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LATIONS CHINA
RC2024 TALK
刘锐
Thierry Plante-Dubé
王晓昕
张明
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论坛
2024年9月20日—9月23日之间,博览会共组织了12场主题论坛,邀请来自法国、阿布扎比、日本、厄瓜多尔、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外方嘉宾,以及32位中方嘉宾参与其中。这些来自各国政府、行业协会、艺术院校、知名品牌的嘉宾们围绕行业发展、品牌跨界、国际收藏、艺术教育、未来制造、材料创新等主题展开对话。
7
当代手工艺中的艺术教育
——如何培养匠心?
Art Education in Crafts Field
-- How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匠心是手工艺的灵魂,艺术教育在培养匠心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匠心是什么?是对传统技艺的深刻理解、对细节极致打磨的工作态度,还是其它基于技艺之上更广泛的价值思考?艺术教育又该如何培养匠心?北京联合大学非艺术学院副院长刘锐,清华美院党委副书记王晓昕,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明,加拿大魁北克省艺术与工艺中心首席执行官Thierry Plante-Dubé从各自的实践经验出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刘锐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Q: 本场论坛我们将围绕手工艺中的艺术教育——如何来培养匠心的这个话题来展开讨论。如今我们把匠心精神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题目可以看成,我们要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灌输工匠精神。首先我想请远道而来的Thierry Plante-Dubé 先生来帮我们介绍一下他所在机构的情况。
Thierry Plante-Dubé
加拿大魁北克省
艺术与工艺中心首席执行官
A: 我们的中心在加拿大魁北克教授美术和手工艺,我兼任校长和首席执行官。我们设有为期3年的教学项目,涵盖陶瓷、纺织品、雕塑等。
正如你所说,发展技术和技能在工匠、手工艺人世界中是很重要的。但这还不够。当我们谈论工匠精神的时候,仅仅把它当作一种比大型制成品更发达或更先进的东西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些更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能够代表学生,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过程叙事和艺术方法。这是与制造大型产品之间的区别,让他们思考作品的来源,背后的故事是什么,他们使用的工艺中有什么独有的特征。这个特征是来自当地还是某个特定地区?有没有带来超越工艺的价值?
刘锐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Q: 清华的王晓昕老师和南艺的张明老师正好来自一北一南,在艺术领域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积累。请两位老师分别来介绍一下各自院校的手工艺教学情况。
王晓昕
金工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副教授
A: 我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我本人是做金属艺术专业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6年建院,从建院以来就一直有着非常深厚的工艺美术或者说手工艺的传统。
我们现在的专业包括了金属艺术、漆艺术、玻璃艺术和纤维艺术这四个大方向,以及下属6—7个不同的实验室。实验教学或者实践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内容。学院的教学理念与我们国家现在所提倡的守正创新是相符合的,我们更加偏重对于传统工艺的学习,但又不是以它为目的,而是在做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明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A: 南京艺术学院成立于1912年,应该是中国最早的艺术院校,从上海美专发展而来。建国后1952年,院系调整,把苏州美专、上海美专还有山东大学的音乐表演科合并成叫华东美专,然后到了1957年的时候改成叫南京艺术学院。
我们与清华美院相像,原来的清华美院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走工艺美术衔接现代设计这个路子。南京艺术学院是以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为基础,而后发展出来手工艺和当代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专业,几乎包含我们现在所有的手工艺门类,比如陶瓷、漆工艺、玻璃首饰、纤维艺术等。
南京艺术学院校园很小,位于南京主城区,没有分校。校内最大的一个设计车间,整体面积大约有几千平方,都贡献给了手工艺。尽管学校没办法保证足够的学生宿舍,但手工艺的实践场所是足够的。
刘锐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Q: 张老师,历史上江南地区的手工艺发展源远流长。到了当代,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下,南艺在教学理念上,是如何考虑培养学生的匠心呢?
张明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A: 我这两天观察博览会上的观众,大家看到这些展品都很喜欢,也会希望能够拥有。但实际上,我们的经济发展到如今,手工艺行业以及手工艺教育并不容易。我们原来的传统美学在近200年以来其实是一个崩塌的状态,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沉迷于快速创造经济价值,匠心反倒被忽略了。
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忽略市场,因为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我们也有帮助学生在当前的经济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责任。市场需要什么?市场需要我们的学生成长为有能力将传统文化转译到当下的设计师、艺术家、手工艺者。具体到手工艺教育,市场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要求建立传统审美和当代审美之间的桥梁关系;二,手工艺品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走向我们的生活。是追求艺术层面的高度?还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我觉得是手工艺类院校都在抉择的事情,也是我们在尝试的两个方向。
匠心的培育,同样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对我们的挑战。我们无法要求学生忽略经济的因素,只是闷头去做东西。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去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一个基于中华生活美学的再升级、再创造,朝着当代审美和当代功能恰当结合的方向前进的道路。
在本次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大量基于传统技艺的创新作品,包括传统材料的再设计、再利用,还有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我认为这些案例很重要,对我们来说是一面镜子,要对照我们如今的教学体制来反思。
刘锐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Q: 在当前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手工艺教育能够安下心来谈匠心培育,本就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且匠心的培育未必是在学生毕业的那一刻就能够有成果,它需要在日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甚至10年、20年以后才会积淀出相应的成果。
晓昕老师,清华美院多年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在国内手工艺领域首屈一指。您认为目前有哪些教学改革的思路可以应对社会的变化呢?
