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李磊:新版小学英语教材文本的育人价值探寻——以2024年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3和Unit 4为例

文摘   教育   2024-07-23 09:02   山西  

作者简介


李  磊

硕士研究生,中小学一级教师。全国小学名师发展联盟(英语)成员、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英语学科带头人,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人计划教育领军人才,园区杰出青年教师。荣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表彰、苏州市“苏式课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苏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近年来,主持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苏州市“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面向市、区开设公开课20余节次,在《小学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全文转载。编著《小学英语拼读教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刊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4年第7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上。2024年译林版《英语》教材在编写时融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学科育人方面有很多亮点。在起始阶段的教材中,“学科育人”的体现则较为“隐性”,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准确提炼”,在教学中“润物无声”,在评价中“启智增慧”,引领学生感受并内化语言的力量,收获成长的意义。

一、准确提炼:依托文本,发掘语言的力量

新版三年级上册教材Unit 3 Are you Su Hai?设计了How do you get to know more about new friends?这一大问题,在课文部分呈现了“Are you…? ”“What class are you in?”等表达。Unit 4设计了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 friends?这一大问题,课文部分呈现了“This is…” “He/She is my friend.”的表达。这两个单元与2012版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2 I'm Liu TaoUnit 3 My friends的主题相近,教师很容易“穿新鞋,走老路”,忽视主题意义的探寻和育人价值的追求。

1. 立足教材,探寻文本蕴含的育人价值

经过新版教材与2012版教材单元内容的仔细对比和分析,我们发现新版教材的单元更注重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体现“朋友”的主题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们准确提炼教材文本自身蕴含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探究主题意义,成为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人。

Unit 3Unit 4的主要语篇学习板块为例。Unit 3 Cartoon time的文本涉及与朋友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辨认同伴;Story time的文本则介绍如何与陌生的同学得体地交往,通过询问获得关于他们的更多信息,从而成为朋友。Unit 4 Cartoon time涉及向家人介绍自己的朋友;Story time的文本则谈论如何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朋友,并通过“I have many friends in my class.”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班上多交朋友,从而收获分享友谊的快乐。

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配图中隐含的育人价值。例如,Unit 4Story time中,王兵、刘涛在介绍自己的朋友时,都用手掌指向对方(而不是用手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与人相处的细节,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为礼貌、得体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2. 立足学情,拓展切合主题的育人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准确提炼单元育人价值的基础上,依托教材,立足学情,适当拓展切合主题的育人语言,搭建支架,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把想说的话用英语表达出来”。

2012版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2Unit 3教学中,笔者通常会通过歌谣、绘本等方式补充tallshortnicebeautifullovely/cutecool等形容词,启发学生在表达This is He/She is my friend. 之外,能用He/She is +形容词对朋友进行更为丰富的表达,引领学生更立体地对朋友进行描述。然而,教师无论叠加多少描述性表达,难以突破语言知识的范畴。为了更好地探究语言背后的育人价值,教师可以依托话题,从“主题意义”这一角度进行挖掘。笔者对新教材Unit 3Unit 4的育人价值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提炼:What makes me a good friend? How do you get along with friends? What can I learn from friends?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从朋友身上能学到什么品质才是语言背后的力量。

二、润物无声:整合文本,感受语言的力量

从教材Unit 3Unit 4文本内容可以看出,教材围绕“交朋友”这一主题,通过多样化的文本引领学生对朋友进行介绍。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会通过小贴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Lets be good friends.”“Be friendly and nice!”这样“口号式”地灌输往往并不能有效育人。

1. 依托教材,设计课时问题

笔者基于设计的课时问题,结合教材开发“育人文本”,将育人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融合在学生能够接受和掌握的文本之中。在教学中,如何整合教材文本和“育人文本”,做到润物无声呢?笔者首先从育人价值的角度对这两个单元的课时问题进行了设计(如表1和表2所示)。

