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他在甘肃康乐,独特的插队生活

文摘   历史   2024-10-16 08:14   甘肃  

1968年,我独特的“插队”生活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插队”是件令许多人铭记于心的大事,更是一次充满着苦乐酸甜的经历。

  所谓的“插队”就是把城市里的初中、高中学生,统一安排到农村进行锻炼,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上山下乡”了。学生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经受了各种考验和抉择。如今当“插队”越来越远离我们生活,成为一种藏在心底的记忆时,昔日的插队故事,再次成为许多亲历者的绵绵回忆。


讲述人:黄德海 甘肃省建筑技术学院退休教师(2011年摄)


  1968年秋天,黄德海是建设部西北工程管理局兰州一中的团总支书记。按理说,插队和他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他却接到命令,带领初中毕业班的100多名学生去插队。对于黄德海而言,这是一次特别的插队经历。当带着100多名学生来到康乐县的巴松、鸣鹿两个公社接受锻炼时,他才发现迎接他们的除了热情的乡亲们,还有无数困难。

  当年,他们在农村是如何锻炼的,在这次锻炼中,他们的人生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8月8日,黄德海讲述了他独特的“插队”故事。


  锣鼓声中,我们开始新生活


  毕业班的学生要下乡了!这个消息似乎是在一夜间就传遍了全校。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很多人不知所措。我们学校当时就在今天省建总公司家属院里,现在改成了八十一中,我任团总支书记。

  刚开始,上面的通知只是说让大家上山下乡,当时叫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锻炼。下乡自然是件很辛苦的事,可学生并不理解其中含义。他们很兴奋,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出远门的机会,可以看外面的世界了。

  我是团总支书记,自然要送学生下去。没有多少兴奋,整天忙着办各种手续。那时,人很单纯,不像现在想法多。学生和家长都服从安排,而且又是两个毕业班整体下去,不存在有人去有人不去的选择,问题相对少一点。只有个别人因为家庭的特殊原因而不能下去。我记得,有一个学生父母在东北,她跟着姥爷姥姥在兰州生活,就被留了下来。也有些女生,因为要远离父母亲,偷偷地流过眼泪。

  不过,不少学生家长还是跑来打听消息。此时,我对前景也是一片模糊。这些话哪里敢和家长说,只能说广阔天地是锻炼人的好地方,年轻人就应该到这样的地方去锻炼,这样才能成长为有用人才。

  出发的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学校举行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欢送会,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我们乘坐着大卡车,披红挂彩向康乐出发。

  兰州到康乐要走差不多一天,先到了县城。县上对我们很重视,早已和西管局前期下去的人安排好了地方。插队的地点选在距康乐县城100多里的巴松和鸣鹿两个公社。

  穿县城而过,大卡车拉着100多名师生和行李,直奔目的地鸣关和胡麻沟两个大队。我被分到了鸣鹿公社的鸣关大队,这里已经是山区了,距离大队部四五里远的地方就是大山。

  我和学生们下了车,大卡车就返回了。这时天色已晚,看着在暮色中远去的大卡车,我突然很失落。


  暮色里,我们走入村民家


  我们被分散安置到村民家里。现在,我已经记不清第一天晚上住谁家了。后来,我一直住在鸣关大队书记张应科家,并且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卡车上颠簸了一天,学生们早已疲惫不堪了。当我把留在鸣关大队的学生都安置好时已经很晚了,回到住处,和房东聊了几句,躺倒就睡着了,醒来时,窗外已经蒙蒙亮了。


1969年,讲述人(左)和康乐胡麻沟大队陈正武队长在东方红广场合影。(翻拍)


  早饭,房东端上来了黄灿灿的油饼。那年月,物质匮乏,生活艰难,早餐能吃上油饼,已经是相当好的待遇了。这,让我很感动。我们都清楚这顿早餐的意义。

  我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们安全送到,把他们生活住宿安置好,等他们适应环境了我就回去。安置不好,我回去也无法给他们的家长交代。心里紧张得不行,唯恐有什么漏洞。

