳动等其他学科所学技能融合,进一步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手工等方式展现家庭成员的形象和特征,同时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对家庭成员进行描述和说明,加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认识。“我‘绘’我家”活动不仅有助于推进学生的情感参与和主题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2.素养展示,我“秀”我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我‘绘’我家”活动中的创作成果,组织“我‘秀’我家”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进行介绍,包括他们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等。在介绍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描述和说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录制,制作“我‘秀’我家”视频作品集,展示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学生在活动中内化核心语言,迁移所学内容,同时进一步增进对自己和同伴家人的了解。

3.情感升华,我“爱”我家

在“我‘爱’我家”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小蝌蚪找妈妈》《兔子的家人》等相关英语绘本,以及《Family》等公益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主题所承载的价值取向,表达对家庭的爱和感激之情,如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绘本等资源画面丰富、语言生动、情感真挚,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探索家庭意义的兴趣。课后,也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共读绘本、共唱歌曲。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family的意义理解逐渐升华,英语学习不再仅仅停留于对家庭成员的简单介绍和描述上,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家人的爱与陪伴,思考自己对家人可作的贡献(I can help. I can share.等),使学科育人的理念自然落地。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不囿于语言知识和话语交流层面的教学,而是始终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依循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这三个层次,设计构建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迁移和创造性运用,达成语言学习、主题理解、思维发展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温馨提示:2025年期刊征订即将开始,可以通过当地邮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刊邮发代号:语文(22-443),数学(22-444),英语(22-445)。


《小学教学设计》微店二维码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专注教学设计24年,是面向小学教师和教研员、以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期刊。欢迎了解、阅读、订阅、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