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LATIONS CHINA
RC2024 TALK
侯俐
Anna Kalandarishvili
Zhao Pu
Tu Juan
Tinatin Shishinashvili
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论坛
2024年9月20日—9月23日之间,博览会共组织了12场主题论坛,邀请来自法国、阿布扎比、日本、厄瓜多尔、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外方嘉宾,以及32位中方嘉宾参与其中。这些来自各国政府、行业协会、艺术院校、知名品牌的嘉宾们围绕行业发展、品牌跨界、国际收藏、艺术教育、未来制造、材料创新等主题展开对话。
8
传统手工艺与未来制造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Future Manufacturing
本场论坛由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侯俐主持,格鲁吉亚驻华使馆高级参赞媞娜婷Tinatin Shishinashvili,纺织设计师Anna Kalandarishvili,世界匠人大会创始人赵普和陶瓷&玻璃艺术家屠娟,围绕传统手工艺与未来制造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Future Manufacturing主题展开探讨。面对未来制造,格鲁吉亚政府对手工艺创新领域的支持极大,如设立“创意格鲁吉亚”组织,为手工艺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政府部门成立专门促进手工艺产品出口的组织,以及通过驻外国使馆来推进在世界各地的手工艺主题展览。作为关注匠人培养与手工艺传播的行业专家,赵普强调“伦理共识”以及对于心灵本源的探究,即一种材料可持续的、基于观念表达的手工艺创作。屠娟和Anna作为艺术家,在手工艺创作中,对新的技术都持开放的态度,并做过一定的尝试。在他们看来,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并不冲突,甚至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格鲁吉亚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神奇国度,被誉为上帝的后花园。它的手工艺非常出色。同时,它也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有8000年的葡萄酒的酿造历史,这种酿造工艺也叫“奎弗瑞”(Qvevri,也叫Kvevri)陶罐酿造法。在这里,我诚挚邀请大家到格鲁吉亚去旅游,不光欣赏风景,也体验传统手工艺。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未来制造概念,包括AR、3D打印、新材料应用等等。传统的手工艺和未来制造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些技术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座的嘉宾来自不同领域,将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我们可以先从Tinatin开始,她现任格鲁吉亚驻华使馆的高级参赞,多年来致力于推进中格文化交流。Tinatin,从您的角度怎么看待今天这个话题?
Tinatin Shishinashvili
格鲁吉亚驻华使馆高级参赞
A: 格鲁吉亚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是像中国一样,拥有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感到非常骄傲。我作为一名格鲁吉亚人,非常珍视传统文化。在现代,我坚信传统的手工艺是必须转变的,要与时俱进的。这种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应用它们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将人类宝贵的经验带入未来。格鲁吉亚拥有7000年的葡萄酒酿造文化,陶瓷工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此,我感到很骄傲,但也明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市场化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课题。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格鲁吉亚政府层面有哪些相应举措吗?
Tinatin Shishinashvili
格鲁吉亚驻华使馆高级参赞
A: 为了支持手工艺行业发展,格鲁吉亚的经济与持续发展部推出过一系列措施,比如设立“创意格鲁吉亚”组织,它是欧洲创意组织的主要合作伙伴,旨在为格鲁吉亚手工艺从业人提供发展的平台。这个机构还组织一些培训、集会,以促进出口,因为格鲁吉亚国家很小,所以需要对外拓展市场。另外,格鲁吉亚每年通过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在国外寻找宣传机会,比如,今年我们组织了一个展位参加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在北京展示格鲁吉亚的传统手工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帮助,非常感谢。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从Tinatin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格鲁吉亚虽小,但他们对手工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我也想问一下屠娟女士,也是本次博览会的参展艺术家,她的作品主要是玻璃和传统陶瓷的融合。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作吗?
屠娟
陶瓷&玻璃艺术家
A: 我从小学习艺术,本科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陶瓷专业,期间曾赴韩国产业大学和挪威卑尔根国立艺术学院做交换。本科毕业后,我考入上海美术学院的玻璃艺术专业,跟庄小蔚教授学习,期间去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访学,主要学习制作教堂彩绘玻璃和当地的传统玻璃工艺。
起初,我分别利用陶瓷或者玻璃进行创作,后来逐渐开始探索两种不同材料的融合。我个人也很喜欢收藏一些老物件,并尝试把它们和玻璃进行融合,将物件本身存在的残缺融入玻璃,形成材料之间既矛盾冲突又交织融合的特点。
陶瓷的烧制温度是1300度左右,玻璃的温度低一点在1100度左右。大家知道这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是不一样的,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多次爆裂,飞溅到各处。我们会将原材料放在一个匣钵里面进行保护,在控温合适的情况下多次退火,尽可能保持平衡。这两种材料融合烧制的过程中,老物件的陶瓷不再是当年的瓷器。经过高温1000多度烧制之后,它与玻璃融合,变成了一种新的事物。它就像宇宙初开的炸裂和融合,作品在烧制的过程即是我创作的开始,每件作品的最终效果我都不太能控制。我选择陶瓷跟玻璃融合,并非因为我学习的是陶瓷专业。而是希望将有历史文化的陶瓷融合创新到我的新作品中,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和展现形式。
这种形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起点,我会继续朝这个方向探索和实践。去继续了解不同的手工艺,用自己的创意将传统的手工艺转化为更符合当代的形式。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赵普先生是我心目中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代言人。他在这几年里大量地在做传统手工艺的扶持工作,包括匠人大会,他是匠人大会的创始人,匠人大学,他是学校的首任校长。请问赵普先生是如何进入这个领域的呢?