  鸣鹿公社属二阴山区,物产丰富,收成比较好。此时,已经是初秋时节了,地里的活差不多干完了。乡亲不让学生们插手农活,在他们眼中这些十四五岁的学生娃是不会干活的,他们下地恐怕只能添乱。

  种植当归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秋天,正是采挖当归的季节,乡亲们将采挖来的当归,依据长短大小进行归类。然后,放在火坑的支架上烘烤。等药材烘干后,交到医药公司的收购点。而到了农闲时节,村民就上山挖药材,这里生长着党参、黄芪等药材。

  我带着学生们四处转悠熟悉环境,了解村子周围的情况。一天,我跟着生产队的张书记进了山,我这才发现山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山林中能看到好多种动物,如梅花鹿、兔子、雉鸡等等,背阴的雪地上偶尔还能发现狼和狐狸的印痕。

  一个多星期后,学生们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也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我和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党参年龄的识别,乡亲们说,党参每发芽一次后就会留下一个小疙瘩。至今我还记得,党参头上的小疙瘩越多,党参的年龄越大。我们按照年龄大小将党参分别挑选出来。

  新的挑战很快就向这些十四五岁的学生娃逼近了。


  第一关,从生火开始


  学生们分散居住在村民家里。起初,吃饭也在村民家里,时间长了这就不行了,要求学生们必须能及早适应新生活,学会生火做饭。

  第一关就是生火。那时,孩子们的生活适应能力要比现在的同龄人强得多。即便如此,会生火,能把火生旺的人还是非常少,而且学生熟悉煤炉,对村民们用的木柴灶根本不熟悉。

  鸣鹿公社一带烧的是木柴,柴火从山林中砍来时间不久,半湿半干的最难生火。村民们热情帮助我们,老大娘们手把手教学生们生火做饭,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起初同学们生火时厨房中烟熏火燎,熏得眼睛都睁不开。后来,慢慢地摸索出了诀窍,克服了这道生活难关。

  乡亲们待我们好得很。我们每天早上的吃的都是油饼,喝的罐罐茶。我算了一下,仅仅这一顿早餐的成本就是2角钱。当时,我们一天的生活费才2角钱,如果算上中午和晚上,我们的伙食费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如此,乡亲们仍热情地招呼我们。

  中午有时吃炒面。炒面是用胡麻和青稞做的,非常好吃。和我一起下来的还有一位工宣队的马师傅,他是广东人,对付这种炒面就有些难度了。吃着吃着,就喷了出来,满脸的炒面,逗得乡亲们直笑。

  乡亲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吃好。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吃好喝好不想家。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这句话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返回了,学生们仍在锻炼中


  我在康乐县的插队生活,前前后后,只有五六个月的时间。

  1969年的春节前,学校领导听说我们插队的地方还不错,也有了给同事们搞福利的想法。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由我完成。

  我把想法给鸣关生产大队的张书记说了,他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了。他动员乡亲们,将家里储存的土豆等出售给我们。乡亲们拿出了家里最好的土豆,各个都比拳头大。我很轻松就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司机师傅拉着满满一车土豆等年货返回了学校。


1969年2月,讲述人(右)和张应科在五泉山合影(翻拍)


  这年春节,我们单位人人都满意,过了一个好年。春节过完,三月份新学期开学后,我就返回学校了。而此时,学生们的插队生活才真正开始。这100多名学生基本是西管局系统的子弟。在那个苦难岁月,学生经受住了锻炼,大约两年多后,就陆续通过各种渠道返回了城里。

  我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返回城里后,还专门邀请胡麻沟大队队长陈志武到兰州游玩。我带着他们游览了五泉山、工人文化宫、东方红广场等地方,还把张书记邀请到我老家榆中去玩。一路上,我给他讲榆中地理,讲我们老家的人和事……

  40多年过去了,我还保存着几张当年他们来兰州拍的照片,这成为那个特殊年代友情的见证。



陇史荟
王文元讲陇史:在这里读懂甘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