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LATIONS CHINA
RC2024 TALK
秦岭
杨惠姍
King Houndekpinkou
Ludivine Loursel
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论坛
2024年9月20日—9月23日之间,博览会共组织了12场主题论坛,邀请来自法国、阿布扎比、日本、厄瓜多尔、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外方嘉宾,以及32位中方嘉宾参与其中。这些来自各国政府、行业协会、艺术院校、知名品牌的嘉宾们围绕行业发展、品牌跨界、国际收藏、艺术教育、未来制造、材料创新等主题展开对话。
4
火焰中的艺术
Arts in the Flame
“火焰中的艺术”论坛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秦岭主持,来自法国的艺术家Ludivine Loursel、King Houndekpinkou,以及中国台湾的杨惠姗三位艺术家参与讨论。尽管他们使用了或陶瓷、或玻璃不同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但都认为在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是出于对材料的情感,以及结合内心精神性的感悟,最终才能创作出打动观众的作品,爱与真诚是艺术最大的力量。
秦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
Q: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首先我想简单地介绍几位嘉宾。第一位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琉璃艺术家杨惠姗老师,杨老师是最早把我们的琉璃艺术带入大众视野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最早在创作中将传统文化和材料做了结合,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位艺术家。第二位是金·伍德彭科先生,他作为主视觉艺术家参与了本次博览会,我们在展厅可以看到他的陶瓷作品,非常的前卫。第三位我要介绍的是露迪文·卢瑟尔女士,一位法国的玻璃艺术家,在创作中她也尝试将玻璃和金属两种材料结合。我是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玻璃陶瓷专业的主任秦岭,非常有幸能和三位艺术家一起探讨今天的主题。
首先我想要提问杨惠姗老师。杨老师作为中国最早把琉璃艺术带入大众视野的艺术家之一。我们特别想知道您是如何看待琉璃这种材料的?它和中国的文脉之间有什么关系?
杨惠姗
琉璃艺术家 &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创始人
A: 谢谢主持人,两位艺术家,现场的朋友们,大家好。谢谢博览会的邀请,让我能够来这里和各位分享我的琉璃创作历程。首先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其实做琉璃艺术创作,我是半路出家的,在此之前我是演员,曾经连续两届获得过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以及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从影12年我拍了120多部电影,当初要离开电影的时候,很多朋友问过我,为什么要从熟悉的、高峰期的电影事业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琉璃创作行业呢?我说做电影是受年龄限制的,尤其是对于演员来说,我期待能够从事一种经过累积不断发展的、长久的艺术事业。也许老天爷听到我的心声,所以在拍《我的爱》这部电影时,导演用了很多国外的玻璃艺术作品在现场做道具陈设,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玻璃艺术,这些在戏里是我的最爱和收藏,没想到戏外的我也真的爱上了玻璃艺术。我想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之后,我就想这么多的玻璃艺术作品中,很少有来自中国的,所以1987年我就成立了工作室“琉璃工房”。那为什么用“琉璃”做名字?一般在国际上统称应该是玻璃艺术,但我觉得琉璃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定位,我们自古就有琉璃的概念,琉璃是白居易的诗词里的“彩云易散琉璃脆”,是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琉璃耳杯,也是《药师经》里面的琉璃世界,所以说琉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一种价值、一种思想。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第一个就要思考,琉璃艺术的创作本质是什么?我们要用琉璃创作出的作品去传递什么讯息?作为第一个从事现代琉璃艺术创作的中国人,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然后我要寻找到一种技术来满足风格的需求。我们研究了很多琉璃艺术的技法,我发现只有脱蜡铸造法既可以满足思想和创意,也可以满足造型。比如说类似中国青铜器的细腻复杂的造型,或者是壮阔的宇宙天地的造型,都可以通过脱蜡铸造法来实现,传达我对文化的追求和探索。
脱蜡铸造法的历史很久远,19世纪就有欧洲的艺术家在使用了,他们觉得玻璃可以更好地与光和色彩结合,跳脱出过去雕塑中多使用金属跟石材的限制。所以我那个时候就想,一定要研究这个技术,所以1987年我们就开始自己努力研究技术。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耗工、耗成本的,每天都要面临堆积如山的失败作品,以及这些失败背后的巨大金钱投入。为此我跟我先生变卖了房产,还把父母和兄姐的房产拿去抵押贷款。
那时候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辛苦地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是一种强烈的冲动和直觉,就是凭借这个技术,在中华民族厚重工艺美术沉淀的基础上,我能够开创出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艺术作品,去传递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故事,发展出一种新的美学。我觉得那是一种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带来的觉醒,是我的动力来源。所以我们最后几乎是在弹尽粮绝、山穷水尽的情况下,终于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琉璃艺术的复兴。2019年,琉璃工房的制作工艺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0年我也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其次我想介绍一下创作理念上的突破。所有的艺术家都一样,艺术创作永远是跟人有关的,是一个人对宇宙天地的表述。我的创作是深受民族文化影响的,首先是我的作品《花好月圆》系列,因为刚过中秋,花好月圆是这个节日期间最易被人提到的成语,也是我最喜欢的。就像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去观察另外一个生命的个体,用没有生命的材质去模拟和捕捉生命的动人姿态,用生命无常的概念对照琉璃脆弱的材质特性,最后创造一朵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开出来的花朵。这朵花源自中华文化,但又没有局限于唐诗宋词的经典意象,而是反映了我们更深层次的人文探索,是对生命的祝福和期待。这件作品最近受邀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澄明之悟》是我挑战脱蜡铸造法尺寸极限的作品,大概八十几公分,这是很难得的。作品放大的同时,我也强调对思想和观念的表达,这个系列作品中我把颜色全部抽掉,让意识进入到无、空的新世界。传递珍惜当下、慈悲仁爱的理念。