赵普
世界匠人大会创始人
A: 我原来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但很多人不知道我对传统工艺的关注和研究持续了30多年。我和其他手工艺专业的学者最大的不同是,我更看重自己作为一个传媒人,对于手工艺事业的价值,我可以弥补这个行业中的一些缺项。
今天之所以我和格鲁吉亚的朋友同场讨论,是因为我发起的世界匠人大会全球路演的第一站选的就是格鲁吉亚。我们的匠人大会有两个目标:一,发现传统手工的价值并将其应用于当代生活。传统手工非常浩瀚,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动力来源的变化让人类的世界发生了巨变,传统手工逐渐没落。但是我们仍需从传统手工中发现价值,并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二,建立未来制造的伦理共识与行动指南。地球资源有限,对材料的取用与合成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今天我们用鹿角代替象牙,因为鹿角会自然脱落,无痛苦,这减少了不必要的杀戮,是伦理的体现。我们需要在制造中找到与自然和其他物种和谐共处的方式,这是我们的使命,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完成。
在格鲁吉亚的考察启发了我很多思考,未来我们会通过大会的国际网站分享给大家。最后我想总结一个观点,那就是“为什么而制造比制造本身更重要,我们要创造美,也要创造平衡与和谐。”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我知道您在手工艺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能跟大家分享下这方面的工作吗?
赵普
世界匠人大会创始人
A: 关于手工艺教育,我们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手工艺教育?AI的到来让大家感到恐慌,因为它将深刻改变我们的世界,相当于生物界的寒武纪大爆发。在这个充满不安的时期,我们如何重新认识“手”的价值。手艺不仅关乎制造物品,它还能带来确定性和安全感,影响我们的心灵。另外,我也想强调,手工艺的教育不在课堂,而在工坊。手工艺的发展依赖人类对手的训练,依赖人类思想层面的与时俱进。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Anna Kalandarishvili是今天论坛中最年轻的嘉宾,但是她拥有出色的履历。她是第比利斯国立艺术学院的代表,也是格鲁吉亚文化和体育部资助项目的执行人,还参加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个项目,作品在国际上多次获奖。本次博览会中的格鲁吉亚国别展位上,就有她的作品。也展示了非常好的产品呈现。
作为最年轻的嘉宾,我们想听一听她这位来自格鲁吉亚的年轻人对手工艺的理解,以及对手工艺和未来制造之间关系的看法。
Anna Kalandarishvili
纺织设计师
A: 我是来自格鲁吉亚的Anna Kalandarishvili。我想感谢格鲁吉亚文化和体育部,我的学校,让我有机会来到中国参加本次博览会。我们参展的目的是展示我们国家的羊毛纺织工艺,我和我的同学、同事们一起做了很多纺织的实验,最终向中国的观众展示了很多独特的创意。我今年还学习了另一种技术——织毯,未来也会去学习高比林编织技艺,我对这些都非常感兴趣。
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也有古老的手工艺,但是大家看到我们的展位就会知道,我们并不局限于简单展示格鲁吉亚的传统技艺,我们也在通过设计与这个世界对话,这些作品都是很具有现代感的,国际交流的意义也在于此,传统手工艺也需要现代的语言。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Tinatin,这些年中国和格鲁吉亚的关系一直在升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沟通和互动。在您看来,两国在手工艺领域的交流是怎么样的?
Tinatin Shishinashvili
格鲁吉亚驻华使馆高级参赞
A: 正如我刚才所说,格鲁吉亚和中国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我们两国人民对此都感到非常骄傲。作为格鲁吉亚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我们很积极在推动格鲁吉亚的手工艺来中国参展,除了我们的博览会,11月我们还会组织手工艺展品参加进博会。我们也很欢迎赵普先生这样在手工艺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去格鲁吉亚,他的世界匠人大会就选择格鲁吉亚作为路演的一站,我们很高兴。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两国在手工艺领域有更多的合作。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A: 我非常高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去格鲁吉亚,了解格鲁吉亚的文化。同时格鲁吉亚也在中国组织了这么多的文化活动。
屠娟老师是艺术家,但她的思考方式非常的理性,我很好奇您未来的创作计划,能跟我们分享吗?