上述两个单元6个问题的设计可以看出,Unit 3三个课时分别对朋友的意义、特点、人物进行了探究;Unit 4三个课时则立足于朋友的“品质”,分别从“我是一个好朋友”“和朋友相处”“向朋友学习”的角度对“朋友”进行探究。

2. 整合语言,设计育人文本

Unit 3Unit 4的设计中,笔者基于Module 1的模块标题“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用“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is the first step in making friends.”引领学生明确交朋友的第一步是了解朋友,开启Unit 3的探究之旅。Unit 3的拓展文本设计围绕了解、介绍朋友进行(如表3所示)。教师可以使用绘本、歌谣等资源补充相关表达。Unit 4延续Unit 3教学,拓展文本关注育人价值的落实,聚焦朋友的品质。如表4所示)

3. 组织活动,内化语言表达

基于上述设计,笔者为Unit 3创编了两个歌谣,教师可以配上节奏音乐带领学生进行操练。当然,这些文本内容均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领学生发现后进行整合呈现,也可以结合每个课时的教材课文图片对相关词汇进行呈现,启发学生进行表达后形成歌谣文本。

[Chant 1] We are friends. We play together. We study together. We help each other.

[Chant 2] Zhang Hua is tall. Yang Ling is short. Su Hai is nice. Wang Bing is cute. Liu Tao is cool. They are different. They are friends.

Chant 2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自己的朋友,对歌谣中的人名进行替换表达,用歌谣的方式介绍自己的朋友。

Unit 4前两个课时拓展文本仍然可以使用图片、歌谣等方式进行落实,第三课时的“向朋友学习”的主题教学可以结合绘本“My friends”进行。(参见本刊2021年第7期《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一文)

三、启智增慧:学评一体,内化语言的力量

核心素养能否落地,育人价值能否实现,科学评价十分关键。评价不仅包括课堂互动和学业水平监测,还应包括作业设计和点评。教师要关注学、评一体,用好教材活动,设计创新作业,内化育人价值,外化学科素养,实现学科育人。

1. 用好教材活动,内化育人价值

新教材在Wrap-up time板块提供了丰富的评价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整理、回顾单元所学,回答单元开始的大问题(Big question),结合Assessment time板块的自评表,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实现“学评一体”,并将单元所学迁移到实际生活。

例如,在Unit 4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Unit4 Story time板块后的活动C(制作朋友卡片并介绍朋友)和Wrap-up time板块的活动(向家人介绍自己的朋友),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乐于交友,乐于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他人,分享友谊的快乐,从而内化育人价值,做到学科育人“润物无声”。

2. 设计创新作业,外化学科素养

新教材的许多“隐性”育人价值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应结合教学实施情况,立足学生实际语言能力,设计创新作业,外化学科素养,让“隐性”的育人价值适当“显性”地呈现。

Unit 3Unit 4的作业设计和点评为例。如果只是课堂呈现相关活动,作业仍然局限于教材文本,那么活动的价值可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基于课堂搭建的问题支架、语言支架,突出立德树人导向,设计了对应的评价任务,复现相关育人文本,引领学生逐步内化语言的力量。

从该读写探究作业可以看出,文本材料兼顾了教材内容和课堂上使用的育人价值相关语料,设计的阅读任务涉及生活探究、细节理解、图文理解、实践运用等不同角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学生内化语言、发展素养。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将任务3中的“写一写”调整为“说一说”,以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挖掘教材文本的主题意义,用适合学生能力的语言,和学生一起探究语言、表达意义,积淀具有迁移和重构品质的素养,让“学科育人”的理念真正地落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温馨提示:错过2024年期刊征订的读者可以通过当地邮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刊邮发代号:语文(22-443),数学(22-444),英语(22-445)。


《小学教学设计》微店二维码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专注教学设计24年,是面向小学教师和教研员、以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期刊。欢迎了解、阅读、订阅、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