花好月圆系列之清泉映兰
澄明之悟系列之澄明之悟
在我的琉璃创作中,佛教对我影响很深。佛教对生命本质的探讨给了我启发和灵感。我有一个系列作品叫《人间八仟亿万佛》,听这个数字就知道是有很多佛,八仟亿万在宗教中寓意生生不息、无边无际。这个系列是我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当时我第一次去到敦煌,我被那跨越千年、数不清的佛、菩萨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并完成了这系列作品的创作。另外一个系列叫做《无相·无无相》。这个系列源于我对琉璃这种材质的探索,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用琉璃做出传统写实之外的造型,能不能呈现佛经里面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1998年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技法,用脱蜡铸造法结合热浇铸,形成了复铸工艺。写实的佛像在充满气泡的透明空间中,呈现出一种似透非透的质感和漂移的动感,给人如梦似幻的想象空间。当这件作品成果完成后,我兴奋不已,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语言,去诉说自己的情感和佛教中“空”的概念,这个作品叫《无相·无无相》,意思是不要觉得“空”就是没有,而是要让大家珍惜当下的一切美好,然后热情地拥抱生命。《更见菩提》系列是我尝试琉璃与其他材质结合的作品,我把不锈钢网与琉璃的观音一起烧制,材质不同,熔点和膨胀系数也不同,在烧制过程中容易炸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还好菩萨保佑,我们很幸运地完成了这个系列。通过这个作品我想传达的是包容与和谐的理念。刚硬的不锈钢网经过观音慈爱的拥抱之后,变得像金色的云彩一样柔软、优雅和漂亮。
人间八仟亿万佛
无相无无相系列之禅花不凋金刚智
总的来说,Pâte de verre技法不仅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也让我能够探索和表达更深层的文化和情感内涵。我希望我的作品作品,永远深植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吸取最深邃的养分,成为未来一种深入国际市场,吸引所有跨国籍需要的全球性作品! 它的表面是工艺美术的;它的实质蕴涵是一种源自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民族智慧的思想和情感!
秦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
Q: 谢谢杨老师。我在研究生求学期间就曾去杨老师的博物馆参观过,她的作品让我觉得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材料结合的典范。
我们在博览会入口处的展位上,能看到King Houndekpinkou先生的陶瓷作品。陶瓷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材料,但是King把陶瓷做得非常前卫、非常酷和时尚。所以我想问一下,您是如何将这种传统的创作媒介和当下做结合的?
King Houndekpinkou
陶瓷艺术家
A: 首先,感谢你们邀请我。对我来说,粘土是陶瓷的主要材料。它在我们,我们的祖辈之前就存在了,甚至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所以我认为粘土是吸收了世界上所有知识的物质。
如今,我们都在谈论大数据之类的东西。但我相信最大的数据在土壤里。这种物质将历史带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任由我们对其进行改造,再与世界分享它,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就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我认为这是一种美丽,而且具有象征意义的。
另外,我认为火的概念非常有趣。因为仔细想想,火是一种可以控制的东西。我们并不是发明了它,而是发现了它,它的存在让人类能够把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人类与火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关于控制的,你既可以用火去毁灭,也可以用火去创造和塑造事物,并与世界分享。创造与分享就是我们作为使用火的工匠要做的事情,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对我来说,我喜欢在作品中注入的信息,只要带着爱和善意,你就能塑造自己的现实,与世界分享并触动人们,这是我们的人性所在,也是艺术家们的努力方向。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投入真实的情感,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然后我们要以一种美丽的方式来塑造它,并赠予世界。艺术创作、手工艺的创作,无论是陶瓷、玻璃,还是金属制品,都是在试图向世界传递信息,反映我们的人性和我们作为人的故事。这就是我看待陶瓷的方式,也是我认为陶瓷这种材料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它会持续给世界和人类带来了伟大的东西。
King Houndekpinkou参展作品
秦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
Q: 感谢King Houndekpinkou先生。您讲的这个观点非常好,陶瓷这个材料源自土地,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情感。在您的创作里,形态各异的器皿代表什么含义?有什么特别有趣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King Houndekpinkou
陶瓷艺术家
A: 器皿的概念是同类间交流的方式。很多器皿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碗,人们用它来喂饱自己,与他人分享食物,这是非常人性的东西,很容易传达。我以游戏的方式使用容器,因为这个创作过程对我来说非常好玩,就像一个游乐场。我喜欢在作品中拼贴器皿,用它们创造文化。
秦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
Q: 我看到您经常在贝宁、法国和日本等不同的国家创作,我们大家特别想知道,不同的地方会影响您在创作上的思考吗?