屠娟
陶瓷&玻璃艺术家
A: 我觉得自己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擅长多方面的融合。接下来我想探索3D数字化和AI理念如何与现当代艺术结合。过去我们做雕塑都是全手工的,但现在也会借助AI的软件和3D打印技术去辅助。现在也有很多建筑背景的设计师愿意与我们这些做陶瓷、玻璃的艺术家交流,尝试做融合。我想尝试使用新技术,探索新的材料,从设计语言上做突破。也许未来我的作品不局限于陶瓷和玻璃,还会涉及金属、纤维等等,一切都有可能。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赵普先生,对于未来制造和传统手工艺之间的融合,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赵普
世界匠人大会创始人
A: 我觉得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思考,第一是“观念”,即思想来源及其变化。比如Anna的织物设计必然有其思想来源,比如老师的教导和她国家的传统。她如果满足于这些来源原封不动,就是复刻;如果有所变化,那就是创新。第二是“材料”。今天的艺术家对材料要有深刻的认知,不仅是对材料属性,更是对材料的“边界”,比如紫砂壶的材料紫砂矿,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材料的运用需要艺术家心存责任。第三是“工艺”。工艺也就是说人类用什么方法来实现材料和组合,传统工艺也好,人工智能也罢,都是方法。
所以我们想要理解传统手工艺与未来制造,或者说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甚至普通观众去欣赏手工艺术展,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作品的材料选用是否表现出艺术家的责任感?作品是以何种方式组合而成的?作品在观念上是否有创新?
在中国,化工企业有“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说法,即从石油生产出来,到加工成化纤的“一根丝”。这个制造过程,我觉得与手工艺领域所提倡的匠人精神一样。未来制造与传统手工艺,我觉得手工艺一直在从思想上启发我们、引导我们,未来制造所代表的只是新的方式,但核心的东西是永存的。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Anna的服饰就是格鲁吉亚长袍,上面的图案也非常有特色,但整体是很有现代感的。Anna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Anna Kalandarishvili
纺织设计师
A: 很多人来到我们的展位,对我们展出的服装表现出兴趣,我很高兴。以我今天穿的这件为例,其实在制作中我们融合了丝绸、羊毛等多种材料,衣服上的图案也是基于格鲁吉亚的传统图案,但我们以更现代的造型来展示。
侯俐
中格文化交流推广使者
Q: 最后,我想请诸位嘉宾每人以一句对未来的寄语来结束今天的论坛。
Anna Kalandarishvili
纺织设计师
A: 我希望在展会之后,更多的人能对我们的国家感兴趣。带着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家人来到格鲁吉亚。
屠娟
陶瓷&玻璃艺术家
A: 我希望各个领域的手工艺艺术家都能够多多跨界合作,也希望我们世界匠人大会能为大家提供融合、创新的平台。
Tinatin Shishinashvili
格鲁吉亚驻华使馆高级参赞
A: 我希望不仅是在某一个国家,而是在全世界范围,文化遗产和手工艺文化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得到长足的发展。
赵普
世界匠人大会创始人
A: 我刚去过格鲁吉亚,风景漂亮,本地人善良好客,葡萄酒好喝,欢迎大家去格鲁吉亚!
中格友谊
谈到中格友谊,必谈的代表人物是刘峻周,他于1893年应沙皇御用商人波波夫的邀请,带领21名茶工从广东去往黑海沿岸的格鲁吉亚阿扎尔地区试种茶叶,经过三年的努力,成功的培育出适合当地的茶叶品种,开辟了这个区域的茶叶种植历史,当地人亲切的称为老茶(即广东音刘茶)。1900年刘茶的产品获得法国世博会的金奖,同时获得了大量的欧洲订单,刘峻周曾经同时管理沙皇、波波夫和自己的茶园,他在当地最早推行八小时工作制,积极推行茶叶技术培训等,赢得了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尊重和爱戴。
1897年刘峻周将母亲和全部家眷都带到了格鲁吉亚,一直在这里生活到1925年,刘家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望,他们居住的房子被成为“中国房子”,2024年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经百年沧桑的故居将迎来全新的“刘峻周故居博物馆”的使命,预计2025年落成。刘峻周的两子四女都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孙辈后代更是在国际交流和俄文教学领域成果斐然,刘峻周的第五代曾孙刘浩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是北大俄语系副教授,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优势,为中格友谊的绵延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坛话题
TALK NO.1 |
Craft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手工艺行业管理与发展 |
TALK NO.2 |
Creation and Market: Contemporary Craftsmanship for International Collection 创作与市场:面向国际收藏的当代手工艺 |
TALK NO.3 |
Crossov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Brands and Arts 品牌与艺术的跨界 |
TALK NO.4 |
Arts in the Flame 火焰中的艺术 |
TALK NO.5 |
Beyond Boundarie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Craftsmanship in Product Design 超越界限:探索文化与工艺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
TALK NO.6 |
Life as Connoisseurs·Envisaging the Orient 居藏·以观东方 |
TALK NO.7 |
Art Education in Crafts Field -- How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当代手工艺中的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匠心? |
TALK NO.8 |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Future Manufacturing 传统手工艺与未来制造 |
TALK NO.9 |
Application of Crafts in Modern Design 现代设计中的手工艺应用 |
TALK NO.10 |
MOM’S HANDWORK- Craft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妈妈制造—— 手工艺产业标准化管理与创新 |
TALK NO.11 |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ndicraft 现代文创:工业化与手工艺的关系 |
TALK NO.12 |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Contemporary Craftsmanship 材料创新与当代手工艺 |