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定西王公桥:一座桥梁背后清代第一案
定西城外,一座木桥,孤立荒原,人迹罕至。此桥,人称王公桥。
王廷赞,清代第一贪污案的主角,竟然和这座桥有了关系。
民间传说,此桥也因王廷赞而称为王公桥。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沟壑纵横
出兰州往平凉而行,过定西,不久,就和一座驿站相遇。这就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西巩驿。西巩驿,一座丝绸之路上的古老驿站,它见证了丝绸之路最后的辉煌。
我们要寻找的王公桥就在西巩驿附近。出发之前,查阅过的资料显示,王公桥在定西城外30里的地方,算算距离,正在西巩驿附近。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西巩驿了。
前往西巩驿时,我们没有走高速公路,虽然高速公路出口紧挨着镇子,虽然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但速度快也就意味着失去欣赏路上风景的从容,我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感受这条古老的交通大动脉。
西巩驿镇,街道宽敞,广场宽阔。街头的设施,有些时尚,镇子上很是热闹,这里是定西有名的集镇。显然,镇子的前身是一座驿站,但此刻我们已经看不到驿站的影子。西巩驿所处的位置正当陕甘大道的咽喉,为会宁到定西间的要隘。依托着驿站,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商帮云集的集市。作为驿站,商贸繁盛是必然的,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条商贸之路。
在镇子上,热情的乡亲给我们指点了去王公桥的路。王公桥以前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曾经盘旋曲折的公路,一桥飞架南北所取代,古桥也就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西巩驿位于西巩川内,这是两山相夹的平川,长约30公里,宽约1公里,312国道曾经从川里横穿而过,出镇子,我们顺着高速公路边的旧国道前行,这是一段和高速公路逆行的道路,站这里我们看到,川里土地略有起伏,尚算平整。实际上,这里并不平,所有奥秘都隐藏在黄土之下。
其实,这是块被沟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土地。人们统计,西巩川内比较大的沟有宋家沟、任川河等十八条,这些沟最后都汇集到了营坊川。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特点,这一点在西巩川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深沟自古就有,显然它们都是雨水洪水冲刷而形成的。在建筑技术落后的年代,如此深的沟是横亘在人们面前无法逾越的“鸿沟”。
北宋时期,宋夏军队经常隔着大沟对峙。西夏人称之为“聚卜结龙”或者“结珠龙”。在党项语中“聚卜结”为十八,称山谷为“隆(龙)”。这就是说,这里有十八条深沟相会于此。
两座王公桥
在镇子边我们在一座水泥桥上看过下面的沟壑。这座桥虽然不长,但沟却异常深,大约七八十米深,站在桥边往下看,竟然有些眩晕。难怪,早在9百多年前,宋人就关注到了这里的地理特点,并利用这种地理优势和党项人对峙。
深沟峡谷,自然需要桥梁。因而在这一带王公桥的名气很大。顺着公路走了大约5公里左右,公路边上有个岔路,这是一条乡间土路。按照乡亲们先前的指点,拐进去,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一座跨沟壑而建。这是座看上去有些简单的水泥桥。这桥怎么会是王公桥呢?
穿过桥,我们继续前行,可是走了一阵也没有找到王公桥。问乡亲,才知,我们刚走过的桥就是王公桥,无奈原路返回。
果然,桥头的水泥柱子上写着王公桥三个。我们寻访已久的王公桥,在不经意中赫然出现我们面前。桥架在沟壑之上,这沟就是宋家沟了。桥面到沟底,大约有四十米之高。这座水泥桥是1983年修建的新的王公桥,曾经是312国道线必经桥梁之一。
在距离这座水泥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的八字撑木架桥,高18.47米。按照乡亲们的指点,我们找到这座木桥。眼前豁然一亮,果然古香古色。桥,完全用木头堆砌而成的。它以水泥墩为基础,在水泥墩台之上,一根根粗大的木柱,左右纵横,上下相连,层层相接,,构成了桥的基础,最上面则是粗大的木头横梁。这些简陋的木料,就支撑着丝绸之路的畅通。
王公桥,由来已久。至少在名万历十三年(1585年)之前,定西城外的东大路上,当时就有座桥,人们叫做有永济桥,取永远济民之意。可能是后来有位姓王的知县重修了这座桥,人们感念这位知县,就叫王公桥。可是,谁知后来,又来了一位姓王的官员,重新修了桥。这人就是王廷赞。民间误传为,清乾隆时,巩昌知府王廷赞重修此桥而名王公桥,然而人们读,王廷赞写的《重修王公桥檄》。才发现并非如此,王廷赞写道:……旧有王公桥渡冲激倾,时筑时溃,无余址矣!”这说明,王廷赞修桥时这桥就叫王公桥。同治十一年七月左宗棠派工程营重修此桥,修完取名永定桥。但民间依旧叫做王公桥。
曾经王公
王廷赞是一个大贪官,是甘肃冒赈案的主角之一。另一人是王亶望。这也是清代最大贪污案。此案,人称甘肃米案。
其实,王廷赞是原本是个清廉能干的官员。要不然,定西乡亲们也不会称他为王公,并将他附会为这座桥的修建者。
王廷赞,字翼公,号用宾,辽宁葫芦岛人。他由微末之员,一路升到甘肃布政使。还多次受乾隆的表彰。有人曾评述说:他在甘肃为官三十多年,在平反冤狱、振兴文教、兴修水制、剿匪安民、集军饷等方面,都留下了政绩。可惜的是,风光了大半生,最终晚节不保。
他最初是从兰州府经历开始的,经历的职责是掌管出纳文书,算是个小吏吧。这年正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很快,就表现出了他过人才能。七年后,他的仕途生涯,一帆风顺,先后就任张掖、武威、镇原等县知县。尤其在。在张掖他兴办教育,重新修建了甘泉书院,请名师,购图书,一时间声名鹊起。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又办里平定准格尔叛乱的军需。一路政绩出众,就连乾隆也称好。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撒拉族人苏四十三率众起义,围攻兰州。王廷赞也因守城有功,封为正一品。谁知他却提出捐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以资兵饷。结果,引发乾隆的怀疑。就在这前后,调任浙江巡抚的前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也主动捐献出私银50万两。
一个惊天大案,也因此而浮出水面。原来,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后,以甘肃仓储不足,可用“捐监”粮米赈贷灾民为由,说服了陕甘总督勒尔谨,奏请清廷,在甘肃各地开捐。但却将应捐豆麦折为白银。他们又为各县预定灾情,将收来米粮,以赈灾方式,发放了。其实,完全中饱私囊了。而引发全省性质的贪污大案,总数达到千万两。
王廷赞接任甘肃布政使后,也经不住诱惑而落水。变本加厉,由各州县办事改为兰州知府总办。最后查下来,贪污官员之众,数额之巨,令乾隆震惊。史书上有如此的记载:
“乾隆季年,诸贪吏首王亶望……籍其家,得金银逾百万。”“皋兰知县蒋重熹侵赈银47400两;宁夏知县宋学淳侵赈银34560两;金县知县邱大英侵赈银20000两……”这个案件的最后导致,甘肃正项仓库亏空粮米100万石。
“甘肃冒赈案”,后人又称“甘肃米案”。牵连陕甘总督及甘肃布政使及以下各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万余两。乾隆也不得不承认:“甘肃此案,上下勾通,侵帑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案内各犯,俱属法无可贷”。王亶望、蒋全迪处斩刑,王廷赞处绞首,勒尔谨赐死;贪污数万两的巨犯斩首56人,免死发遣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自杀数十人。
可以说,王公桥见证了一位官员的蜕变过程,不能不说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