王晓昕
金工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副教授
A: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后,肯定都会琢磨什么是匠心?是不是像古代的匠人们一样,长年累月地在工艺上钻研、实践,这就是一种匠心?农业社会的匠心是精耕细作把地耕种好,工业社会的匠心在于用机械设备把产品生产好,信息社会的匠心就是万物互联,让所有东西之间都产生联系,所以我认为匠心是一个超越手工艺的概念。
我的学生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偏向学习手工艺技艺本身的内容。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和清华大学合并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我也开始留校任教,我发现美院的教学思路和大学的整个教育理念逐步融合。
清华大学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分三个层次:第一是知识传授,就是书本知识、前人经验的汇总;第二是能力培养,是基于知识学习而进行的反复训练;最终的指向我认为是第三层,即价值塑造。最终形成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在我们具体的教学中,也强调通识教育,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这种能力。
现在我们工艺美术系仍以手工艺为主体,但我们希望学生并不是停留在手工艺本身,而是超越手工艺。在学习手工艺的过程中,比如第一课要学会《考工记》上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做任何东西都要把工具准备好,同时你要有一个匠人般谦恭的态度。希望大家在手工艺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这种价值或者这种能力,然后最终培养成一种价值观。使他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都能用在手工艺修炼过程中获得的这种价值观,去面对他的工作、生活和人生。这是我对于在教学中培养匠心的认知。
刘锐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Q: 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匠心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们。Plante-Dubé先生,您所在的机构也在做手工艺的培训,在这个过程当中,您有什么感受吗?
Thierry Plante-Dubé
加拿大魁北克省
艺术与工艺中心首席执行官
A: 我对张院长和王教授分享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我认为他们所说的和加拿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在加拿大,尤其是在魁北克,我们一直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如法国、英国,还有原住民。不同的文化下,会有差异性的艺术和手工艺教育。所以在加拿大,或者说在魁北克,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在学校接受艺术教育了,艺术教育就像数学和语言学习一样的基础。我们的机构也是在教不同的人群欣赏、理解艺术作品和手工艺作品。
刘锐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Q: Plante-Dubé先生所言,正如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在美育层面的扩展。这个理念在我国已经出现,全社会都在关注如何将手工艺和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推向大众。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对手工艺的关注已经变成全社会的共识,不分年龄、民族和文化层次。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手工艺发展得会更好。各位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案例可以分享给大家?
张明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A: 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文化接收方式与过去不同。南艺现在也开始在教学中加入消费文化的内容,比如奢侈品、潮流文化。同时,我们也试图通过传统文化让年轻人爱上手工艺,培养匠心。首先,要让学生沉浸到传统文化里面,然后再走出来,我认为这是当下教育的最大挑战,我们也在尝试很多方法。其次,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学科交叉的时代,市场对工艺产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方法有很多,但需要教学计划的周密安排。最后,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他们必须学会顺应时代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培养出适应社会系统的能力,创作出能够被市场接受的作品。
王晓昕
金工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副教授
A: 我分享两个教学中的小故事吧。我的很多作品都使用了3D打印技术,6-7年前这还是一个新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创作了。一些学生认为传统金工技艺太繁琐、耗时,就选择3D打印,但是作品还是不成功。为什么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学习使用3D打印技术的过程和学习传统技艺手法是很相似的,需要不断地去观察、思考和尝试,技术可以辅助,但无法代替手工艺思维和能力的训练。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我的学生,他的毕业设计方案是与我反复沟通和确认的,但在具体实施时,他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致同意的方案,我很理解。后来他跟我解释了自己在实操过程中调整的理由,说服了我。我觉得这是手工艺教学的魅力,就是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是会出现之前没有设想过的问题,这时候学生需要调动自己所学,基于日常的训练来作出判断,调整方法,最终达成目标。这个过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Thierry Plante-Dubé
加拿大魁北克省
艺术与工艺中心首席执行官
A: 刚才两位老师对手工艺教育中新技术应用的态度我非常认可,在魁北克我们也是这样做的,那就是要拥抱新技术和新材料。
刘锐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Q: 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匠心的培育没有国界上的区别,匠心也不仅仅专属于手工艺,它还会拓展到一个人的做事习惯。今天的讨论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我们暂时给这个话题画上一个逗号。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思考和实践,探索在艺术教育乃至全人教育领域,如何更好地培养匠心。
论坛话题
TALK NO.1 |
Craft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手工艺行业管理与发展 |
TALK NO.2 |
Creation and Market: Contemporary Craftsmanship for International Collection 创作与市场:面向国际收藏的当代手工艺 |
TALK NO.3 |
Crossov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Brands and Arts 品牌与艺术的跨界 |
TALK NO.4 |
Arts in the Flame 火焰中的艺术 |
TALK NO.5 |
Beyond Boundarie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Craftsmanship in Product Design 超越界限:探索文化与工艺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
TALK NO.6 |
Life as Connoisseurs·Envisaging the Orient 居藏·以观东方 |
TALK NO.7 |
Art Education in Crafts Field -- How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当代手工艺中的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匠心? |
TALK NO.8 |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Future Manufacturing 传统手工艺与未来制造 |
TALK NO.9 |
Application of Crafts in Modern Design 现代设计中的手工艺应用 |
TALK NO.10 |
MOM’S HANDWORK- Craft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妈妈制造—— 手工艺产业标准化管理与创新 |
TALK NO.11 |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ndicraft 现代文创:工业化与手工艺的关系 |
TALK NO.12 |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Contemporary Craftsmanship 材料创新与当代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