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刘善本从兰州飞往青海玉树,首开青藏高原航线

文摘   历史   2024-10-23 21:56   甘肃  

驾机起义第一人

刘善本在兰谋划飞往延安


一位英雄的传奇,曾经在兰州大地上上演,数十年后其中细节依旧鲜为人知,而今党史专家经过十几年的追踪,终于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找到了一段段零星记载,从而揭开了被岁月掩盖的动人故事。



  1946年6月26日,一架大型轰炸机B-24轰鸣着降落到了延安飞机场。在小米加步枪的年代里,人民解放军是不可能拥有如此先进的轰炸机的。人们不禁猜测,是谁?把这架大型轰炸机开到了延安。这人就是首位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刘善本。也就在这天,蒋介石悍然撕毁国共双方重庆谈判后签订的停战协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人民解放战争大幕由此拉开。刘善本驾机起义飞往解放区的行动,不仅开创了一个先河,而且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在他的影响下,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先后驾驶100多架飞机起义。

  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抗战期间,刘善本曾在兰州、河西等地生活过一段时间,不仅由此确定了飞往延安的信念,而且通过自己的同事与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秘密联系起义一事,谁知,他起义的想法却搁浅了。刘善本为何会来兰州?他又是怎么联系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的呢?

  不久前,党史专家袁志学讲述了70多年前发生在兰州的秘密往事。


  消极避战 轰炸机向西转移


  刘善本的壮举很多人都知道,但他曾经在甘肃生活过,这段往事却鲜有人提及。究其原因,一来是历史久远了;二来缺乏比较详细的材料。但我们要研究刘善本驾机起义的前前后后,就不能绕开他在甘肃特别是在兰州的这段经历。这段经历对他后来驾机起义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那么,刘善本为何来甘肃呢?



  这就要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战略、策略说起。抗战爆发后,日军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日军空军,在当时中国战场上几乎没有对手。一段时期内,中国空军(包括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实力都无法同日本空军相比较。战争初期,日军主要对华作战的海军航空军和陆军航空军部队,共有800架战机,而中国空军则只有500架战机。差距最大的是双方飞机的补充能力,日军拥有完整的航空工业,随时能生产补充,而中国空军则只能靠购买飞机。尽管如此,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同日本空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取得了辉煌战绩。

  1940 年 5 月,中国空军在成都太平寺机场成立航空第八大队,下设三个中队,这是当时的唯一一支远程轰炸机大队。刘善本作为航空第八大队的一员,他们满怀希望能够执行轰炸日军的任务,杀敌报国。

  谁知,他们等来的不是轰炸任务,而是撤退到兰州隐蔽训练的命令。这样的命令刘善本等人非常反感,这是国民党采取的消极避战策略。国民党的思路是日军实力强大,打不过只能往后撤,可是,此时抗日战争早已进入了相持阶段,正需要空军出动轰炸日军,鼓舞人民的斗志。

  尽管他们不愿意,但刘善本所属的第八远程轰炸机大队还是从四川成都撤到了甘肃兰州。


  三次撤退 最后乘卡车东返


  兰州也不太平。抗战时期的兰州是西北国际交通线的枢纽,大批苏联援华物资从兰州经过。印缅公路失守后,这是中国唯一的陆上国际交通大动脉。为摧毁兰州,尤其是炸断兰州中山桥,日军多次出动轰炸机,对兰州及其周边地区狂轰滥炸。

  第八远程轰炸机大队撤到兰州后,驻扎在拱星墩飞机场。拱星墩飞机场修建在山边,对飞行的限制比较多。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都要避开大山,降落时面山而落,然后飞机掉头,背山起飞,不然的话就有撞山的可能。到兰州后,刘善本以为能安定下来,就给家里人写信报平安。谁知,信寄出没有多久,就接到再次西撤的命令。



  这一撤就到了嘉峪关。因为日军飞机曾飞抵武威一带轰炸,所以必须西撤到比武威远的嘉峪关。到嘉峪关飞机场后,他们才发现条件极其简陋,跑道是碎石铺成的,机场周围更是荒凉无比。刘善本他们的意见很大,既然从军报国,就应该血战沙场,怎能一路西撤呢?再说,以前徐焕升等人就驾驶过轰炸机,装载宣传单“轰炸”过日本(1938年5月19日,中国飞行员驾驶两架轰炸机轰炸日本。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飞机轰炸袭击)。而现在,时间过去了三年多,他们却一路西撤,离前线越来越远了。