King Houndekpinkou
陶瓷艺术家
A: 我祖籍在西非的贝宁,出生在法国,又在日本开始学习陶艺。在学习之初,我注意到我当地的同行朋友们在创作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灵性,这种灵性来自他们的神道教信仰,而神道教与西非的信仰非常相似,比如贝宁的伏都教。通过陶艺,我仿佛回到了我祖先生活的地方,我情不自禁地开始进行一项创作,我把从日本,从西非,还有从世界其他地方带回的粘土混合在一起来完成作品。作为工匠,我们使用的材料是没有边界的。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东西,我们如何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我认为手工艺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我可以去不同的国家实践,取用来自不同国家的材料,这真的太神奇了。
秦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
Q: 谢谢。我从King的发言里感受到一种很浪漫的、对土地的这种情感,而且他的成长经历让他跟不同的国家产生了链接,同时他用一种非常时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材料和不同文化的爱,我觉得非常棒。谢谢你。
Ludivine Loursel女士的作品将玻璃和金属做了很好地结合,而且她大量使用灯光,非常有特色。我想知道您是如何理解玻璃这种轻盈的材料和金属这样坚硬的材料,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Ludivine Loursel
玻璃、金工艺术家
A: 我非常喜欢刚才两位艺术家的观点。虽然我不做陶瓷,但我非常喜欢粘土的气息,对我来说,手工艺之间是没有边界的。一开始,我是受金属的吸引,在巴黎的工艺学校学习黄铜工艺,后来我慢慢认识玻璃, 并开始使用它来完成创作,我无法在两种工艺中做出选择。
用金属创作的时候,我可以自己一个人去完成,但用玻璃创作,必须是一个团队或者至少两个人一起做。它们很不一样,作为艺术家,我需要去感受它们的不同,并在二者之间去寻找平衡,这是我两种材料都做的原因。
秦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
Q: 我觉得您的作品是将实用功能设计和艺术语言进行了很好地结合,您是如何理解设计和艺术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样一个趋势的?
Ludivine Loursel
玻璃、金工艺术家
A: 我想起有一次我在瑞士拍摄日落,被日落时湖面的色彩深深地打动了,我很难区分这样的美景是因为湖面的色彩,还是因为自然的光线。这也让我意识到艺术创作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自由进行的。同时,我认为功能性的设计和艺术的结合是非常积极的,这使得功能性物品中可以融入更多情感。所以我觉得二者之间的边界模糊是很正常的。
Ludivine Loursel参展作品
秦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负责人
A: 非常感谢,今天几位艺术家谈到的材料,无论是陶瓷、金属,还是玻璃,都让我感触很深。作为一位手工艺创作者,我觉得材料就像一面镜子,你付出多少,它们就会反馈给你多少。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凝练于材料的时间和精力,终会产生触达人内心的力量。有可能百年后在座的各位都已不在,但作品被后人看到,那些蕴含其中的能量会再次释放出来。非常有幸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再次感谢三位艺术家。
论坛话题
TALK NO.1 |
Craft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手工艺行业管理与发展 |
TALK NO.2 |
Creation and Market: Contemporary Craftsmanship for International Collection 创作与市场:面向国际收藏的当代手工艺 |
TALK NO.3 |
Crossov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Brands and Arts 品牌与艺术的跨界 |
TALK NO.4 |
Arts in the Flame 火焰中的艺术 |
TALK NO.5 |
Beyond Boundarie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Craftsmanship in Product Design 超越界限:探索文化与工艺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
TALK NO.6 |
Life as Connoisseurs·Envisaging the Orient 居藏·以观东方 |
TALK NO.7 |
Art Education in Crafts Field -- How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当代手工艺中的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匠心? |
TALK NO.8 |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Future Manufacturing 传统手工艺与未来制造 |
TALK NO.9 |
Application of Crafts in Modern Design 现代设计中的手工艺应用 |
TALK NO.10 |
MOM’S HANDWORK- Craft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妈妈制造—— 手工艺产业标准化管理与创新 |
TALK NO.11 |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ndicraft 现代文创:工业化与手工艺的关系 |
TALK NO.12 |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Contemporary Craftsmanship 材料创新与当代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