  可是,没有过多久,他们再次接到十万火急命令,再次西撤。对于这次西撤,飞行员们都晕了,在大部分人的地理概念中,嘉峪关已经是很西边了,怎么还要西撤。究竟西撤到什么地方?第八远程轰炸机大队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起飞前才接到西撤的具体地点——安西(今瓜州)。飞到安西机场后,刘善本他们找地方把飞机藏好,等待下一步的命令。这时,第八大队不仅处于飞机没有补充的境地,而且远距离后撤,机件损耗极大,大家情绪更是低落。

  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撤退,有人念叨着已经西撤了三次,不知道有没有第四次啊!果然还有第四次,不过不是西撤,而是向东转移。电报命令他们把飞机藏好后,乘坐卡车东返。听到这样的命令,飞行员们心里凉了半截。之前,虽说往西撤,但好歹有飞机,如今航空兵连翅膀都没有了,变成“徒手兵”了。无奈中只有乘坐卡车,返回兰州待命。


  巧妙打听 记住延安机场数据


  在兰州,轰炸机队员们接受一些领航、为其他战机进行维护、检修之类的任务。航空队的一些热血青年则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刘善本、杜道时、李鑫淼等人经常在一起锻炼、学习,还参加了八大队篮球队,到兰园等地比赛。1941 年 1 月,“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同室操戈的行径,再加上后方腐败官僚系统,让刘善本等人对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失去了希望,感觉已经无药可救了。

  1942 年的一天,一架苏联运输机从兰州飞往延安。按照中苏协议,苏联飞机不能直飞延安,必须经国统区后,由国民党派人领航。八大队派领航员王毓兴为该机领航。返回兰州时,王毓兴带来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赠送的皮大衣、毛毯等物品。而刘善本却在和王毓兴的谈话中,巧妙地了解到了延安机场的跑道情况和保障能力。



  他的起义计划就这样悄悄准备中。一天,他和领航员李鑫淼及另外一位射击通讯员驾驶一架轻型轰炸机从嘉峪关返回兰州。这是起义的好时机。他和李鑫淼用半明半暗的话商议了几句。他问:“咱到想去的地方参加抗日怎么样?” “这倒是个难得的机会。”李鑫淼会意地表示赞同。后来,考虑到驾机起义的举动会不会有碍国共抗日统一战线,而且延安没有空军。刘善本想驾机起义的愿望未能实现。

  1942年4月,在兰州一家饭庄里,刘善本和妻子周叔璜结婚了。他们在兰州郊区租了两间民房,算是安家了。这时,他们秘密与八路军办事处进行联系。刘善本和杜道时、李鑫淼等几位密友商定,先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然后去延安参加抗战,并分工李鑫淼去联系。李鑫淼同办事处负责人伍修权联系上了,但伍修权反对他们在这时去延安。当时是国共合作统一抗战时期,他们起义后,国民党当局坚持向延安要人,怎么办?为了他们的安全,只能再次放弃起义计划。


  首飞玉树 开辟高原航线


  起义计划放弃了,刘善本只能继续学习。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兰州已经待不了多少天了。

  为了战时物资运输方便,国民政府决定派空军开辟高原空军基地。无疑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八大队接受任务后曾两次派飞机侦查航线,结果都因气候原因失事。面对这种情形,刘善本主动请缨承担开辟航线的任务,在他看来,这至少比在兰州呆着无所事事要好。



  刘善本经过三周时间的周密准备,尽最大可能查阅了各种资料,最后一举成功飞抵青海玉树,完成了任务。这在中国空军史上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此后,他们再接再厉,开辟了新疆、康藏高原新航线。他还撰写了《飞机上高压氧气装备》、《混和气浓度表》等军事科研论文。

  这些成就,让刘善本也由此成为国民党空军中令人瞩目的人物。很快,就被选中到美国学习重型轰炸机B-24的驾驶。这次培训需要两年半时间,毕业后将驾驶B—24轰炸机返回中国。1943年8月,国民党空军在成都太平寺空军军事学校成立赴美重轰炸机大队,随后他们化整为零,分为五批,分道前往美国。学成回国后的刘善本,面对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腐败与反动,在蒋介石公开发动全面内战的当日,毅然驾机起义飞往延安。

  刘善本在兰州的两年多时间里,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国共两党的抗战态度有了清醒的认识,深切感受到了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腐败,同共产党人进行了初步接触,萌发并确定了驾机起义、飞往延安的信念,利用训练和实战提高了飞行水平,为后来驾机起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讲述人:袁志学 著名党史专家

陇史荟
王文元讲陇史:在这里读懂甘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